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衛生計生委等部門《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先行先試實施方案...

2020-12-25 中國·甘肅

  甘政辦發〔2015〕15號  2015年2月4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省屬有關企業:

  省衛生計生委、省農牧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制定的《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先行先試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先行先試實施方案

  (省衛生計生委 省農牧廳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為推動我省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在道地藥材原產地標準、標準化種植、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藥膳推廣應用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立足我省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條件,本著「法無禁止皆可為」的原則,在積極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的同時,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高水平加工、品牌化經營,大膽開展先行先試。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有利於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的新途徑,把中醫藥產業真正培育成富民強省的戰略性重要產業、支撐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富民支柱產業。

  二、重點任務

  (一)規範中藥材種植全過程管理,努力打造甘肅道地中藥材品牌。

  1.啟動甘肅道地藥材標準制定及認定工作。制定出臺甘肅道地藥材認定的申報條件和認定標準,明確審批權限和監管責任,儘快啟動並嚴格組織實施認定工作。優先制定發布當歸、黨參、黃芪、紅芪、柴胡等大宗甘肅道地藥材標準。嚴格「一站式」服務審批機制,採取「一個窗口受理,聯合審批認證」的方式,積極開展甘肅道地藥材的認定,並進行動態管理,保證甘肅道地藥材質量,打造甘肅道地藥材品牌,提升甘肅道地藥材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力。(省衛生計生委、省農牧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質監局)

  2.推動中藥材標準化種植。

  (1)制定甘肅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程。以道地優勢地產中藥材品種的提純復壯為重點,堅持品種繁育與野生馴化相結合,科研、生產、經營並重,加快品種選育和種源基地建設。科學規劃布局,優化種植結構,穩定當歸、黨參、黃芪、紅芪、板藍根、大黃等種植面積,逐步擴大鎖陽、肉叢蓉、洋姜等種植面積。用足用活現有政策措施,加大對中藥材種植的扶持力度,把中藥材種植作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重點,並納入退耕還林、沙地治理、小流域治理、生態屏障保護等項目支持範圍。(省農牧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等)

  (2)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的要求,以種植大縣為重點區域,加大中藥材示範基地建設力度。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選擇符合條件、實力雄厚的生產企業,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推進中藥材種植「訂單式」生產和企業上下遊一體化經營。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資金的導向作用,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建立穩定的產銷合作關係和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工信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

  (3)逐步擴大中藥材產值保險試點,進一步完善政府財政補貼扶持與保險公司提供風險保障相結合的綜合保障機制,有效規避藥農種植風險與市場風險,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減少價格波動損失,提高藥農種植積極性。(省財政廳、甘肅保監局、省農牧廳)

  (二)加快中醫藥產業及產品結構調整,提升企業競爭力。

  1.積極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研製、生產和使用。

  (1)實行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備案管理。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按照規範管理、便於操作的要求,制定出臺對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實施備案管理的具體措施,進一步明確企業生產條件等相關要求。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質監局要制定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省衛生計生委要認真做好中藥複方顆粒生產建議處方的評估論證工作,遴選、公布中藥配方顆粒中複方顆粒品種目錄。市州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提出申請的生產企業,從生產工藝、人員配備、檢驗監測、生產標準等方面進行審核;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及產品進行備案管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採取集中檢查、抽查等方式,依法依規對生產行為進行事中、事後監管,確保中藥配方顆粒質量可控、安全有效。(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省質監局、省工信委)

  (2)明確中藥配方顆粒的銷售使用範圍。經過備案的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應直接將產品銷售給籤訂協議的臨床使用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通過第三方藥品流通渠道進行營銷。衛生計生部門要引導各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籤訂使用協議,加快推進中藥配方顆粒的臨床推廣使用。(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3)允許生產企業對配方顆粒產品進行自主定價。將省內企業生產的配方顆粒產品納入招標採購目錄,允許各醫療機構在採購時和生產企業進行價格談判、自主議價。各醫療機構臨床使用的配方顆粒產品納入醫保和新農合報銷範圍,按現行政策予以報銷。(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人社廳)

