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媳潑辣狠毒,小兒媳賢惠孝順,死前婆婆卻將房子給了大媳婦

2020-10-03 向日葵8888

大兒媳潑辣狠毒,小兒媳賢惠孝順,死前婆婆卻將房子給了大媳婦

張桂花是退休職工,丈夫因病去世的早,她含辛茹苦的把兩個兒子拉扯大, 到了適婚年齡,又幫兩個兒子都找了對象,原本以為可以享清福了,沒想到卻是苦難的剛剛開始。

張桂花的大兒子是個貨車司機,找的媳婦張銘是一家大型連鎖珠寶店的普通職工。小兒子性格老實巴交的,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小兒媳夏樹是個老師。

張桂花最煩心的是和大媳婦之間的糾葛,矛盾的根源來自與當初媒婆和大兒媳介紹對象的時候,把張桂花家裡的條件吹得太好了,所以大兒媳嫁過來之後心裡落差太大。加上自己工作性質頻繁的看到各種有錢的大老闆一擲千金,所以經常抱怨大兒子沒用。大兒子在家裡白白受氣,於是就遷怒自己的母親,抱怨家裡為什麼沒有錢。

不過大兒子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燈,長年累月的在外面跑,也染上了一身壞毛病,吃喝嫖賭可謂是樣樣俱全,為此張銘和他基本上在家都互不搭理。按理說夫妻兩人早應該離婚了,但是夫妻兩卻絲毫沒有離婚的想法,因為他們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張桂花房子。

張桂花現在住的房子,雖然說是破舊的職工房,但是地段好,附近已經通了一條地鐵線了,現在又在建第二條地鐵。等建成之後,這套房子的價值至少在500萬以上,換誰誰不動心?於是大兒子和大兒媳這對貌合神離的夫妻,為了這一個共同的目標,楞是不肯散夥。

小兒子還算本分,經常來看張桂花。尤其小兒媳,由於是老師,學校又離婆婆家不遠,空閒時間經常跑過來看張桂花, 一起陪著她聊聊天,看看電視劇,這是讓張桂花最開心的事情。

不過好景不長,張桂花被檢查出得了癌症,送進了醫院。出了這件事後,兩個兒子和兒媳好像都表現得很關心。不過小兒子和兒媳婦是發自內心的關心。而大兒子和兒媳則每次來都旁敲側擊的問遺產該怎麼安排,張桂花都閉著嘴不肯走漏一點風聲。

在醫院裡住了大半年,化療了幾次後,張桂花執意要回家住,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在再拖下去也是平添痛苦,不如安穩的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刻。

回到家後,張桂花的確也度過了一段很安穩舒適的日子,尤其是小媳婦夏樹肯花大量的時間陪她嘮嗑,讓她寬慰不少。

這天夏樹和平時一樣,下完班之後想去婆婆家照顧她,走到婆婆家門口的時候,被幾個帶墨鏡,身上有紋身的彪形大漢攔住了,對方稱自己是張銘夫妻請來「封閉式」照顧張桂花起居的。

張桂花就這樣被張銘和大兒子給「保護」了起來,夏樹和小兒子一個星期就只能見一次面,並且還只有十分鐘的時間。

張銘和大兒子為了套出房產證的下落,對張桂花可謂是軟硬兼施,張桂花就是不肯開口。眼看張桂花身體越來越差,要是就這樣下去,等她死後這房子可就是兩兄弟平分了,至少二百五十萬就沒有了。

張銘可不甘心,她使出一招最惡毒的,她兇巴巴的對張桂花說:「你要是不告訴我們房產證在哪裡,你剩下的日子裡一次都別想見到你小兒子和兒媳一面。」

聽到這話,張桂花像是被觸動了什麼,她猶豫了一會,最後嘆了口氣,開口道:「你們拿紙來,我現在立一份遺囑,等我死後這房子就歸你們,不過我要夏樹兩口子陪著我走完最後的日子。」

