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最後一個周末,「開學焦慮」又是讓家長孩子頭疼的問題。對於新學期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在家呆了半年多,眼瞅上學了,爸爸媽媽們開始擔心孩子能不能適應學校生活?
王娜的孩子今年七歲了,馬上就是一名小學生了。隨著開學時間一天天臨近,她開始有些焦慮。
哈爾濱市民 王娜(化名)
小學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我也擔心孩子能不能適應小學的生活,學習的知識更多了,這半年在家裡呆著,說實話也沒有接觸更多的知識,也很擔心孩子能不能迅速進入到學習知識當中。
王娜說,以往孩子們上一年級,都是從幼兒園集體生活直接過渡到小學生活。而今年因為特殊原因,孩子們都是從居家生活過渡到小學集體生活。她害怕孩子一時間很難適應學校生活與學習。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教師 馬赫
在一年級,包括我們教育局,開設各種課程的時候,都是零基礎,我們會按照課程體系,不會讓家長有這個擔心,我們會打造無縫銜接。
情緒像一個導管一樣,有時候家長的焦慮情緒很快會傳遞給孩子。再加上孩子在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基本上也習慣了沒有同學的陪伴,開學後一下子面臨久違的學校生活,這樣的反差會造成孩子的不適應。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 醫生 劉雨佳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上學並不是只有學習這一個方面,有的時候我們家長的焦慮是來自我們的預期,孩子學習就是跟不上或者怎麼樣,她首先預期了這個結果,當我們預期了這個結果的時候,我們預期的結果都是未來發生的事情。焦慮情緒產生,都來自我們對未來事情不確定性,我們沒辦法確定的事情,我們才會產生焦慮的情緒。一般我們怎麼去緩解焦慮情呢?就是活在當下,我們做我們現在能做的事情。
劉雨佳醫生介紹,每年臨到開學前,門診都會接診到因為過分焦慮而來醫院問詢的孩子。如果孩子出現情緒低落、愛發脾氣、失眠等症狀,很有可能是在承受即將開學帶來的恐懼和壓力。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 醫生 劉雨佳
其實我們上學不光是學習,還有社交也是很重要一部分,有時候我們家長太過於關注學習這一塊,孩子就很緊張,我擔心我上學之後跟不上,或者是上學以後我不願意學習,所以怎麼辦?我們讓他回憶起上學開心那一段。
除此之外,劉雨佳醫生建議,如果足夠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家長可以在開學前跟孩子談一談,幫助他憧憬一下未來的學校生活。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教師 馬赫
瞧,兒子你可以很快就適應學校的生活了,你一定能做好,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操作學前的準備,我和孩子一起包書皮、我和孩子一起談談對學校未來學習的規劃,包括我們對學期課本的了解,看看我們需要哪些知識儲備。
孩子的內心是脆弱的,但適應能力也很強,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關心與理解。親子之間要多多溝通,這樣有助於緩解彼此的壓力。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 醫生 劉雨佳
對於已經上了小學的孩子,我們可能更注重行為的管理,在他出現焦慮情緒,我們告訴他在行為上怎麼去做,可能會對你有幫助,讓他知道我做哪些行為對我自己有幫助,從行為上給他指導。對於到了青春期以後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能更加注重自我的獨立性,所以我們要給他一定的空間跟這樣孩子交流,我們更應該知道多聽少說。
說到底,壓力是焦慮症的「罪魁禍首」,作為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多關心理解孩子,讓孩子感到輕鬆愉悅,焦慮情緒自然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