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家庭中,家長的身份猶如一個舵手,指揮每個家庭成員積極向前航行。而身為掌舵人,除了要有勇有謀,還需要大公無私,才得以令人信服。
然而在多孩家庭,父母總是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從而導致被偏愛的孩子有恃無恐,不受重視的孩子會自覺躲開。當父母偏心成為習慣,將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嚴重影響家庭內部團結。
老話常說「愛屋及烏」,嫁進來的兒媳,雖說也屬於家庭當中的一員,但是她們在公婆心裡的位置,大多根據丈夫在家庭裡的地位早已定性。不受待見的兒子,所娶的妻子往往也難討公婆歡心。
婆婆對兒媳厚此薄彼,是最不明智的選擇。因為兒媳不像兒子是自己所生,她們沒有義務聽從婆婆說教,之所以對婆婆恭敬,完全是顧及夫妻之情。倘若婆婆一再不知收斂,那麼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02
楊柳和老公是自由戀愛,沒結婚前楊柳對老公的家庭非常好奇,逢年過節廠裡輪休,可老公總是主動值班。拜見過公婆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公在家裡屬於可有可無的角色,公婆只喜歡小叔子。
老公老實木訥,不如小叔子能言善辯,況且兄弟倆一個是普通工人,一個坐辦公室,所以婆婆常誇耀小兒子聰明有本事。後來楊柳和弟媳相繼過門,不管楊柳如何努力,始終不得公婆歡心。
婆婆一直不滿意楊柳的家境,看不起她爸媽是種地的,而小兒媳父母有著體面的工作,富裕的家庭條件。更何況弟媳讀過大學,說話也八面玲瓏,公婆始終覺得兩個兒媳簡直沒法比。
結婚時,婆家沒給大兒媳一分錢彩禮,卻主動給了小兒媳10萬彩禮,小兒媳父母雖然陪嫁一套房子,可清楚告知那是女兒的婚前財產。而這套房子,更是加重小兒媳在婆家的話語權,但凡有任何事情,婆婆總是先徵求小兒子小兒媳意見。
03
弟媳嘴巴甜,時常送婆婆一些她不要的化妝品和衣物,婆婆稀罕得跟寶貝似的,逢人就誇小兒媳孝順。楊柳是個重禮節的女人,逢年過節手頭再緊,都事先將給公婆的節禮置辦好,但是那些東西再貴重,在婆婆眼裡都不如小兒媳的好。
每次回婆家吃飯,婆婆都叫大兒媳早早去做飯。大夏天,楊柳一個人在廚房揮汗如雨忙碌,婆婆卻拉著小兒媳喝茶聊天吹空調。有次楊柳實在身體不舒服,剛提出讓弟媳幫忙洗碗,婆婆不樂意了,說廚房都是油煙,別嗆著小兒媳。
每到農村豐收時節,楊柳父母便給女兒送各種新鮮果蔬糧油,她惦記公婆,總是分出一半送過去。然而有次楊柳去弟媳家串門,看到門口紙箱裡的東西很眼熟,那是她父母親手灌制的香腸。弟媳不以為然告訴她:「這是婆婆特意去農村集市買的,我們都不喜歡吃,正準備當垃圾扔掉,嫂子你要是不嫌棄就拿走。」
自從楊柳知道婆婆把她的好心,轉手送給弟媳,還編了一堆漂亮話後,楊柳便決定不再討好公婆。她和老公每月那點死工資,生活本不富裕,與其省吃儉用讓婆婆拿去做人情,不如自己留著改善夥食。
04
之後不是必須出席的場合,楊柳輕易不去婆家。據她所知,婆婆將家裡的傳家寶玉鐲,早已偷偷摸摸傳給弟媳,還打算將老房子過戶給小叔子。對於這些,楊柳不關心,她覺得不是自己的錢別去惦記,只要老公能真心對她,那就是幸福。
那天半夜,婆婆哭著打來電話,說公公突然昏迷不醒,等楊柳夫妻倆趕去醫院,公公已經走了。婆婆受不了打擊,整天渾渾噩噩茶飯不思,老公怕出事,便和小叔子家商量輪流照顧婆婆。
然而不等小叔子開口,弟媳一口回絕,說她和小叔子工作都忙,家裡那些高檔電器婆婆不會用,婆婆還是去哥嫂家住最合適。雖然弟媳話說得委婉,但是楊柳和老公聽得出來,她不歡迎婆婆。老公身為長子沒辦法,他們只好把婆婆接回家。
可是婆婆並不領情,整天雞蛋裡挑骨頭,說大兒子大兒媳不好,吵著要去小兒子家。楊柳被逼急了,當著婆婆的面撥通弟媳電話,結果弟媳直截了當告訴嫂子,她和婆婆沒感情,哪怕出錢送她去養老院,也不可能親自伺候她。
05
聽了這話婆婆沉默了,擔心她出意外,楊柳和老公一個白班,一個專門值夜班,過了3個月牛郎織女的生活,總算陪伴婆婆走出那段人生低谷。而通過這場變故,婆婆看清了人心,原來最疼愛的那個子女,未必能靠得住,她決定有生之年好好彌補過錯。
在所有家庭關係中,婆媳關係最重要,也最不容易維護。如果只有一個兒媳,倒還好培養感情,可如果家裡有一個以上的兒媳,就有了比較,其中當屬嘴甜家境好收入高的兒媳最能討婆婆歡心。
婆婆一碗水端不平,是婆媳相處中的大忌。每個兒媳剛嫁到婆家,是本著尊敬公婆和睦姑嫂的原則,在婆婆不公平公正的對待中,兒媳逐漸寒了心,只能對婆家人敬而遠之。
而「上行下效」,是兒媳對抗婆婆最直接的做法,倘若惡婆婆不懂得悔改,最終會親自品嘗當年種下的苦果。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