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喀麥隆,我在中國教英文,我眼中的中國是……

2020-12-10 歐羅巴的腳印

#非洲#寫在前面:今天的文章,靈感來源於與一位好友的交談,我們的談話內容圍繞種族歧視展開,接著,我想到了很久之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一位非洲籍英文老師在中國》,結合之前寫到的文章,就像是很多中國人,還沒有開始了解歐洲人,就開始喜歡對方,而對很多非洲人,還沒有了解非洲人,就開始討厭對方,於是將這篇文章拿來與昨天的文章做對比,也與讀者一起分享。看我們是否能從中反思到一些什麼。(註:文章最初由Denis發布在《非洲時代》,原文為英文,以下內容為作者編譯整理。)

非洲地圖

01初到中國,我被深深震驚了

多年前,當我初次抵達中國的時候,我被這裡存在的偏見深深震驚了。所有的網絡招聘廣告上都寫著「只要白人,不要非洲人,你必須是一個本土的美國人或者英國人。」來這裡之前,我已經做了5年的英文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可這還是第一次,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條離開了水的魚,不知道如何生存下去。

我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想回去,因為我感覺自己在這裡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母親為我的遭遇感到難過和擔憂,可是父親的表現卻相反,我清楚地記得父親在電話裡對我說:「兒子,如果你走進了黑暗中,不要逃離,點起一根蠟燭。」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時候我在廣州,一個月的旅遊籤證到期了,當初承諾會給我工作並且辦理長期籤證的中介欺騙了我。而房東告訴我,要麼離開要麼繼續交租。我的感覺糟透了。終於,我靠自己的能力,在西安的一個小村莊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我的室友叫做Tony,是一個來自菲律賓的英文老師。學生們很喜歡我,很快招生人數就翻倍了。就在此時,不幸的消息降臨了,學校領導要求我們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撒謊,Tony要說自己來自紐西蘭,而我應該說我來自紐約。事實上,在跟我們談話之前,學校領導已經對家長們說謊了,他告訴我們這些,只是為了讓謊言看起來更真實一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慢慢地,學生們開始想要了解我們各自的國家,可是Tony對於紐西蘭一無所知,我對於紐約也是一樣。我們就這樣試著掩蓋了一段時間,6個月以後,我決定辭職。Tony繼續留在那裡,我並沒有把真相告訴學生,是為了避免給學校還有我的同事帶來麻煩。當我給學校領導交上辭職信以後,他很生氣,說以我的心態或者觀念,我將很難在中國找到工作。Tony也給了我相似的勸告,他說我可以在中國任何一個小城市找工作,但是要排除北京、上海和深圳這些大都市。

其實,在我離開西安之前,我給父母打了電話,母親完全歡迎我回家,但是父親卻不贊成,雖然,在我的內心深處,我的確想回家,但是我也想在最糟的情況到來之前再努力一把。當火車在北京的站臺停下來的時候,我的確被深深吸引了。北京的喧鬧和忙碌,北京的夜晚和黃昏,以及種種都打動了我。

圖片來源於網絡

02我成了第一個被錄用的非洲老師

每天,我都在家旁邊的咖啡廳發布線上求職廣告,每天,我都會接到來自各個學校的電話,但是第一個問題都是「你來自哪裡?」這樣的提問讓我變得越來越沮喪和憤怒,事實上,在我的第一份簡歷上,聽從了朋友的建議,我故意隱去了自己的國籍,但是現在,我決定重新修改簡歷。

在新的簡歷裡,我用加粗字體寫到:「我不是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我來自喀麥隆——非洲。我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英文教師,只要給我一次在講臺上的機會,你就會看到我能做些什麼。」4天過去了,沒有一個電話打來,我確定是因為我新加進去的那一段話,我都已經準備好要離開了。促使我多停留了一段時間的原因是,我想去一趟天安門廣場,因為我對它嚮往已久,我也想帶一些照片回去給我的哥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天早上,我接到了一個加拿大人Chris打來的電話,他負責「愛華外語學院」的招聘工作,我的簡歷打動了他,在40分鐘的試講課堂上,我教孩子們唱英文兒歌,他們僱傭了我,在暑期夏令營結束的時候,他們要求我籤一個全職合同,我拒絕了,因為我依舊在在接到更多招聘電話,我拒絕了其中一些兼職的工作。

