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知乎的一個問答,修改一下發到頭條這個平臺,希望能幫助到受到此類問題困擾的家長朋友。
一位父親的求助:如何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我的答覆:
1.現在的網絡社會同質化非常嚴重。你有一個好點子,他有一個好想法,瞬間就變成了大眾的想法。
「獨特性」、「稀缺性」成了一個東西好壞的標誌之一。
2.我剛剛看到了你女兒的照片,我覺著所謂的胎記有什麼呀,這反而是她的「獨特性」啊。她可以驕傲的說,這就是我與你們不一樣的地方,我是獨一無二的。
這樣說起來,其他的小朋友可能會羨慕你女兒呢,「她臉上有紅色的像蝴蝶一樣的圖案,我的怎麼沒有呢?」
看得出來你的焦慮心太重,這會反饋到孩子那邊。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你有什麼想法他都能感受得到。
父母的內心不強大,孩子一定不可能內心強大,這是一種氣場的相互影響。
比如說家庭成員中有一個今天心情不好,那麼整個屋子就瀰漫著這種氣場,讓所有的家庭成員心中焦慮不安。
還要糾正你的一個認知偏差。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霸道欺凌,只要心中有陽光,看到的自然處處陽光。如果你的關注點在黑暗面上,那麼,你就會關注到更多的黑暗事件。
比如家有孕婦後,會感覺滿大街都是孕婦,你開了奔馳車後就感覺滿大街都是奔馳車,這叫做孕婦效應或者視網膜效應。
世界其實很美好,就看你把自己的心投射到哪裡,先讓自己美好起來,就能吸引周圍的美好。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就像剛剛說的一樣,你越關注女兒的這個問題,她越覺得是問題。反而你不關注了,自然而然的就會好起來。
內心強大的人,大體上是這樣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人云亦云,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特長,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能夠不顧一切的去努力。
王陽明說過:人須在事上磨。磨到位了,就強大了。
所以還是要有豐富的閱歷和經歷,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這是必須的。
1.幫助孩子一起找到他的愛好和興趣點,並不斷的鍛鍊提升,發展成特長,是明顯超越其他同學那種。當然這種特長也可以是學習,如果他的學習成績遙遙領先,自然就會被人高看一眼,自己也會信心倍增。
2.讓孩子學會批判性思維,辯證的認識這個世界。老子道德經中有言: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凡事有利必有弊,孩子這個小小問題為什麼不能讓它變成好的一面呢?
3.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寬容和愛,一個生活在愛中,感情充盈的孩子,自然會內心強大。
4.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遇到困難時有傾訴的機會。
試想一下所有內心不自信,內心不強大的孩子,都是因為或多或少的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時,無人傾訴無人幫助他解決,最後他逐漸形成了一些錯誤信念:「我怎麼這麼笨」、「我真沒用」等等,這是影響人一生的。很多成年人都是因為童年時期的事產生了錯誤信念,導致一輩子陷入坑中走出不去。
NLP邏輯思維6層次
本來想少說幾句,沒想到一說就說多了,既然說多了那就再多說一點吧,關於信念的影響力問題。
上面那個圖,叫做大腦的六個理解層次。NLP(神經語言程序)領域的大師羅伯特•迪爾茨把人的邏輯思維分為6個層次,形成一個被稱為「邏輯層次」的分析工具。他認為人的邏輯層次從下到上分別為:環境層、行為層、能力層、信念價值觀層、身份層與願景層。
這個邏輯層次模型怎麼用和具體的意思今後我會詳細寫到文章中去,掌握了這個模型,能解決生活中90%以上的矛盾和糾結。
上面的層級決定下面的層級。
先看一首詩: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晚上的時候,將軍以為石頭是老虎,因為恐懼,他的信念是「射死老虎」,所以他竟然把石頭射穿了。
這故事的後續是這樣的,等到第二天,將軍看到石頭,在離得更近的地方連射數箭,竟然沒有一支箭能射入石頭中。因為他現在的信念是「我做不到」。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心理學的暗示,大體上也是這樣子的,給你植入一個信念,只要你確信不疑,往往會做到你原來從來沒做到的事情。
所以所謂的內心強大就是有足夠強的信念,相信我可以,我就能行。
當有了足夠強的正確信念,自然就不會考慮別人的看法,甚至能夠影響別人的看法,左右別人的想法。
這就是古今中外著名的領袖常幹的事情,拿破崙等領袖都是非常矮的,但有人敢拿這個嘲笑他們嗎?
我們印象中英俊高大的拿破崙
今天就先寫到這裡,我是蘇林老師,專注於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熱愛教育學、腦科學和心理學,歡迎點讚、評論、關注加轉發,讓我們和孩子一起修煉,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