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每一個個體的共同努力。在南海獅山,各行各業也湧現出為社會建設發展建功立業的先進典型和在平凡崗位上不懈奮鬥的普通人的故事。
為進一步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南海獅山」推出「愛國情 奮鬥者」人物專欄,圍繞再造高質量發展新獅山多個重要領域和方面,通過短視頻聚焦獅山典型人物,激發新時代奮鬥的強大力量,敬請垂注。
本期推出第一集,為你講述獅山鎮群崗社區榕樹頭大喇叭播音員鄒銘華,用粵語播報十載,傳遞黨的"好聲音" 的故事,帶你感受正日新月異的村居面貌。↓↓↓
獅山榕樹頭大喇叭播音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逢工作日上午11點半和下午四點半,一把磁性而高亢的粵語聲音便會通過11個大喇叭傳遍獅山鎮群崗社區的13個經濟社。對於有點年紀的村民來說,準時收聽榕樹頭下大喇叭傳來的「鄉村廣播」已成為多年來的習慣。最近,廣播正播放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村民們都很振奮,有的甚至跑來居委會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村裡是不是又有好發展啦?」
秀峰村大喇叭
負責給群崗4500餘名村民傳播信息、宣傳黨和國家政策的,是一位65歲的老人,他叫鄒銘華,現任群崗社區大塘經濟社黨支部書記。
大喇叭粵語宣講接地氣 大情小事傳入村民耳中2009年,群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文組在南國桃園散步時聽到廣播聲後大受啟發。隨後,「榕樹頭」廣播站正式開播,鄒銘華便主動報名兼任起廣播員至今。這一幹,就是10年。
鄒銘華坐在廣播設備前
在需要「開嘜」的日子裡,鄒銘華都會提前走進這個他堅守了10載的廣播室作準備。他的工作檯是在一尺見方的小木桌上,左手邊是略顯陳舊的廣播設備,複雜的線路從這裡延伸到13個經濟社;停水停電信息、掃黑除惡知識……右手邊則堆放著廣播用的文字材料,與廣播設備齊高。
為了把廣播的內容講得通俗易懂,鄒銘華堅持每天閱讀報刊,及時把重要信息和新聞一字字地摘錄下來,根據自己理解轉化成生動的本地語言再刊播出來。
鄒銘華閱讀報刊收集廣播所用的材料
10年來,群崗社區就是用這種最鄉土、最接地氣的辦法來聯繫群眾,在各經濟社最多村民聚集的榕樹頭、村口或籃球場等拉起大喇叭,把大事小情、黨的聲音傳遍群崗,傳到群眾的心裡去,以此打通基層黨建的毛細血管。
每到周五,群崗社區150多名黨員便會把黨建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齊齊收看黨員遠程教育頻道,而此時,就在會議室內的大喇叭設備,也同時把黨的最新方針政策實時傳遞給群眾。十九大期間,有的黨員更是主動提出要在大喇叭進行十九大接龍宣講,你一言我一語,與群眾一起原汁原味學原文。不識字的群眾聽大喇叭也能了解黨建的信息。
村民在榕樹頭下收聽大喇叭廣播
在大喇叭廣播深入人心的同時,居委會工作的透明度也越來越高。每年的年中和年底,群崗「兩委」幹部都會開大會向公眾述職,回顧工作以及展望未來,大喇叭也變成直播通道,實時傳遞會場聲音。「一個月過去了,這條路怎麼還沒開始修呢?」「這塊集體土地打算怎麼用啊?」村民把「兩委」幹部的述職報告牢牢記在了心裡,時刻關心著與自己相關的民生實事進度,讓社區決策變得更加公開透明。
黨建會議室一角
群崗社區十年美麗蝶變 民生實事正一件接一件辦在當大喇叭廣播員的這十年,也是鄒銘華親歷和見證群崗社區美麗蝶變的十年。
大塘經濟社原有一過千方的鞋廠,天氣炎熱時就會散發出刺鼻難聞的氣味。3年前,群崗社區決定讓該廠遷出,部分村民因為各種原因不理解。鄒銘華靈機一動,就在大喇叭中與村民多次宣講汙染企業的危害:「如果汙染我們的環境,工廠就算是印銀紙的都要搬!」
群崗社區航拍
最終村民支持汙染企業搬出,無汙染企業被引進,村民收入不但沒減少,而且村容越來越好了,個個都拍手叫好。「現在環境好了,大家都願意出來散步。如果人們發現有異味,立即就會投訴,我們社區幹部即使在半夜也要立即去處理。」群崗社區黨委副書記丁焯全說。
在佛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獅山鎮持續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同樣的蛻變也還在群崗其他經濟社發生著。在群崗社區秀峰村,原本坑坑窪窪的竹基路,早在年前就鋪上了水泥並接通了兩邊的斷頭路,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村中擴建的一片荷塘,池水綠如碧玉,池中還種上了從外地引進的景觀蓮,圍繞池塘還栽種了清香的桂花樹。鄒銘華和丁焯全由衷感嘆道,「你看,多漂亮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村民正在玩健身器材
位於群崗小學門口旁的一木製品廠企,還有幾個月就租約到期,因汙染問題也將要按照規定搬離該村;籌備三年的群崗敬老院將於今年投用;屬於自己社區的幼兒園正在規劃之中……在群崗社區,這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事正一件接著一件辦,村居面貌正日新月異,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振奮人心的美好藍圖令人期待。
來源:佛山新聞網黎小文、梁焯賢、張家欣、潘偉欣、陳家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