「油炸綠番茄」致力切開生活假面。
作為自留地,創始人斑馬在這分享情感、職場話題。在文章的篇首,她寫道:這也許是全世界最敢說話的公眾號。言語犀利,以致弱化了話題本身的女性色彩,而讓讀者誤以為是男生,她也說:「其實沒那麼毒,最多言語表達上會犀利一些。」
斑馬的成長經歷四平八穩。
從北師大畢業,在報社工作,跑過民生新聞,後來在網際網路公司,也做過幾年的撰稿人,豐富的職場與生活經歷為她積累了不少素材。這些除了為寫作提供必要的靈感,也會成為她諮詢案例的參考對象。在壹心理,她是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在行」上,作為心理諮詢師的她好評頗高,「算是人氣行家吧。」
在公眾號菜單的自我介紹中,她說自己是「雞湯圈冉冉升起的戰鬥機和最後的理性擔當」,有情,有趣,有味。她也為公眾號讀者提供了情感諮詢服務:關於職場、女性情感、兩性關係以及其他一切內心深處解不開的死疙瘩。寫在最後的溫馨提示則顯露了她一貫「犀利」的言語風格。
江湖稱號:油炸綠番茄(ID:tomato2050)
創始人:斑馬
公眾號簡介:作家斑馬的自留地,為你撕下一切生活偽裝
運營時間:2015.5
用戶數:15W
近一周頭條平均閱讀量:2W
▲油炸綠番茄
決定運營公眾號源於朋友的肯定,金融八卦女的負責人八妹說她文章寫得好,讓她試試。2015年5月,她推送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一個星期後,「油炸綠番茄」憑藉其第三篇推送《有一種痛叫做我的實習生很蠢》迎來了首次體量上的增長,由於大號轉發「突然來了幾百粉」,緊接著,第四篇推送就成了朋友圈競相轉發的熱文——《一個牛逼的公司應該以「秀加班」為恥》。
最後奉勸老闆們,敬業不是錯,但請多招點有能力在8小時之內能把活麻利幹完並且幹漂亮的員工,也給自己多留點出去度假打高爾夫球泡女明星的時間。如果公司的業務真的多到需要日夜加班來完成,也請鼓勵你的員工提高效率,告訴他們我們今天的加班是為了明天的不加班,而不是我加班我光榮,真哪天猝死了還能追封個烈士。
對話斑馬
1.公眾號本身的定位和受眾的定位:
我公眾號本身的定位和受眾的定位差不多,本身的定位是想做一個女性的,特別是關注情感啊,職場啊,現在的定位可能因為我沒那么女性化,很多人加了我之後會很吃驚的說,咦,原來你是女孩啊,可能我的讀者就是這麼認為的,女性色彩沒有別的女性號那麼濃,比較中性一點,所以也有很多鐵桿粉絲是男孩,但是比例上說,女性和男性的比例還是7:3的。
2.開始運營時間、粉絲數:
然後開始運營的時間是去年的5月份,現在的粉絲數是15W左右。
3.初期用戶來源:
初期用戶,我的運氣比較好,一個是我的好朋友金融八卦女的負責人,八妹覺得我寫的文章很好,鼓勵我去做這個公眾號,一些文章也會發在她的公眾號中,零打碎敲,轉折點是第三篇還是第四篇來著,就是《實習生》的文章被大號轉了,然後來了幾百粉,後來我就推了一篇一個牛逼的公司應該以加班為恥,因為我朋友圈網際網路公司的人比較多,而網際網路公司又是經常加班的,所以很多人都轉了,閱讀量近十萬吧,然後就來了兩三千粉,這算第一批用戶。
4.推廣最有效的方法:
我沒有太多推廣,基本還是靠內容,每一次大的粉絲增長也是基本上靠所謂的爆文吧,圈內互推很頻繁,我自己主動發起的互推很少,大部分都是找上來的互推,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也許我本身有點潔癖,自己沒有看過的東西我不是很願意去講這是我看過的東西,我認為是在拿我自己的信譽為對方背書。
如果說最有效的推廣,我覺得還是互推吧,但是我本身推的少,所以我的粉絲漲得都不多,周圍都在蹭蹭蹭漲粉的時候,我自己發展得就很平穩的那種,其實就是自己默默寫文章,有寫得不錯的時候大號轉一轉有漲一點粉絲,所以現在粉絲也不是很多。
5.粉絲畫像如何?
粉絲畫像,大部分是一線城市的職場女性。20-45之間,年輕人居多。但是也有一些是我爸媽的年齡層的粉絲,因為他們老轉我文章,也圈了一些廣場舞大媽粉。
6.現在是一個人運營嗎?
現在我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先生可能就幫我排排版啊做這樣一些工作。
7.內容有什麼獨特之處?
內容上基本就是情感啊,職場啊,這些話題,可能我的語言基本上犀利一些吧,我說獨特之處就是有一點毒舌,但也沒那麼毒。
8.篇首有這樣一句話:這也許是全世界最敢說話的公眾號?如何理解這句話?敢說話的標準是什麼?
