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創業班招的多是義烏人,如今快成了外地大學生的創業訓練營,外地生源超過82%了。」昨天上午,在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辦公室,一位創業指導老師拿著一張剛統計出來的生源情況分析表說。
外地大學生 成「老闆學院」主力軍
據介紹,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今年共招收4個創業班,計120名學生。其中,外地學生99名,佔82.5%;義烏籍學生21名,僅佔17.5%。
「來自外省的就有57人,他們的高考成績大多超過了本科錄取分數線。」徐老師說,最近兩年,要求來義烏就讀的外省籍考生猛增,他們都是衝著創業來的。據介紹,這些高分數的外省籍大學生多來自河南、安徽、吉林、山西、福建、貴州、江西等地。
是不是義烏本地大學生怕吃苦不願進創業學院?徐老師的解釋是:創業班學生原則上是按照高考成績擇優錄取的,在分數同等的情況下,義烏籍學生享有優先權。從以往創業班學生的創業業績看,外地創業大學生普遍比義烏學生更能吃苦,創業業績靠前的多是來自河南、安徽等地一些偏遠農村的孩子。
為了創業夢想 他們相聚義烏
「我們班30名新同學中,居然有7名同學來自山西。在離家鄉千裡之外的義烏,遇見老鄉,聽著熟悉的鄉音,著實讓人興奮。」95後吳凱琪來自山西,是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大一新生。他說,走了近10公裡的山路才能搭車到縣城,而後又坐了33個小時的火車才到達義烏。「能來義烏上學,感到很榮幸,我一定爭取在這裡實現我的創業夢。」
吳凱琪告訴記者,開學第二天,在創業學院的始業教育課上,集體回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經濟半小時」欄目,心裡特別激動,「央視用半小時的時間詳細講述了學長任寶光、學姐朱盈盈的創業事跡,他們創業真的很厲害。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通過自己的奮鬥讓父母生活得更好。」
「我超了本科分數線41分,老師與父母都希望我去讀本科,但內心告訴我,在大學裡安分地讀書、畢業後過朝九晚五的日子絕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創業。」來自河南周口的創業班新生懷恩豪說,為了來義烏上「老闆學院」,他與父母「專題討論」了三天三夜。
「我自己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對義烏工商學院創業班的辦學理念很欣賞,我在網上看了賈少華副院長的很多博文,對他的很多觀點舉雙手贊同。」昨天上午,在「老闆學院」巧遇一名來自吉林的翟姓新生家長,也對義烏工商學院非常推崇。
「我是請假送兒子來義烏上學的,順便對這所『老闆大學』做個全面了解,回去可以講給學生聽。」翟先生說,走進義烏工商學院就被濃厚的創業氛圍所感染,「新生報到時,恰遇義烏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在為創業學生辦理小額貸款,由學校牽頭為創業學生提供小額貸款,據我了解,目前只有義烏工商學院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