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悄然而至,不少學生在最後階段都忙著衝刺,而家長則忙著一邊要為孩子生活做保障,一邊又要提前了解高考報考事宜,還要工作,可謂是「任務」繁多啊,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填報志願該怎麼把握機會!
1.所謂的「冷熱」門專業
不少學生和家長認為熱門專業是將來就業的好途徑,其實「熱門」和「冷門」是相對的,學生和家長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專業,用規劃的方法去考慮就業。有機構調查顯示:高考報考熱門專業有經濟管理、數理化基礎、生命科學、電子信息、計算機、法學;六大冷門高薪專業:國家事務與國際關係、西班牙語、航空航天工程、建築學、外交學、工程物理等。
「熱門專業」不一定就業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專業,例如,「石油工程」專業,由於專業性強,就業面相對較窄,且招生不多,但是就業率極高。所以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不要糾結於「冷熱門」,選個適合自己的專業就可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院校排名高不一定適合報考
現在網上有很多大學排行榜什麼的,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並沒有發布官方院校排名排行榜,僅在2017年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以一級學科的學科建設做了等級劃分。看過部分院校錄取分數的話,你一定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排名高的院校的錄取分數不一定會比排名低的錄取分數高,這是國內經濟在地區和行業發展上的不均衡導致的,也和大學學科建設,地理位置等因素有關。此外,一些專業性的院校(財經類,師範類,政法類等)肯定沒有綜合性大學的實力高,但是在專業性大學裡的專業往往會比一些綜合類大學實力更強。
所以學生和家長在選擇院校時,除了參考院校排名外,也要參考專業排名。
3.專業PK院校,哪一個更勝一籌。
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這是大家都糾結的一個「歷史難題」。好的專業是不能脫離院校而存在的,考生如果想在院校和專業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的話,需要做一個長遠的規劃。
「名校的冷門專業」和「層次稍低的院校的王牌專業」你會怎麼選?
如果本科畢業後想直接就業話,建議選擇「層次稍低的院校的王牌專業」;如果本科畢業後想繼續考研深造的話,建議選擇「名校的冷門專業」,畢竟名校實力強,如果對專業不滿意,還可以轉專業,跨專業考研,修雙學位等。
4.選擇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本身就生長在大城市的學生,作為家長是不願意讓他去偏遠地區或是小城市的,更願意去的是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或是教育資源豐富的省會城市。而有有些名校雖然在教育界地位很高,卻因為地理位置不佳,也讓很多家長和學生「嫌棄」。像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蘭州大學,因地理位置不佳,近年來生源質量下滑。
對於來自於小城市的或是農村的學生來說,如果能在選擇大學時,找到更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對於學生的眼界開闊,職業長遠發展都至關重要。
對於本身就在北上廣深的學生來說,最好還是在家門口選擇學校和合適的專業;如果來自於二三線甚至農村的學生,可以選擇具有發展前景的沿海和省會城市求學。比如,杭州,南京,武漢,廈門,青島等城市。
院校、專業、城市這三點如果都能兼顧,那就是「完美」的志願填報方案,如果沒辦法兼顧的話,可以以兩個方面為考量,在學生高考分數的基礎下,為學生做最好的選擇!
5.本科並不是終點,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在高考中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沒有進入理想大學和專業,不要氣餒,可以選擇「曲線救國」的方式,在大學裡通過自己的努力圓夢,很多學生都通過轉專業,考研及出國深造的機會來再次進行專業選擇。
對於有出國深造想法的學生來說,大學的名氣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中國大學在世界的排名越來越高,高考選擇國際知名度比較高的院校對於將來留學是很好的鋪墊。另外,報考一些中外合作辦學,比如,崑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或是學校的國際項目等對於畢業後留學是個不錯的鋪墊。
1.平行志願是機會同等,但也有順序
舉個例子,本科一批,河南省是填報6個院校志願和5個專業志願。報考時是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六志願依次填寫。錄取期間,系統在投檔時,會按照院校志願順序依次檢索,先檢索第一志願,分數不夠院校最低投檔分,考生檔案這時還在系統裡;接下來檢索第二個院校志願,分數夠院校最低投檔線,院校提檔後,再進行專業錄取。雖然錄取機會是同等的,但是也有前後順序,只能被志願表中的一所院校錄取。
2.志願優先,分高也不錄。
檔案被學校提走後,就開始專業錄取了。專業的錄取有的院校是「志願優先」,根據進檔考生的高考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列,並依次按照考生的專業志願進行錄取,優先錄取第一專業志願的考生;如果第一專業志願生源充足,其他報考該專業的非第一志願考生即使分數再高,也不予錄取。
3.填報志願雖多,但投檔機會一批次只有一次
在錄取期間,考生如果被某批次的某一所高校提檔,後面若因某些因素被退檔的話,該學生就不會被志願單中的其他院校錄取了,只能參加下一批次錄取或是參加本批次的徵集志願。
4.盲目自信放棄機會,會增加落榜的風險
我們每年都會遇到一些「自信」的學生,只選擇報考一個批次的志願,這樣大大增加了落榜的風險。比如,一本線剛過線,就覺得自己不用報考其他批次,只用報考本科一批就夠了,後來因各種原因沒有被本科一批次錄取,也失去了後續批次的錄取機會。還有的學生每個批次只填報1-2個院校志願,2-3專業志願,這樣也會極大的增加落榜風險。
溫馨提示:為了規避退檔和落榜的風險,在志願報考時應注意:
1.選擇院校時,要了解清楚院校和在本批次招生專業的錄取分數,專業體檢要求,單科成績要求等,避免退檔風險;
2.不服從調劑或是(不填寫這一項),也會造成退檔的風險,在報考時要考慮清楚;
3.每個批次的院校和專業志願之間一定要設定報考梯度,這樣才會增加錄取機率;
4.高考成績出來後,不管分數高低,都要正確看待志願填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關注我,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如果不知道怎麼了解院校和專業,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或是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