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溝小鎮農民苦學英語 每年待客百萬(圖)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昨日,密雲古北水鎮,遊客在染坊參觀。這個2010年落戶密雲的旅遊項目,已成為北京文化旅遊新地標。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農民學英語 山溝小鎮待客百萬

  密雲縣古北水鎮成北京市文化旅遊新地標,遊客可體驗江南印染等傳統工藝

  新京報訊 (記者饒沛)出京城,走京承高速直至24出口,就到了密雲縣古北口鎮湯河溝域,這裡有青山綠水,還有一座「江南水鄉」——古北水鎮。山水、長城、古鎮、水鄉在這裡融為一體,年接待遊客達到100萬。

  「司馬臺小燒」重現水鎮

  古北水鎮以司馬臺長城為背景,以民國時期的北方民間建築為主體,修復修繕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古鎮風貌。這個2010年落戶密雲的旅遊項目,去年正式營業,現已成為北京市新的旅遊目的地和文化旅遊新地標。

  張新明是一家酒坊的大師傅,釀製司馬臺小燒是他家祖傳的。「小時候是農村小土酒作坊,蒸桶啊,發酵缸啊,十七八歲就幫著大人幹一些事情。」張新明說。

  後來這些傳統工藝逐漸被人淡忘,張新明也改行做起了建築給排水。直到前幾年,古北水鎮籌建,讓張新明萌生了重新弘揚釀酒工藝的想法:「蒸料、拌曲,遊客都可以體驗。」

  如今,張新明每天都會在古北水鎮,用地道的傳統釀酒工藝為遊客呈上醇香司馬臺小燒。

  除了釀酒工藝,在古北水鎮遊客還可以體驗江南印染工藝、北方風箏製作等傳統技藝。

  農民學英語 發展民俗旅遊

  建設之初,古北水鎮需要建設用地,這些土地多數來自於司馬臺村。農民搬入了寬敞明亮的新居,如何讓他們既能安居又能樂業?司馬臺村確立了以民俗旅遊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在新村布局和新居設計上,以二層庭院式聯排別墅為主,這樣既能滿足農民生活需要,又能滿足民俗旅遊產業發展需要。

  過去搞農家樂的鄉親們待客熱情,但對服務規範標準沒什麼概念,民俗村的硬體設施檔次大幅提升後,開始幫助農民轉變觀念,提高服務接待水平。英語、烹飪、禮儀接待,一項都不能少。土生土長的農戶們第一次接受了酒店式服務的正規培訓,掌握了規範的接待禮儀和簡單的英語會話,參加烹飪培訓的村民全部取得了中級烹調師證書。

