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建〔2017〕495號
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各有關燃氣企業:
為加強安陽市城鎮燃氣行業管理,規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的經營活動、服務行為和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燃氣安全事故,促進燃氣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建城〔2014〕167號)、《河南省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辦法》(豫建城〔2014〕64號)、《安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鎮燃氣管理的意見》(安政〔2015〕36號)等文件規定要求,現將近期城鎮燃氣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開展2017年度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工作
(一)考核評價對象
2017年1月1日前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企業。
(二)考核評價時間
2017年12月20日——2018年3月20日。
(三)考核評價內容
考核評價內容包括燃氣經營企業的經營許可條件符合情況、服務情況、安全管理狀況等方面的內容。
(四)考核評價責任範圍劃分
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燃氣企業考核,其中安陽縣已由其他區代管的區域內燃氣企業,由代管區燃氣主管部門負責考核(安陽市各縣(市、區)燃氣經營企業名單見附件1)。安陽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由市住建局負責考核。
瓶裝液化氣企業、汽車加氣站企業由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組織考核評價,確定考核評價結果;管道燃氣企業由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組織行考核評價,確定考核評價意見,市住建局組織專家組進行綜合評價評定。2017年度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結果由市住建局向社會公示並報省住建廳備案。
(五)考核評價方法
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據《河南省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辦法》(豫建城〔2014〕64號)規定,組織轄區內燃氣經營企業開展2017年度考核評價工作。2018年1月底前,各燃氣經營企業應依據自評內容和要求完成自評工作,並按照《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建城〔2014〕167號)第十八條、《河南省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辦法》(豫建城〔2014〕64號)第八條規定將企業年度報告和上報資料準備齊全報當地燃氣主管部門。2018年2月1日--2018年3月20日,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組織開展考核評價工作,對燃氣經營企業的取證條件、服務情況、安全管理狀況進行考核評價。對在考核評價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要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並督促企業按期整改到位。考核評價相關表格見附件2--附件9。
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應及時將考核評價結果匯總,填寫《2017年度安陽市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匯總表》(附件10),並於2018年3月20日前將《2017年度安陽市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匯總表》紙質及電子版、2017年度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情況報告(蓋章)紙質及電子版、考核評價燃氣企業《經營許可證》(副本原件)報送市住建局。
二、組織開展管道燃氣企業上報特許經營協議履行情況和中期評估工作
按照《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26號)、《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進一步規範全省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管理的通知》(豫建城〔2014〕12號)規定要求,燃氣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燃氣企業經營情況進行中期評估,評估周期一般不低於兩年。且燃氣經營企業應於每年12月底前將特許經營協議履行情況自查報告和下年度建設項目、市場發展和氣量供需平衡計劃報當地燃氣主管部門備案。
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督促轄區內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於2018年1月15日前按上述文件規定要求上報資料,並適時開展中期評估工作。
安陽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將各項資料電子及紙質版加蓋公章報送市住建局,由市住建局適時對其開展中期評估工作。
三、做好燃氣種類、氣質成分公布工作
