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 文婷
課型:新授講讀課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朗讀、賞析詞作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結合作者生活經歷以及寫作背景,從具體詞句入手,體會詩人的豪情壯志。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熱愛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教材分析:
1.重點:品味語言,體會詩人情感。
2. 難點:走近詩人,體悟詞作意境。
教學方法:教師範讀,創設情境,品讀提升。
學法指導:學生朗讀,理解賞讀,美讀成誦。
教學過程:
教師:清人張鵬翮有副對聯寫到:「一門父子三詞客,天下文章四大家。」請問同學們,這對聯中的人物都有誰?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蘇東坡開創了豪放詞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他的最早的一首豪放詞。
1. 學生自由誦讀,提出重點字詞的讀音:發(抒發)騎(一人一馬)
2. 教師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感知豪放詞的語言風格。
教師補充:豪放派是由蘇軾創立的,這種豪放風格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
PPT. 「近卻頗做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闕,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與鮮于子駿簡》
3. 學生齊讀,教師點撥。
4. 學生自由研讀課下注釋,弄懂大意。
教師指名,描述上下闋的內容。
上闋:出獵場面(宏偉壯觀)
下闋:豪情壯志(酣暢淋漓)
教師:詞作中哪一個字總括了全詞?
預設:「狂」,以課堂生成為主,適時引導。
教師:下面我們就詞中語句,找出詞人「狂態」的表現,從而體會「狂情」。
請用「狂在 」句式說話。
(引導學生用詞作原句回答)
學生分析,教師提煉歸納:
裝束狂 英雄氣概
氣勢狂 場面恢宏
舉止狂 英武有為
教師點評學生發言,不易拘泥。
1.上闋:出獵場面 氣勢恢宏
教師:「狂」又是如何表現的?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從「鍊字」角度賞析上闋。
(2)從表現手法「用典」角度——「看孫郎」,體會作者氣魄。
(3)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與停頓,滲透感情。
2. 下闋:建功立業 意境開闊
(1)教師:「用典」——「遣馮唐」的作用是什麼?(引導學生由上闋入手分析)
以魏尚自比(自況),委婉曲折地表現出希望能夠承擔起衛國守邊的重任。
(2)師生共同賞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抓用典以及修辭手法。
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一樣(比喻),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用典),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統一掃而光。蘇軾在最後一句,表達了自己要報效祖國,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熱忱。
(3)指導朗讀,由淺入深,逐步推進。
3. 學生集體背誦全詞。
4. 教師小結,感受「豪情」: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詞的上闋敘事,下闋抒情,氣勢雄豪,淋漓酣暢,一洗綺羅香澤之態,讀之令人耳目一新。
走近蘇軾——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PPT.展示)
1. 簡介作者生平(學生複習)。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大文豪。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文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詞首開豪放詞風。有《蘇東坡集》、《東坡樂府》。
2.學生回憶蘇東坡的詩、文、詞作品,談談自己對蘇軾的看法。(學生小學學過,僅為回憶)
如:冬景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3.補充《定風波》《自題金山畫像》,引領學生感受詞人樂觀曠達的人生境界!定風波 (元豐五年,1082.)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讀者面前。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自題金山畫像(1101年,真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此詩作於蘇軾去世之前,最後一句高度凝練地概括了他的一生境遇。)
(五)課堂小結:請同學們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可從學法、知識或者能力等方面入手。
PPT.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教師:也希望同學們平時重視培養自己的生活情趣,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1.書面:用所學的知識與能力賞析《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一句或者一闋,感受豪放詞的不同語言風格魅力。
2. 小練筆:我眼中的蘇軾(命題作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上闋——敘事——出獵場面
氣勢磅礴
下闋——抒情——建功立業
報效祖國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一)教學設想:
教學設計以《江城子·密州出獵》的解讀與賞讀為主,滲透中考詩詞賞析的考點,如描繪畫面、概括內容;鍊字賞析、修辭賞析、藝術手法賞析等角度進行突破,教學目標設定為通過朗讀,感悟,提升,從而提煉、歸納賞析的角度以及方法;並感知蘇軾的人生魅力,理解「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歷練自己的心態,做一個有生活情趣,細心留心生活的人!
拓展閱讀部分,則是為了引領學生走進蘇軾的世界,回憶複習學過的詩詞文,將其人、其文、其詩、其詞與詞人生平、境遇相結合,進而指導學生深入體會「樂觀曠達」的人文核心。同時,也是想啟發學生能進行「話說千古風流人物」的寫作嘗試。
(二)不足之處:
1.材料太多,課堂過於飽滿,教師推進速度稍快。
2.解讀、賞讀《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的內容時的思路不
夠清晰,情感體會不夠深入。
(1)教師抓住「尙」字解釋為「還」或「更」,進行提問,此「鍊字」賞析無意義。
(2)教師試圖抓住「卷」字賞析,但是理解與解讀不夠細緻與深入。
(3)對於「用典」這一藝術表現手法的作用沒有深入地理解與解讀。
(4)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不足,以致學生沒有讀出層次。
(三)改進措施:
1.可大膽刪減補充材料。如《浣溪沙》一首中「清歡」不易學生理解。課保留三首(其中兩首詩《惠州一絕》《自題》,以前給學生補充過),突顯詞人蘇軾在「黃州惠州儋州」中的不同人生境遇以及興趣愛好,引導學生體會其「樂觀曠達」的心態。
2.以讀促講,以讀帶解。
(1)應該多給學生指導朗讀的方法,可從淺入深,逐步推進。並結合具體語句內容以及詞語表達層次進行。同時應該強調當堂成誦。
(2)多組織學生活動。在教學設計上不僅僅應該備「教什麼」,更應該備「怎麼教」「學生怎樣學」的問題。這樣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3)板書設計應該更加精心。雖然這個班學生程度稍差,教師是希望通過板書傳遞給學生記錄筆記的側重以及方法。但是也應該注意板書的知識性的歸納,內容層面的提升,方法技能的梳理等方面的改進。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幾點認識,也希望通過專家的點評進行有效地改進,重新進行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足之處請專家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