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革命」農戶的改廁不能不看到,在基層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搞表面工程,形式工程,政績工程,等等。地方花巨資修建所謂的廁所成了擺設無法使用。惠民工程甚至變成了哀怨工程!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這個系統核心的問題就是化糞池產品和專項資金的流向。要讓農戶充分認識到無害化化糞池的好處至少有三:
一是公共衛生。沒有好的廁所和無害化化糞池,排洩物很容易汙染江河湖泊,容易造成許多病菌通過水循環進入人們的食物,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公共安全事故,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上海A肝流行,就是部分毛蚶受到人畜排洩物的汙染,造成的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排洩物處理不當會給人民健康帶來威脅。
二是環保。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讓世界看到中國奇蹟,但同時也看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現在人們意識到青山綠水的重要,而有好的汙水處理系統,尤其鄉村每個家庭都要建無害化化糞池,防止未經處理的排洩物溢出而造成對環境的汙染,一定會對環境保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是經濟適用。城市由於人口高度集中,適合建造大型的汙水處理工廠,而人口密度較小的地區(比如鄉村),建設公共排汙系統費用高,也沒有規模效應,即使有了管道,維護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單個家庭使用的無害化化糞池就顯示出經濟適用的好處。這也是要建無害化化糞池主要原因。
小康不小康「廁所」 是一樁。但要改變農村幾千年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我國農村一直認為對人畜排洩物的認識,不是作為汙物處理。要讓農民接受無害化化糞池排汙處理,就需要政府支持的研究工作,研究一套既衛生安全又能保證肥料使用的適合我國農村的無害化糞池,並且加以強制制定標準要求,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無害化化糞池容積應大於1.5立方,三甕式池深度和三格式有效深度1米2,貯糞池不滲不漏》糞格不滲漏,第一甕(格)全密封有效發酵殺死病菌,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雙層蓋板保證安全,清掏口大於430毫米方便農戶施肥的最低標準和施工模式。原材料採用工程塑料,厚度5毫米以上,深埋下去的產品確保10年不變樣,億萬農戶進庭入院的廁屋應由百姓家自己搭建,(除貧困戶以外),要讓農民容易操作並知道驗收標準。選擇部分農村家庭作為示範,讓農民親眼看見、親身體驗新型廁所的好處。
最重要的還是要專項資金的發放!很多市縣改廁資金沒有發放是借著沒有驗收,不知該如何驗收,導致農民工資也無法發放,惡性循環,這不僅影響工程質量,更阻礙了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鼓勵農民進行廁所改造,各市縣應統一購買無害化化糞池產品,施工由鄉鎮統一安裝建造。對所建造廁所要應按照工程進度付款!這樣的舉措避免流於形式,搞政績工程,同時保證了施工隊伍和農民工的收益,也提高改廁隊伍的積極性和參與感、獲得感!更加快了改廁的腳步。
這次新冠病肺炎病毒,國家啟動一級響應,萬眾一心打防疫戰爭,這種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也有糞便傳播的可能。 戊肝,傷害,霍亂,手足口病,還有一些寄生蟲病,比如絛蟲病,蟯蟲病,蛔蟲病都是比較常見的途徑傳播的疾病。廁所改造不僅僅是「家裡裝了抽水馬桶,用完按鈕一按,水一衝,方便又乾淨」,而是要真正把排洩物的處理要求(無害化化糞池)的產品標準當作重點來抓。把不合格產品和混水摸魚的生產廠家踢出市場,納入黑名單,嚴把產品質量關,讓民生工程落到實處,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真真切切讓百姓受益!
小事連著民生!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用心,才能真正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北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