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服務消費有什麼特點?

2020-12-18 品牌時報網

「你掃貨了嗎?」這是「雙11」人們常用的一句問候語。而今,除了實物消費,優質優價的服務類消費在線上異軍突起,受到青睞。

趁「雙11」促銷買機票、訂酒店、吃自助餐……服務消費活力盡顯。今年「雙11」,線上服務消費有什麼特點?發展趨勢如何?怎麼看待消費者的需求特徵和消費心理?

新技術帶熱線上服務消費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服務業深度融合,打破了服務消費供需雙方在時空上的限制,推動線上服務消費供給更多樣更充足

「從這裡看北京夜景很美,可以邊吃邊欣賞。」在北京市朝陽區一棟摩天大樓的高層,李軒和女朋友正坐在一家餐廳內,俯瞰全城夜色。

李軒是一位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雖然積蓄不多,但在網上租了這家餐廳的會員卡,帶女朋友到該店用餐,享受到五折優惠。「各大電商平臺上,這類高消費酒店、餐廳的會員卡租賃服務很多,租一次只需要幾十元到100餘元不等,卻能省下幾百元甚至更多消費金額,趁著『雙11』有活動價入手,感覺很值。」談到這次購物體驗,李軒很滿意。

「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劉驥最近剛剛參加了單位組織的職工體檢,但他對體檢項目的覆蓋範圍並不滿意,因此在電商平臺購買了一家商業醫療機構的「貴賓級」體檢服務。「篩查項目這麼多的體檢,在外面的醫療機構通常要賣兩三千元,但網上促銷不到500元,我和妻子用了以後感到項目確實很全面,醫護人員服務也好,就給家裡的4位老人都買了。」

繼夏季「6·18」之後,「雙11」「雙12」陸續來臨,網絡購物迎來又一段黃金時間。除了各種實物類商品繼續火爆,線上服務類消費也受到消費者熱捧。

「『雙11』不僅是購買實物商品價格低,購買服務也一樣划算。」正在求職的研二學生盧先智,趁一家教育培訓類電商平臺推出活動價,購買了申論寫作、面試技巧等幾門線上求職輔導課程。「線上買課,時間更靈活、價格更實惠,還不需要通勤,非常適合忙於求職的應屆生。」

餐飲住宿、會員權益、家政服務、線上辦公、知識付費、尋醫問藥……「雙11」線上服務消費的火爆是近年來服務類消費規模快速增長的縮影。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已達到45.9%,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指出,當前線上服務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與消費升級有直接關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從商品消費為主轉向商品與服務消費並重,人們把更多支出投入服務消費。因此,近年來中國服務消費的增速和佔比持續上升。

趙萍指出,新技術應用是線上服務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隨著供給側的產業結構升級,服務業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服務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打破了服務消費供需雙方在時空上的限制,使服務消費市場增長潛力加速釋放。可以說,新技術催生了新業態。」趙萍說。

「隨心」類產品叫好又叫座

——服務供給商細分市場,推出價格更優惠、使用面更寬、限制條件更少的產品,對接消費者需求

住宿、餐飲、娛樂、交通、保健、教育……居民日常購買的服務包羅萬象,線下有什麼,線上就有什麼。「雙11」的這把火,也在點亮服務消費領域,引來各類服務提供商入局。

今年「雙11」,電商平臺及各類商戶紛紛拿出了吸引眼球的優惠價格,力爭在消費回暖、需求釋放後的第一個「雙11」從新興的線上服務市場上分一杯羹。老牌電商京東、淘寶珠玉在前,服務類電商也有樣學樣,如攜程的「雙11嗨購節」、自如的「品質租房節」、貨拉拉的「金秋拉貨節」,令消費者目不暇接。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出臺多項舉措推動線下服務消費加速「觸網」,充分釋放線上經濟潛力。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疫情在深度抑制線下密接式消費的同時,也給線上消費帶來了寶貴的機遇,在線醫療、智能體育、線上教育等服務消費蓬勃發展,要因時順勢、抓住契機,進一步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偶然在線上發現了大理一家海景酒店推出的『隨心住』產品,價格很低,一年內除春節、十一黃金周外隨時可以使用,加上之前購買了某航空公司『隨心飛』,一家人可以經常到洱海邊度假了。」家住北京的石方夫婦最近經常遠赴雲南旅遊,通過購買「隨心」服務外出旅遊,交通、住宿這類旅遊中的支出「大頭」被他們壓縮到了極致。

石方介紹,該航空公司經營的北京、大理往返航班天天有,搭配當地酒店「隨心住」產品使用,去看洱海就像去頤和園看昆明湖一樣方便。「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種『隨心』產品當然是越多越好。」

今年以來,民航業一度因疫情受到巨大衝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國內消費引擎重燃,人們的出行需求逐步釋放。為此,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了「隨心飛」等產品,為乘客提供特定時間段內、特定條件下不限次乘坐航班的服務,使消費者既叫好又叫座。民航業之外,類似的服務類「隨心」產品還有很多,如神州租車的28天-89天「隨意租」、多家連鎖酒店和芝麻信用推出的「隨心住」等,涉及住宿、餐飲、旅遊等多個行業。