  2提升中藥材初加工生產能力。支持中藥材飲片加工企業開展GMP認證,重點擴大生產規模,改進工藝和設備,消化優勢道地中藥材品種原料。研究中藥材科學倉儲的方式方法,切實解決蟲蛀、黴變等問題。採取多種形式,調動社會資本建設中藥材儲藏設施,形成加工中藥材龍頭企業集群,把我省打造成全國中藥材倉儲中心,全面提升中藥材加工轉化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3.加快中藥材相關產品的研發。

  (1)加強藥膳產品的推廣應用。在注重挖掘、整理和繼承的同時,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藥膳產品藥理和功效等研究分析,不斷豐富藥膳產品科學理論,完善膳食功能性解釋。繼續加強藥膳在餐飲服務業和醫療機構的推廣應用,鼓勵藥膳生產加工、經營、餐飲服務企業開發藥膳產品,支持企業以甘肅道地藥材為主要原料生產藥膳配方飲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藥膳生產銷售企業特別是東南亞和港澳臺地區藥膳生產銷售企業,在我省設立生產加工基地,健全完善藥膳產品推廣應用鏈條,加大藥膳產品推廣應用力度。(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科技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

  (2)加強保健食品及藥食同源中藥材的開發利用。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聯合國內外科研機構開展中藥保健食品的研究開發和申報工作,加快研究成果轉化。加大藥食同源中藥材的研究開發,積極開發涵蓋食品、化妝品等日化用品的系列產品,提高中藥材綜合開發利用能力和水平。(省工信委、省衛生計生委、省科技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

  (3)大力發展藥菜兩用蔬菜加工產業。各市州在規劃蔬菜種植產業時要將藥菜兩用蔬菜作為重點扶持對象,結合實際,合理確定種植品種。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圍繞藥菜兩用蔬菜開發相關產品,提高藥菜兩用蔬菜附加產值。(省農牧廳、各市州政府)

  4.推動中醫藥產業品牌化發展。引導和鼓勵企業中醫藥企業進一步加強品牌意識,實施品牌經營戰略,積極申報中國馳名商標、甘肅名牌產品、甘肅著名商標等;支持中醫藥產業相對集中且條件較好的地區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知名品牌示範區,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競爭力較強的知名品牌和行業龍頭企業;幫助隴西縣建設「全國中藥材(黃芪、黨參)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健全完善各級政府質量獎、名牌產品等獎勵激勵機制,引導和促進中醫藥企業提升發展質量和品牌競爭力,支持企業開展品牌價值評價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我省品牌影響力。(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農牧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三)積極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

  1.拓展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合作。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推薦甘肅名中醫赴相關國家講學,支持甘肅中醫藥院校、科研機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開展中醫藥科研合作,吸引留學生來甘肅接受中醫藥本科、研究生學歷教育和培訓。鼓勵和扶持優秀中醫藥機構到境外開辦中醫醫院、連鎖診所等,共同開展中醫藥技術推廣、文化交流、科研合作。依託在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建立的岐黃中醫學院,廣泛開展中醫藥人才培訓,通過「以醫帶藥」方式推動中醫藥及中醫器械的認證註冊及推廣應用。支持甘肅隴神戎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註冊中藥產品,建立中醫診療中心。(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工信委、省政府外事辦)

  2.積極與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摩爾多瓦等國家建立中醫藥及衛生人才合作關係,籤署合作協議,啟動實質性合作。充分利用國家中醫藥局國際合作平臺,與韓國釜山大學、韓國大邱市、紐西蘭針灸公會、澳大利亞醫療機構及各國孔子學院廣泛開展合作。(省衛生計生委、省政府外事辦)

  3.充分利用甘肅作為全國首批中醫服務貿易試點省以及蘭州佛慈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被列為全國首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骨幹企業的有利條件,大力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企業「走出去」,通過重點扶持、分類指導,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中醫藥服務貿易骨幹企業,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出口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促進中醫藥服務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省商務廳)