相關焦點

  • 自創「英語莊稼」甘肅農民苦學十年練就流利英語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蘭州晨報報導,29歲的李雙芳是一個上過一年高中的甘肅農民。但10月28日晚,他卻站在了大學的講臺上,給臺下幾百名大學生上起了「課」。  上課的教室是在大學的大禮堂裡,這堂「課」上了整整兩個小時,全是用英語講的。
  • 山溝裡的藝術家 探訪水城農民畫發源地猴兒關
    山溝裡的藝術家——探訪水城農民畫發源地猴兒關  從公路一側下去  「今年夏天,謝慶生副省長還帶了10幅猴兒關的農民畫去法國,參加世界『文博會』。這10幅作品都在國內獲得過大獎。」水城縣旅遊局局長馮偉介紹說。  58歲的熊興蘭是全寨人的驕傲。她不僅是創作農民畫的高手,更是「挑花刺繡」傳承人。從2011年起,她開始享受「知識分子補貼」,縣裡每年發給她5000元,條件只有一個——指導3名徒弟學會「挑花刺繡」這一絕活。
  • 甘肅農民苦學十年自創「英語莊稼」
    蘭州訊 29歲的李雙芳是一個上過一年高中的甘肅農民。但10月28日晚,他卻站在了某大學講臺上,給幾百名大學生上起了「課」。  而在十年前,李雙芳還是一個只會幾個英語單詞,懂幾個簡單英語句子的在家務農的農民;十年後的今天,通過「瘋狂」的自學,李雙芳已成為一個講一口流利英語並在甘肅省內多所高校舉辦大型英語學習方法講座的「農民英語通」。  出生於甘肅白銀市靖遠縣北灘鄉一個貧寒農民家庭的李雙芳,在靖遠一中上了高一,一年後就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 百萬北京人迎奧運學英語 Chinglish熱榜有名
    文/圖 本報特派記者邱瑞賢、李穎   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工作了38年的地圖專家林康泰,從沒想到在退休10年後會忽然來個工作,而且一幹就是4年——地點就在樓下,每周上一次班。  他是展覽路街道三塔社區英語學習班唯一的老師,74歲的老人規定自己每天都花兩個小時來翻譯國外的地理雜誌。
  • 年薪百萬,清華北大的小鎮做題家膨脹了?
    某教培平臺許諾給應屆生百萬的薪水和百萬流量;另一家公司,60萬保底、北京戶口等字眼在招聘海報上也十分搶眼。更有甚者,給應屆清北畢業生開出了200萬的年薪。因為看上去較高的薪水和待遇,越來越多的清北畢業生流入了教培行業。
  • 英語「困難戶」:苦學英語三年,卻不敵短短9張圖,進步神速!
    英語「困難戶」:苦學英語三年,卻不敵短短9張圖,進步神速!在英語的學習中,語法一直處於爭議中,有的人認為需要系統的記語法,有的則認為學語法是沒有必要的。其實,就我個人的教學經驗而言,語法的學習取決於孩子的語感,還有他對英語科目的敏感性。如果孩子天生語感差,在英語的學習上又比較慢,那麼他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是非常吃力的,這時學習語法就很有必要!而孩子如果天生語感好,那麼語法的重要性就沒有那麼明顯。
  • 年薪百萬,清華北大的小鎮做題家膨脹了?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某教培平臺許諾給應屆生百萬的薪水和百萬流量;另一家公司,60萬保底、北京戶口等字眼在招聘海報上也十分搶眼。更有甚者,給應屆清北畢業生開出了200萬的年薪。有人為這一部分清北人畫像:「小鎮做題家」——普遍來自小鎮,會刷題,最終回到最擅長的應試體制中,教下一代的學生們更有效率地刷題。
  •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我也具體不清楚這新型農民和老型農民是怎麼個概念,直白的說吧,現在的農民屬實不算很苦,過去真苦。解放前咱沒經過,只能聽老人講,和從書本上看到的,農民真的是太苦了,吃的最不好,幹活最苦最累。
  • 舉債百萬辦學農民哥感動北京上海等多地學子
    自從淮陽舉債百萬辦學農民哥的感人事跡在六一兒童節前夕被大豫網特別關注以來,淮陽農民李健,這個26個孤兒的爹、800多名留守兒童的「兼職爸爸」觸動了很多人的心靈。舉債百萬辦學農民哥只收孤兒和留守兒童 在周口淮陽縣安嶺鎮,有26個原本素不相識的孤兒被一位好心人收養,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好心人叫李健,李健做的好事之一就是在當地建立起了一所留守兒童性質的學校——安嶺鎮實驗小學。學校的規矩令人吃驚:非留守兒童和孤兒,不收;孤兒到校管吃、管住、管穿,費用全免。
  • 北京貴族學校知多少 每年學費20萬有錢難進
    一家每年學費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英國貴族學校,卻委身於北京北三環安貞西裡這個老舊的居民區裡,哈羅公學因此很有點大隱隱於市的味道。關於這間英國學校,人們知道得最多的或許就是它與伊頓公學齊名,是英國貴族學校的代表。而如今,在北京也可以看到它那漆成藍色,繪有其特有的草帽標誌的校車出沒。
  • 重慶市綦江區「黃棒」養魚 帶動山溝農家樂
    「黃棒」養出特色魚&nbsp&nbsp&nbsp&nbsp張家壩是一條山溝溝,溝底一條小河,張家壩農場的40畝魚塘就在河邊。原來的承包人在這裡飼養四大家魚,年年虧本。&nbsp&nbsp&nbsp&nbsp2012年,李軍在很多專業養魚戶詫異的目光中,以每年4萬元的高價中標接手漁場。
  • 臺灣百萬「假農民」鑽農保空子騙老農津貼
