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選38歲小鮮肉做駐華大使?對華態度竟是這樣

2020-12-13 網易新聞

川普輸了,拜登贏了。中美之間互動會怎麼變?一個關鍵人物浮出水面。

12月9號,美國媒體稱,拜登有意提名皮特·布蒂吉格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不要說中國人,就連美國人,對他也很陌生,很多人連他的名字都念不清。

布蒂吉格今年38歲,曾是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今年參加總統大選民主黨黨內初選,才算有了點全國知名度,第三站選舉慘敗後,他很快選擇退選,轉而為拜登背書。

拜登有個大兒子,叫博,非常優秀,很受拜登器重,不幸英年早逝。拜登有一次說到布蒂吉格,他說:「他讓我想起了我的兒子博。我知道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意義不大,但對我來說,這是我能給任何人的最高褒獎。」

如果布蒂吉格出任駐華大使,他會給中美關係帶來怎樣的變化?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做的任何選擇,都是基於個人的過往經驗,再結合當下情況形成判斷,所以,與其去猜測他對中國的態度,不如先去了解一下,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身份牌一:哈佛學霸

布蒂吉格的父母,是美國名校聖母大學的教授。布蒂吉格從小就有學霸體質加持,一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在高中就獲得過甘迺迪圖書館頒發的國家獎。

神奇的是,布蒂吉格當年獲獎的文章,寫的是老前輩參議員桑德斯!布蒂吉格在文中自我標榜為「社會主義者」,他寫道:「很多美國年輕人認為政治無可救藥,而桑德斯是唯一一個能給我們答案的人。」

高中畢業後,布蒂吉格先後在哈佛和牛津求學,拿到哲學、政治和經濟學碩士學位。他可不是「書呆子「,上臺彈得了鋼琴,出門跑得了馬拉松,掌握至少7門語言,包括照書自學的挪威語,不過中文並不在其中。

身份牌二:"小城"市長

履歷「金光閃閃」,布蒂吉格卻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南本德市。

這是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城市,《新聞周刊》曾把這裡稱為美國「瀕臨死亡的城市」之一。

2011年,年僅29歲的布蒂吉格當選為市長。如何挽救「瀕死」的家鄉?布蒂吉格的思路和中國人挺像,那就是「搞基建」。

第一件事就是「拆」。布蒂吉格發起1000天修復或拆除1000座廢棄房屋的行動,把破破爛爛的房子都給拆了。

第二件事就是「建」,布蒂吉格上任的第一年,南本德市處理了6980萬美元的項目建設許可。四年內,這個數字增長到了1.9億美元。

不光要建,還要建漂亮。布蒂吉格還發起了2500萬美元的街道改造項目,把市中心的汽車道,人行道,甚至裝飾磚統統翻修一新。

城市變整潔了,投資也就慢慢地來了。

南本德市的失業率從10%一路降到了4%,市區發展加快,投資逐漸湧入,人口停止萎縮。所以,當地人很喜歡布蒂吉格,舉著橫幅感謝他。

身份牌三:阿富汗老兵

當市長並不是布蒂吉格最自豪的人生經歷。在他的推特介紹中,排在市長前面的標籤是:老兵。

2014年5月,布蒂吉格放下市長工作,奔赴阿富汗。

不過,布蒂吉格並沒在阿富汗「打打殺殺」,他被派到一個揭露阿富汗腐敗問題的工作小組,做的基本是文職工作。

只是2014年的歐巴馬政府忙著從阿富汗撤軍,根本沒人關心什麼「腐敗問題」。

所以《華盛頓郵報》嘲笑他說,這位熱心的中尉參加了一場正在撤退的戰爭,最後他被派去處理辦公室電腦了。

當然,布蒂吉格自稱做過危險的工作,例如開車載同事去喀布爾參加會議。

他說自己身穿防彈衣,手持M4步槍,駕駛著一輛全副武裝的汽車,在喀布爾擁堵的街道上穿行。

雖然沒有「赫赫戰功」可以炫耀,但阿富汗的經歷,讓布蒂吉格在履歷上增添「高亮」的一筆:老兵。

身份牌四:LGBT

布蒂吉格自稱,阿富汗服役的重要意義是,幫助自己看清了人生。

看清了哪方面的人生呢?嗯...可能是他自己非主流的性取向。

2015年6月,布蒂吉格媒體上撰文,公開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他事後坦言:「這或許是政治自殺行為」。

三年後,布蒂吉格和中學教師格雷斯曼舉辦了婚禮。

對華態度幾何?