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83號)、《河南省城鎮燃氣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58號)規定要求,燃氣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的燃氣種類和氣質成分等信息。
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要督促轄區內各燃氣經營企業於2018年1月底前將近期由具有氣質檢測資質的機構出具的氣質報告報至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各區燃氣主管部門要於2018年2月9日前將氣質報告報市住建局。各縣(市)轄區氣質信息由各縣(市)燃氣主管部門向社會進行公布,安陽市區氣質報告由各區燃氣主管部門報市住建局後,市住建局向社會進行公布。
四、做好今年「氣代煤」工程安全監管工作
「氣代煤」清潔取暖工程是我市今年開展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環保工程。現已進入採暖季,對於「氣代煤」工程安全監管工作,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提高警惕,確保「氣代煤」項目施工和運行安全。
一要嚴把安全監管關。「氣代煤」工程點多、面廣、線長,涉及地下管網和露天管道鋪設,施工工藝複雜,尤其是工程針對的主要用戶是農村居民,極易造成安全事故,務必高度重視,嚴格監管。
二要督促相關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要督促相關燃氣企業落實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從施工到運營,各環節都要有安全生產責任人,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機制,分區劃片設置專業服務機構和專門技術人員,加強日常檢修和維護,嚴格落實入戶安全檢查工作,建立確保群眾用氣安全、便利的長效保障機制。
三要加強安全宣傳教育。要針對農村群眾用氣知識和能力需求,大力普及安全用氣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切實抓好安全教育宣傳工作,確保「氣代煤」清潔取暖工程成為真正的惠民工程、安全工程。
聯繫人:馬素美
電 話:5105040
郵 箱:aysrgb@163.com
地 址:文峰大道東段市民之家A1001室
附件:1.安陽市各縣(市、區)燃氣經營企業名單
2.燃氣經營企業基本情況表
3.管道燃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評價(自評)表
4.瓶裝燃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評價(自評)表
5.燃氣汽車加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評價(自
評)表
6.管道燃氣企業規範服務考核評價(自評)表
7.瓶裝燃氣企業規範服務考核評價(自評)表
8.燃氣汽車加氣企業規範服務考核評價(自評)表
9.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綜合評價表
10.2017年度安陽市燃氣經營企業考核評價匯總表
2017年12月20日
附件1
安陽市各縣(市、區)燃氣經營企業名單
所屬區域 | 企業名稱 |
文峰區 | 安陽市北方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平原路加油站 |
安陽神州萬象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華路加氣站 | |
安陽市趙鋼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 |
北關區 | 安陽市北方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屈王度加油站 |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河南安陽馮家廟加油站 | |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河南安陽第五加油站 | |
中石化安陽(柏莊)CNG加氣母站 | |
安陽市民生液化氣有限責任公司 | |
殷都區 | 安陽新奧清潔能源有限公司鄴城大道加氣站 |
河南中油潔能南海能源有限公司安陽市王裕口CNG汽車加氣站 | |
安陽縣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 |
安陽縣安彩燃氣銷售有限責任公司 | |
河南利源物流有限公司LNG加氣站 | |
安陽金旺燃氣有限公司 | |
安陽縣興泰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安陽縣銅供液化氣銷售有限公司 | |
安陽易源清潔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 |
安陽縣金龍液化氣有限責任公司 | |
安陽縣水冶天元液化氣站 | |
安陽縣水冶天元液化氣站蔣村分站 | |
龍安區 |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安彩加氣站 |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河南安陽第三十二加油站 | |
龍安區 | 安陽縣勝利液化氣有限責任公司 |
安陽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 |
高新區 | 安陽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吳村加氣站 |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河南安陽魏家營加油站 | |
示範區 |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河南安陽光明路加油站 |
