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的第一首豪放詞,感情充沛,氣勢雄壯

2020-12-20 小事也能使我想起你

本文乃小事也能使我想起你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崇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冬,蘇軾調任密州(今l山東城縣)太守。第二年,他曾率部出獵,並寫下了這首《江城子》詞。與此同時,他還寫了《祭常山回小獵》一詩,其中有「歸來紅葉滿徵衣」之句,可推知這一詞一詩是寫於當年秋季季。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北宋前期,主要外患來自兩處:一是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國,一是西北邊党項族建立的西夏。面對這兩支外族的役擾,宋朝統治者不作積極抵抗,反而籤訂屈辱的和約,拱手奉送大量的財物。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就是要加強國防,保衛西北邊疆。在這一點上,蘇軾和王安石是一致的。

在《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裡,:作者即通過一次行獵習射的記述,抒發了殺敵立功,為國效命的豪情壯志。這對抗擊遼國、西夏的入侵是富有積極意義的。

在《與鮮于子駿簡》中,蘇軾介紹自己這首詞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闊,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見《東坡續集》卷五)考查起來,這是蘇軾所寫的第一首豪放詞;全詞音調高亢,感情充沛,氣勢雄壯,與柳永詞比較,確實富有全然不同的風味。展誦其詞,可以欣賞到一幅壯美的古代深秋行張圖。

畫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的出我學象:他年歲雖大,卻富有少年人的狂興。他身遭貶謫,卻不減立功報國的壯心,他有昂揚的風姿,更有高超的本源。他能像孫權一樣射獵猛虎,也可像魏尚一樣抗擊強敵。

作者為了塑造這一人物形象,主要採用了以下藝術手法:一是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勃勃英氣。詞人寫他出錯時的行裝:高騎駿馬,左手牽黃犬,右臂託蒼鷹,頭戴織綿帽,身著貂皮衣。這行裝既勾畫出了獵者的威武神態,又表明了獵者的官員身份。接著詞人寫他打獵中的情景:千騎追隨,傾城擁觀,這進一步烘託了太守的聲威,而又巧妙地沒露了這位太守和民眾的親密關係。

二是通過心理描寫展示人物的雄心壯志。詞的起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如劈空而來,震人耳鼓,攝人心魄,似可見作者掀髯奮起之情狀,表現了不服老、不服氣的心理,詞人當時僅四十歲,卻自稱「老夫」,且說「聊發」,說「狂」,則又透露出被壓抑、不得志的牢騷。但詞人處在邊患頻頻的非常時期,他怨誹而不怒,不以個人得失而忘國家危難,因此,他從壓抑、牢騷中反振出一種向上的力量,一種不可遏阻的追求:「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即反映出他的殷殷期待,他的勃勃壯心,其間他以一度負屈含冤的雲中太守魏尚自況,又再次流露出他藏諸內心的怨情。上述詞句,豪放中含旋曲之語,高昂裡夾低回之音。

但總的說,情調是雄健曠達的,從中可以窺見到作者在特殊處境裡那種起落翻卷,有如流浪狂濤般的內心世界。

三是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的豪放個性。詞中的「老夫」亦即作者自己,一旦發起狂勁豪興來,他的行動就處處不同尋常了。他騎馬,不是按馬徐行,而是風馳電掣般卷過平同;打獵,不是去打狐免一樣的弱類,而是要親自去射殺猛虎;他喝,不是淺斟慢飲,而是喝它個甜暢淋漓;他拉弓,不是有氣力,而是挽弓如滿月;他眺望,不是只注甘於密活的小天小地,而是雄視整個西北邊睡;他射敵,不是以無名鼠輩為靶子,而是選「天狼」這樣的強敵為對手……,這些不同尋常的行動,就把作著不同尋常的季放個性突顯出了。