哈佛學霸、小城市長、阿富汗老兵,LGBT,這樣的經歷和背景,和往屆的駐華大使,的確有些不同。以前的大使,除了Winston Lord,1985年履職時48歲,其他基本都是60歲左右的「資深人士」,要麼幹過外交,要麼和中國有些淵源,要麼是管過大城市或者州級別的政客,像布蒂吉格這樣的「小城市長」出任駐華大使,還真算是頭一例。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總結過他的對華態度,大致是這樣幾點:

第一,他認為中美可以在一些共同關心的問題上進行合作,例如氣候變化,但是中國是美國的意識形態上的挑戰者。

第二,美國低估了中國的雄心,美國應該在一些敏感的經濟領域與中國「脫鉤」。

第三,他批評川普政府的貿易戰,認為這是「徒勞之舉」,美國農民反而受到傷害了。

第四,他雖然不支持TPP,但認為美國必須要達成新的協議,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競爭。

第五,他認為美國應該加強軍事,並且利用政治幹預、網絡攻擊等辦法來遏制中國。

第六,他呼籲加大投資基礎設施,教育和人工智慧,來與中國競爭。

第七,在涉疆問題上,他主張要對中國的一些公司和個人進行制裁。

第八,他說會考慮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並說「任何手段」都將擺到桌面上。

由此看來,布蒂吉格對於中國並不友好,當然也不排除他當時說這些話,有競選拉票的因素。

不過,美國媒體也指出,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一職,對於通曉多種語言的布蒂吉格來說,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出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是布蒂吉格的首選。不過,他向拜登表示過,對外交和國安領域的職位也很感興趣。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雙邊關係之一,如果布蒂吉格真成了新一任美國駐華大使,他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相關閱讀:

拜登將提名這位華裔美國人任美國貿易代表,她曾在中國教英語

據海外網援引《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法律顧問、華裔美國人凱薩琳·戴(Katherine Tai)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官網資料顯示,凱薩琳·戴曾於1996年至1998年曾代表耶魯大學前往中國,在廣州中山大學教授英語。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視頻號截圖

另據參考消息,近日,拜登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候表示,不會立即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採取任何行動。對此,中國外交部也有回應。

1996年至1998年曾在中國教英語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官網顯示,凱薩琳·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

據南方都市報,2011年至2014年,凱薩琳·戴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負責中國貿易執法工作,負責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華爭端的發展和訴訟。2014年,她前往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擔任貿易顧問,並於2017年被任命為該委員會國際貿易事務方面的首席顧問。

而在加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之前,凱薩琳·戴在華盛頓特區的幾家律師事務所工作過,所在崗位都屬國際貿易部門。1996年至1998年,她作為美國耶魯大學雅禮協會研究員來到廣州生活和工作,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

據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是美國政府的一個行政部門,美國總統辦事機構的一部分,由美國國會根據1962年的《貿易擴張法案》創建,由甘迺迪總統1963年1月15日籤署的11075號總統行政令落實,負責在雙邊和多邊的層面上推行美國的貿易政策。它最初命名為特別貿易代表辦公室,後於1980年更名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980年1月4日,卡特總統籤署總統行政令,授權該辦公室制定並管理美國全部貿易政策。

如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負責制定和協調美國國際貿易、商品和直接投資政策,並引導或指導與其他國家就此類事務的談判。該機構在其職責的主要領域內,提供各項貿易政策指引和談判的專家意見。

美國貿易代表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首腦。這是一個頗為關鍵的職位,直接對總統和國會負責。這個職位被指定為美國國家的首席談判官員,並作為美國在主要國際貿易組織的代表。有時候,USTR也指代美國貿易代表。

拜登此前稱將先保留對華關稅,中方回應

據參考消息援引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2日報導,拜登對《紐約時報》說,他將保留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同時與關鍵盟友磋商,就美國的對華政策進行全面評估。

拜登對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說,他不會立即取消川普今年早些時候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