河南新奧恒基交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安陽服務區西加氣站 | |
河南新奧恒基交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安陽服務區東加氣站 | |
安陽北方燃氣有限公司東北務加油站 | |
安陽新城華潤有限責任公司 | |
安陽縣(代管鄉鎮除外) | 安陽北方勝利燃氣有限公司 |
安陽縣豐元燃氣銷售有限公司 | |
安陽中燃百江能源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 |
安陽市中尚橋液化氣有限公司 | |
安陽縣平安液化氣銷售有限責任跟公司 | |
內黃縣 | 內黃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
內黃縣惠民燃氣有限公司 | |
內黃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加氣站 | |
內黃縣東東液化氣站 | |
內黃縣中機液化氣站 | |
內黃縣福鑫液化氣站 | |
河南中油佳能油氣有限公司內黃縣西環路加油加氣站 | |
內黃安琦物流有限公司 | |
內黃益民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 |
內黃縣安興燃氣公司 | |
湯陰縣 | 湯陰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
湯陰縣藍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
湯陰縣 | 中石化湯陰縣城南加氣站 |
安陽天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湯陰第一加氣站 | |
湯陰縣鑫安能源燃料有限公司 | |
湯陰縣安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 |
林州市 | 林州市鴻達液化氣站 |
林州市城郊利民液化氣站 | |
林州市臨淇鑫源液化氣站 | |
林州市豐鑫液化氣站 | |
林州市河順祥和液化氣站 | |
林州市臨淇鑫源液化氣供應站 | |
林州市四盛華安加氣站 | |
中石化匯源加氣站 | |
林州市綠能天然氣公司 |
附件2
燃氣經營企業基本情況表
企業名稱 | |||
企業詳細地址 | |||
法定代表人 | 經營負責人 | ||
技術(安全)負責人 | 註冊資本 | ||
單位聯繫人 | 聯繫電話 | ||
經營許可證編號 | 經營許可證有效期限 | ||
工商營業執照編號 | 工商營業執照有效期限 | ||
燃氣經營類別 | 供氣規模(立方米/日) | ||
企業職工人數 | 燃氣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
附件3
管道燃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評價(自評)表
滿分100分 每項2分
檢查項目 | 序號 | 檢 查 內 容 | 檢 查 要 求 | 檢查得分 | |
組織機構 | 1 | 1、有清晰的安全管理組織架構; | 1、查看文件; 2、現場檢查證件,證件在有效期內; 3、詢問相關人員。 | ||
2 | 2、有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 | ||||
3 | 3、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符合規定; | ||||
4 | 4、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按規定培訓合格、人員持證。 | ||||
安全目標與責任 | 5 | 1、安全管理目標列入企業生產計劃; | 1、查看文件及相關記錄; 2、詢問相關人員。 | ||
6 | 2、安全目標責任具體、分解落實; | ||||
7 | 3、有足額安全費用保證安全目標實現。 | ||||
安全制度與安全責任制 | 8 | 1、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並能夠嚴格執行; | 1、查看文件資料; 2、查看制度等落實過程中的相關記錄及獎懲記錄; 3、詢問相關人員。 | ||
9 | 2、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整並能夠有效落實; | ||||
10 | 3、責任與獎懲清楚。 | ||||
安全教育培育 | 11 | 1、企業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內容具體、落實到位; | 1、查看培訓計劃及落實情況; 2、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安全知識掌握程度; 3、現場查看勞動防護用品佩戴情況; 4、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本崗位工作要求的掌握能力; 5、抽查1-2份新員工安全教育記錄; 6、檢查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原件或複印件,證件在有效期內。 | ||
12 | 2、員工熟練掌握安全基礎知識,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 ||||
13 | 3、員工實際操作能力能滿足崗位要求; | ||||
14 | 4、新入職員工開展三級安全教育; | ||||
15 | 5、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按規定取得資格(質)證書,持證上崗。 | ||||
安全檢查 | 16 | 1、有完善的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 1、查看文件制度及檢查規定等; 2、查看原始記錄及隱患整改記錄; 3、詢問相關人員。 | ||
17 | 2、有重大節假日、季節性和特殊時期的安全檢查規定; | ||||
18 | 3、制定有合理的檢查計劃,並按照計劃開展檢查工作; | ||||
19 | 4、按照「三定」原則對檢查出的隱患進行整改; | ||||
20 | 5、各項檢查相關記錄真實、完整。 | ||||