展隨這樣的壯詞,神往於坡老的逸懷浩氣,讀者也會情不自禁地「抵掌頓足而歌之」了。

相關焦點

  • 教學設計|《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 文婷課型:新授講讀課教學目標:1.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他的最早的一首豪放詞。1. 學生自由誦讀,提出重點字詞的讀音:發(抒發)騎(一人一馬)2. 教師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感知豪放詞的語言風格。教師補充:豪放派是由蘇軾創立的,這種豪放風格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宋詞,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江城子:詞牌名。
  • 蘇軾外放密州,寫下最豪放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豪氣十足
    唐詩的代表,非「李杜」莫屬;宋詞有兩大流派,婉約派和豪放派,豪放派的代表,非「蘇辛」莫屬,即蘇軾和辛棄疾。而蘇軾,開啟了豪放詞的先河。有人說,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是那首大氣磅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光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就氣吞天下。
  • 原創首發:蘇軾豪放詞形成與「蕭規曹隨」典故中的蓋公有關
    但是,任何藝術形式的出現,都與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有直接的關係,蘇軾豪放詞出現也不例外。我們順著他獨走豪放詞的路,就能領悟到,原來蘇軾豪放詞形成與「蕭規曹隨」典故中的蓋公有關。
  • 九年級下冊古詩《江城子·密州出獵》複習,助力中考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目標任務 內容講解一 標題 「江城子」是詞牌名,「密州出獵」是標題。這個標題有兩個作用:1、概括本詞的內容;二、是故事的線索。二 寫作背景 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即作者此時處於貶官外任的境地。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對於蘇軾這樣的宋詞大家來說,對於詞牌的運用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君不見一曲「水調歌頭」,原本並沒有多少優秀作品,但是自從蘇軾吟出「明月幾時有」,就已經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一曲「念奴嬌」,更是伴隨著一句豪邁的「大江東去」,成為了豪放詞永不磨滅的符號。熟悉蘇軾的人都清楚,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其婉約詞其實數量更多,質量也不錯。其實為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是豪放詞的開創者。
  • 蘇軾自稱寶刀未老的詞,專門寫信向朋友自誇,最後一句驚豔世人
    然而他自己最滿意的卻是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當年,世人都覺得柳永的詞寫得最好,蘇軾偏不服,他覺得柳永纏綿悱惻風格雖好,豪放一點也可以作好詞。於是他寫下了自己人生第一首豪放詞,從這些詞後,他豪放的風格確立,也成為後世爭相學習的榜樣。
  • 古詩詞:蘇軾的一首《江城子》,引發了多少共鳴!
    接下來我們欣賞一下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古往今來,又引發了多少共鳴!蘇軾創作《江城子·密州出獵》的前情故事話說,蘇軾在杭州呆的時間夠久了的(,由於特別想與自己的弟弟離得近,就上奏朝廷申請調離杭州,朝廷把他調到了密州,在山東濰坊諸城市做知州,杭州是上比天堂的城市,但密州卻不是,並沒有杭州優良,此時的蘇軾已經37歲了。
  • 蘇軾被貶密州時,寫了一首狂詞,影響了北宋詞壇,開創了豪放派詞
    於是蘇軾為了百姓著想,選擇不贊同王安石變法。但是由於王安石的背後有宋神宗撐腰,反對變法的蘇軾就被當時的「變法派」處處針對,最終被貶出京城到密州擔任密州知州。此時的蘇軾已經在文壇上小有名氣。三十幾歲的他早已在文學界有了不低的地位。
  • 柳永的婉約詞和蘇軾的豪放詞,各有哪些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柳永一生創作了87首慢詞,125首調子,都屬於婉約詞。不過,他創作的慢詞的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他之前的所有詞人,這是他對宋詞的第一大貢獻。慢詞是一種篇幅較長,節奏舒緩,調子和歌聲延長的曲調樣式,一首詞的字數一般在58字以上,如《卜算子慢》,就是典型的慢詞詞牌,一詠三嘆,在創作上有較高要求。
  • 這首主席的《沁園春·雪》,能不能稱為詞壇史上第一名作