專家指出,這類產品並非新鮮事物,其近來的蓬勃發展,主要是由於適逢經濟從疫情中恢復,能夠適應鼓勵消費的需要。「此類產品火熱是從業者市場細分的結果,它們更受到對價格敏感、時間相對寬裕的消費者青睞。」趙萍認為,「隨心」產品一方面用低價刺激消費、助力相關行業復甦,另一方面也給消費者釋放了非常大的優惠紅利。

線上服務供給仍有提升空間

——疫情對服務消費的衝擊比商品消費更持久,有必要引入更多優質資源,提升線上供給能力,同時加快標準化、規範化進程

微觀層面看,線上購買服務,如何高效、可靠地完成「使用到付款」的消費行為全過程,是線上服務消費市場買賣雙方面臨的課題。

以「隨心」類產品為例,一些消費者表示,「隨心」類產品在兌現時可能面臨服務提供商預先設置的條條框框,影響消費體驗。「就拿各航司的『隨心飛』產品來說吧,買的時候想得挺美,實際上在班次、退改籤等方面有一定限制,用起來並不完全『隨心』。」石方說。

「未來還會湧現更多這類市場細分產品,這是商家差異化價格策略的體現。對此,消費者應該對產品服務內容和限制條件進行全面、充分的了解,避免盲目消費、衝動消費。市場監管機構也應注意『隨心』類產品是否有悖公平競爭原則,是否在銷售過程中存在誇大宣傳等,並針對相關違法違規現象及時進行監督和查處。」趙萍說。

宏觀層面看,與線下市場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各佔據「半壁江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線上市場服務消費表現還不夠搶眼。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近年來中國線上經濟快速發展,其中實物消費網上銷售是相對的「長板」,而服務消費網上銷售仍是相對的「短板」,其佔比不到20%,仍有較大拓展和提升空間。

專家指出,當前線上服務消費市場整體上還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線上服務消費市場需求巨大,但由於供給能力不足,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供給端在規模、質量和結構等方面還難以與需求相匹配。」趙萍指出,在服務消費領域,過度收取預付款等長期問題仍然在線上服務消費市場影響著消費者權益的保障,這一市場增長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未來,如何促進線上服務消費市場快速健康發展?

趙萍認為,今年中國商品消費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進入上行通道,增速逐月提升,但是服務消費尚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疫情對服務消費的衝擊影響比商品消費更深、更持久,促進線上服務消費增長對於緩解疫情對消費的衝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統籌疫情防控和服務業發展,持續恢復服務供給能力。

「一方面,應出臺更多擴大服務業開放的相關舉措,充分引入技術、資金、管理等優質資源,提升服務業線上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應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制度建設,加快服務類產品標準化、規範化進程,使消費者有底氣在線上服務消費領域放心消費、大膽消費。監管部門應對違規行為和產品及時查處,促進公平競爭,保證消費者知情權,使消費者能夠明明白白消費。」趙萍說。(汪文正)

