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維持華泰證券BBB/A-2評級 展望「正面」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4月30日,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報告,維持對華泰證券及子公司華泰國際正面評級展望,授予 「B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及「A-2」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並確認了華泰證券擔保的高級無抵押票據「BBB」長期發行評級。標普認為,華泰證券在未來一至兩年能夠將風險調整資本比率(RAC)維持在15%以上,這也是未來提升評級的重要標準之一。

  「正面展望」反映了標普認為華泰證券在未來兩年內有能力提升其資本狀況,預計其評級有機會被上調。2020年第一季度的盈利情況良好,且定向股票交易方面的風險敞口受到良好控制。儘管市場波動較大,華泰證券的緩衝資本仍高於標普嚴格的資本評估準則。

  此次評級將進一步鞏固華泰證券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領先地位,降低海外融資成本,利好跨境業務發展。根據公開數據,華泰證券2019年營業收入248.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35%。

(責任編輯:餘天)

相關焦點

  • 標普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 人民幣「無動於衷」
    基金商城1折起購     繼國際評級穆迪之後,另一大評級機構標普同樣宣布下調中國的評級展望。    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周四(3月30日)確認中國評級為AA-,但將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標普稱,將中國評級展望調至負面是因為經濟再平衡可能比預計更慢。
  • 標普:確認中國寶武集團「A-」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穩定」
    標普預計,中國寶武集團將維持審慎的財務管理,以保持評級緩衝,同時繼續在中國分散的鋼鐵行業中扮演整合者的角色。中國寶武集團的「穩定」展望反映了標普的預期,即該公司將保持盈利能力,並在未來一至兩年內避免大量資本支出。
  • 華泰證券維持智飛生物買入評級:續約Merck 夯實增長 目標價203.13元
    原標題:華泰證券維持智飛生物買入評級:續約Merck,夯實增長,目標價203.13元   華泰證券
  • 華泰證券維持鼎捷軟體買入評級:股權轉讓完成,期待更多協同,目標價...
    華泰證券維持鼎捷軟體買入評級:股權轉讓完成,期待更多協同,目標價34.31元 每日經濟新聞
  • 華泰證券維持國聯股份買入評級:20年業績預告超預期,增長提速,目標...
    華泰證券維持國聯股份買入評級:20年業績預告超預期,增長提速,目標價158.76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5 15:49:52
  • 資色·評級 | 標普:授予新力控股「B」評級;展望穩定
    2020年6月10日,標普全球評級授予新力控股長期主體信用評級「B」。   穩定的評級展望反映我們預期未來一到兩年內,該公司的財務槓桿將溫和上升,以支持其在南昌以外地區的多元化擴張,並維持穩定的增長速度與盈利能力。   香港,2020年6月11日—標普全球評級昨日宣布採取上述評級行動。
  • 標普:確認寶鋼股份和寶運企業「A-「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穩定
    標普預計至少在未來兩年內,寶鋼股份仍將是中國寶武集團最大的利潤和現金流貢獻者。標普也預計寶運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管理能夠與寶鋼股份完全整合。寶鋼股份和寶運企業的 「穩定」展望反映了標普對中國寶武集團的評級展望。隨著中國的銷量恢復增長,寶鋼股份2021年的銷量可能恢復增長。
  • 華泰證券維持新華保險買入評級,財富驅動成長,探尋價值延伸,目標價...
    每經AI快訊,華泰證券12月18日發布研報稱,維持新華保險(601336.SH)買入評級,目標價78.70元。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資產負債雙輪驅動,構建財富管理宏偉藍圖;2)1+2+1」戰略引領,迎來優質發展機遇;3)負債端:發揮風險保障職能,挖掘財富管理和第三方業務空間;4)資產端:「一中心、雙核力、三支柱」打造核心競爭力。風險提示:市場波動風險、利率波動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消費者偏好風險。
  • 貸款質量和盈利能力堪憂 廣發銀行遭標普下調評級展望至負面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5日電 (魏薇)8月3日,標普將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銀行)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標普同時確認了廣發銀行「BBB-」長期和「A-3」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對於此次展望下調,標普解釋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貸款質量和盈利能力的惡化,廣發銀行的資本狀況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 標普調升招商銀行長期信用評級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8日訊標準普爾評級公司6日對外宣布調升招商銀行信用評級,該行長期信用評級結果由BBB上調為BBB+,短期信用評級維持A-2不變,評級展望維持「穩定」。  在國際評級機構紛紛大幅下調境外主權及銀行評級的大環境下,招行此次評級獲得上調,既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大環境,更得益於招行二次轉型戰略的強力推進,審慎的風險文化和在市場經營、業務創新等方面的良好表現。從11月7日標普公布的銀行評級新標準來看,一個重大調整是加強了銀行業國別風險評估方法論(BICRA),該方法提供一個「基準評級」,所在國銀行的信用評級都建立在此基點之上。