Gary Young Allen,他是KISB英語教學的老師,他在很多網站發現了我的簡歷,於是打電話給我,我通過了面試然後得到了一份工作,是在一所韓國國際學校做英文老師,我是第一個被錄用的非洲籍老師。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我第一天在學校禮堂被正式介紹給學生們的時候,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強忍著沒讓它流出來,鼓起勇氣向學生們揮手致意。起初,他們只是僱傭我做兼職教師,一個學期以後,他們跟我籤署了全職合同。

03遇到喀麥隆兄弟,我是否該為他掩飾謊言?

學生們很快就喜歡上了我,我承擔起學校宣傳的工作,報紙編輯,話劇排練和表演等內容,都開始由我負責。這一切都給學校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不久,另一個非洲人被僱傭,在我寫著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5個非洲人在那所學校教書,他們分別來自辛巴威、肯亞、奈及利亞和赤道幾內亞。在KISB學校,我有非常多的記憶,但是最讓我難忘的是一位來自喀麥隆的兄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我在學校工作的第二年,我被任命為Gary的助手,協助他進行招聘教師的工作,我們瀏覽簡歷,進行面試,培訓新教師等等。一個繁忙的早上,Gary告訴我有一個新老師要來面試,他畢業於南非英屬大學(此翻譯恐有出入),Gary已經對他進行了初試,他今天是過來進行複試,他抵達的時候,Gary去找學校主管了,讓我先進去接待他。(出於隱私考慮我不能在這裡說他的名字)當我們彼此介紹的時候,我發現他也來自喀麥隆。

一開始,他看起來有點尷尬,之後他告訴了我真相。他說自己畢業於喀麥隆大學,他在網絡上購買了一個假的畢業證書,而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希望得到更多面試機會。我們彼此乾瞪眼站著,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壓力最大的人是我,我應該為他保守秘密呢?還是告訴Gary事實?後來,我告訴他,我是作為喀麥隆人被聘用的,因為學校信任我,我承諾不會告訴學校他的秘密,但是同樣,在面試中我也不會在場。他必須自己搞定自己的事情,面試開始的時候我離開了,最後他並沒有被僱傭,但是這件事讓我的感受非常複雜。

圖片來源於網絡

04偏見是一種邪惡的存在

為什麼打著名校幌子的假教師證和假文憑橫行於世,且價格低廉,生意興隆?這是因為招聘人員不看他們的能力,卻只看他們的學校和國籍。

為什麼在中國持有過期護照的非洲人比比皆是?因為一個非洲人如果想要在中國更新他的籤證,不管是中介還是移民機構,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情況。反觀之,在非洲,很多國家的公民卻可以自由出入。

如果一個非洲人和中國女孩約會。在談話中,他必須強調,你知道我是非洲人,但是我在倫敦,紐約,或者加拿大長大,那麼他就可以被作為考慮對象。可是,如果只是在網絡簡單地寫道「我是一個美國人」,那麼,女孩的電話號碼和照片他很快都會有。(對不起,我無意冒犯中國的女生,我自己也有一個中國女朋友,他很愛我,也很喜歡非洲。但是我說的這些也是事實。)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裡有一個笑話,來自我一位南非朋友的真實經歷。一次她在課堂上介紹她自己,但是她的一個學生問她「如果你來自南非,為什麼你是白人?」先不要著急說這是無知,要知道,這是中國父母給孩子們灌輸的知識(好像非洲就只有黑色人種)。為此,我和我的朋友們共同啟動了一個項目,在一個名為非洲橋(bridgeafrica.com)的網站上,你們會看到非洲的另一面,那是你在電視上看不到的。

回到我的故事,我離開那所韓國國際學校,是為了尋找下一個帶有偏見的城市——上海,這是我現在工作的地方,你猜我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教商務英語的學生,我已經開始了我的在線課程,叫做我的每日英語,老師都是跟我一樣,雖然不是來自英語本土國家,但是卻擁有著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目前學生人數正在不斷增長。我在中國最好的朋友是我的學生,在中國最大的偏見持有者是招聘人員,他們影響著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思維方式。

所以我親愛的中國朋友,偏見是一種邪惡的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

05如果你遇到了黑暗,不要跑開,請點起一根蠟燭!