  4.加大相關產品的宣傳營銷。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合作創辦中醫藥文化推廣傳播機構,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宣傳推廣,策劃出版中醫藥文化書籍。積極研發針對穆斯林的藥膳食品和保健食品。加強我省生產的家用中醫醫療器械、養生保健產品的宣傳促銷、營銷服務,提高出口份額。(省衛生計生委、省商務廳)

  (四)大力發展中藥材電子商務。

  1.大力普及應用電子商務。推廣隴南市「幹部開微博、群眾開電商」經驗,發展壯大網商隊伍,打造一批以網絡交易為核心、以供應鏈管理為支撐,網絡零售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網絡零售企業。(省商務廳、省工信委)

  2.培育引進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和企業。積極引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來我省設立分支機構,發揮引領和示範帶頭作用。開展中藥材電子商務示範企業認定工作,建立優勢企業儲備庫,重點扶持一批優勢中藥材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省商務廳、省工信委)

  3.著力提升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大型製藥企業依託自身品牌,開設網絡旗艦店、專賣店,開展網絡零售、網上訂貨和洽談籤約等。鼓勵廣大中小企業應用第三方平臺開展商品銷售、廣告宣傳、售後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實現在線交易、在線支付及物流配送的局部集成應用,使企業儘快進入電子商務市場網絡體系。(省商務廳、省工信委)

  4.推動中藥材網絡交易。依託我省中藥材種植、加工製造、倉儲物流和商貿流通產業鏈優勢,立足隴西、渭源、岷縣等中藥材交易市場,從中藥材商品規格、信息編碼、倉儲物流等行業標準化入手,解決制約中藥材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問題,打造國家級中藥材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線上線下協同的中藥材電子交易中心、大宗中藥材價格形成中心、標準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和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省商務廳)

  5.鼓勵企業研發適合電商的系列產品。根據電商營銷產品必須符合安全性、便利性、顯效性、潮流化及商品化的特性,鼓勵引導製藥企業重點加強以鎖陽為原料的「子彈飛」系列產品、以菊芋為原料的減肥系列產品以及家用小型醫療器械、家庭實用百草箱、中醫藥文化產品、智慧中醫平臺、穆斯林藥膳食品、肖助理固體飲料等電商產品的研究開發。(省工信委)

  (五)加快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產業。

  認真落實《甘肅隴東南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創新區建設總體規劃》,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產業。

  1.加強中醫藥生態園區建設。將中醫藥生態園納入全省旅遊大景區建設規劃,積極做好景區景點開發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改造提升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高起點規劃和建設一批度假養生基礎設施,增強對國內外遊客的吸引力。(省旅遊局、省衛生計生委、各市州政府)

  2.打造精品養生旅遊線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確定中醫養生旅遊主題,開發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中醫藥養生旅遊產品。各市州要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聯合開發一批中醫養生旅遊精品線路,推出以中醫藥健康養生旅遊為主題,集休閒、度假、觀光、體驗於一體的多元化產品體系,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省旅遊局、省衛生計生委、各市州政府)

  3.打造中醫醫療旅遊服務品牌。依託我省中醫醫療機構和獨特的中醫醫療技術,針對境內外遊客和患者不同需求,開展中醫整形美容、中醫治癌、中醫減肥等旅遊醫療服務。充分利用我省菊芋資源優勢,以及開發的菊粉,輔以針灸、埋線等中醫治療技術,逐步提升中醫減肥效果,打造我省中醫減肥品牌。(省衛生計生委、省旅遊局)

  (六)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加強中藥材研究開發。

  1.依託中國中醫藥研究院和我省高等院校聯合成立甘肅道地藥材研究院,吸納相關科研單位成立當歸、鎖陽、洋姜等研究所。鼓勵申報中醫藥產業方面的科技專項,積極開展甘肅道地中藥材藥理研究及安全性評價工作,為中藥材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爭取將黨參、紅芪、黃芪、鎖陽等中藥材納入國家藥食同源管理目錄或申報為新資源食品。(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工信委、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