拜登說:「我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對關稅也一樣。」

報導稱,拜登還談到要在國內形成兩黨共識,對國內研發、基礎設施和教育領域進行政府主導的投資,以更好地同中國競爭。他說:「我希望我們盡最大努力,保證首先在美國投資。」

另據外交部網站12月2日消息,針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稱不會立即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採取任何行動,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時表示,關於中美經貿問題,中方多次表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方一貫主張,對於雙方經貿關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應該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精神妥善加以解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拜登任命38歲小鮮肉為駐華大使?對華態度一般人真接受不了
    川普輸了,拜登贏了。中美關係走向有什麼微妙的改變?12月9號,美國媒體稱,拜登有意提名皮特·布蒂吉格出任美國駐華大使。此人是誰?我沒聽過,你也沒近過,連美國人也很陌生。布蒂吉格今年38歲,曾是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今年參加總統大選民主黨黨內初選,第三站選舉慘敗後,他很快選擇退選,轉而為拜登服務。拜登為什麼會推選他呢,也許從他的一句講話中可以一探究竟,拜登有個兒子很優秀,但是早年去世,有一次說到布蒂吉格,他說:「他讓我想起了我的兒子。
  • 他是拜登正在考慮的駐華大使人選?什麼來歷?
    他很可能效仿當年的老布希(曾任美國駐華聯絡處第二任主任)通過擔任駐華大使獲得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的政治資本,為其未來競選總統鋪路。甚至有政治觀察家預言民主黨2024年可能推出哈裡斯加布蒂吉格組合。布蒂吉格(資料圖/新華社)履歷完美的優等生38歲的布蒂吉格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父親為大學教授。他從小就對政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業優秀,擁有近乎完美的從政履歷。
  • 迪士尼高管任美駐華大使?拜登被曝正在考慮
    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迪士尼董事長艾格(Bob Iger)或將在拜登政府中任職,擔任關鍵國家的大使。《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12月1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艾格或擔任美國駐中國或美國駐英國大使。 報導稱,駐英國大使被認為是最高光的大使職位;另外考慮到迪士尼在華業務的發展,駐華大使也是一個可能的選項。但拜登團隊發言人和迪士尼發言人拒絕對該消息發表評論。
  • 或提名迪士尼高管任駐華大使?拜登過渡團隊:討論大使任命為時過早
    (觀察者網訊)由於中美關係極為重要,拜登政府的美國駐華大使人選一直備受關注。在「政治新聞網」猜錯拜登會提名布蒂吉格擔任後,又一家美媒爆料稱,拜登可能會任命迪士尼執行董事長鮑勃·艾格(Bob Iger)來擔任這一關鍵國家的大使。
  • 美國小鮮肉想來中國當大使?拜登寵愛有加,要當總統培養
    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在12月14日之前,美國「真正的大選」還沒開始,而拜登的勝利則是媒體預測的,而不是政府機構。所以過去幾周,川粉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拜登都還沒選上總統呢,媒體什麼時候是大選的權威了?」而川普之前也曾經說過,自己會承認選舉人大會的結果。
  • 拜登團隊:這份擔心為時過早
    在新內閣中的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等重要職位都有了人選後,美國駐華大使的人選成為人們激烈討論的話題。源於中美關係在過去兩年裡處於低谷,兩國在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合作和對抗激烈,圍繞臺灣地區的問題使雙方關係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
  • 迪士尼董事會主席被爆可能任駐華大使,美媒不懷好意稱「討好中國...
    【環球時報記者 任重】美國《好萊塢報導者》16日報導稱,據消息人士透露,當選總統拜登考慮提名今年69歲的迪士尼董事會主席鮑勃·艾格擔任美國駐華或駐英大使。根據公開記錄,艾格是拜登競選活動最主要的好萊塢捐助者之一,他為拜登捐助了25萬美元。
  • 美國駐華大使人選浮出水面,美媒:未來或成為總統候選人
    這當中有一個職位便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那麼便美國駐華大使一職。 根據美國相關知情人士的透露可以知道,當前拜登正在考慮提名當時在民主黨初選時的競爭對手,也就是是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皮特·布蒂吉格。 這一消息隨即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要知道,布蒂吉格現在年僅38歲,市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市長。
  • 日本駐華大使履新,提守望相助