用戶安全管理 | 21 | 1、按規定定期對民用戶、工商業用戶入戶進行安全檢查; | 1、抽查1-2份安檢記錄及隱患整改通知; 2、查看安全宣傳及教育相關資料; 3、現場詢問安裝、維修等相關人員。 | ||
22 | 2、督促用戶及時整改戶內安全隱患; | ||||
用戶安全管理 | 23 | 3、開展用戶安全用氣宣傳工作;定期向用戶提供安全教育或培訓; | |||
24 | 4、戶內安全檢查、宣傳及教育培訓記錄真實、完整; | ||||
25 | 5、燃氣燃燒器具的安裝、維修符合規定。 | ||||
場站安全管理 | 26 | 1、有場站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
27 | 2、定期對場站設備進行保養維護維修; | ||||
28 | 3、各項運行控制及維護保養等記錄真實、完整。 | ||||
管網安全管理 | 29 | 1、管網資料真實完整;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
30 | 2、定期對管網及附屬設施進行巡視,開展洩漏性測量工作; | ||||
31 | 3、開展管網及附屬設施安全宣傳; | ||||
32 | 4、管網巡線、檢測及宣傳等記錄完整、真實,並對漏氣隱患進行分析。 | ||||
應急管理 | 33 | 1、結合實際,完善本燃氣企業儲備設施和能力;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現場檢查。 | ||
34 | 2、有完善且符合實際的燃氣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 ||||
35 | 3、做好本企業燃氣供求狀況的規律研究和統計。 | ||||
搶險搶修管理 | 36 | 1、有搶險隊伍及裝備,搶險人員24小時值班;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
37 | 2、有對外公布的燃氣搶險電話,按規定對用戶報險及時處置。 | ||||
事故管理 | 38 | 1、有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
39 | 2、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各類事故; | ||||
40 | 3、無重大事故發生; | ||||
41 | 4、對各類事故事件進行統計分析,有控制措施; | ||||
42 | 5、事故檔案歸檔及時,材料完整,保存完好。 | ||||
危險源管理 | 43 | 1、危險源準確具體;重大危險源評估、建檔;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危險源的管理要求; 3、現場檢查。 | ||
44 | 2、處置對策明確,管理方法清楚; | ||||
45 | 3、各級人員和各單位明確危險源管理要求。 | ||||
消防安全管理 | 46 | 1、有符合本企業實際的消防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
47 | 2、辦公場所、場站等各種場所配備足額有效的消防器材及設施。 | ||||
施工安全管理 | 48 | 1、施工方案有安全措施; | 1、抽查某一個施工項目的資料。 | ||
49 | 2、施工相關記錄完整、真實。 | ||||
氣質管理 | 50 | 1、建立燃氣質量檢測制度,氣質符合標準。 | 1、查看氣質檢測報告。 |
總得分: 核查人: 核查日期:
附件4
瓶裝燃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評價(自評)表
檢查項目 | 序號 | 檢 查 內 容 | 檢 查 要 求 | 分值 | 檢查 得分 |
組織機構及資(格)質 | 1 | 1、有安全管理機構; | 1、查看文件; 2、現場檢查證件;證件在有效期內; 3、詢問相關人員。 | 4 | |
2 | 2、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符合規定; | 4 | |||
3 | 3、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按規定培訓合格、人員持證。 | 4 | |||
安全目標與責任 | 5 | 1、安全管理目標列入企業生產計劃; | 1、查看文件及相關記錄; 2、詢問相關人員。 | 3 | |
6 | 2、安全目標責任具體、分解落實; | 2 | |||
7 | 3、有足額安全費用保證安全目標實現。 | 3 | |||
安全制度與安全責任制 | 8 | 1、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並能夠嚴格執行; | 1、查看文件資料; 2、查看制度等落實過程中的相關記錄及獎懲記錄; 3、詢問相關人員。 | 3 | |
9 | 2、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整並能夠有效落實; | 3 | |||
10 | 3、責任與獎懲清楚。 | 3 | |||
安全教育培育 | 11 | 1、企業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內容具體、落實到位; | 1、查看培訓計劃及落實情況; 2、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安全知識掌握程度; 3、現場查看勞動防護用品佩戴情況; 4、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本崗位工作要求的掌握能力; 5、抽查1-2份新員工安全教育記錄; 6、查看證書。 | 3 | |
12 | 2、新入職員工開展三級安全教育; | 4 | |||
13 | 3、員工熟練掌握安全基礎知識,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 3 | |||
14 | 4、員工實際操作能力能滿足崗位要求; | 3 | |||
15 | 5、氣瓶充裝人員、危化品操作等相關人員按規定取得證書,持證上崗。 | 4 | |||
安全檢查 | 16 | 1、有完善的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 1、查看文件制度; 2、查看原始記錄及隱患整改記錄; 3、詢問相關人員。 | 3 | |