張銘夫妻兩人欣喜若狂,連忙找來律師,立下了遺囑。

拿到遺囑再三確認之後,張銘夫妻兩人才總算放下心了,接下來的日子就放鬆了對張桂花的監管,她總算可以和小兒子兒媳一起度過這最後的天倫之樂。

一個月後,張桂花安詳的離開了人世。張銘和大兒媳歡天喜地的搬了進來,準備著手賣房事宜,卻被告知這套房子已經不是在張桂花的許下,遺囑並不能生效。

與此同時,一個有名律師所的律師找到了夏樹夫妻,將一個信封遞給了他們,裡面有一張銀行卡還有一封信,夏樹兩人打開信之後,明白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原來張桂花早就知道了大兒子和兒媳心思不正,在打自己房子的主意,為了以防萬一她在得知自己癌症的時候就將房子給售出了,留下這筆錢偷偷的委託了律師所等她死後將錢交到小兒子和媳婦手上。不過售房的時候她提了一個條件,就是讓自己再住一年,所以張銘夫妻這才一直被矇騙在鼓裡,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相關焦點

  • 婆婆開口閉口大兒媳好,小兒媳忍不住反駁,婆婆沉默不語
    婆婆開口閉口大兒媳好,小兒媳忍不住反駁,婆婆沉默不語樂樂在結婚之後一直就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有兩個兒子。我家裡事,移動市場的自建房,大兒子娶了老婆之後,就出去買房自己住了,小兒子在家和婆婆住。婆婆總是三天兩頭說樂樂懶,就好比收拾自己房子,婆婆是天天收拾,樂樂是等周末不上班的時候才會收拾。
  • 一位婆婆的內心獨白:幫小兒媳貼錢看孩子,生病只敢讓大兒媳伺候
    殊不知,條件好的兒子兒媳,願意去孝順父母,那是他們的本分和孝心。但父母也不能做得太過分,讓兒子兒媳寒了心。有些婆婆,總是喜歡拿捏兒媳。明明自己貼錢貼人幫對方照顧孩子,可等自己病倒需要出錢出力時,卻只敢找另外一個兒媳,就因為另外一個兒媳好說話。這就是典型的,誰好說話就欺負誰。
  • 兒媳讓婆婆喝十年青菜湯,臨終前說:媽,存款都留給你
    王婆婆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十年前癌症去世了,留下已經六十歲的兒媳在家務農,二兒子和三兒子都是吃公家飯的,在城裡拿著高工資。王婆婆本來一直跟著大兒子在農村老家,大兒子去世後,兩個小兒子便把王婆婆接到了城裡享福。王婆婆去城裡沒兩天便被兩個城裡兒媳百般嫌棄。已經六十歲的大兒媳毅然把八十歲的王婆婆接回了農村照顧。
  • 65歲婆婆:在兩兒媳家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最不受寵的兒子最孝順
    只是老伴在兩年前,最終因為病痛永遠離開了她。老伴的去世,婆婆非常傷心,覺得自己的整個天都塌了下來。她自己一個人守著偌大的房子,顯得悽涼和酸楚。哪怕年輕時,他們是相親結婚,感情並不是特別好。可經過這麼多年相濡以沫的相處,他們早已把彼此銘刻在心中。所以老伴一去世,65歲的婆婆就病倒了,一病就兩個月。
  • 婆婆氣走大兒媳又去小兒子家立威,兒媳反駁:想你兒子同時離婚嗎
    我三嬸也是個不懂理的人,奶奶覺得三兒媳小,自然會寵著。母親跟我說過一件事情:我大哥一歲的時候生病,沒錢看病,奶奶硬是不給看。她氣得抱著孩子邊哭邊走路回到娘家,等她趕到娘家,孩子悶氣那小臉都憋紫了。好在我大哥福大命大,總算撿回來一條命。從那之後,我媽跟我奶的梁子也便結下了。