    那麼,在中國詞壇史上,主席的這首詞真的能排第一嗎?或者說,能不能排進前五名?鑑於詞分豪放和婉約兩派,主席的這首詞又是豪放派,所以咱只比較豪放派的幾首詞。首先,說豪放派,就不能不提蘇軾,這位中國文化史上第一全才,詩、詞、文、書、畫無一不精,都達到了頂尖的水平,其中又以詞為最佳,成為千古詞壇的第一代表人物。蘇軾的詞,以豪放為主,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
  • 讀過蘇軾很多豪放詞,只有這9個字最能代表他的曠達胸懷
    我們可以讀很多他的豪放詞,上述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都是他最為知名的豪放詞作。但是讀過這麼多,我們卻發現只有這9個字最能代表他的曠達胸懷。這首宋詞的題目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蘇軾最廣為流傳的宋詞作品之一。在這首宋詞當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當中有什麼可怕的?雖然會經歷風雨,但是身著一身蓑衣,就能夠任憑風吹雨打,照樣度過我的一生!
  • 蘇軾最霸氣的一首詞,影響深遠,僅開頭7個字,就令人熱血沸騰!
    >而說到蘇軾的豪放之詞,就不得不提他在較早時期的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獵》。當時蘇軾由於與王安石的政見不合以及烏臺詩案的影響,先後被貶四次(一說五次),在被貶之前,蘇軾在密州任知州兩年,正是這兩年的時間蘇軾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國是各方面不可撼動的地位,蘇軾自己也曾經為自己的異於常人、獨樹一幟而感到驕傲: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現存詞作362首,其中多為奔放豪邁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蘇軾被派往密州(今山東諸城)擔任知州。詞的上闕描述自己帶領將士們出城會獵的場面,「老夫」是作者自稱,當時蘇軾還不到40歲,卻自稱老夫,大有經歷過多曲折後心態漸老的意思。作者左手牽黃狗,右臂託雄鷹,跟隨他的將士們則頭戴錦帽,身著貂裘,千人的隊伍像風一樣席捲而來。
  • 蘇軾《水調歌頭》為何被譽為豪放詞第一名作,只因它渾然天成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關於這兩大節日的詩詞非常多,如果要說關於中秋詞裡邊最著名的一首,無疑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名作。這首詞寫於1076年中秋節晚上,此時的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已有兩年,面對皎潔的明月,身邊卻沒有一個親人陪伴他,他只能坐在明月下,一個人喝著悶酒,心裡五味雜陳,於是,乘著酒興提筆寫下了這首詞。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蘇軾對愛妻的思念溢於筆端,他悼念亡妻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由此誕生,這是他在密州寫下的第一首傑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不是《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首詩詞才是蘇軾第一豪放名篇
    蘇軾名句「左牽黃,右擎蒼」,這裡面包含哪兩種動物?蘇軾是一個有創新意識的文人,特別是在詞方面,尤其注意不同。蘇軾所在的時代,柳永詞名冠天下,到處都在傳唱柳詞,連婉約正宗的秦觀都大受影響,可見當時的詞壇形勢和填詞慣性。在被柳永強力籠罩下,蘇軾果然不一般,一邊極力表達著對柳詞的不快,不爽,一邊親自操刀實驗,創作了一系列迥然不同於時風的詞,與流行對抗。因為蘇軾文壇上的巨大聲望,他的創作引起了注意,並形成巨大迴響,所謂開豪放一派。但在蘇軾的時代,豪放還只是一個異數。
  • 蘇軾平生最得意的一首詞,一個狂字貫穿全篇,專門寫信向朋友炫耀
    累了的時候,就吃上一碗東坡肉,讀上一首蘇軾的詞吧!作為宋代詞壇的一哥,他的詞充滿了魅力,讓人愛不釋手。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來形容一個男子總覺得有些不妥,但事實卻又當真是如此!於是後世總希望用一些標籤,給他的詞定個義,但卻發現太難了。
  • 十首豪放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精選十首豪放詞,看詞人如何用境界宏大,氣勢恢弘、不拘格律的文字,使詞能像詩文一樣地反映生活。1、《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宋代〕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果然風流,小姐姐看了別臉紅
    蘇軾,字子瞻,外號「東坡居士」,後人多稱他為蘇東坡。蘇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詩人、吃貨、水利工程師等,他的身份是多種多樣的,因為他是一個全才,各個領域都有建樹,他對各個領域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