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G力覺醒賽道試駕體驗:無感才是最好的存在

2020-12-14 新車評

2017款昂克賽拉體內植入了一套名為G-Vectoring Control 加速度矢量控制技術,為此廠家特意在廣東國際賽車場舉辦了一場媒體試駕體驗活動。對於G-Vectoring Control 加速度矢量控制技術(GVC)的官方說法:是根據駕駛者的方向盤操作而智能控制發動機的扭矩輸出,目的是提供流暢的駕駛體驗和舒適的乘坐感受。

要知道面對一個彎道的操作步驟不外乎:彎前制動減速、打方向入彎、完成彎道出彎後加油提速。這一過程中是會產生三種加速度:制動加速度、橫向加速度(轉向),前方加速度。而馬自達則是利用GVC調整發動機扭矩,讓這三種加速度銜接得更為順暢,造就一次又一次的完美過彎體驗。

賽道是個假象,日常彎道才是正路

活動開始之初,我並沒有急著去試駕,而是第一時間選擇試乘。多年參與XCP賽車隊耐力賽工作對廣東國際賽車場的賽道再熟悉不過了,所以試乘目的並不是熟悉賽道而是看看這位日籍車手的走線方式。通過第三、四個彎後,發現地面雪糕桶的擺放位置,顯然不是正常賽車走線的線路,此時心情是略有失落的,原本心想好好拿昂克賽拉在賽道上激劈幾回試試GVC的效力,看來是不可能的。

再通過幾個彎道後,又明白了一些:賽道只是一個硬體場地,利用賽道上不同彎道模擬日常的彎道來感受昂克賽拉的駕駛動態,這樣的方式讓賽道試駕更接地氣也更安全,要的是感覺而不是速度,畢竟原廠家用車沒多少車主會上賽道。

面對連續彎道,車輛過彎時駕乘人員身體免不了隨著車輛慣性擺動,身體隨著彎的急緩像鐘擺一樣左右大小幅度擺動,但是坐在後排的我感覺搖擺幅度比我預期的低,比如一個右彎,乘客身體慣性先是向左側傾,然後駕駛員回直方向盤直線行駛後,理論上身體擺動的慣性是會有向右回中的趨勢而且小幅度右傾,然而並沒有,身體搖擺的幅度與駕駛者方向盤的回中指向一致,身軀直立的,這是最大的感受。當然,我想除了GVC作用外還與車手細膩的轉向、座椅的包裹以及並不過激的入彎速度有關。

車有問題還是人有問題,請求答疑

之後便輪到試駕環節,跑完兩圈,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竟然感受不到!在每個彎道已經去細細感受,盡最大努力去尋找GVC系統介入時的痕跡,動作究竟會是怎麼樣的,帶給駕駛者怎樣的感受,希望能夠像ESP那樣獲得感知。但它卻沒有絲毫不露聲色,蕩然無存的狀態,難道是我自己出問題了?整個駕駛下來,感覺基本與老款昂克賽拉一樣,輕鬆轉動方向盤後車身便自然抹過每個彎道,只是轉向手感稍微不同,阻尼變得實在些、虛位更緊緻些。即使彎道中稍微繼續向油門施壓,也難以讓昂克賽拉露出破綻脫離行駛軌跡。當然,你別試著含著油門overspeed入彎或在彎中大幅度轉向的行動來破壞行駛軌跡,這樣只會讓ESP介入而不是正確展現GVC的條件。

試駕完畢後,我把疑惑拋給了馬自達技術人員。告訴他,我沒感受到GVC的存在,是車子有問題還是我有問題。他嘴角含笑地告訴我:這不是車子問題、也不是人的問題。實際上,GVC生效時,並不會像特定環境下ESP介入那樣有明顯的車身動態反應以及聲響來幹預駕駛者。只要車子在動,方向盤在轉,GVC是無時無刻的存在,如同呼吸般來得自然。