  2.充分利用隴藥產業發展等重大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省內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開發藥膳、保健食品、藥食同源中藥材產品。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攻關,共同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推動傳統技術的升級改造。協調製藥企業和醫院加強合作,爭取將使用時間長、療效確切的院內製劑開發為新藥產品。(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工信委、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

  (七)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重點打造一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發展中醫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中醫特色專科。全力推進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省建設,繼續做好甘肅省中醫藥工作先進和示範縣(市、區)建設工作,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興辦高層次的中醫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建立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網絡,提升疾控、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等機構中醫藥預防保健和監督能力。加強人才培養,繼續落實好「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及「中醫師帶徒」培訓工作。深入實施「全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進一步加大中醫藥文化和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群眾對中醫藥認同,促進推廣使用。(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衛生計生委牽頭先行先試推進工作。各市州要根據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本地實際和產業優勢制定先行先試實施方案,確定發展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二)密切協調聯動。各有關部門和市州政府要各負其責,密切協作,積極整合利用資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切實加強與國家對口部委的溝通銜接,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三)狠抓工作落實。省衛生計生委、省農牧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要儘快出臺先行先試的具體配套措施。從2015年4月1日開始,在全省穩步推開先行先試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先行先試對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把先行先試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進一步分解工作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創新工作方法,建立高效管用的運行機制,確保先行先試有序推進。要抓緊對以往出臺的政策措施中限制中醫藥產業和事業發展的條款進行清理修訂,進一步完善促進中醫藥產業和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做法,對工作進度較快的,要給予通報表揚;因工作不力影響進度的,要依紀依規問責。

