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像蝙蝠一樣,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020-12-20 騰訊網

近日,網上盛傳:「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自19世紀以來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會下降30%左右;體溫上升1℃,免疫力就會提高5~6倍。」可信嗎?

也是由於疫情在家,很多人對自己的體溫狀況似乎比以往更了解一些,於是大家一對比,體溫低的人就這樣產生了共鳴……

當然包括絕大多數醫生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我們的正常體溫是 37℃。但生活中我們又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在沒有發燒的情況下,自己量出來的體溫往往是 36℃多,而不是 37℃。

而近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 200 多年時間裡,我們的體溫真的一直在下降,今天我們的評價體溫已經不是 200 年前測定並廣為流傳的 37 攝氏度,而是大約 36.6 攝氏度。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 1 月 7 日的 eLife 雜誌上。

那麼體溫降低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是什麼造成了當代人體溫降低?

外界適宜的溫度,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人是不需費太多能量維持體溫,因此靜息代謝率最低,也最接近基礎代謝率。長期處在這樣的條件下,溫差、四季溫差對溫度感受器的刺激不再明顯,體溫自然降低。

另外,人們無法排除測量體溫時操作存在誤差的情況。

但為何會有人說為什麼體溫降低,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

日本著名健康養生專家、醫學博士石原結實在他的《36.5度決定健康》一書中提到,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會提高13%;相反地,體溫下降1℃,免疫力少30%。體溫過低,就可能意味著你的代謝系統不太靈。

他的內容原理基於「血液和循環系統是體溫維持的重要組織,在體溫高時,血液的流速也會加快,白血球就能更加迅速的發現體內的異常,並做出相應的免疫應答,把病原體早早的清除。相反,體溫下降則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血液的流速就會放緩,白血球的工作效率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這種情況下的白血球,很難在第一時間裡發現體內的異物,即使發現了異物,其他白血球反應的速度也會慢,這就給予了病毒可乘之機,也使得機體本身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從而引發疾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小川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沒有體溫下降上升後,免疫力隨之下降或上升多少的具體研究,但是,在正常體溫範圍內,的確會出現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的現象。

總之,可以概況為一句話:體溫越高,就會激活人體內更多的免疫細胞,從而能更好地殲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維護身體的健康。

然而,近期有一些文章稱「體溫每升高1℃,代謝率增加10%; 體溫升高1-4℃,固有免疫、適應性免疫全線增強;」

但任何的觀點,都要有足夠的數據以及內容來源支撐。

而對「體溫每升高1℃,代謝率增加10%」這樣的觀點,也有專家表示不同意見。北京朝陽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李鵬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體溫高低和免疫力沒有必然聯繫,一般與基礎代謝率有關係。

至於「蝙蝠體溫40℃可以封印病毒」的說法,通常情況下,蝙蝠的體內的SARS樣冠狀病毒是不能直接感染人類的。2002年底出現的SARS病毒以及2019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能夠感染人類,是因為這兩種冠狀病毒都表達一種特殊蛋白(spike蛋白),該蛋白能和人體細胞的ACE2受體結合,從而導致感染,和體溫的高低沒有必然聯繫。

本文參考資料:

