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石獅:精耕細作讓文明成為城市底色

2020-12-22 瀟湘晨報

石獅市委書記蔡萌芽接受東南網記者專訪。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近日,由省委文明辦主辦的「對話文明——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12月11日,石獅市委書記蔡萌芽接受了東南網的專訪,並就石獅建立了什麼樣的創城思路、實施了哪些創城舉措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走進石獅,清新的濱海氣息撲面而來,藍天白雲與綠樹繁花抬眼可見,鋪著瀝青的主幹道上,交通井然有序。漫步大街小巷,一面面繪著獅城美景的圍牆和一張張洋溢著幸福微笑的面容讓人如沐春風。文明,近在眼前。

11月10日,在獲悉石獅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後,石獅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蔡萌芽第一時間與市民朋友們分享這一喜訊。在蔡萌芽眼中,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屬於全體市民,值得大家珍惜,更值得石獅人為此自豪。

長達4公裡的峽谷旅遊路把沿途景點串聯成一條最美風景線。 石獅文明辦 供圖

精耕細作深挖內涵 繡出城市最美底色

石獅的文明城市創建之路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自1994年起,石獅連續九年被評為「福建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此後,「福建省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隨著創建工作的深化,一個個越來越響亮的榮譽隨之而來,從未間斷。近30年的努力為石獅積累了深厚的文明底蘊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蔡萌芽認為,文明不僅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榮譽,更應成為一座城市的底色。秉承著「常態長效、精耕細作」的思路,石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建之路。

文明創建,環境先行,不論是城市環境還是文化環境,都是文明之城的基礎。「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城市建設與管理是重要的一環。」蔡萌芽說,石獅城市環境建設更側重於「細水長流」,用「繡花」功夫全面提升園林綠化、街景美化、夜景亮化、城市淨化、管理精細化水平,讓城市更加精緻美好。

細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溫度,而對於細節的執著,也是城市管理者應有的「繡花」之功。據介紹,目前,石獅全市上下都在做環境整治、綠化美化,計劃每年建設約30處微景觀。雖然這些細微的改變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卻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驅車在石獅的公路上,不但能看到「星辰大海」,還能欣賞田園風光,繁華都市與美麗鄉村共同繪製出這座城市的多彩畫卷。「我們既要打造公園綠地海岸等生活線、生態線、景觀線,不斷擴大生態連綿帶覆蓋面,也要常態化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提升城市風貌和環境品質。」蔡萌芽說,城市環境建設,應尊重規律,敬畏自然,著眼於未來。

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石獅先行先試、創新轉型,寶蓋山下的大片閒置土地經過改造成為萬畝城市公園就是見證之一。如今,長達4公裡的峽谷旅遊路把沿途景點串聯成一條最美風景線,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和外來遊客「打卡點」。

「我們還有64公裡的綿長海岸線,很漂亮,很珍貴,必須好好策劃規劃,再逐步實施。」對於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石獅都十分珍惜,主動將山水林田湖草融入城市建設中,讓整座城市都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城市發展的同時,石獅還十分注重歷史傳承,很好地保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蔡萌芽介紹,當下,石獅正充分挖掘和運用好獅文化、海洋文化、服飾文化、對渡文化等獨具石獅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靈秀山金相院、海絲博物館、服裝博物館、八卦街、鳳裡庵、永寧古衛城、寶蓋山姑嫂塔……一系列文化項目的挖掘、繼承、弘揚,讓濃厚的文化氣息不斷完善,覆蓋城鄉,讓城市更富文化底蘊。

湖濱綜合農貿市場 石獅文明辦 供圖

以民為本全民參與 共繪文明城市藍圖

文明城市創建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需要改善城市環境、強化基礎建設、完善公共設施等「面子」上的工作,也需要強化市民道德、法制、文化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做實「裡子」上的工作。如果說,環境與文化是文明創建的枝葉,那麼成風化人、培育風尚,則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根和魂。

人,是一座文明城市最美的風景。隨著創建工作的穩步推進,石獅市民的文明素養也在不斷提升。「我覺得創建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是牢牢抓住『人』這個主體,這個很關鍵。」蔡萌芽介紹,建市以來,石獅一直維持著「小政府大社會」的城市格局,上下一心,思想統一,有方有力、有聲有色、有為有位,紮實推進創建工作,其中最大的亮點便是極高的社會參與度。

