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月底,我家孩子正好在鯨魚小班學了一年了,想想來鯨魚小班之前,我們試了太多的機構,像一對一的vipkid、一對四的魔力耳朵,我們都試過了。後來我發現,孩子學英語,還是得在小班課機構,但也並不是隨便一個小班就可以。
Vipkid
當時vipkid在我們那真的很火,而且我挺看好一對一的,因為當時我家孩子只有5歲,第一次上網課,我有些擔心他走神。而且我覺得一對一,孩子就可以得到老師百分百的關注,也有很多表達的機會。
誰知道我想錯了。一對一首先不像是在上課,更像是課外輔導,請了一個家教。老師和孩子也沒法互動,因為老師和孩子認知能力不一樣,孩子是沒有辦法就同樣的問題和老師討論的。而且雖然只有一個學生,也並沒有很多表達的機會,老師在課堂上反倒說得更多。再加上我家孩子性格有點內向,老師很難調動他上課的積極性。
總之,在vipkid學了一個月,我們就退了費。我也意識到,孩子應該報小班。
魔力耳朵
報魔力耳朵也挺意外的,就是有一次看見他家的廣告,覺得課件看起來挺有意思的,做得很精美。而且他家是一對四的,怎麼也比一對一好啊,幾個孩子一起互動,才像是個課堂。
可正式上課時,我所期待的互動並沒有出現。每節課的老師和同伴都是系統提前安排好的,每次上課都是一個全新的組合,這對內向的孩子來說是個挑戰,其他話多的孩子很喜歡表現自己,喜歡搶話,本來一節課時間就很短,基本上我家孩都沒什麼機會開口。
再加上老師根本不太會教,每次課都沒有調動四個孩子互動,無論是答題還是做練習,總是四個孩子輪流說一遍,挺浪費時間的。他家的課也遠沒有達到我對小班課的期待,上完了一期的課,我就沒有繼續了。
鯨魚小班
鯨魚小班是朋友推薦的,朋友的評價還是挺高的。他家是一對二,老師和同伴都固定,我當時先報了最小課時,想體驗一下。
上課時,我發現老師會引導兩個孩子互動,互動的形式很豐富,一個孩子提問,另一個孩子回答,一個回題,另一個補充;兩個孩子比賽做練習,看誰做得又快又好……互動很豐富,這樣的形式也一上來就吸引了我。
再加上學的是原版reach教材,教課的方式是精讀,老師會主要帶孩子解析文章中的現象,或者故事情節、人物特點,教授單詞、閱讀技巧什麼的,我就報了名。
後來發現,兩個孩子在一起學得久了,他們不但變得很熟悉,還會把對方當成學習的標杆,有一種比著學的心態,一個答了問題,另一個就會著急。兩個孩子這樣比來比去,最後就會一起進步。
孩子在鯨魚小班學習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不同的小班課之間也有差別,也明白了,孩子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