馬自達技術人員還告訴我,不僅是彎道,即使在直道行駛GVC也是存在的,具體的表現是可以讓駕駛者減少修正方向盤的角度、次數,而到達更穩定安逸的行駛感。然而,高速奔跑在賽車場大直道上,我依舊沒感受到GVC帶來的幫助,難到我的車感在昂克賽拉面前絮亂了?再一次將疑惑拋給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幫我從另一個方面分析,你是汽車媒體從業員,天天駕駛汽車,駕駛不同的車型,駕駛經驗&技術比普通的用戶強的多,對待油門、方向盤都有更細膩的操作,那結果很明晰了,因為你把GVC要幹的活都幹了要它怎麼表現呢?相反,如果換作一位新手或者普通的消費者,他的感受會深刻明顯很多,最直接的是自我感覺良好,這車在我手上怎麼覺得駕駛技術好像有進步了,車子也很聽話很好開的感覺,真的是一名driver了。雖然,作為老司機的我不能100%感受到GVC的存在,但是有必要提煉一下GVC帶來的「療效」:1. 減少修正方向盤的幅度與次數;2轉向手感更為精準線性;3乘坐體驗更安穩。

老車主只有流口水的份

所以在我看來,原本馬自達車型就追求「人馬合一」的駕駛感受,現在多了GVC是畫龍點睛的動作,讓人們更容易操控車輛感受到駕駛樂趣。既然如此,老款昂克賽拉的車主能否加裝呢? 答案讓人抱歉,並不能。一是軟體控制程序,二是雖然發動機本體不變但是部分零件因為這個軟體程序而作出變動,所以並不是簡單加入程序可實現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GVC(加速度矢量控制技術)將連同創馳藍天技術未來會搭載在更多的馬自達車型上。

在駕駛過程中沒有幹預,沒有打擾,無感的存在才是最好的存在。你就是你,車帶來的感覺不該只有「加速」的刺激,將「加速度」化作「G點」激發駕駛者大腦、五官、手腳、身軀合為一體的感受才是最高境界,相信也是馬自達Be a driver最好的詮釋。