  • 婆婆不願獨居,去2個兒子家輪流養老,半年後2個兒媳要離婚
    嫂子熱情開朗,而大伯哥生性木訥,兩人性格算作互補,婚後夫妻倆一起外出打工,前兩年回鄉在村西頭蓋了一幢新房子。然而婆婆來了卻看不慣,常數落大兒子窩囊,不應該被大兒媳騎在脖子上。大伯哥愚孝,居然聽從了婆婆的慫恿,開始對媳婦的強勢不滿,甚至故意唱反調。
  • 公公去世,2個兒媳爭著給婆婆養老,一個月後婆婆租房住養老院
    然而自從婆婆住院後,態度陡然發生變化,2個兒媳競相孝順,每天爭著在醫院陪護,給婆婆做各種營養餐,同病房的人都羨慕張阿姨好福氣。出院時,2個兒媳爭著給婆婆養老,都邀請她住到自己家。張阿姨本不想麻煩孩子們,可又不忍心辜負這一片孝心,思來想去只好同意兩家輪流住。
  • 大兒媳坐月子,婆婆做30天水煮蛋,小兒媳過門後婆婆嘗到了苦頭
    夫妻倆在同一個屋簷下過日子,即便偶爾發生一些小爭執,那也是正常現象,沒要因噎廢食。反倒是婆媳矛盾,對婚姻更具殺傷力。婆媳關係和諧,有助於提升婚姻幸福指數,而婆媳關係糟糕,影響的將不止是夫妻兩個人。,稱讚兒媳知書達理,特別在得知周妍有身孕後,婆婆當即表態:「兒媳,你掙錢辛苦,我去你們家給你燒飯洗衣服,家務活你就甭操心了。」
  • 婆婆嫌兒媳不賢惠,兒子馬上休妻,亡父託夢:本應休掉的是你媽
    嫁做人婦,遇到惡婆婆咋辦?重慶陳女和臧女的經歷,到是能給人以警醒。陳女和臧女先後嫁進一戶安舉人家做兒媳婦,同樣遇到惡婆婆,兩人之境遇卻天差地別。安舉人早年去世,留下沈氏和兩個兒子,相依為命。家裡有點小財,加上年輕守寡,一手帶大兩個兒子,這沈氏就覺得自己有天大的功勞,在家裡說一不二。
  • 婆婆插足兩個兒子的婚姻:跟兒媳爭家庭領導權、經濟權,扇耳光
    第一次婆媳大戰幾個月後,張春菊的大兒媳即將臨盆,應大兒子的要求,她搬進了大兒子家。張春菊一改過去柔聲細語的性子,雷厲風行的全面了解了大兒子家裡的情況,接著給兒子上了婚後的第一堂課:媳婦是外人,經濟大權要拿過來,你做不到的就交給我。於是,這個家裡的第一次婆媳大戰火速燃起了。
  • 兄弟倆房子挨著蓋,一家養一個老人,大兒媳留守大山照顧公公婆婆
    76歲的馮大爺說:「這是大兒子和小兒子的家,現在家裡就我們老兩口和大兒媳,其他人都在外頭打工,要到過年才能回來。我們老兩口他們兄弟倆一家養一個,我跟老大過,老伴跟老么過。」馮大爺跟老大過,馮大爺身體不好,老大家的農活都是老大媳婦在幹。老大媳婦以前也和老公、兒子一起在延安洛川做蘋果生意,公公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她就回家照顧公公。
  • 婆婆對2個兒媳厚此薄彼,一場變故後,婆婆決定彌補過錯
    結婚時,婆家沒給大兒媳一分錢彩禮,卻主動給了小兒媳10萬彩禮,小兒媳父母雖然陪嫁一套房子,可清楚告知那是女兒的婚前財產。而這套房子,更是加重小兒媳在婆家的話語權,但凡有任何事情,婆婆總是先徵求小兒子小兒媳意見。
  • 12年前兒子不幸離開,狠心將兒媳孫女攆走,12年後遭報應
    獨自一人將兩個兒子撫養成人,53歲時,大兒子意外去世。三年前,李阿姨的大兒子意外去世了,大兒媳生了個女兒。李阿姨農村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重男輕女。三年前,趁大兒媳出門,婆婆與小兒媳聯合,家裡換了把鎖,然後將兒媳和孫女的東西全部院子裡,間接將大兒媳攆走了。
