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森行草書作品,能與其隸書相提並論嗎?

2021-01-09 麓風軒

劉炳森,原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劉炳森先生書藝以隸、楷書著稱於世。他的隸書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融合了現代的審美意識,並參以其他門類藝術的韻律和審美情趣,加上文學素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為「劉體隸書」,有口皆碑。

在劉炳森眾多的作品當中,還有少量行草書作品,也同樣非常養眼。本文所附圖為他所書《昆明大觀樓長聯》。從這幅作品上看,劉炳森行草書具有很深的功底,而又堅守傳統,不追求時髦的流行書風,雅俗共賞,確實難能可貴。這與他一直堅守的藝術觀不無影響。

劉炳森在藝術觀上一直堅守民族傳統的陣地,他是傳統書風的堅實捍衛者,但又不墨守古人的陳規,並在繼承的基礎上力求新的發展。他認為在吸收一切進步和優秀的外國藝術的同時,一定要堅守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藝術作品一定要「尊重民族的欣賞習慣」的標準,才能融化和發展古今中外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完美的藝術樣式,不至於走向媚俗和崇洋媚外。

劉炳森先生在他的書法創作中,踐行了真、善、美的標準,將隸書寫得如此文雅、如此嚴謹,深入傳統精神,毫無浮躁之氣。然而,書法界對他的行草書作品的評價卻不多見。為此,小編請各位大神看看,劉炳森先生的行草書作品能與其隸書相提並論嗎?