17 | 2、制定有合理的檢查計劃,並按照計劃開展檢查工作; | 3 | |||
18 | 3、按照「三定」原則對檢查出的隱患進行整改; | 3 | |||
安全檢查 | 19 | 4、各項檢查相關記錄真實、完整。 | 2 | ||
場站設備管理 | 20 | 1、有各項場站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3 | |
21 | 2、定期對場站設備進行保養維護維修,站內設備運轉正常,每班有記錄; | 3 | |||
22 | 3、各項運行控制及維護保養等記錄真實、完整。 | 2 | |||
搶險搶修管理 | 23 | 1、有搶險隊伍及裝備。 | 1、現場檢查; 2、詢問相關人員。 | 4 | |
事故管理 | 24 | 1、有企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3 | |
25 | 2、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各類事故; | 3 | |||
26 | 3、無重大事故發生; | 5 | |||
27 | 4、對各類事故事件進行統計分析,有控制措施; | 2 | |||
28 | 5、事故檔案歸檔及時,材料完整,保存完好。 | 2 | |||
危險源管理 | 29 | 1、危險源準確具體;重大危險源評估、建檔;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危險源的管理要求; 3、現場檢查。 | 4 | |
30 | 2、處置對策明確,管理方法清楚; | 3 | |||
31 | 3、各級人員和各單位明確危險源管理要求。 | 3 | |||
消防安全管理 | 32 | 1、有符合本企業實際的消防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3 | |
33 | 2、辦公場所、生產儲存等各種場所配備足額有效的消防器材及設施。 | 3 |
總得分: 核查人: 核查日期:
附件5
燃氣汽車加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評價(自評)表
檢查項目 | 序號 | 檢 查 內 容 | 檢 查 要 求 | 分值 | 檢查得分 |
組織機構 | 1 | 1、有安全管理機構; | 1、查看文件; 2、現場檢查證件,證件在有效期內; 3、詢問相關人員。 | 5 | |
2 | 2、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符合規定; | 4 | |||
3 | 3、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按規定培訓合格、人員持證。 | 4 | |||
安全制度與安全責任制 | 4 | 1、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 1、查看文件資料; 2、查看制度等落實過程中的相關記錄及獎懲記錄; 3、詢問相關人員。 | 3 | |
5 | 2、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整並能夠有效落實。 | 3 | |||
安全教育培育 | 6 | 1、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內容具體、落實到位; | 1、查看培訓計劃及落實情況; 2、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安全知識掌握程度; 3、現場查看勞動防護用品佩戴情況; 4、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本崗位工作要求的掌握能力; 5、抽查1-2份新員工安全教育記錄; 6、檢查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原件或複印件;證件在有效期內。 | 3 | |
7 | 2、新入職員工開展三級安全教育; | 4 | |||
8 | 3、員工熟練掌握安全基礎知識,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 3 | |||
9 | 4、員工實際操作能力能滿足崗位要求,持證上崗; | 3 | |||
10 | 5、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按規定取得資(格)質證書,持證上崗。 | 4 | |||
安全檢查 | 11 | 1、制定有合理的檢查計劃,並按照計劃開展檢查工作; | 1、查看原始記錄及隱患整改記錄;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3 | |
12 | 2、對進站充裝車輛檢查; | 3 | |||
13 | 3、按照「三定」原則對檢查出的隱患進行整改; | 3 | |||
14 | 4、各項檢查相關記錄真實、完整。 | 2 | |||
設備安全 | 15 | 1、站內設備運轉正常,每班有記錄;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查看檢驗證書; 3、詢問相關人員; 4、現場檢查。 | 3 | |
16 | 2、站內計量器具、安全閥、壓力表等定期檢驗合格; | 4 | |||
17 | 3、定期對加氣機、壓縮機等設備維護保養; | 4 | |||
18 | 4、各項運行控制及維護保養等記錄真實、完整。 | 2 | |||
搶險搶修管理 | 19 | 1、有搶險隊伍及裝備。 | 1、現場檢查; 2、詢問相關人員。 | 4 | |
事故管理 | 20 | 1、有燃氣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應急預案及消防等專項安全應急預案;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詢問相關人員; 3、現場檢查。 | 3 | |
21 | 2、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各類事故; | 3 | |||
22 | 3、無重大事故發生; | 5 | |||
23 | 4、對各類事故事件進行統計分析,事故檔案歸檔及時,材料完整,保存完好。 | 2 | |||
