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大興無障路,重溫往日曆在目,重謀初心使命驅,重新聚力愛永駐。」升降電梯的盲文按鈕、值機櫃檯前和地面持平的行李傳送帶……2020年國際殘疾人日前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站無障礙體驗調研」活動在北京大興機場線兩座車站(草橋站、大興機場站)、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舉行。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說:「在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我們重走『大興線』,重返『航站樓』,能再一次感受無障礙環境建設所帶來的美好。」
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全國無障礙專家委員會顧問呂小泉、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朝等參與調研的專家學者在調研過程中,結合實際體驗進行了探討。專家普遍認為,無障礙設計不是難以做到的事,但也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事,需要設身處地為殘障人士著想、感同身受地去領悟;也需要以問題為導向,以精品來促發展。
圖: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參觀無障礙衛生間。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 攝
「高標準、高質量、高效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的系統化、標準化、高標化乃至北京城市鐵建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所提供的配套服務,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世界眼光、高端定位、國際標準、中國特色。」呂世明說,「經過民航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中國殘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各方歷經兩年多的努力,打造了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八大系統,樹立了機場建設的標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入選全國首次(2020)無障礙設施設計十大精品案例,體現了業界對機場無障礙建設的充分肯定。」
呂世明強調,「《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設施,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今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指出『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誌,我們要高度重視』。為我們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了遵循和方向。12月1日是新修訂的《民用機場旅客航站區無障礙設施設備配置標準》正式實施的日子,這是民航系統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一件大事。標準修訂實施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重視無障礙環境建設指示的具體舉措,標準充分借鑑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的設計建設實踐經驗,相信隨著標準的貫徹實施,必將提升全國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服務的水平,同時對於示範帶動全社會無障礙環境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無障礙設計:以問題為導向 以細節帶安全
北京城市鐵建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子美具體介紹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在無障礙設計方面做的工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的設計對標航空標準,具體到無障礙設計方面,設置了無障礙電梯,閘機口有無障礙通道。為了方便輪椅進出,無障礙通道比一般通道要寬一些;針對坐輪椅的殘障人士進行一對一的服務,如把鋪板放在輪椅與車之間,方便殘障人士上下車;在無障礙衛生間方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也盡全力與機場統一標準,於細節處為殘障人士提供便利。」
「近幾年來,我們一直在想辦法,希望能將無障礙設施服務的群體再擴大,去服務更多的人,所以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計初期,我們就把這種理念滲入進去,並做了一些突破性的嘗試,比如說無高差的行李託運,不僅服務了行動不便的人,也方便了老年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系統設計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青年女設計師胡宵雯說,「另外,具體到無障礙設施的參數上,我們在國標的基礎上提升了一個臺階。如樓梯、臺階及坡道兩側扶手的高度為850毫米至900毫米,坡道設置上、下兩層扶手,下層扶手的高度為650毫米至700毫米。」
圖: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中)和全國無障礙專家委員會顧問呂小泉(右)針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設計做調研。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 攝
「無障礙設計主要體現在細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草橋站、大興機場站,以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他們無障礙基礎設施建設做得是高標準的。」呂小泉結合上午調研做了一個對比,「草橋站站內設施做得更完善一些。但在流線上,最影響殘障人士出入的就是車廂和站臺的間隙,10公分的水平間隙,3至5公分的垂直間隙,這個可以努力再減小,以期達到不用鋪板的效果。大興國際機場進入安檢區域後,主要是低位服務設施缺乏,充電口高度都是1.2米以上,這個高度,老人、孕婦、殘障人士等群體使用都存在困難。」
全國無障礙通用設計研修營營員、奧組委特聘體驗員杜鵬表示贊同。他說,「無障礙設計首先是關於安全的問題。踏板是給肢體殘疾、老年人、聽視力殘疾等人群使用,需要進行相關培訓。若在鋪設使用過程中,它翹起來的話,其實對殘障人士和工作人員都不安全,容易造成傷害。」
無障礙設計:多方合力共促精品
圖:調研討論現場。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牟昊琨 攝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服務站建設之初,我們就參與到建設的各個細節,並與機場指揮部和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做了
《民用機場旅客航站區無障礙設施設備配置標準》,意義重大。」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設計總監、無障礙專家孫力楊解釋,「有了這個標準,未來,全國的機場建設都會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一樣好,或者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更好。」
「確實感覺在交通系統上、在建築裡面、在運行系統裡面,做好無障礙設計是毋庸置疑的。」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朝說,「我們現在也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交通行業,包括機場航站樓、港口、客運港客運碼頭、高鐵站、汽車客運站,做得比較好的案例收集起來,整理成圖集。未來為交通運輸部制定國標或者行標提供一個基礎和一個參照。」
中國殘疾人發展研究會無障礙專委會副秘書長駱燕表示,「重走『大興線』一路最大的感受就是『溫暖』,始終被無障礙文化氛圍和無障礙人文情懷所包圍。獨立出行、暢行無阻、無微不至,無論是殘疾人、老年人還是所有旅客,在這樣的環境中都能得到安全、方便、舒適、溫馨、幸福的出行體驗,給出行帶來愉悅,我們也感受到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和生活的美好。」
「在未來,我們也會繼續改進,繼續打造時代精品,繼續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汪子美說。
0薦聞榜
(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