想像一下,所有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以及所有居住在非洲的中國人。在我的國家喀麥隆就居住了7000多中國人,我們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並且有響徹人心的口號,可是我們的行為方式呢:是冰冷的目光,是出言不遜和嘲笑。

在中國,白皮膚的外國人被叫做「外國人」,可是黑皮膚的外國人就被叫做「黑人」,人們用稱呼提醒著你的膚色,又用膚色來提醒你是一個外來人,這種感覺很痛。想像一下,如果其他人也稱呼中國人為「黃人」,你的感覺會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其他國家,公車或者火車上,明明周圍擠滿了人,可是你旁邊的座位卻一直空著。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公園散步,一個小孩子看到你,只是說了一句「你好」,就被她的媽媽一把拉走,甚至對孩子說「你怎麼可以靠近他「…...

想像一下,你只是在街上走著,每當你靠近人群的時候,就有人對別人說「看,看,看一下」或者用胳膊肘提醒他的同伴,看是什麼樣的人正在過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像一下,你學生的父母對別人說「我女兒的老師是個黑人,但是教的很好。」

想像一下,所有的網絡廣告都出現那些傷人的句子「我們不為非洲人辦理籤證」。「我們不聘請非洲老師」。「我不想要非洲男友」。

我可以繼續沉默的活著,就像是我的一些朋友說的一樣「這是中國,你不能改變他,如果你不開心,可以回到你的國家。」不,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一個教育者。教育者的責任就是消除社會的思想問題,並且為社會樹立典範。

所以,我親愛的非洲兄弟姐妹們,如果你遇到了黑暗,不要跑開,請點起一根蠟燭!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在這裡結束了,但是最後,作者想問幾個問題:

我們真的了解別人,也了解自己嗎?

我們是否能夠勇敢地承認,自己從不曾對他人有過偏見和歧視?

如果不敢,不妨讓我們一起思考,背後的原因到底在哪裡?