危險源管理 | 24 | 1、危險源準確具體;重大危險源評估、建檔;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抽查現場人員1-2人對危險源的管理要求; 3、現場檢查。 | 5 | |
25 | 2、處置對策明確,管理方法清楚; | 3 | |||
26 | 3、各級人員和各單位明確危險源管理要求。 | 3 | |||
安全設施 | 27 | 1、辦公場所、場站等各種場所配備足額有效的消防器材及設施; | 1、抽查相關工作記錄和原始資料; 2、查看檢驗證書; 3、詢問相關人員; 4、現場檢查。 | 3 | |
28 | 2、站內避雷裝置完好無損,定期檢驗,合格; | 3 | |||
29 | 3、安全監控設施完好有效; | 3 | |||
30 | 4、站內安全標誌齊全、完好。 | 3 |
總得分: 核查人: 核查日期:
附件6
管道燃氣企業規範服務考核評價(自評)表
滿分100分 每項2分
檢查項目 | 序號 | 檢 查 內 容 | 檢 查 要 求 | 檢查得分 |
供氣質量 | 1 | 供應的燃氣應符合GB50494、GB50028和GB/T13611的規定,並符合相應燃氣種類標準; | 1、查閱資料; 2、現場查看。 | |
2 | 向用戶公布所供應燃氣的種類、組分、熱值和供氣壓力等質量信息。 | |||
新增用戶 | 3 | 制定和公布燃氣用戶用氣條件; | 1、查閱資料; 2、現場查看。 | |
4 | 公示用戶申請業務的辦事流程、辦結時限、辦理部門和地點,提供多種方式接受用氣申請; | |||
5 | 與用戶籤訂合同,合同內容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 |||
面對用戶的服務窗口硬體設施 | 6 | 服務窗口場所入口處設置明顯標識牌和無障礙通道以及與服務相適應的其他服務設施; | 1、現場查看。 | |
7 | 受理業務的櫃檯高度不超過1.4米; | |||
8 | 使用間隔玻璃式櫃檯的,應配有擴音器; | |||
9 | 有服務電話、時鐘、日曆牌; | |||
10 | 有處理業務需要的辦公設備; | |||
11 | 有供用戶休息的座位; | |||
12 | 有公示欄和安全標識。 | |||
服務窗口 公示內容 | 13 | 公示辦理業務的項目、流程、程序、條件、時限、收費標準、收費依據、免費服務項目和應提交相應的資料; | 1、現場查看。 | |
14 | 公示服務規範、服務承諾、服務問責、服務投訴和處理等制度; | |||
15 | 公示營業站點地址、營業時間; | |||
16 | 公示安全用氣、節約用氣知識; | |||
17 | 公示服務人員崗位工號; | |||
18 | 公示服務電話和監督電話。 | |||
服務人員 | 19 | 服務、維修、安裝人員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 1、現場檢查; 2、了解用戶反饋。 | |
20 | 工作期間穿企業標識服,佩戴工作證,舉止文明,使用普通話。 | |||
信息服務 | 21 | 有服務信息系統; | 1、現場查看; 2、抽查檔案。 | |
22 | 有真實、完整的用戶服務檔案。 | |||
供氣保障 | 23 | 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應具有保證臨時供氣和維持服務的措施; | 1、查閱資料; 2、現場查看。 | |
24 | 向社會公布24小時報險、搶險電話。 | |||
供氣服務 | 25 | 向用戶提供、安裝經法定機構檢測合格的燃氣計量表; | 1、查詢相關資料; 2、現場檢查; 3、了解用戶反饋。 | |
供氣服務 | 26 | 在供氣合同中與用戶明確燃氣費的結算周期和方式; | ||
27 | 提供多種方式方便用戶繳納燃氣費,並向用戶提供合法收費憑證; | |||
28 | 定期抽查用戶燃氣燃燒器具灶前壓力,每2個月不少於一次; | |||
29 | 定期在管網末端抽查燃氣加臭的質量; | |||
30 | 建立用戶燃氣設施隱患整改及跟蹤工作機制; | |||
31 | 指導用戶安全用氣、節約用氣、和宣傳安全用氣知識,並發放《燃氣安全使用手冊》。 | |||
上門服務 | 32 | 執行預約制度; | 1、查閱相關資料; 2、現場檢查; 3、了解用戶反饋。 | |
33 | 服務完成,清理現場,並帶走作業垃圾; | |||
34 | 服務結束,涉及作業記錄的,應準確記錄,並請用戶籤字; | |||
35 | 對上門服務質量實行跟蹤回訪,有記錄; | |||
36 | 有對殘、障、孤、老等特殊服務對象的服務規範。 | |||
安全檢查 | 37 | 每年至少對燃氣用戶免費進行一次入戶安全檢查; | 1、查閱相關資料; 2、現場檢查; 3、了解用戶反饋。 | |
38 | 建立完整的安全檢查檔案; | |||
39 | 安全檢查記錄有用戶籤字(存檔期不低於兩年); | |||
40 | 對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事項,履行告知義務,並發出整改通知書,整改通知書有用戶籤字; | |||
41 | 因用戶原因無法進行安全檢查的,應做好記錄,並以書面等有效形式告知用戶,並約定安檢時間; | |||
42 | 發現燃氣洩露等嚴重安全隱患,應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及時處理。 | |||
抄表、經營服務 | 43 | 抄表作業及時準確,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計量; | 1、查閱相關資料; 2、現場檢查; 3、了解用戶反饋。 | |
44 | 抄表後,按照承諾時間通知用戶繳費; | |||
45 | 繳費通知格式規範,符合國家規定; | |||
46 | 接到用戶改裝、拆遷、遷移申請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覆; | |||
47 | 未受理用戶,應以書面形式向用戶說明理由。 | |||
服務質量評價 | 48 | 建立用戶服務滿意度自我評價體系,定期調查市場現場和用戶的反映和建議; | 1、查閱相關資料; 2、現場檢查。 | |
49 | 對於燃氣經營企業的投訴,有反饋,有記錄; | |||
50 | 對於媒體反映,有反饋,有記錄。 |
總得分: 核查人: 核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