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記者曹智攝製
機場運行新標杆 協同發展新引擎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探訪
鳳凰展翅,藍天夢圓。
空中俯瞰,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和我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被譽為「世界級工程奇蹟」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猶如一隻金色的鳳凰,翱翔於路網之間。
2012年立項,2014年開工,2019年9月開航投運。運行一年多來,大興機場全力推進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旅客吞吐量已經超過1000萬人次,成為機場運行新標杆、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
近日拍攝的大興機場航站樓外景一角。 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1
指標達「百分百」,成為工程建設史上的典範之作
近日,站在大興機場航站樓隔窗向外看去,只見一架架飛機不時降落、停靠、出發,伴隨著陣陣轟鳴聲,它們昂首衝向天空,向著遠方飛去。
航站樓內,「慶祝大興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字樣不時出現在顯示屏上。
9月22日,隨著乘坐南航CZ8887航班的聶先生辦理完值機手續,大興機場迎來了發展歷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刻——自投運以來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
大興機場投運前,北京市和我省張家口、承德等地居民大都從首都機場乘機。近年來,首都機場保障壓力逐步增大,2018、2019年連續兩年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保障能力逐年趨於極限。
改變這種狀況是大興機場興建的緣起之一。
首都機場1958年建成通航。60餘年來,該機場進行了十幾次擴建。即便如此,面對客流量的增長,無論是機場本身,還是其配套設施明顯超出了其承載範圍。從總體增長態勢來看,首都機場近年來的吞吐量增速明顯低於全國機場平均增速。
修建一座新機場已經成為有關部門的共識。
「首都機場在北,大興機場在南,分散了出行人群。它位於京冀交界處,能夠方便兩地群眾出行,帶動兩地發展。同時,它位於北京、天津城區和雄安新區的中心位置,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關於大興機場的選址,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批准北京建設新機場項目的可研報告。2014年,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配套設施完成設計。2019年9月25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大興機場正式開航投運。
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地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首次實現大體量智能照明……中國民航局機場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興機場不但創造了40餘項國際、國內第一,13項關鍵建設指標達到世界一流,而且國產化率達到98%以上,工程驗收一次合格率100%,可以說是世界工程建設史上的典範之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
勾勒「藝術曲線」,做好世界級項目設計大課題
行走在大興機場航站樓,只見猶如牽牛花般的C型柱體支撐起碩大的頂部,一條條類似太空飛船般的曲線勾勒出充滿未來感的內部空間。很多人專門來此旅遊觀光:「來到這裡,就像來到了科幻世界一般。」
「這就是充滿美感和力量感的『藝術曲線』。搭配上由中央美術學院整體規劃設計、兼有中國特色和未來感的室內陳設,大興機場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忙碌的藝術館,一座藝術的殿堂。」大興機場工作人員介紹。
每年1億人次客流吞吐量、88萬架次飛機起降量是大興機場的遠期規劃目標。面對如此大規模的運輸量,如何設計好是一個世界級課題。
大興機場競標前夕,因為項目規模過大,只有7家實力過硬的國際建築事務所及聯合體的投標方案入圍決賽圈。令人稱奇的是,大興機場最終實施的方案竟然與這7個競標方案都不同。為了達到最優效果,大興機場吸收了各家方案優點,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外方共同進行優化設計,才形成如今猶如鳳凰展翅的五指廊形態。該造型帶來美感的同時也給乘客帶來了極大便利。
在大興機場,無柱空間相當於25個足球場大小、可完整地裝下整個奧運「水立方」的航站樓裡,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登機口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最多不超過8分鐘。憑藉以旅客為中心、五指廊的造型,旅客從辦理值機手續的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
不同交通方式在航站樓實現了無縫連接。城際鐵路、高鐵、地鐵等緊密分布在航站樓地下區域,換乘非常方便。
高鐵、地鐵頻繁過往,身處航站樓卻絲毫不曾察覺。工作人員介紹,高鐵通過時,會產生很強的振動和風壓,大興機場採用了國內首創減隔震技術——在航站樓首層板下設置隔震支座,將航站樓首層和地下一層完全隔開,既隔震又不影響地下層使用,保證了旅客的舒適性。
「整個航站樓不是硬硬地與地直接接觸,而是支在1152個軟軟的橡膠墊上,使得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減隔震建築。」工作人員介紹。
外秀於形,內秀於心。在大興機場乘機時,旅客出港不僅可以全流程採用自助值機、自助行李託運、自助安檢通道及自助化智能查詢設備,排隊等待時間大大減少。大興機場還全面採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行李牌,旅客可以像查快遞一樣查詢行李,隨時知道行李的所在位置……
大興機場體量大、設計複雜,施工也是難點。
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的「機場穹頂」僅用了8根巨型柱體支撐,在為乘客提供了最大公共空間的同時,施工要完成4.2萬噸複雜鋼結構的安裝和7729塊完全不同玻璃的組裝,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如果有誤差,杆件受力的力學模型就變了,一根失效,邊上杆件會發生連鎖反應,最後整個穹頂可能產生危險。為了打造其中的巨大穹頂,我們團隊嚴格控制組成穹頂所需的63400根鋼構件焊接精度,最終誤差不超過兩毫米,並在規定期限內圓滿滿足了任務要求。」北京城建集團大興機場主航站樓項目經理李建華表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
加快「三區」建設,小鄉村成為開放新「門戶」
一個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帶來的不只是通行的便利。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從「天」而降,大興機場周邊原本荒僻的小鄉村正成為我省吸引聚集全球資源與要素的開放新「門戶」。
塔吊高聳、機器轟鳴、人員穿梭……近日,位於大興機場北側的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抓緊施工,幾條通往北京的道路正在進行地下管線施工。
「目前市政工程——七路一渠已全面開工。1號倉儲及物流中心已完成超過50%的樁基施工,綜合業務樓及多式聯運場運轉站也已開工。」項目總工程師黃松貴介紹。
伴隨著大興機場的建設、投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一一划定。三個區域都涵蓋了京冀兩地。
黃松貴施工的區域就位於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內。這裡兼具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的政策優勢,將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物流分撥中心、研發設計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和加工製造中心,實現港區運營一體化。
大興機場東北方向9公裡處,佔地513畝的航空小鎮也是一派火熱建設景象。這是臨空經濟區首批開工項目之一,服務大興機場的重要配套工程,將建成航企生活保障基地,為航企員工提供生活配套服務。
將臨空經濟區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今年以來,臨空經濟區全面啟動了116項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重點推進了民航科教產業園等9個產業項目建設。今年前8個月,臨空經濟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56億元。9月底,臨空經濟區2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投資502億元。
大興機場北線高速廊坊段全線通車,津興鐵路、京雄高速、京德高速、榮烏高速新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圍繞大興機場的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網絡正在加快建設,它們將把大興機場和各交通樞紐進行更緊密連接。在大興機場的帶動下,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正在快步走來。
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興機場地處京津冀核心地帶,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綜合交通布局優化、產業疏解有序推進、經濟要素合理流動、公共服務均衡共享,能有效提升京津冀區域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位置,為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內生動力,有利於促進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河北日報記者曹智)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