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謂語動詞包括動名詞、動詞不定式和分詞結構。它們的使用,能夠極大地豐富作文句式,避免單一的結構重複出現,以免作文顯得過於單調,也能使句式更為精煉和簡潔。很多考生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在作文中採用非謂語動詞的表達形式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寫法。下面給大家列舉出很多考生在使用非謂語動詞寫作時常常出現的三種不恰當的寫法,在平時的練習時要注意規避!
(一)動名詞複合結構主謂一致錯誤
單個動名詞短語作主語,謂語應該用單數形式。尤其當動名詞本身有名詞作賓語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該名詞的單複數和謂語的單複數混為一談。
例:買衣服通常是一項耗時間的工作,因為一個人喜歡的衣服未必適合她/他自己。
[誤]Buying clothes are often a time-consuming job because the clothes that a person likes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ones that fit him or her。
[正]Buying clothes is often a time-consuming job because the clothes that a person likes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ones that fit him or her。
[分析]該句話的主語是動名詞複合結構「buying clothes」,單個動名詞短語作主語,謂語應該用單數形式。
(二)獨立主格結構分詞形式使用錯誤
獨立主格結構中都帶有相應的邏輯主語,分詞的選擇需要把握清楚分詞和邏輯主語之間的主被動關係。
例:隨著獨生子女家庭成為主要的家庭形式,父母試圖給孩子一種近乎完美的保護。
[誤]With one-child family been the dominant pattern of household, parents attempt to give a perfect shelter to their children。
[正]With one-child family being the dominant pattern of household, parents attempt to give a perfect shelter to their children。
[分析]「隨著獨生子女家庭成為主要的家庭形式」做伴隨狀語,譯為獨立主格結構,動詞be和其邏輯主語one-child family 之間是主動關係,所以be 應該使用現在分詞形式。
(三)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區分不清
在一個完整的句子中,若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非並列關係的動詞結構,除了主幹謂語動詞之外的動詞需要採用非謂語動詞的形式或者從句謂語動詞的形式。很多同學在寫作時,很容易出現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詞區分不清的情況,尤其在寫there be句型時,誤用雜糅結構。
例:有成千上萬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需要一個正確的方向。
[誤]There are thousands of examples tell us: if we want to succeed, we need a correct direction。
[正]There are thousands of examples telling us: if we want to succeed, we need a correct direction。
[分析]there be 句型表示存在,是一個完整的句型結構,be動詞就是謂語動詞,所以句中若出現了其他動詞,可以採用非謂語動詞形式,因此動詞tell不能直接使用原形,而且由於examples 和tell之間是主謂關係,所以要用tell的現在分詞形式。
★★★相關推薦:
考研資料下載 | 考研真題下載 | 考研經驗交流 | 2018考研報名 | 2018考研大綱
★★★課程推薦:
課程名稱 | 價格 | 試聽 |
2018考研英語全程班 | ¥1490 | 查看課程詳情 |
2018考研英語直通車 | ¥4990 | 查看課程詳情 |
2018考研直通車【政英】 | ¥5980 | 查看課程詳情 |
2018考研大綱解析 詳解考點變動【點擊查看】
領直播課 搶大綱效率手冊↓↓↓↓
新人專享禮——註冊即送150元優惠券【點擊領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