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書桌,上面有護眼檯燈、儲物格、充電插座,每小時收費 7 元至 10 餘元不等 …… 在南昌,這種名為共享自習室的經濟新業態正迅速發展,吸引不少對學習環境要求較高的大學生和上班族前來 &34;。
極致安靜的環境、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和志同道合者為伴,是共享自習室的賣點。特別是疫情的影響和暑期的到來,共享自習室正好滿足了大批考研考證人群對優質學習環境的渴求,也吸引不少創業者加入這一行業。近 3 個月,南昌已冒出約 20 家共享自習室。
▲紅谷灘區一家共享自習室內座無虛席。江西日報記者 朱華攝
共享自習室為什麼會在南昌突然火起來?這是一個市場廣闊的朝陽行業,還是難以持續的小眾 &34;?記者走訪調查後發現,這一新生行業滿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但前景不宜盲目樂觀。
共享自習室是否物有所值?不少人願花錢買自律
近日,記者在紅谷灘區、青山湖區、高新區等地的多家共享自習室看到,上座率多在五成以上,部分地段較好的自習室尖峰時段一座難求。位於紅谷灘地鐵大廈地鐵口附近的安境自習室,29 個座位已有 27 個被季卡用戶預訂;在艾溪湖東地鐵口的小鯉魚共享自習室,上座率超過八成,白天基本沒有空座。
記者體驗後發現,此類自習室學習區域一般為一個昏暗的大房間,幾排書桌被分隔成一個個 1 米寬左右的半開放 &34;,通過檯燈照明。和圖書館等公共學習空間相比,自習室環境更安靜,座位更有私密性。為了避免幹擾,共享自習室的學習區域有很多規定:手機要調至靜音,不允許大聲交談、接打電話,開關門要輕柔等。
除了沉浸式學習區外,共享自習室一般還設有公共休閒區,提供微波爐、冰箱、飲水機、沙發、儲物櫃、印表機等設備,供顧客在這裡休息、吃飯、交流。有的自習室還提供不遮光的陽光學習區,設置了雙人座位甚至是包廂。自習室營業時間一般到晚上 10 時,收費方式大多比較靈活,如果辦長時間的學習卡,折合下來相當於每天 20 多元。
&34; 大學畢業不久的李陽(化名)去年考研落榜,今年他放棄工作繼續全力考研。他認為共享自習室雖然不如家裡方便,但是能提供一種特殊的 &34;,幫助自己更快更好地進入備考狀態。
實際上,選擇共享自習室裡的年輕人,往往並非沒有學習場所,他們大多是希望換個環境更好地收穫自律。&34; 就讀於瀋陽藥科大學的大學生小王告訴記者,按照學校安排,她這個學期沒有返校,最近兩個月每天都在自習室學習 10 小時以上,這裡能讓她找到在學校圖書館學習的感覺。
&34; 華東交大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表示,付費自習室模式的出現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是對公共服務的有效補充。
暑期學習需求井噴,共享自習室火起來
實際上,最近人氣爆棚的不僅僅是共享自習室,在南昌幾大圖書館和 &34;,拿著書本、電腦備考的自習者也已成為一道風景。
在江西省圖書館,記者看到閱覽區裡有自習人群。該館目前實行預約限流政策,每天只有 600 人能入館,往往需要提前兩三天才能預約到名額,開放時間僅限於上午 9 時到下午 5 時。在紅谷灘區的幾何書店,店內提供上百個免費閱讀座位,最近一段時間幾乎全部滿座,其中八成是自習人群。
高校學習場所不對外開放,公共圖書館數量少且限制多,書店、咖啡廳等場所環境不夠安靜,這一系列原因,讓收費的共享自習室成為部分人群的最佳選擇。業內人士認為,共享自習室走紅的背後,一方面是上班族面臨升職壓力,學習的動力增強,另一方面則是大學生群體考研考證的越來越多,他們對學習環境和質量的需求也隨之升級。
記者初步統計發現,南昌共享自習室裡,在讀和剛畢業的大學生佔一半以上,考研一族更是其中的主體。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人數達 341 萬人,較上年增長 17.59%。而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形勢更為嚴峻,2021 年的報考人數有望再創新高。日益擴大的考研一族、備戰公務員考試和各類職業資格證考試的人群,組成了共享自習室的主要客戶群。
不過,看起來很時髦的共享自習室,其實並非新生事物。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以前在高校周邊或居民小區裡,也有類似學校教室的自習室,但設施相對簡陋,主要服務對象是在校學生。而現在出現的共享自習室是 &34;,主要開設在地鐵口和公交站附近的寫字樓內,服務上班族和備考大學生。
2019 年被業內人士稱為共享自習室元年。這一年,大批自習室如雨後春筍般在一線城市出現,並開始向二、三線城市擴散。去年南昌已有兩三家共享自習室出現,今年 5 月開始,共享自習室開始在中心城區密集出現。
競爭加劇市場面臨洗牌,期待更多個性化服務
8 月 17 日下午,在北京東路一家開業一周的共享自習室內,總共 24 個座只坐了 7 個人。這家共享自習室是由 3 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共同創辦。店主告訴記者,為了吸引客源,該店在團購網站上開出 1 元 4 小時的體驗價,甚至還附贈糖果和靜音耳塞。隨著共享自習室數量的快速增長,這種超低體驗價的做法越來越普遍,也引發業內人士對價格戰和惡性競爭的擔憂。
對年輕創業者來說,共享自習室是一個低門檻創業項目:在寫字樓租一個辦公室,按照隔音的要求進行裝修,一般 10 萬元左右的投入就能開一個中小型共享自習室,經營得當半年多就有望回本。而在南昌市繁華區域,共享自習室已呈現扎堆態勢——僅夢時代廣場寫字樓就聚集了 5 家;有的共享自習室為了降低成本,甚至開進了居民小區。
&34; 王小花(化名)是一名高校教師,在外地考察後感覺共享自習室是一個商機,7 月在紅谷灘區開設了一家 &34;。不過經營一個月後,她發現上座率並不如預期。王小花認為,和北上廣等大城市不同的是,南昌上班族的就業和競爭壓力沒有那麼大,市場需求不宜過高估算。暑假結束後,學生客流可能會有所減少,屆時自習室經營會面臨更多考驗,市場洗牌在所難免。
事實上,今年初隨著各類考試結束,市場進入淡季,北上廣等城市就出現了自習室轉讓潮。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共享自習室同質化發展趨勢比較明顯,如果僅靠低價來吸引顧客,今後必然會面臨供過於求的問題,提升環境和體驗的個性化服務,或是未來的出路。
隨著學習型城市建設被提上日程,未來各地政府將加大對城市公共文化場所的投入,公共圖書館和城市書房將會越來越多,那麼共享自習室還有發展空間嗎?很多業內人士對此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免費的圖書館和付費的自習室可以互相補充,能滿足不同層次的用戶需求。
在一線城市,目前更高端的智能自習室已經出現,提供 24 小時自助式服務;還有的自習室嘗試和書店、咖啡館等服務相結合,開展學習輔導或線下文化活動。一些有情懷的創業者希望賦予共享自習室更多文化特質,將其打造成一個公共文化空間。
&34; 一位受訪的業內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來源:江西日報 記者朱華、實習生範辰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