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百態:粵語說書大師堅守講古壇50載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羊城百態:粵語說書大師堅守講古壇50載

  中新社廣州3月23日電 題:粵語說書大師堅守講古壇50載

  作者 吳敏平

  每逢周六,粵語講古傳承人顏志圖都會到廣州文化公園講古,他身穿長衫手執摺扇講得眉飛色舞,早早佔好座位的「古躉」(酷愛粵語講古的觀眾)也聽得津津有味。顏志圖已經在講古壇上站了五十餘載。

  「講古」即粵語說書。2009年,粵語講古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文化公園講古後,顏志圖會在公園一棵橡膠樹下為愛好粵語講古的「粉絲」上課。如今,他有八九個來自各行業的弟子。顏志圖常打趣對弟子們說:「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頓悟,如果你們以後有了成就,要記得是在橡膠樹下得成正果的。」

  顏志圖1961年入行,見證了粵語講古的興衰。在顏志圖辦公室,他指著牆上的廣東著名講古藝人陳幹臣像對記者說:「他改變了我一生」。

  顏志圖讀初中時,偶然聽到陳幹臣講《楊志賣刀》的故事,被深深吸引,他回校試著給同學們講故事,結果大受歡迎,成了學校的「古王」。1961年,他加入了廣州說書學會。講古多年,顏志圖曾講過《洪熙官》、《黃飛鴻》、《方世玉打擂臺》、《風流才子倫文敘》等多個廣東民間故事。

  顏志圖回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粵語講古興盛,廣州講古壇眾多,一個講古壇能聚數百觀眾,其派頭不亞於當時人們喜聞樂見的粵劇。後來,「文化大革命」的到來讓粵語講古逐漸沒落,「廣州說書學會解散,大多數前輩失業,生活艱苦。」顏志圖說,不少講古藝人在那時離世,雖然粵語講古在「文革」後得以恢復,但和他一樣重操故業的藝人鳳毛麟角。

  2001年,廣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取消了廣州最後一個講古壇,顏志圖當時被媒體稱為「廣州最後一個講古佬」。那段歲月,顏志圖仍講古不輟,他到小學、幼兒園教孩子們練螳螂拳,休息時會給他們講兒童故事。

  2003年,粵語講古的存亡受到社會關注。2005年,廣州文化公園重開講古壇。目前,廣州在文化公園、倫文敘紀念廣場、五仙觀廣場等都設有講古壇,讓講古藝人又有了一展所長之地。

  最讓顏志圖欣慰的是,粵語講古後繼有人,他年僅24歲的弟子彭嘉志已嶄露頭角。為了推廣粵語講古,顏志圖和彭嘉志還上電視講古。目前,彭嘉志正通過微博等新媒體,探索粵語講古回歸市場之路。他說,藝人有了市場作生活依靠,粵語講古便不會衰落。

  顏志圖笑著對記者說:「我年紀大了,將來的故事要靠年輕人去講了。」(完)