    據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新任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25日抵達山東青島的機場,26日進入北京的大使公邸。應中國政府的新冠防疫要求,他將隔離2周,以這種不尋常的方式開啟任期。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日本連續兩任駐華大使均啟用知華派,和剛剛卸任的駐華大使橫井裕一樣,垂秀夫來自被稱為「中國學派」的外務省漢語研修班。日媒評價稱,日本政府將對華關係作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希望通過啟用長年從事對華外交的垂秀夫來改善中日關係。垂秀夫 圖源:NHK26日,垂秀夫於日本駐華大使館網站發布履新致辭,釋放了諸多意味深長的信號。
  • 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澳對華經濟依賴不會改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芊潤】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2日報導,前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不會改變,他還稱澳大利亞能夠轉向其他市場的想法「只不過是一廂情願」。
  • 美國駐華大使館:美駐華大使宣布10月初返美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4日連發3條推特評價美駐華大使引發美媒紛紛猜測之後,美國駐華大使館14日傍晚發表官方聲明,證實美國駐華大使泰裡·布蘭斯塔德將於10月初卸任並離開北京。隨後,布蘭斯塔德以個人名義發表聲明,確認了將卸任的消息。
  • 環球人物:美國新任駐華大使特裡·布蘭斯塔德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參議院批准總統川普的提名,71歲的特裡·布蘭斯塔德成為美國新一任駐華大使。這位曾是美國最年輕州長也是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州長的老人,在數十年政治生涯中號稱「逢選必勝」,緣何在古稀之年被川普選中,從而首次觸及「外交戰線」?這恐怕與其多年來的中國情緣分不開。
  • 拜登對華態度改變?蔡英文「好日子」要結束了
    導讀:據媒體報導,目前川普已經向美國總務署提出申請,自己已經準備好與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等相關程序,與之前不肯承認敗選事實相比,川普的妥協更像是在為自己找臺階下
  • 澳前駐華大使認了:指望不上美國
    作為一名前駐華大使,孫芳安不是第一次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出邏輯混亂。中澳關係陷入困局,中方多次強調「責任全在澳方」、「解鈴還須繫鈴人」。話說明白到這地步,澳高級外交官員、前駐華大使還「倒打一耙」稱中國對中外交流「設置條件」。
  • 拜登誓言重建美國,對華態度如何重建?吃碗炒肝變不成親華派!
    78歲的拜登能成為把川普趕出白宮的「英雄」嗎?如今在川普自己的積極「作死」的情況下,拜登「重建美國」的可能性正越來越大。所以比起預測大選的勝率,探討「後川普」時代美國的戰略與政策轉向才是眼下最熱門的話題。
  • 美傳重要風聲,澳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
    本期看點: 12月15日,澳大利亞媒體爆料,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日再談中澳關係時,態度急轉,聲稱中澳互利,並歡迎雙方恢復對話。究其原因,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近日的一番話有關,澳大利亞的小算盤被拜登砸了個粉碎!
  • 《環球時報》專訪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日本的未來取決於對華...
    時近年底,恰逢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履新,《環球時報》記者於17日對他進行書面專訪,請他回看這一年兩國間的交流互動,並展望未來的中日關係。本報也是垂秀夫履新後第一家採訪他的中國媒體。有這樣一句話,它代表了日本國內多數人的看法環球時報:能否介紹一下您此次赴任的工作重點?
  • 塔吉克斯坦駐華大使這樣形容本國「漢語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1月16日,塔吉克斯坦駐華使館舉行媒體見面會,總結了2017年塔吉克斯坦與中國合作成果並展望2018年的發展前景。「你好,你好!」見面會前,塔吉克斯坦駐華大使達夫拉特佐達微笑著快步走進房間,一邊和記者用中文打招呼。
  • 日本駐華大使:日本美食在華發展速度驚人
    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12月9日在「匠心極致 日本美食」推介活動宣傳會上說。他還介紹說:「日本料理店的數量近年來在華飛速增長,從2013年的1萬家,到2015年的2萬家,再到2017年的4萬家、2019年的6.5萬家,增速驚人。中國日料店數量現在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日料店最多的國家。」
  • 「澳中關係需要改善」,澳洲駐華大使與《環球時報》總編共進晚餐
    ▲胡錫進與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先生共進午餐。(圖片來自微博)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澳洲駐華大使傅關漢( Graham Fletcher)9日在北京與北京《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共進午餐,討論澳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