最敢說話,就是年輕猖狂一點,毒舌一點,其實就是一點,大部分還是比較溫和,所以這句話加了個也許。
9.每天的選題方向怎麼定?
每天的選題很隨機,其實就是睡不著覺,一拍腦袋想起來一個選題,或者看到什麼熱點,也有很多是深思熟慮的,但是越深思熟慮,反而越寫不成,寫啊寫很長,到最後一看什麼鬼,就不寫了。比如老虎那篇,就是突發靈感,用了不到兩個小時,沒想到就火了。
10.文章中的故事都來自哪些地方?如何合理地選用素材?
文章故事四面八方吧,之前有人說雞湯文作者,交友甚廣,這樣他們就可以寫:我有一個朋友,我確實有不少朋友,我覺得靠他們的故事就可以寫好幾本書了,新聞啊,影視劇啊是靈感來源最多的地方。
而且我本身也做諮詢,我也有一些諮詢案例可以用,諮詢本身大部分是情感,也有一部分是職場,最近是太忙了, 沒時間,諮詢太費時間了,有那個時間可以寫兩篇稿子,所以現在諮詢也在慢慢減少。
11.在你接觸的心理案例中,你認為現代人最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是什麼?
我認為現在找我諮詢的女孩居多,大部分是缺乏安全感,不管是經濟上獨立的還是不獨立的,經濟上不獨立的經濟上缺乏安全感,經濟上獨立的精神上缺乏安全感。
現在的社會大輿論上多剩女不怎麼包容,就是女孩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會產生空前的焦慮
12.有進行線上或者線下的活動麼?
偶爾去做一些講座,分享,其他線下活動不多,線上的,一直有人鼓勵我做社群,有點懶,所以現在沒做。
13.看到你的新書《從今天起,不活在別人的期待裡》,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什麼?這是第幾本書?接下來還有哪些出版計劃?
如果說單純我個人的結集成冊的是我個人第一本書,之前的話合集比較多,是和別人一起,關於職場,婚姻,愛情,心理健康,大雜燴,這些年我真真實實的人生感悟。
關於出版計劃方面,其實這一年差不多有十幾個出版社找過我,前前後後,但是我個人產量低,磨鐵這本光書名就想了兩個月,所以我沒太有自信,籤出版社容易寫書難,賣書更難,接下來的出版計劃會放緩,計劃明年再出一本,而且我大學學傳統文學,接下來慢慢能回歸傳統文學,寫小說啊這些,還是希望歡迎出版社和我洽談。
14.作為一個自媒體人,你如何看待自身所從屬的職業?
作為一個自媒體人,其實我沒有太看重什麼身份,就認為自己是個寫字的人,特別感謝微信這個平臺,我很喜歡微信的那句口號:即使最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我認識周圍很多寫文章好的人,有些是傳統媒體走出來的,有些是之前埋沒的人,形形色色的人吧,前前後後又在微信平臺相聚。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吧,只要大家是認真的寫字的人,公眾號總會讓你走出來。我不知道微信公眾號紅利期有多久,但是不管怎樣,過去雜誌寫得好的人,雜誌不行,去微信一樣可以吃得開。平臺可以換,但是寫文章的能力是種永恆的能力。
15.有哪些是用戶UGC的部分?約稿?後臺提問?發起意見徵集?
現在其實UGC的部分不是非常多,約稿的話朋友投稿居多,後臺也有,但是適合我們這個平臺的不是特別多,大部分還是要靠內部約稿,自己的寫作佔了九成以上,後臺提問重複率比較高,大家問題都一樣,說來說去就是我職場遇到了困惑等等……
現在慢慢隨著量增大,會考慮用戶UGC的部分。
16.在公眾號中有個情感諮詢業務,現在業務狀況如何?這部分佔的營收比重大嗎?諮詢後反饋如何?
公眾號現在情感諮詢在收窄,最近實在太忙了,跟大家聊天的時間也不是很多,諮詢反饋還是挺好的。
我有一個長期跟蹤的案例,這個女孩感情啊工作啊家庭啊不太順,她找我前前後後半年多吧,慢慢狀態好起來了,我也很高興,「在行」上好評度還是很高,也算是人氣行家吧。
17.主要盈利來源、年收入:
盈利這塊主要廣告 收入還是女性類,美妝啊,美發產品,也有一些科技類的在談。廣告主其實是小頭,近期廣告才開始激增,以前不怎麼接廣告。
18.商業模式願景:
商業模式這塊目前我覺得這只是我的自留地,基本發發我自己寫的一些東西,不會去趕製什麼。對我來說自媒體就是自己做,自娛自樂。未來的話有社群或者電商平臺什麼的,可以考慮,但沒想過那麼多。
【渾水自媒體江湖】獨家深訪
只報導最有料的自媒體人
咪蒙 深夜發媸 姜思達 胡辛束
六神磊磊 顧爺 王左中右
吳曉波 李巖 範衛鋒
秦朔 遲宇宙 黃章晉
毒舌電影 鬼腳七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三表 黎貝卡 杜紹斐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體人
渾水備酒,與君共話自媒體江湖
聯繫微信 渾水小二:lolitayamede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公眾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