  • 婆婆臨終把拆遷款給了大兒媳,只給小兒媳一頂帽子,俺戴上笑了
    前幾天婆婆突然生病,而且病情很快就惡化了,臨終前她把所有人都叫到一起,把家裡的存摺交給了大兒媳,那是婆婆老房子的拆遷款,她順手拿起身邊的一頂帽子給了我,並囑咐我三天之後再戴上,我含著淚點點頭。就這樣婆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 一個老人的哭訴:大兒媳沒給一分彩禮,家產全給小兒媳,老了悽涼
    趙阿姨娶大兒媳時沒有給一分彩禮,卻把全部家產給了小兒媳,晚年卻落得如此的下場。不過這個大兒子除了性格木訥之外,倒是一個孝順的人,出去工作的錢,基本上都會全部給完我。大兒子比小兒子大3歲,本來他的學習成績也是很好的,可是我心疼錢,讀了初中就沒有讓他繼續讀下去了。當時大兒子哭著跪下來求我,可我一想到小兒子讀大學還要花一大筆錢,也就狠心的逼他外出工作。相比下,我認為自己的小兒子學歷高,比大兒子這個木訥的人學歷高還比較重要,像大兒子又不太會說話,學歷再高又有什麼用?
  • 婆婆生病想吃餃子,大兒媳不給做,二兒媳做好送去後樂了
    兩個兒媳本來想把孩子交給公公婆婆帶,她們也回到城裡打工,但是婆婆卻不同意,因為婆婆不想讓孩子成為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而且他們家在農村的生活條件本來就很好了,也不缺錢花,兩個兒子去城裡打工,婆婆都是不同意的。現在有了孫子,孫女了,兩個兒媳也想出去打工,婆婆當然是更不會同意的。為此兩個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變得十分的不融洽。
  • 婆婆生病想要吃餃子,大兒媳不給做,二兒媳做好送去後樂壞了
    為此兩個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變得十分的不融洽。,但是自己的老伴去城裡辦事了又不在家,於是他就給兩個兒媳打電話,結果是,大兒媳直接拒絕不給做,二兒媳雖然對婆婆不幫她帶孩子也有怨氣,但是想想婆婆也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而且又想想自己自從嫁到他們家後,婆婆在其他地方也沒有虧待過她什麼,就同意了給婆婆做餃子吃。
  • 婆婆嫌棄前媳婦娘家窮,對她百般刁難,兒子再婚後,她後悔不已
    張婆婆是我們一個村的,這段時間她經常去找村幹部哭訴,說她兒子媳婦不孝順,城裡的家門不讓進,小孫子也不讓看,讓村幹部去調解一下。張婆婆七十多歲了,按說她這個年紀兒子媳婦不孝順是很可憐,讓人同情的。可一想起她以前對前媳婦李潔做的事情,我們都覺得她是自做自受,是她的報應。張婆婆的兒子和前媳婦李潔是自由戀愛的。前媳婦是我們鄰村的,我們都認識。
  • 媳婦眼裡的「惡婆婆」
    媳婦懷著孕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能兒子來做,因為生孩子做家務帶孩子本來就是女人的事。2.婆婆爭當家裡的女主人兒子結婚了,但是還是自己的兒子,還是一家人,一家人當然要聽自己的管教。大到買房裝修,生孩子,小到孩子穿衣,兒子衣食住行,孫子養育,都應該聽自己的,絕對不能聽媳婦的。包括媳婦也應該聽自己的,孫子是她家血脈,媳婦只是生了他而已,主要教育還是要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