相關焦點

  • 車訊網試駕馬自達3星騁
    試駕時間:2011年11月9日  試駕地點:花神湖風景區  試駕車型:馬自達3星騁1.6LAT  車輛提供:南京天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而下半部分才為真正的進氣口。  星騁在輪胎規格尺寸方面採用了5幅的鋁合金輪轂,雖然有別於2.0L的多幅旋風式輪轂,但是勝在美觀大方,輪胎也採用了耐磨性及抓地力都不錯的韓泰輪胎,更換成本也不高,非常適合年輕一族的口味。
  • 享受"豹"力快感 天馬山賽道體驗捷豹眾車型
    因此當得知有機會參加捷豹「新英仕挑戰賽」,試駕捷豹全系車型時,筆者特別興奮。第二個項目是駕駛XEL進行S繞樁計時賽,去年10月,筆者曾在重慶體驗過XFL的場地繞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轉向足夠精準。懸架的支撐非常的到位,誇張的傾側並不存在,車尾也沒有明顯的拖沓感。因此,小一號的XEL挑戰繞樁想必更加駕輕就熟。這款XEL搭載著與XFL相同的Ingenium 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84kW,峰值扭矩365N?
  • 賽道試駕蘭博基尼Huracán EVO
    ,並在發表後無懼風雨地馬上為媒體們進行 Huracán EVO Dynamic Launch 賽道體驗活動,肯定是對這輛原廠準備了 5 年才推出的小改款 Huracán 深具信心!就和所有蘭博基尼在國內外所舉辦的賽道體驗活動一樣,Huracán EVO Dynamic Launch 賽道體驗活動也是由蘭博基尼原廠教練與地區賽車運動管理人親自規劃活動的內容,並請來資深車手擔任教練,由教練駕駛 Huracán
  • 馬自達"人馬一體·品悅行"景德鎮試駕之旅
    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了傳遞「BREAKER+越己精神」,特別開啟「技藝傳承,瓷都探尋」品悅之旅,圍繞江西省南昌市、「陶瓷之都」景德鎮及鄱陽湖一線,將「傳承」精神以瓷文化為脈絡向眾人展現。本次試駕旨在通過媒體及車主的親身體驗,深度感受馬自達「魂動」設計與「創馳藍天」技術的精工所在,更體現了中日技藝傳承精神的碰撞與交融。  景德鎮是中國引以為自豪的「瓷器之鄉」的縮影。
  • 金港賽道試駕吉利星瑞,它是怎樣的家轎顛覆者?
    而近日,筆者也在北京的金港賽道對這款吉利嘔心之作進行了全方位試駕體驗。吉利星瑞採用了全新豎格柵造型設計,這一點讓其在外觀上和吉利其他轎車產品有著明顯不同,官方稱這種造型為「宇宙迴響的能量漣漪」4.0前臉造型,看上去頗為大氣,尤其是配合全新三段式脈衝LED日行燈,新車看上去更具豪華氣息。
  • 新生代跑旅SUV,深度試駕馬自達CX-30
    會長身邊也有不少「馬粉」,有花40萬元買一輛軟頂手動擋馬自達MX-5的痴迷者。也有家裡原先就是開老馬自達6,後來他父親把老馬自達6賣掉後,一口氣買了2輛馬自達阿特茲,他父親和他一人一輛,簡直是忠實馬自達粉絲。
  • 天馬山試駕VV7 GT PHEV,開SUV跑賽道是種怎樣的體驗?
    天馬山賽車場8個左彎、6個右彎,賽道全長2.063公裡。在第一圈賽道體驗的過程中,我始終沒有能夠把握好剎車的最佳時機,車子在每次入彎前都無一例外地提前"停"了下來。我好像有些低估了這輛SUV的剎車性能。
  • 試駕新昂克賽拉:兩天相處,它走進了一個年輕人的心
    步入社會之後,才懂得有些車出生時沒有,以後就很難有了。以我來說,車價10萬左右比較合理。但當我不斷篩選這個價位的車,才發現擁有一輛真正喜愛的車,好難!以目前的國內車市來說,主流人群對於車的需求就是簡單代步。
  • 寶馬M3/M4/M5賽道駕駛體驗
    這一次的試駕安排非常簡潔乾脆,沒有場地體驗、沒有雜七雜八,簡要的試駕說明會之後直接就開寶馬M軋上了上海國際賽車場的瀝青顆粒。同時瞬間的換擋衝擊也會100%作用到你的後背上,那種感覺就像是子彈從Kar98k槍膛衝出來之後產生的後坐力,兇猛無比。
  • 評測:馬自達CX-4怎麼樣 馬自達cx-4價落地
    ,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與馬自達CX-4怎麼樣 馬自達cx-4價落地相關的信息吧(以下內容來自於網絡非小編所寫,如有侵權請與站長聯繫刪除)馬自達與其它品牌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始終堅持自己的態度,不會去迎合所有人的需求,只會做最好的自己。
  • 國產馬自達ATENZA定名阿特茲 5月上市
    [XCAR 國內新車 原創]    日前,一汽馬自達官方宣布,國產馬自達ATENZA正式定名阿特茲(參數|詢價),新車將會在4月下線,5月份正式上市。新車共搭載兩款動力系統,分別為2.0L和2.5L發動機,該車起售價格不低於18萬元。