相關焦點

  • 服務消費「線上」升級
    餐飲住宿、會員權益、家政服務、線上辦公、知識付費、尋醫問藥……國家發改委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到「線上服務消費新模式」時表示,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聯合上百萬家線下門店資源,提供線上線下同價同質量服務;同時,積極推動線下服務向「數位化」轉型,探索新的服務消費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 醫美加速線上化消費都有哪些新特點?
    顏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趨勢明顯,醫美垂直類電商平臺市場份額逐步提高。行業呈現頭部聚集疫情加速線上化對於醫美行業而言,2020年是蟄伏的一年。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中旬,2020年醫美企業年度註銷企業數1709家,同比2019年2351家減少27%。
  • 美團「玩美季」點亮服務消費 活動線上消費額達12億
    7月中旬,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旗下到店綜合事業部推出了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活動——「7月玩美季」,覆蓋城市生活KTV、美發、美容spa、美甲、醫美、健身、足療、遊泳、玩樂、兒童樂園、寵物、早教中心、學習培訓、婚紗攝影、家居裝修等188種「玩美」服務。
  • 線上線下新零售有哪些發展特點和趨勢?
    新零售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促使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新零售是對「貨-場-人」到「人-貨-場」的一次重構。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互為流量渠道並以物流為連結的新模式,線上線下不再是敵對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實現雙向閉環引流。
  • 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度 數位化賦能服務消費「觸網」
    國美積極響應市場和政策號召,聯合線下門店資源,打好基礎建築,提供線上線下同價同質量服務,同時,深入產業底層,推動線下服務向「數位化」轉型,探索新的服務消費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與此同時,通過移動端「門店」頻道的升級,國美把線下門店搬到了線上,每個門店服務周邊3-5公裡的社區用戶,以「真人即時在線解答+商品快速送達+到店、到家服務」的全鏈條經營模式,與用戶形成深度連結,成為離用戶最近、最可信賴的「家庭顧問」,「從地到天」形成線上線下的真正融合。
  • 線下體驗線上消費,家樂營想由室內兒童遊樂園業態切入親子家庭消費...
    近日,36氪接觸到一家線上線下結合的母嬰服務平臺--家樂營,主要通過為遊樂園提供會員服務賦能,獲取線下樂園場景及精準母嬰(童)用戶。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樂園消費市場每年保持15%的高速增長,2020年有望達到1.5萬億元的規模,現階段全國兒童遊樂園數量應該在2-3萬家。
  • 國家發改委印發促消費方案,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有什麼意義?新式物管服務「新」在哪裡?居民、企業和政府將在其中發揮什麼作用?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智慧物業是未來發展方向    「住平房,以前享受不到像樣的物業服務。很多東西老年人不會鼓搗,出了問題難解決。
  • OMO商業模式: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突飛猛進和各項技術的不斷突破及消費觀念升級,消費者對服務體驗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如無人超市、智慧門店等新零售手段的登場也讓這次的戰局平添幾分意外。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盤點,都會提及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現在,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那麼如何融合?
  • 線上支付 線下消費
    展示區玻璃門內吊裝手機樣式的大屏廣告機,張貼有展示工行十餘個子品牌的宣傳圖片,外立柱則由大尺寸工行形象宣傳廣告包圍。  體驗店內部配備IOS、Windows和Android系統的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體驗設備,安裝有高速免費WIFI,可供不同需求的客戶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自由體驗。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原標題: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今年以來,商貿服務領域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對滿足居民生活需要、釋放國內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 我來數科知識課堂:線上借貸和線下借貸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借貸模式經歷了較大規模的演變,從各大銀行線下借貸業務到各個實體借貸機構的湧入,再到我來數科這類純線上借貸平臺的興起,借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越發常見的一種超前消費或資金周轉的重要手段。線上借貸和線下借貸作為不同經濟階段的金融產物,特點各異,很多有借貸需求的小白們會有疑問兩種借貸方式有什麼區別呢?哪種借貸更好?
  • 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度 數位化賦能服務消費「觸網」_綜合_江西...
    今年10月份,國家發改委聯合14部門出臺《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也針對線下服務消費提出加速「觸網」,增加社區生活服務消費,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的要求。國美積極響應市場和政策號召,聯合線下門店資源,打好基礎建築,提供線上線下同價同質量服務,同時,深入產業底層,推動線下服務向「數位化」轉型,探索新的服務消費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 家庭健康消費支出盤點:一線到四線城市特點大不同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提到健康,人們常說,身體是最重要的,沒有健康什麼都沒有了!不知道您或者您的家庭裡有沒有算過,2016年這一年用於醫療健康方面的支出是多少?在健康消費方面,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不同地域的家庭側重點又會有什麼不一樣?
  • 線上新型消費崛起:線上隨時下單門店隨時送貨 時效快有保障
    核心閱讀為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一些實體門店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積極開展門店到家服務。消費者線上下單,所購商品通常在1小時之內由門店送貨上門,時效快、有保障,受到廣泛關注。家住福建漳州市的張曉芳是個新手媽媽,過去她願意去附近的大賣場採購日用品,現在她喜歡上了門店到家服務,「時效快,質量有保障,很放心。」 張曉芳說。所謂門店到家服務,是指一些實體商場、超市面向周邊社區、線上線下融合開展的「送貨上門」服務。從形式上看,門店到家是一種網上購物方式,但又不同於一般電商平臺。
  •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新消費趨勢顯現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疫情限制了很多線下的消費場景,同時也加速了新型消費的蓬勃發展。在北京一家少兒編程教育機構,一堂線上的編程課正在進行。
  • 線上線下融合發力 新型消費加速崛起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王文博)《經濟參考報》4月2日刊發題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力新型消費加速崛起》的報導。文章稱,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消費市場潛力迎來集中釋放。其中,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正在為市場回補、消費升級注入新的動力。
  • 線上拍賣聯盟:全渠道布局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突飛猛進和各項技術的不斷突破及消費觀念升級,消費者對服務體驗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如無人超市、智慧門店等新零售手段的登場也讓這次的戰局平添幾分衝擊。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統計,都會涉及突出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這種情況值得思考,而今,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如何融合?
  • 「線上」「線下」優勢支撐多元化消費需求
    其帶來的是技術和理念的更迭,絕非簡單地將傳統行業從「線下搬至線上」。伴隨著消費行為碎片化、移動化、體驗化,傳統行業的變革也不只是從內到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而是個性化、智慧化甚至定製化的線上線下融合大生產。如何利用「線上」「線下」優勢支撐多元化消費需求,是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亟待考慮的問題。而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化,也為網際網路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全新機會。
  • 「五一」消費有攻略 餐飲集中上新,點餐線上化
    有連鎖餐飲品牌在節前推出新品,不過需要提前溝通,隔桌、公筷一個不能少;商場/購物中心銷售逐漸轉到線上,推進場景體驗勢在必行,開放式商業街區打開閒暇消費體驗困局;超市到家服務也將迎來一波小高峰;線上平臺半成品走俏市場……「五一」小長假,不妨選擇按照這份攻略,進行一次安全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