創建文明城市不能光靠政府部門唱「獨角戲」,更需要全體市民來「大合唱」。每年,石獅都會對前一年度無交通違法記錄的車輛(車主)進行表彰,受表彰車輛從2013年第一屆的3349輛猛增至今年第八屆的25801輛,增幅高達670%,市民文明出行意識大幅提升;家園清潔行動中,眾多群眾自發拆除自家危房、搭蓋,美化庭院,形成了一道道微景觀;「五繡」專項整治中,沿街商鋪業主自覺配合清理工作,即使自掏腰包也沒有怨言;在移風易俗的倡導下,石獅每年都有四、五千萬元資金從紅白喜事中流向醫療、教育等公益慈善事業;石獅市陽光太太志願者協會常年開展「陽光暖老人」「陽光進校園」等六大陽光工程;石獅市青商會組織會員企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文明出行」「莫炫嫁妝」「準時開席」等一系列新風行動……文明,已然流淌在這座城市的血液中,成為城市發展的最美底色。

「這些文明之舉,除了政府的引導,更離不開民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呼應。」蔡萌芽認為,無論做什麼,無論怎麼做,要建設一座讓人民幸福的文明之城必然要突出「為民、利民、惠民」這一導向,從最受市民歡迎的事情做起,從市民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讓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創建成果。

農貿市場、背街小巷、住宅小區……這些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整改提升被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如何落細落實去推進,成為石獅常態化創建工作的一部分。

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石獅許多海外僑親都未能如期回鄉掃墓,心急如焚。對此,家鄉政府統一組織人員清理墓園雜草、擦拭墓碑、獻花代祭掃,讓在外僑胞安心。此舉在贏得海外僑親一致認可的同時,也彰顯了一座文明城市「以人為本」的城市氣度。「我們計劃在明年清明節前,把墓園前的道路及裡面的景觀設置也整理好。」蔡萌芽表示。

菜市場是百姓生活離不開的一個重要場所,不少菜市場存在「髒亂差」的現象,往小了看,是衛生環境不好;往大了看,事關百姓的生活品質,甚至食品安全。本著便民利民的原則,今年7月,集農貿市場、商超以及凍庫、兒童娛樂室、食品安全檢測室、垃圾轉運站、公廁等配套設施的石獅市湖濱綜合市場應運而生,整潔有序且人性化的「新菜市場」,最大限度滿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之後,石獅還將以此為標準在全市各地「複製」類似的綜合市場,讓全體市民共享文明成果。

市民在花海谷公園內的綠蔭之道散步。石獅文明辦 供圖

常態創建精益求精 城市遍開文明之花

回顧今年創建迎檢之路,石獅較以往多了一份淡定從容。其實,早在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後,石獅已完全告別集中攻堅式做法,逐步形成常態化創建文明城市體系。

這份底氣的背後是城市多年來的深耕細作。將石獅市創城辦確定為常設機構,建設「石獅市文明天氣圖」動態管理平臺,在鎮(街道)組建城管綜合執法隊伍,引進上市環衛企業實行PPP一體化運作,依託市民文明巡訪團、媒體暗訪團、市民「隨手拍」等平臺常態化開展督查……一系列改革讓石獅的創建工作告別「突擊」色彩,指揮協調更加順暢有力。

如今,石獅文明創建從關心「有沒有」「夠不夠」,到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更注重生活品質、文化供給,更期待優美風景、優質服務,更追求豐富精神生活、和諧人際關係,這是文明創建的題中之義,更是人民期盼的內心願景。

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後,如何重整行裝再出發是蔡萌芽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她認為,不能把腳步慢下來,反而要自我加壓,精益求精。

「在文明城市建設中,還存在很多難點、堵點,尤其是與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項,是我們黨委政府要主動考慮的。」一方主官對創建工作的認識至關重要,在蔡萌芽看來,不只是收到匯報和要求才提出整治,更要主動提出想法倒逼推行。她認為,創建文明城市是每個市民應盡的義務,每個群體也有屬於自己的「責任田」。「可以通過行業導則去引導大家習慣性地做好文明事項,讓文明的人文底色固化下來,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為了讓文明創建惠民暖心,接下來,石獅將持續開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十個專項整治提升」「十大移風易俗工程」等項目,從與群眾生活最息息相關、最關切的問題著手,常態化推進創建工作。