面對不公平,我們是否都有勇氣去改變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七名中國公民在喀麥隆海域被綁 神秘綁匪索贖金
    來源:青年時報   7名中國公民在喀麥隆海域捕魚時被劫持  神秘武裝綁匪索要換命贖金  當地時間12日凌晨2時,來自我國山東省、遼寧省等地的20餘名中國船員在喀麥隆巴卡西半島附近海域捕魚時遭不明武裝匪徒襲擊,其中
  • 喀麥隆名記曝埃託奧34歲 不解為何世界盃無中國
    他們是喀麥隆國家電視臺的記者,領頭的記者Fon就坐在了記者旁邊。當聽說記者是來自中國海峽都市報的足球記者,他非常高興地和記者聊起了自己的國家隊,而且跟著記者學會了自己名字的中文寫法「豐」。  向記者學中文  豐大叔自稱會四種語言,除了當地的方言,他還會英語、法語和pidgin(一種混雜不同語種的語言)。
  • 我認識的喀麥隆演員很多會說漢語
    我認識的喀麥隆演員很多會說漢語 本報記者 王聰聰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2-01    [列印] [關閉] 中國某大型建築公司商務經理劉東峰,2004~2008年曾在非洲工作4年,經常往返於東非的衣索比亞、非洲東北部的吉布地,非洲中西部的喀麥隆等國。近日,劉東峰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    中國青年報:非洲給人的一般印象是炎熱乾燥,沙漠多,可聽說喀麥隆水力資源很豐富。
  • 我在非洲看足球|「中國變化太快了!」
    Libih指著一個小孩說,「父母都死了,從巴門達(喀麥隆的英語區,長年戰亂)來的,住在他叔叔家裡,訓練完了還要去市場上賣東西。踢球是他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兩個小時的訓練顯得如此漫長,在結束後,Libih招呼大家圍成一圈,用獨特的拍手舞方式,即是放鬆身體,也是一種鼓勵。整齊有節奏的掌聲很有感染力,對於我這個來自遙遠的中國的訪客,他們投來了期望的眼神。
  • 51Talk學員全英文講述"我眼中的菲律賓"
    你眼中的菲律賓是什麼樣子的?對於這個問題,一群熟悉菲律賓外教的中國孩子們有著不一樣的回答。在51Talk主辦的"2020中菲教育交流研討會"上,51Talk小學員孫逸雯就朗誦了一首詩歌《我眼中的菲律賓》,表達了自己對於菲律賓與菲教的感情。
  • 51Talk學員全英文講述「我眼中的菲律賓」
    你眼中的菲律賓是什麼樣子的?對於這個問題,一群熟悉菲律賓外教的中國孩子們有著不一樣的回答。在51Talk主辦的"2020中菲教育交流研討會"上,51Talk小學員孫逸雯就朗誦了一首詩歌《我眼中的菲律賓》,表達了自己對於菲律賓與菲教的感情。
  • 博士生成果| 喀麥隆中學歷史教科書異域文化視野中的中國形象
    而對於現當代中國的經濟崛起,與西方國家在全球化時代新的關係沒有涉及。喀麥隆中學歷史教科書以時間為順序,輔以專題敘事;通過選取與中國相關的歷史事件,基於本我文化的歷史觀、世界歷史認知觀的書寫,向喀麥隆中學生呈現了不同的中國形象。(一)輝煌的文明古國書寫早期人類發展階段時,教科書中寫道直立人化石最早在亞洲的中國和印度尼西亞被發現,在中國被稱為「北京人」。
  • 51Talk學員全英文講述"我眼中的菲律賓"
    你眼中的菲律賓是什麼樣子的?對於這個問題,一群熟悉菲律賓外教的中國孩子們有著不一樣的回答。在51Talk主辦的"2020中菲教育交流研討會"上,51Talk小學員孫逸雯就朗誦了一首詩歌《我眼中的菲律賓》,表達了自己對於菲律賓與菲教的感情。
  • 我在喀麥隆馬魯阿教漢語
    而我呢,暫時接管他的一年級新生綜合漢語課,這可是我第一次當老師給學生上課耶!我既興奮又緊張,因為不是科班出身,又是給漢語專業班學生上課,所以我得多學習。於是我先跟著科班出身的李軍亭旁聽教授班的漢語課,後來又旁聽其他老師的漢字課、口語課等等。
  • 總書記關切開放事|來中國「學種地」的「洋學生」
    「在農民家過年,他們教我用筷子、包餃子,很有趣!」金樂天說,每年放假回家,他的行李箱裡總少不了紙扇、國畫等「中國味」濃鬱的小禮物。西農大現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276名留學生,其中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生源佔到80%。在金樂天看來,「一帶一路」倡議讓越來越多的「洋學生」循著現代絲路而來,成為農業交流的使者。
  • 我與中國發生了化學反應!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化身中國網紅的故事
    一位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在中國化身成為爆款網紅,坐擁粉絲無數,這是為何?作為一個外國人,他站在SELF講壇上給大家講雷鋒精神,這又是怎麼回事?放棄名校光環,學霸title,隻身一人前往中國,獻身農村,他到底是為了什麼?
  • 喀麥隆漢語學習者超3萬 中文成求職「必備技能」