  • 特斯拉信用評級再獲提升 標普看中它什麼?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美東時間周四(17日),標普評級公司(S&P Global Ratings)上調了特斯拉公司債務評級,使其信用評級距離投資級僅兩步之遙。標普評級周四將特斯拉債券評級從BB-上調至BB,評級展望為正面。雖然在標普的評級表中,BB為投機類的最高評級大類,不過在實踐中,標普可在每個評級後面加上加號和減號,表示評級在各主要評級分類中的相對強度。特斯拉債券若要被列入投資級,可能要跨越BB+、BBB-兩個臺階。
  • 華泰證券給予石頭科技買入評級:三個維度看石頭科技的星辰大海...
    每經AI快訊,華泰證券01月05日發布研報稱,給予石頭科技(688169.SH,最新價:948元)買入評級,目標價格為1445.84元。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從空間、壁壘、定位三個維度展望,石頭科技的成長之路寬廣而深遠;2)關於空間:掃地機器人遠期家庭滲透率可展望至70%以上,潛力深遠;3)關於壁壘:創造壁壘的能力才是核心壁壘,石頭正在建立全球競爭力;4)關於定位:我們認為石頭科技具備全球服務機器人領軍者潛質。
  • 標普將吉利移出負面觀察列表,釋放行業前景好轉信號?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27日,標普確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BBB-」,展望「負面」,並將評級從觀察列表中移出。在汽車銷量下降的行業趨勢和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國際評級機構陸續下調全球車企的評級和展望。此次標普將吉利評級從觀察列表中移出,是今年以來評級機構首次釋放正面信號。
  • 大商股份:華泰證券買入評級 等待公司質變
    公司06-09年FCFF達到2.29億元、0.92億元、2.64億元和1.09億元。根據二階段、三階段折現及聯合DCF模型假設,三種測算方法下公司真實企業價值區間在100-113.6元,二級市場股價折價率已經達到60%。  我們完全認同大商股份未來發展中的諸多不確定性,也認可市場對於公司體制問題能否解決的擔心和對公司治理結構風險所給予的折價,但60%的折價幅度是否過度,值得我們思考。
  • 華泰證券給予「賣出」評級後 中信建投收盤跌停
    3月8日,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中信建投估值遠高於同梯隊券商和國際投行,有下行風險,下調至「賣出」評級。華泰證券稱,中信建投A股2019年PB估值4.5倍(樂觀假設下業績預測),顯著高於同梯隊券商當前1.4-2倍PB和國際投行1-2倍PB估值水平。預計合理股價在13.86-17.33元/股。PB估值存在較大下行風險,下調至「賣出」評級。
  • 資色·評級 | 標普:因伺機債務重組,路勁基建的評級獲確認;展望...
    •2020年8月25日,我們確認路勁基建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為「BB-」,並確認其擔保的未到期優先債券的長期債項評級為「BB-」。   •我們還授予路勁基建擔保的擬發行優先無抵押美元債券長期債項評級「BB-」。   •穩定展望反映我們認為,未來12個月路勁基建的銷售將保持平穩,利潤率將高於平均水平,並將保持較低的債務增速。
  • 三生國健(688336.SH):華泰證券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32...
    本文來自:華泰證券評級:增持(首次評級)目標價格:32.50元12月13日,華泰證券針對三生國健(688336.SH)發布《中國抗體藥物領導者:三生國健(688336研發布局豐富,收入劍指百億華泰證券認為,公司十大單抗有望貢獻百億級銷售峰值。華泰證券預計旗艦產品益賽普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7.4億元(因疫情影響慢性病用藥、競品進入醫保降價等因素有所下滑)、2021年有望重回增長軌道,首個國產HER2單抗賽普汀2020年6月獲批並有望進入醫保、迅速放量。
  • ...增長,財務結構持續優化,新力控股獲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穩定」展望
    6月8日,惠譽國際評級確認,新力控股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默認評級(IDR)為「B +」,未來展望穩定,與此同時,惠譽國際評級還確認新力控股的高級無抵押評級為「B +」,恢復評級為「RR4」。緊接著,6月10日,標普、穆迪首次覆蓋新力控股,標普授予新力控股「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穩定」;穆迪則首次授予新力控股「B2」企業家族評級(CFR),展望同樣為「穩定」。近些年來的高速增長是各個機構看好新力控股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 華泰證券給予邁克生物買入評級,淨利潤高速增長,發光開啟快車道...
    華泰證券給予邁克生物買入評級,淨利潤高速增長,發光開啟快車道,目標價格為68.68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5 15: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