「一招接著一招做,每一招都非常實,都是老百姓期待的,這也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我們有信心做好。」蔡萌芽相信,以石獅幹部的熱度、衝力和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一項項以民為本的文明工作將會越做越熱,「不貪大、不貪快,而是把標準定高一些,做一項,成一項,保持這個力度抓下去,三年後,石獅的城市整體環境、市民文明素質又將是一次質的飛躍。」(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林傑 文/圖)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讓「警察藍」成為文明的底色!連雲港市公安機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印記
    公安機關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力軍,服務和管理的職責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既是擺在全市公安機關面前嚴肅而又重大的課題,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需要解答的一道道「考題」。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全市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方案》《連雲港市公安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問責辦法》《進一步加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社區聯動共建工作實施方案》以及8個配套專項行動子方案,成立綜合、交通、治安、督導、宣傳等5個專項工作組,對照任務清單掛圖作戰、扁平指揮,並將責任分解到具體單位,將壓力傳遞到具體人員,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身上有責任」的良好局面,確保創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汕頭市文明創建工作剪影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風骨和靈魂,是最具價值、最有影響的「城市名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拿下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而是要讓群眾過上文明幸福的美滿生活,讓海內外潮人對汕頭更有歸屬感、認同感。
  • 「早報專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系列報導(七)| 關愛未成年人 共建文明城市
    ——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系列報導之七發揮學校作用 深入開展各項活動市實驗小學「小叮咚」志願服務隊暑期持續開展「我為文明城市添光彩」活動。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和內在氣質,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市實驗小學「小叮咚」志願服務隊暑期持續開展「我為文明城市添光彩」活動。7月18日,各中隊再次走上街頭,走進廣場,用愛的行動為龍城夏日帶來清涼、送去溫暖。他們宣傳文明禮儀,倡導文明行為,在戚城文物景區唱響《我是文明小叮咚》志願服務兒歌,展示義賣自己的手工創意作品,向遊人宣講文明禮儀,表達自己對「文明」的理解。
  • 文明 鋪展城市的幸福底色
    原標題:文明,鋪展城市的幸福底色   「營山成功創建為省級文明城市啦!」連日來,這一喜訊刷爆營山人的朋友圈,大家紛紛奔走相告。
  • 大事記,自貢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資料圖片●2018年2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自貢成為全省8個地級提名城市之一。●2018年8月,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2018—2020年自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意見》,制定了「一年夯基、兩年達標、三年決勝」的目標,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指南。
  • 濰坊為城市「刷」上最溫暖的文明底色
    環境更整潔,出行更便利……城市因文明而美麗,人民因城市而幸福。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濰坊市全面提升區域治理水平,全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為城市「刷」上了最溫暖的文明底色,讓人民群眾在共建的愉悅中共享獲得感與幸福感。
  • 老河口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精緻城市展新景 文明之花處處開
    自老河口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以來,該市充分結合自身特點,圍繞創建目標,紮實開展和穩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通過一系列更實、更貼心的服務舉措,幹部作風持續轉變、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市民素質不斷提升、創建氛圍日趨濃厚,城市承載能力逐年提升,城市治理精細規範,創建惠民深得人心。2018年,全省縣(市)域文明指數測評中,老河口市排名第19位。
  • 文明威海 正在亮出精緻城市的「最美底色」
    ,背街小巷和城市幹道一樣整潔靚麗,斑馬線上一幅幅「禮讓畫面」格外溫馨,社區食堂、暖心食堂裡老人們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笑語不斷……文明,正融匯成精緻城市的「最美底色」,印證著全市人民的幸福追求。我市將文明城市創建與精緻城市建設緊密結合,聚焦城市建設管理不精緻不到位、群眾不滿意不文明的問題,全力以赴抓攻堅、抓突破、抓落實、抓見效,聚力提升市容環境、改善公共秩序、培育文明市民、推進全域文明。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我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榮成市、乳山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威海再次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紅」。
  • 廊坊市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 綿陽:崇德向善 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綿陽:崇德向善 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2020-08-1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媽媽的手」創意手工坊,助力文明城市建設...