  • 零下30度跑賽道!長安cs戰隊冰雪試駕報告
    談到冰雪試駕,首先想到的都是奔馳寶馬奧迪等車型試駕活動,合資品牌中做冰雪試駕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自主品牌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冰雪天不僅氣溫低,路面太過溼滑也不是能用常理去進行駕駛,對車、對人都是極大的考驗。
  • 賽道試駕豐田GR Supra 3.0T整體感受如何了解一下
    於7月首度在很多地區亮相的豐田新一代GRSupra車系,選擇在9月初於臺中麗寶賽車場正式發布,提供2.0T、3.0T兩種動力選擇,且特別選在發布會的當天,進行了媒體賽道試駕體驗的活動。有別於新車提供的3款車型及2種動力選擇,賽道試駕體驗下場車型清一色皆為頂級的3.0T優質車型,且將賽道分為直線加速體驗及彎道操控體驗兩個區段,並非繞行全場的賽道試駕。
  • 歐拉全國首次深度試駕體驗會圓滿落幕
    11月3號,以「為自由 去嚮往」為主題的2018歐拉全國首次深度試駕體驗會在武漢星速賽車場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媒體代表,超過1000名意向客戶共同與現場2088臺歐拉iQ親密接觸,共同感受「新一代電動小車」的魅力。
  • 馬自達阿特茲4月9日下線 預計售18萬起
    國產新馬自達ATENZA延續進口版車型全新家族式設計風格。國產馬自達ATENZA的長/寬/高為4870/1840/1450mm,軸距達到了2830mm,較現款馬自達6的2715mm而言,在空間方面有不少的提升。
  • 旅行和賽道我都要 試駕賓利歐陸GT V8敞篷版
    這次試駕,我選擇了V8敞篷版。點擊下圖進入全新賓利飛馳的試駕文章:外觀:運動與豪華再次提升在賓利新一代的設計語言中,車頭的主要元素沒有變,依舊保持了「大小眼」的基礎造型。作為一臺超豪華運動旅行座駕,賓利堅持採用四座設計,並保證第二排可以讓成年人正常乘坐,而且,座椅的柔軟度非常好,這才是對GT跑車最好的詮釋。因為,現在有不少GT跑車都採用單排座椅或者第二排座椅非常小,完全充當儲物空間使用。這方面,歐陸GT在舒適性和空間方面都做得都很好。
  • 在日本廣島追溯非凡匠人——馬自達
    照一隅者是國士,這句話是馬自達內部的名句,照亮一個角落的人就是一國名士了,或許正是由於這樣,才有了馬自達對轉子發動機的堅守,才有了創馳藍天對自吸發動機的專注,才有了馬自達的匠人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GVC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統,通過對橫向、縱向加速度的智能控制,搭載GVC的馬自達車型在彎道操控上能夠做到一步到位,「人馬合一」無非就是說這種境界了,簡單地來描述這種體驗就是在轉向時不需要做過多的方向修正
  • 家用車也能下賽道長安逸動XT賽道體驗
    我們日常的家用車離賽道有多遠呢?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能有交集,賽道駕駛講究的是技巧和走線,馬力大小決定了你駕駛的刺激程度,若將日常家用車遊走在極限邊緣馳騁在賽道中,即使馬力不大也是令人熱血噴張的體驗。此次,借著「車手來了」活動收官戰的機會,我們就將「買菜車」開上了賽車場,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體驗一把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 試駕|我們把剛剛換代的起亞K3開上了賽道
    其實不然,正如車評人38號老師所言,「我把很多家用車開上賽道,為了就是在一個最安全的區域,測試車輛極限性能,控制場地和車手變量整合得出統一的性能數據模型」。這也是我想說的,把一輛家用車開上賽道並不是要跑出多好多快的圈速,最重要的是在一個安全的場地內,儘可能壓榨這款車型的極限,畢竟合規合法的駕駛最為關鍵。
  • 寧波國際賽道試駕領克03+
    因為WTCR的下一站將來到我們中國的寧波國際賽道舉辦,寧波國際賽道也將作為國內(大陸地區)唯一一場分站舉辦地。寧波國際賽道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春曉爬山崗區域,佔地面積1111畝,總投資9.5億元,全賽道總長4.01km,寬度為12-18m。賽道為逆時針行駛方向,共有22個彎,最大高度落差24米,其他輔助道路約1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