相關焦點

  • 羊城「講古佬」彭嘉志:希望弟子能建起廣州「德雲社」
    這就是粵語講古大師彭嘉志的魅力。講古,又稱說書,粵語講古即用粵語方言對民間故事和小說進行演繹,是一項古老的嶺南技藝。彭嘉志14歲跟著師傅學粵語講古,18歲成為羊城最年輕「古王」,今年才30歲的他已經出道16年。他說,他的夢想就是將來弟子能組建起一個像郭德綱的「德雲社」一樣的社團。30歲的彭嘉志身著長衫,看起來是一位「玉面書生」,並不像一個飽經滄桑的「書蟲」。
  • 寂寞講古佬:今日的堅持是為了明日的復興
    粵語說書,俗稱講古,是藝人用廣州方言對小說或民間故事進行再創作和講演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曾於上世紀50年代風行廣州。彼時的廣州時常可看到這樣一幅畫面:老榕樹下,街坊三五成群,聚精會神地聽著腳踏拖鞋、身穿短衣、手搖蒲扇的講古藝人談古論今。
  • 陳奕迅粵語單曲《是但求其愛》,以說書人身份唱出感情百味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陳奕迅又出新歌了!今天(11月20日)陳奕迅發布最新粵語單曲《是但求其愛》,以說書人身份唱出感情百味。歌名的「是但」和「求其」都是粵語中「隨便」的意思,陳奕迅回歸情歌之路,淡然唱出愛情的無形重量。歌曲以慢板鋼琴伴奏引入,陳奕迅如獨白般唱出「若愛是但求開心,我問要不要求其傷心」,配合緊接著的弦樂伴奏。情感演繹逐層推進下,陳奕迅以最率真單純的聲音唱出對愛情的苦思考量。
  • 有粵語的地方, 粵語講古就永遠不會消失我喜歡中國的故事。
    原標題:有粵語的地方, 粵語講古就永遠不會消失我喜歡中國的故事。我這一輩子講了無數個故事,有在廣播電臺講的,有在舞臺上講的,也有在話劇裡講的;家國興衰、歷史變局、帝王傳奇、神話志怪;有將相英雄的豪邁,也有草根百姓的悲歡,唯獨沒有講過我自己的故事。我和觀眾、聽眾朋友每分享完一節故事,總要在結尾說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超20萬人次觀看:越秀區少先隊第七屆粵語講古比賽總決賽完滿成功
    7月19日上午,學先鋒精神 講先鋒故事——通過直播的形式開展,粵語講古比賽是第42屆越秀區少先隊「金鑰匙萬人讀書」系列活動之一,截止到比賽結束的當天下午有超過20萬人次觀看了直播和積極參與了投票本場決賽分別邀請到了中國著名電臺長篇小說播音員、電視臺配音導演繆燕飛,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語講古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粵語語言藝術團副團長顏志圖,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廣播《長篇小說連播》節目資深編輯、粵聽APP《古仔》欄目編輯
  • 廣州細路唔識講廣州話?粵語進入小學課程,傳承粵語從小做起!
    面對著客觀現實,作為廣州人的我們,應該用更積極的方式去表明我們的文化,展現我們引以為傲的粵語魅力,特別要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從學校講粵語、學粵語!2017年五羊小學推出了,可能是「廣州第一本校本粵語教材」的《粵讀羊城》!
  • 我講廣州話!第一本「小學粵語教材」終於面世了!
    《學粵語,幾盞鬼》粵語推廣課!令本地嘅小朋友喺生活中講粵語,「新廣州小朋友」都識講粵語!想要拯救粵語,要展現我們引以為傲嘅粵語魅力,就一定要要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從學校講粵語、學粵語!為佐更加系統地讓學生學習粵語,2017年五羊小學更推出了,可能系「廣州第一本校本粵語教材」嘅《粵讀羊城》!
  • 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王袞甫《大公報》1957
    羊城掌故·廣州講古寮回憶王袞甫 | 香港《大公報》1957.10講古(圖片來自網絡)凡是上了四十歲而年輕時曾在廣州住過相當時候的人,提到了「講古寮」,不但耳熟能詳,而且有不少人是身臨其地者;現在讓我把二十年前的回憶,約略記述起來,作為羊城的一段地方掌故
  • 「百態觀音·慈航普渡」德化瓷藝大師作品展
    」德化瓷藝大師作品展和全國書畫名家陝西書法英才「百幅心經·慈航普渡」書畫作品展將在陝西鹹陽029藝術區隆重舉行。該瓷藝作品全球限量50套,在陝為作品之唯一,也是繼浙江普陀山、臺灣佛光山、江蘇南通等地市十展之後的第十一次展出。此次展覽活動歷時一個月,是該藝術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雕塑」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落成之繼續。旨在展現厚重的鹹陽歷史內涵,彰顯德化陶瓷文化和中華傳統書畫的藝術魅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 獅山榕樹頭大喇叭播音員:粵語播報十載 傳遞黨的"好聲音"
    獅山榕樹頭大喇叭播音員:粵語播報十載 傳遞黨的"好聲音" 2019-07-22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間藝人,備受尊重,明末清初說書人柳敬亭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說書藝人,他從十幾歲開始說書,直到八十歲還進行表演。他是民間藝人,但他的聽眾遍及各個階層。內閣首輔、王侯將相、文人名士、市井百姓都喜歡與他結交。從柳敬亭受到的認可程度來講,他是說書藝人中的佼佼者。
  • 粵語講詩詞 | 2020開講當代廣州已故詩詞名家的故事!
    不知不覺「廣州的故事之粵語講詩詞2019年以「廣州著名景點的名詩故事」為主題,介紹了《白雲山上名詩多》、《越秀山上故事多》、《羊城八景之「廣州的故事之粵語講詩詞」為社區居民送上每月一期的廣府文化精神之旅每一次活動都得到街坊支持每一位老師都講得淋漓暢快
  • 廣州圖書館2017年2月免費「羊城學堂」講座安排時間表
    新年伊始,羊城學堂也準備了精彩的講座,即將與各位見面,2月,都有哪些精彩內容呢?先睹為快。  講座一、千載風情廣州話  主講:葉永椿(廣州作家,粵語研究專家)  時間:2017年2月18日(周六)10:00-12:00  地點:廣州圖書館負一層2號報告廳
  • 【中國風】評書大師劉蘭芳:接觸新鮮事物對說書人有益
    【中國風】評書大師劉蘭芳:接觸新鮮事物對說書人有益
  • 式神設計作品:陰陽師說書靈圖鑑資料
    陰陽師式神設計大賽作品:說書靈,生前是個說書者,沒人愛聽他的故事。這是浮妖百態式神設計大賽三等獎作品,下面來看看這個說書靈的圖鑑吧。
  • 生猛粵語邂逅最強煙火氣
    生猛粵語邂逅最強煙火氣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劉裕華  2020-07-12 11 日,「講什麼———廣州語言觀察展」 開幕式在太古匯舉行
  • 第26個世界讀書日:《粵韻宋詞》入選2020書香羊城十大好書
    《粵韻唐詩》作為第一本使用粵語朗誦的國學讀本即堪稱叫好又叫座——出版一周內3,000冊被讀者搶購一空,一個月內銷售8,000多冊。2018年《粵韻唐詩》還分別被廣東省教育廳和廣州市教育局推薦為青少年暑期讀物,同年銷售過50,000冊,並衍生出聯名的中秋月餅禮盒、粵語兒歌、線下有聲畫展等策劃。
  • 堅持辦賽二十五載 堅守初心接力傳承
    文/羊城晚報記者 曾敏妍 通訊員 黃怡璐 謝藝婷  圖/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實習記者 陳敬升  12月19日,2020「百旺杯」華語手抄報大賽暨羊城晚報第25屆手抄報創作大賽總決賽在廣東科學中心學術交流中心舉辦
  • 學校封殺粵語引發家庭紛爭 祖孫倆「雞同鴨講」
    曾先生的女兒可謂出生在「粵語世家」,為何連「母語」也講不好?原來,她就讀的執信南路小學,「要求」在校學生不管是上課還是下課,都要講普通話。長期下來,她的粵語荒廢了,在家也習慣說普通話。(詳見今天本版頭條)  重點關注  羊城晚報記者 胡軍 實習生 資勇庭  因為在執信南路小學上學的女兒粵語說得不好,廣州市民曾先生家最近爆發了一場家庭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