    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增強居民環保意識,豐富居民日常生活,7月29日,潞州區婦聯聯合太東街道和濟社區共同開展第二期「媽媽的手」創意手工變廢為寶DIY活動!今後,區婦聯還將依託長治市潞州區愛寶公益協會陸續推出「媽媽的味道」、「鄰裡一家親」等其他系列活動。用「媽媽的手」溫暖更多的人,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的創建當中!活動現場,心靈手巧的媽媽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把不起眼的舊紙箱、雪糕棍、舊毛線變成了一個個精美的藝術品。
  • 「雲發布」雲南已有全國文明城市16個 省級文明城市51個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 劉暢 實習生 楊斯宇 攝雲南網訊(記者 劉暢 實習生 楊斯宇)11月27日,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第二場雲南省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縣級全國文明城市的相關情況。雲南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海江介紹,目前全省129個縣(區、市)已有16個縣(區、市)成功進入全國文明城市大家庭,佔比達到12.4%。此外,還有51個省級文明城市,省級以上文明城市達67個,佔全省129個縣(區、市)的51.94%,超過全省縣(區、市)總數的50%。
  • 臨海入選全國文明城市!
    為全面展示文明城市創建豐碩成果,示範帶動各地推進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中央文明委今年評選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並對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進行複查。2020年8月以來,中央文明辦按照城市自主申報、省級擇優推薦、中央部委審核、媒體集中公示、組織綜合測評、確定入選城市等評選辦法和程序,嚴謹規範組織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工作,嚴格依據參評城市2018、2019、2020年三年測評總成績排名,提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報中央文明委領導同志批准。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製造城市「牛皮癬」,拘留
    非法張貼小廣告是城市久治難愈的「頑劣疾病」,居民樓、公共場所、電線桿到處都可看見其「活躍」的身影。小廣告不僅影響市容市貌,成為城市「牛皮癬」,其所發布信息的真實性更是無從考證,有的甚至是詐騙信息。當前,我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相關部門聯合街道、社區、物業正在全面清理小廣告。
  • 義烏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在義烏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出臺了文明城市創建三年規劃(2018-2020年),義烏人民同心協力,砥礪奮進,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兩個樣板」城市、搶當「重要窗口」模範生的目標,按照「一年抓提升、兩年強鞏固、三年創成功」總體思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在商城義烏這片沃土上蓬勃開展、強力推進,以勢如破竹的氣勢詮釋著義烏人的精神追求和美好嚮往。
  • 堅決打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系列報導⑩讓孩子的歡笑成為最美城市風景
    讓孩子的歡笑成為最美城市風景——堅決打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系列報導之十孩子是城市的希望、未來,孩子們的歡笑是最美的城市風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咱們身邊最暖心的精神賦能。我市高度重視該工作,自覺以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指引,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
  • 二十八個城市入選 全國文明城市最多省份這樣煉成
    這是一份驕人的成績單,刷新了「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全新紀錄,也印證了「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追求的十足成色——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中,鹽城、淮安、連雲港和邳州、啟東、海安、崑山、句容、太倉、如東、靖江、高郵等12個城市光榮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16個城市複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 打造和諧文明新家園——我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三
    創建文明城市,助推高質量發展,文明與發展相輔相承,相得益彰,文明為城市鑄魂,城市為文明固基。文明之路,見證漢江河畔大城崛起!魅力之城的「文明路徑」文明鑄魂,為城市發展注入澎湃動力。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我市加快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全民共享文明創建的豐碩成果,一座魅力之城蓬勃而出。
  • 文明成為校園最美的底色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會澤縣春暉小學榜上有名,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消息傳來,記者走進會澤縣春暉小學,探訪這座「全國文明校園」的風採。
  • 全國文明城市——衢州,歡迎您
    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周洋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布了,衢州排名全國地級市第四!★2018年,年度測評排名成績:第八★★2019年,年度測評排名成績:第四★★2018-2020年三年測評總成績:第四★「文明城市有一個,一定是衢州;文明城市少一個,一定不是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