    原標題:臺灣百萬「假農民」鑽農保空子騙老農津貼   中國臺灣網11月8日消息 臺「監察院」8日指出,臺灣實際務農人口只有50餘萬,但因農保投保資格寬鬆、門檻低,約百萬「假農民」鑽空圖利,使得投保人數高達140萬,大幅增加當局財政負擔。
  • 臺灣妙齡女當農民年賺百萬:不如當個快樂農夫(圖)
    臺灣妙齡女當農民年賺百萬:不如當個快樂農夫(圖)     24歲的陳瀅淨他們有當中有罹患癌症的碩士生、妙齡大學畢業生,也有初中畢業即走入農田的資深農民。  與其死在家裡 不如當個快樂的農夫  擁有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學歷的羅文祥不顧家人反對,在苗慄縣公館鄉承租近7公頃農地種植有機蔬菜。原本從事景觀設計的他,5年前罹患大腸癌,毅然決定投入有機農業發展。
  • 苦學一年英語考上美國名校
    夢想走向更大舞臺的她,用一年時間學完 《新概念英語》,通過申請被美國著名的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錄取,她希望通過進一步的音樂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文/記者 張貞林 圖/記者 張建波女孩先天失明卻愛好音樂「當上帝向你關閉一扇窗時,就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這句話在一個先天雙目失明女孩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她就是家住凱旋大道的王雅潔。
  • 窮山溝大「變身」 旅遊託起農民致富路
    來到窮山溝 他說要帶村民「搞旅遊」  曾有這麼一個故事,松柏有個村子,進村只有小路,山高路陡。有一次縣裡獎勵了一臺拖拉機,可是拖拉機開不進山,眼睜睜的放在山下兩年,最終竟是村民將拖拉機拆開扛上了山。  道路不暢,雖然那時的松柏已是遠近聞名的林果之鄉,可這水果卻常常由於運輸不出去,爛在地裡。
  • 花季女孩與病魔鬥爭八年 苦學英語開網店堅持活下去(圖)
    原標題:花季女孩與病魔鬥爭八年 苦學英語開網店堅持活下去(圖) 張一蘭自己開了一家淘寶店  楚天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李菡 攝影記者曲嚴  額頭上一道縫了  苦學英語要將生意做到國外  「這樣痛苦的活著是為了什麼?」  這是張一蘭喜歡的日本電視劇中一句臺詞。張一蘭也問過自己,她說,「人活著不是只為自己,如果註定沒有快樂,還有責任。」每天早上,她會艱難地邁著步子去廚房倒3杯水,分別給媽媽、爸爸和爺爺。那是她能做到的表達孝心的方式。
  • 陝西關中農村發現1個江南小鎮,風景如畫如同世外桃源
    這裡小山村名叫岔峪,以前溝口也就是10來戶人家,在北邊的黃土坡上依山而建,每年的農曆6月15這裡要舉辦一個叫「放河燈」的民俗活動,全國各地的攝影人都來拍照,小小的岔峪村便名揚四方。站在岸邊我們沒有看到從前原始的小山村,映入眼帘的是湖光山色和遠山上一排新民居,白色的牆體異常的耀眼,猶如一個江南小鎮風格。
  • 中央傳媒報導長沙丨潯龍河生態小鎮農民過「城市生活」 留古鎮鄉愁
    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民宿街上,滿是整齊劃一的白牆灰瓦聯排別墅。圖為姚愛明站在新家門口。常理 攝  湖南長沙市市郊有一個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在這裡,村民家家住別墅、戶戶有汽車,還能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原來,潯龍河農民以土地資源支持特色小鎮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建設實現致富增收,摸索出一條政府、市場、農民合力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周末,避開城市的喧囂,帶上家人、約上好友,前往市郊,住進民宿,呼吸山間的新鮮空氣,品嘗農家的山珍野味,舒緩一周緊張的心情,已成為很多城市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 四季童話小鎮 北京人的世外桃源地
    環北京 最優質的度假之地 榮盛康旅野三坡國際度假區,佇立於離北京最近的國家5A級景區——野三坡,依託北京發展趨勢,掛靠雄安板塊紅利區域,享有520平方公裡的山、河、林、谷等自然資源環繞,超90%森林覆蓋率,負氧離子含量超北京市區126倍,全年無霾,是環京最優質的一處健康度假之地。
  • 從小鎮到紐約,學樂英語成全球知名的教育集團
    而學樂從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小鎮走出,到成為全球知名的童書及多媒體教育產品出版及發行商,在這近100年的歷程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教育集團是如何不忘初心,為著幫助孩子更好地閱讀和成長的願景而努力的。1920年,Maurice R. "Robbie"Robinson在自己的家鄉Wilkinsburg(威爾金斯堡)開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