人體開始變涼了?正常體溫已不再是37℃!——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只要體溫不高就沒事?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正常體溫的標準是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並非為個體的絕對數值。每個個體的基礎體溫是不一樣的,因此,相同的溫度,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是正常的體溫不會引起不適,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就是發燒。武漢市第四醫院運動醫學專家張青松:如果排除測量有誤,確實有一部分人的體溫長期偏低,這屬於生理性,不是病態。它對身體的健康沒什麼影響。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最近對體溫的測量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日常,有些人甚至每天都要測量好幾次。可能有些人在小時候上過的生物課上聽到過,人類的正常體溫應該在37℃左右,但是我們通過這幾天對自己的體溫測量,發現我們正常體溫現在一般都是不到37℃的,除非是生病的人,體溫容易到37℃。
  • 專家表示:正常範圍內 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我的體溫只有35.6℃,正常麼?」「我孩子的體溫37.2℃,是發燒了麼?」「我的體溫一天內怎麼時高時低?」「看到網上說,體溫高一些,意味著免疫力強一些,是這樣的麼?」
  • 只要體溫不高就沒事了?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有很多人關心:「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大家對體溫的諸多疑惑,記者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資料圖:保安給工作人員測體溫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體溫多少為正常?
  • 體溫越低(<37℃)免疫力就越差?
    人類的體溫37℃, 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 免疫力越差。 疫情期間, 很多人把一輩子需要量的體溫, 都量完了。但你知道嗎,人類的體溫37℃, 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 免疫力就越差。那麼, 我們體溫普遍降低, 對我們的免疫力意味著什麼?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
    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武漢全民測體溫,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小川教授表示,雖然沒有體溫下降上升後,免疫力隨之下降或上升多少的具體研究,但是,在正常體溫範圍內,的確會出現體溫 越高,免疫力越強的現象。這是因為,體溫越高,就越會激活人體內更多的免疫細胞,從而能更好地殲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維護身體的健康。
  • 體溫時高時低?研究:正常範圍內,體溫偏高,身體免疫力更強!
    還有網友表示,現在看體溫結果比中彩票還刺激,一看體溫計超過37度,就覺得自己被感染了…… 朋友圈截圖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的體溫總是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最近也有人聽說體溫越高,人的免疫力越強,這又是真的嗎?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講講「體溫」這件事。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體溫37度和36.3度,分別說明什麼?
    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
  • 體溫越低,身體越差?不發燒是不是免疫力太差了?
    本 期 導 讀 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人就越百毒不侵嗎?最近,大家進地鐵、去超市、回公司、入小區,都要測體溫。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嗎?但話說回來,很多人認為,體溫越低,免疫力越低;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這是真的嗎?事實上,目前並沒有發現體溫高低和免疫力有直接關聯的證據。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
    家人的體溫也很少會高於36.7℃。我就有點納悶了: 「我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 於是,求知慾旺盛的我馬上去網上查了相關資料。
  • 抗擊新冠肺炎,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專家說出實情,不妨了解下
    現在是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攻堅階段,事關每個人的健康安全。由於其發病症狀之一是發熱,所以量體溫,也就成了很多人每天都要做的事。由於活動較少,所以很多人體溫不到36度,擔心會不會有什麼事兒?最近,也有不少人聽說,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針對這些問題,專家也給予了回應。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37℃不再是正常體溫?人體的體溫持續降低,到底意味著什麼
    血型能判斷易感人群?為了避免疫情帶來的進一步的損失,人們試圖從中獲取與病毒相關的特徵。例如,近些天有報導稱A型血的人最易感染新冠肺炎,而O型血的人不易感染。首先聲明,這個報導沒有正視發表,也就是說目前並沒有得到科學驗證。
  • 體溫到底在多少度為正常?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新冠病毒爆發後,可能很多人每天最關心的事情,除了口罩,就是自己的體溫和免疫力了,只要體溫稍微有點升高,就開始自我懷疑了。即便現在有的人已經開始復工了,在進單位前還是要測量一下體溫的。那麼,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體溫保持在哪個範圍,說明免疫力還比較不錯?
  • 體溫偏高怎麼辦?先別慌,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往往越強
    在測量體溫的時候,有些人測出體溫只有35度多,而有的人測量的體溫則有37度多,經常在37.1、37.2之間。那麼,體溫多少算正常?體溫稍微有些偏高該怎麼辦?體溫多少算正常?不同測量方法,數值略有不同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水銀測溫計、紅外線體溫計、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
  • 心理學:能力越強的人,身上這個「特質」越明顯
    因為謙虛,會讓人廣結善緣,所以那些為人謙虛、胸懷豁達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朋友。因為他們能夠適時地放下架子,真誠、謹慎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往往能力越強的人,他們更加能屈能伸,他們深知謙虛是自己鎧甲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更能讓我們變得更為強大。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還有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的說法,又是否真實?關於體溫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我們來看看電影中的經典臺詞,其中,伯伯Ben生前曾說過:「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這讓歌迷們印象深刻。1、「能力越強,責任越大」2、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總是有權做出正確的選擇3、「不是每個人都能省下世界,但對我來說,平凡的日子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4、「不要為別人活著,讓你的生活更有意義,」
  • 握力越強,人越健康
    握力越強,人越健康,越不容易罹患大病重病。所以,提升握力有助於防病保健。我們有手,手能握物,握物需要肌肉的力量。肌肉力量是機體在應對周圍外在環境壓力時主動產生的最大瞬時力量。握力對全身總體肌肉力量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是反映肌肉力量的一個很好的指標。除此之外,握力還與許多臨床結局相關,是疾病預測的良好指標。由此說,檢測一個人握力,可以推斷其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