歡迎網友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劉炳森行草書李白詩,網友說三點理由比他隸書還要好,你怎麼看?
    劉炳森先生是當代知名書法家。他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書藝以隸、楷書著稱於世,特別是其隸書成為其標誌性書體。他的隸書,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用現代的審美意識並參以某些韻律和情趣,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他一生所寫隸書、楷書較多,著有《劉炳森隸書杜詩》《劉炳森楷書滕王閣序》《劉炳森隸書歷代遊記選》,出版書法作品集多部,然而行草書作品卻並不多見,也不為世人所知。
  • 當代隸書大師劉炳森,行草書古詩欣賞,意在筆先,力透紙背,好字
    當代隸書大師劉炳森行草書古詩欣賞:書者介紹:劉炳森(1937年8月-2005年2月15日)字樹庵,號海村,幼年自號劉五先生。1962年夏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畢業,同年秋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法書繪畫的臨摹複製和研究工作至今。
  • 各界對劉炳森隸書褒貶不一,你怎麼看?
    在書法創作方面,劉炳森對於各種書體均有涉獵與研究,其中楷書與隸書較為大眾所熟知,而其中隸書的造詣又最高。楷書主要師法顏真卿,作品字裡行間體現出顏體之骨力遒勁、方圓兼備,結構上從容大方、秀麗多姿。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精選11幅行草書作欣賞,用筆瀟灑、結字準確
    劉炳森先生真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真正的書法大家,他不僅有獨特的劉隸,揩書行書草書均好,令人讚嘆,而不象現在的有些人,連揩書寫不了,草書又不讓人認識,自已極不規笵漢字傳統而光吹牛為創新。劉炳森曾在國外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在日本和新加坡以及港臺地區,當時日本書道界對劉炳森的評價超過了中國當代任何一位書法家,並且對劉的行草情有獨鍾。在他們看來,劉的隸書字體能被確立為電子字庫範版,這說明了其認可度是廣泛而牢固的,是值得每一個漢字傳承國推崇的。日本人士之所以對劉炳森的行草有好感,是因為他們認定其行草法度嚴謹,行筆流暢,全無扭捏之感,既有傳統的神韻又有自已的個性特徵。
  • 劉炳森隸書端莊勻淨,是「俗到骨子」的醜,還是「規範整齊」的美
    在當代書壇,劉炳森名字可謂是大名鼎鼎,他以一手自成一家的「劉體隸書」享譽全國,更借著入電腦字庫的機緣,深受大眾的喜愛。他的隸書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結構整齊端莊、用筆流美、書寫規範。是那種讓人很有「眼緣」的字。然而,對於劉炳森隸書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認為劉炳森隸書整齊劃一,顯得呆板,屬於「俗書」,劉炳森的隸書到底是「俗到骨子」的醜,還是「規範整齊」的美?
  • 田蘊章說劉炳森的字隸書中上等,顏體中下等,網友:上等是誰
    田蘊章說劉炳森的字隸書中上等,顏體中下等,網友:上等是誰?蘊章老師和劉炳森老師熟識。據蘊章老師說,炳森老師對自己很尊重、也很賞識。一些重要的場合也推薦自己。去天津的時候,一些重要的宴席,炳森老師都會提出要蘊章老師作陪。
  • 於國光隸書作品欣賞 給人莊重大氣之感
    劉炳森弟子於國光隸書作品《沁園春雪》(作品來源:易從網)一篇霸氣詩詞《沁園春雪》,氣勢磅礴,揮灑自如,氣勢不凡!2.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劉炳森弟子於國光隸書作品《海納百川》(作品來源:易從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之心)——包容即寬容。孔子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人和。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同時,以四字成語為內容創作出的四字書法作品在所有書法作品類別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一組「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它的體型扁方、平整,採取分開布勢,左右兩邊對稱。筆法有圓有方,方圓結合。典型的筆法是「蠶頭燕尾」。採用波勢,用挑法。
  • 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其實最初的幾屆的書協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能夠進入書協的書法家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劉炳森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
  • 當代書法家於國光,一手傳統隸書,養眼!
    在眾多書體中,隸書一直以古樸、厚重為標籤,很具有視覺衝擊力,且觀賞性極強。從一幅隸書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每一位書法家創作時的狀態,甚至是書法家自身的氣質與品性。在當代書法領域,擅長隸書的書法家多不勝數,於國光老師,便是其中一位。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
  • 懷念劉炳森先生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出版隸書作品集,到八十年代北京市千百萬人用他手書的「戶口簿」,從個人到單位,從城市到鄉鎮,從國內到國外,凡是華人圈,不,凡是有漢文化的地方,甚至是使用拼音文字的國度,都有他的書法珍品。他的墨寶遠渡重洋,懸掛於異國他鄉的博物館和廳堂,為中華傳統文化、為中國書法藝術爭了光,使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 面對書法藝術,黃易諸體皆善,尤善隸書,被世人稱讚
    但就傳世作品來看,正式的書法作品多以隸書為主,說明他本人對隸書更為自信,而楷書與行草書在很大程度上則是日常使用為主。在時人看來黃易書法藝術上的成就,也主要在隸書上。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錢坫給黃易的信中,曾轉述朋友對黃易隸書的評論:「李嘗自雲平生所見三絕謂足下分隸,周二十五印章,乃僕小篆,僕自愧不倫也。」
  • 現代隸書大師劉炳森,書吉言佳句數篇,結體端莊古厚雋秀,好字
    同樣是表現江南春色的題材,古人的文學作品可以藉助當時特定的語言、語法來盡情描繪當時的春色,抒發當時的感受、情緒和思想;今人的文學作品則可以完全自由地運用今天的語言、語法來表現迥然的春色,抒發今人的感受、情緒和思想。漢字有特定的書寫規律,對筆順的先後起止都有序列性的規定,即書寫過程在時間上有連貫性,由單字擴展及整篇,注重整體的協調美。
  • 於國光隸書書法欣賞古今結合用筆厚重果敢
    劉炳森親傳弟子於國光新品隸書《臨江仙》(作品來源:易從網) 於國光隸書作品氣勢渾厚,雄健壯美,作品具有字體和諧勻稱、端莊整齊、生動活潑的優美之感。 勵志詩詞 於國光隸書書法《鄭板橋·竹石》(作品來源:易從網) 於國光書寫的隸書作品自然率真,墨色濃淡相宜,結字古樸端整,樸實中蘊含醇厚感,簡潔而不簡單
  • 易從網力薦:於國光隸書書法
    劉炳森親傳弟子於國光隸書書法《海納百川》【作品來源:易從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書房中掛這麼一幅字,會讓人的胸懷變得更加開闊,海納百川是一種氣場,更是一種精神,他會使整個居室的氣勢顯得磅礴起來劉炳森弟子於國光隸書書法《沁園春雪》【作品來源:易從網】《沁園春雪》是毛主席詩詞最霸氣的詩詞佳作,整首詞,霸氣外露,彰顯著雄才大略,堪稱是最具「帝王之氣」的詩詞。
  • 藝讀丨淺談隸書的繼承和創新
    二、當代隸書的繼承和創新(一)當代隸書繼承的特點當代隸書在繼承上,既有深入傳統,廣泛吸納古典精華,形成自己獨特風貌的現象;又有不深入傳統,盲目跟風,媚俗時尚,出現千人一面的現象。我們可以舉出一些當代以隸書成名的書家:劉炳森先生深入研究《乙瑛碑》,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用現代的審美意識並參以姊妹藝術的某些韻律和情趣,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周俊傑先生以《褒斜道》為宗,生辣中時出新意,剛猛中寓以柔韌,深沉中富有跌宕,奇逸中兼具肅穆。
  • 劉炳森四個字痛批醜書,太到位了!28年後再受熱捧!
    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稱為「劉體隸書」。到2002年,無論從書壇地位和資歷上來看,都已經到了說話有分量的程度了。這一點從反對派的觀點也印證了,劉炳森早已在打壓「流行書風」了。▲劉炳森作品而對於國外的文化藝術有很多優秀作品,他的觀點也很辯證:值得我們研究、借鑑、吸收、消化,
  • 有「南蕭北遊」之稱的遊壽——品高學富 楷書行草書隸書皆通
    臨《力命表》,跋曰:『餘五十年前從師,示以此帖,能知取法以似攲而正……不從魏晉隸法入,終無所悟。』臨《董美人墓誌》,題贊:『此真妙楷。』遊壽 蔡京論前賢 20世紀80年代遊壽平生文稿多用小楷,三十歲以前筆記小楷精緻純美。四十歲時手書《伐綠萼梅賦》,爽利俊秀。七十歲時重書此賦,寬緩衝和。
  • 書風凝厚穩健 劉炳森弟子於國光隸書書法欣賞
    【當代書法家於國光——隸書書法欣賞】於國光新品隸書《臨江仙》(作品來源:易從網)於國光隸書作品氣勢渾厚,雄健壯美,作品具有字體和諧勻稱、端莊整齊、生動活潑的優美之感。仔細觀賞他的書法,技法精熟,用墨濃厚,字體飽滿,墨色濃淡乾濕變化自然,筆力雄健,古拙蒼勁,筆斷而意連,彰顯風骨內含,是藝術性很高的作品。經典四字書法 於國光隸書《寧靜致遠》(作品來源:易從網)於國光老師這幅書法作品《寧靜致遠》,線條富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