    今年是斯坦利在雅溫得孔子學院學習的第五年,他希望將來能夠在中國的電影製作公司裡面工作,擔任一名平面設計師。斯坦利表示:「我今後一定要去中國,因為在我眼裡,亞洲最好的電影製片人就是中國人。」  每一年,雅溫得孔子學院的校長都會推薦100多名學生,前往中國企業駐喀麥隆分公司進行工作。而且孔子學院還提供獎學金,讓喀麥隆年輕人能夠來中國繼續接受大學教育。
  • 我很羞愧,才知道「我是中國人」英文這樣說!
    ,同樣,我們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也會禮貌性地介紹自己來自哪裡。以「我是中國人」開頭作為自我介紹的場景,我們再熟系不過了,小時候在試卷上,長大了在人際交往中便越加明顯。常用性的英文表達,如果犯錯誤了,就會很尷尬,尤其是一個中國人,說出一句連介紹自己是一名中國人都不會的時候,真的是會出洋相的哦。那我們來看看如何地道地表達「我是中國人」,大家準備好小板凳啦,零家妹子要開課了!
  • 20歲那年,我去非洲支教 | Further報導
    後來,我也習慣了睡在爬著螞蟻和蜘蛛的地鋪上,在半夜被奇怪的東西咬醒後,看到自己腫成兩倍大的手指,在睜眼看到一隻老鼠出現在面前時,淡定地閉上眼睛。我每天打摩的上班,招一下手,告訴司機去哪,再定個價錢,就會和另一位乘客一起被夾在中間「起飛」,到達我支教的學校。我教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年齡也各不相同。年紀小的在上小學,年紀大的都有自己的孩子了。
  • 「我眼中的中國」繪畫大賽在都柏林頒獎
    新華社都柏林11月26日電(記者張琪)首屆「我眼中的中國」中小學生繪畫大賽頒獎儀式25日在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舉行。  據主辦方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王黎明介紹,本次比賽主要面向都柏林地區15歲以下的中小學生,分為少兒組和青少組。
  • 我是來自四川涼山的彝族人,有關我眼中的涼山民族和社會現狀,問我吧!
    我是來自四川涼山的彝族人
  • 「自然中國,和諧家園」—我眼中的自然保護區
    「自然中國,和諧家園——我眼中的自然保護區」  攝影大賽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本報12月20日北京訊 中國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大國,有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為展示我國自然保護工作的成果,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望,體現2008北京「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奧運精神,國家林業局、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共同主辦的「自然中國,和諧家園——我眼中的自然保護區」攝影大賽今天在北京隆重揭幕。
  • 來自菲律賓,告別了杜拜,我為什麼來中國教英文?
    當菲律賓再度傳出消息,今年將向中國派出英文老師,關於這個新聞是否確切的討論,瞬間牽動著2000名甚至未來數十萬勞工的命運。   人生海海。   而在這些發生之前,傑茜五年前的一個決定,使她與中國「結緣」,成為先期到中國掘金的菲律賓人中的一員。   菲律賓英文教師口音受認可麼?待遇如何?
  • 學好古詩,讀懂中國:喀麥隆小夥子鍾情中華詩詞
    中文名字的靈感來源於李白  李黑之所以叫李黑,是因為這位來自喀麥隆的黑人小夥子特別喜愛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詞。在5年前的中央電視臺「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比賽中,他憑藉對一首《將進酒》的生動演繹,成功進入全國48強。「我當時朗誦的是李白的詩,加上我長得黑,學校老師就說不如你叫李黑吧,讓人印象深刻。我自己也很喜歡這個中文名字。」
  • 我要上學——喀麥隆英語區流離失所兒童的開學季
    新華社雅溫得9月9日電  通訊:我要上學——喀麥隆英語區流離失所兒童的開學季  新華社記者喬本孝 張意夢  今年9月開學季,失學近三年的喀麥隆女孩凱爾茜終於在遠離家鄉的一所學校重新打開書本。  凱爾茜10歲了,家原本在位於喀麥隆英語區的昆博市。該市所在的西北大區擁有良好的基礎教育,高中畢業會考成績連年居全國10個大區之首。不幸的是,近年來該地區武裝分離主義活動頻繁,導致當地大批學校關停,凱爾茜不得不失學在家。  喀麥隆曾是德國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喀麥隆遭到英國和法國瓜分。上世紀60年代初獨立後,喀麥隆英、法統治區演變為如今的英語區和法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