相關焦點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
    (責任單位:保監會海南監管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各市縣政府) (五)全面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進一步貫徹落實《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海南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和《海南省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方案》,加快省、市縣中醫院基礎設施設備和內涵建設,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形成覆蓋全省的中醫藥服務網絡體系。
  • 【各地貫徹落實】山西:把中醫藥強省實施方案謀劃好
    11月5日至6日,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三場專題研討會,進一步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研究《關於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及《建設中醫藥強省七大工程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相關內容。
  • 2018年福州市衛生計生委部門預算說明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衛生、計劃生育和中醫藥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衛生、計劃生育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政策規劃,並負責組織實施;統籌規劃與協調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配置。(八)貫徹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健全中醫藥服務和管理體系,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制定中醫藥中長期發展規劃;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
    除危急重症患者外,凡符合分級診療病種診斷的醫保患者,原則上只能在參保地或省內參保地以外所有相應級別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不得越級診療,具體按照《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甘肅省發展改革委、甘肅省財政廳關於印發甘肅省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違約行為基金扣減辦法的通知》(甘衛發〔2015〕314號)執行。建立省級結算平臺,統一處理和協調在省級醫療機構就診的50+n種重大疾病分級診療病種新農合基金結算。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衛生和人口發展...
    甘政辦發〔2016〕102號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甘肅省「十三五」衛生和人口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實施進展順利,藥品網上集中採購工作有序推進,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實施零差價銷售。在全省推行分級診療和醫師多點執業。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患者維權體系,形成了行政、醫療機構和第三方調處共同參與的維權體系,人民調解成功率在90%以上。深化醫改、食品安全、中醫藥發展等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5年為民辦實事實施方案的通知
    協作單位:省教育廳、省監察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旅遊局。  實施單位:各市州及縣市區政府。省衛生計生委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對市州及縣市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糾正發現的問題,並對市州工作給予指導,確保工作任務如期完成。  七、工作責任  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協作單位:省財政廳。  實施單位:各市州及縣市區政府。
  • 廣東:五健全一拓展,中醫藥強省建設新突破
    三、健全管理體系,提升中醫藥治理能力一是加快推進全省中醫藥管理體系建設,21個地級市中已有18個市在衛生健康部門設置了中醫藥管理機構,其中雲浮市成立了獨立的副處級中醫藥局,佛山、河源、肇慶和汕頭4市成立了內設的中醫藥局。二是完善中醫藥強省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統籌做好新時代中醫藥工作。
  • 202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要求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以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契機,在服務模式、產業發展、質量監管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共同推動廣東省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醫藥,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
  • 自治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促進自治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實施健康新疆戰略,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積極貢獻。8.優化產業布局,打造中藥材流通產業鏈。制定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和藥用資源品種種植養殖目錄。探索制定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激勵政策,吸引區內外企業在中藥材主產區設立「定製藥園」,鼓勵中藥生產企業、中醫類醫院優先採購「定製藥園」產品,助力中藥材產業扶貧。
  • 山西省印發《關於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實施方案》,包括七大工程26條舉措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郭君偉  3月2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實施方案》,明確中醫藥醫療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拓展、中藥資源保護利用、中藥材生產和質量提升、中藥工業現代化、中醫藥人才培養和中醫藥科技創新等七大工程共26條舉措,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醫藥強省。
  • 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促進湖湘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七)發展中醫藥特色康復服務。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依託現有資源建設省市級中醫康復中心,縣級公立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康復醫院、療養院、護理院等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支持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針對慢性病和傷殘等,制定推廣一批中醫康複方案,推動研發一批中醫康復器具。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
    (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編辦、省發改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排在第一位的部門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制訂全面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意見。長沙市、株洲市繼續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其他12個市州全面實施市級及轄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高校附屬醫院和部門辦醫院參加屬地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 甘肅省1萬名實施方案
    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實施方案為全面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承諾的為民實事目標任務,制定本方案。(二)實施範圍。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應往屆甘肅生源普通高校畢業生(我省藏區畢業生可放寬至普通中專學歷)和願意在甘肅就業的省內院校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畢業生。我省縣級及以下教育機構、鄉鎮衛生機構、街道社區、基層站所等,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十大生態產業相關的國有企業,各類民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
  • 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全文)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涵建設,遴選出首批1300所「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穩定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26個省份出 臺了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國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覆蓋17個省34個縣,在完善人事分配製度、績效考核、服務模式轉變等方面 積累了經驗。繼續實施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40元。  六是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
  • 中央領導對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的重要指示明確了中醫藥發展...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中醫藥的重視達到空前的地步,中央領導的指示精神,是以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為契機,對整個中醫藥事業過去幾十年的努力的一種肯定。是對多年來,以屠呦呦教授為代表的中醫藥工作人員,堅持原創思維,堅持中醫多元化發展包容並蓄的發展模式的一種肯定。」 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甘培尚說。
  • 劉志遠:實施了一攬子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項目
    10月31日下午,對口幫扶地區幫助貴州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在貴陽召開,貴州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張光奇、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汪浩、貴州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劉志遠出席發布會。
  •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在全省推廣使用新冠肺炎防治中醫藥系列...
    各市州、蘭州新區、甘肅礦區衛生健康委,委屬委管各醫療機構:  為進一步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預防、救治、康復全過程,在總結前期中醫藥參與防治經驗的基礎上
  • 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8年部門預算編制說明
    15.指導擬訂全省中醫藥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納入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  16.負責省幹部保健委員會確定的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離休幹部醫療管理工作,負責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外賓來川期間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負責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實施意見
    ,促進湖湘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打造以瀏陽生物醫藥園為核心,輻射全省的現代中藥產業基地。推進中藥商貿流通業發展,推動邵東廉橋、長沙高橋現代中藥材流通市場改造升級,培育一批大型連鎖藥房和醫藥流通企業。推進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鼓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促進中醫藥與養老相融合,研發推廣藥膳、藥飲、藥妝、藥浴等中醫藥保健產品。
  • 醫療衛生健康產業重點看這裡|...
    12月8日,《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及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對「十四五」時期海南醫療衛生健康產業做出部署並提出『加快實現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醫療技術、設備和藥品與國際「三同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