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過得怎樣?2位婆婆給女人們提個醒

2020-11-05 零度情感小姐姐

電視劇《在一起》中的一對婆媳,在面臨生死抉擇時刻,婆婆毫不猶豫地把唯一的一個床位讓給了兒媳婦,兒媳婦把自己鎖在屋子裡試圖讓婆婆先獲得救治。

現實生活中,即使沒有那麼多危急時刻,但是這個故事同樣告訴我們: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媳關係並不是解決不了的矛盾。

徐婆婆,65歲|媳婦是我們家的自豪

我和媳婦相處8年了,幾乎沒有和兒媳婦鬧過不愉快。我的兒子35歲才結婚,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合適的,我生怕哪點做的不好,影響他們的夫妻關係。

兒媳婦家庭條件比我家好,學問也高,最主要的是脾氣好,從沒見她大聲吼過誰,我第一次見她,我就很喜歡她。

剛結婚的時候,兒媳婦工作壓力大,總是失眠、脾胃也不好。我從老家找了老醫生給她瞧瞧,擔心她沒時間熬中藥,我隔幾天就去城裡監督她吃藥。後來,媳婦的失眠好了很多,看著她身體健康,我很高興。

去年有一次打電話,我無意間提起家裡的洗衣機壞了。沒想到,三天以後,兒媳婦在網上買的洗衣機就送到家裡了,還是全自動的。我高興極了,趕快向我的老閨蜜們「炫耀炫耀」。

我認為婆媳關係好,一半看緣分,一半靠方法。如果遇到一個懂得感恩的媳婦,她會記得你對她的好,加以回報。如果兒媳婦一味索取,婆婆再努力也沒用。

李姥姥,70歲|曾經的磕磕絆絆讓我懂得珍惜

我是一個強勢的母親,對兒子和媳婦一開始並不看好,甚至想要拆散他們,後來生活中發生的坎坎坷坷讓我明白:對媳婦好,不僅是在幫兒子,也是在幫自己。

20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見到未來媳婦,個子不高,瘦瘦的,說話聲音很小。那時候,我心裡很矛盾:這麼小的個子,以後孩子會不會受影響?我兒子那麼優秀,怎麼會看上她?

雙方父母見面、定親、結婚,我都沒給兒媳婦好臉色。我要讓她明白,這個家裡是婆婆做主!


60歲那年,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了。要說也是禍不單行,又檢查出了高血壓。那時,兒子工作很忙,家裡生活壓力也大,請不起護工照顧我。兒媳婦辭去了工作,每天給我送吃送喝陪床,比我自己的親女兒都勤快。

看著媳婦瘦小的身體忙前忙後,還要照顧孫子,我心裡又羞又愧。出院後,我決定不回老家了,留下來照顧孫子,減輕兒子和媳婦的負擔。現在,他們每年都帶我去旅遊,定期帶我檢查身體,血壓也控制的很好。

我想著:以後的日子還很長,曾經的我對兒媳婦非常苛刻,現在能彌補一點算一點。

結語

婆婆也是從兒媳婦過來的,苛待兒媳婦,就是苛待未來的自己。

現實生活中,婆婆最吝惜給兒媳一聲誇獎;兒媳最吝惜給婆婆一點肯定;有了分歧,誰都不願意否定自己或者肯定對方。

婆媳的日子是一天天過的,生活的哲理也是慢慢積累起來的。無論什麼時候開始對媳婦好,都不晚。

相關焦點

  • 年輕時對兒媳不好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如何?聽聽三位婆婆的經歷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婆媳處得好,完全是「雙贏」的結局,而婆媳一直是水深火熱的狀態,彼此則都會或多或少為之付出代價,也會受到傷害。很真實,如果婆婆們在兒媳剛進門的時候,就故意刁難,或者在兒媳們最艱難的那幾年,自己有能力也不出手相幫,而是冷眼旁觀,對兒媳完全還不如對陌生人熱情。那麼,若干年後,當婆婆們老了,她們的晚年日子又會過得如何呢?
  • 年輕時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生活都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心底有一股惆悵湧出,想起自己也是為人兒媳,如今和婆婆相處融洽,但想到那位朋友的婆婆,晚年生活慘澹,不禁為她感到難過。那位婆婆對兒媳很好,年輕時也把她當成半個女兒,但是年老了以後,就被兒媳嫌棄,嫌棄各種麻煩,看著她的話,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有很多讀者也向我反應過其個人所遭遇到的婆媳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偶爾向我吐槽和婆婆之間出現的矛盾分歧。未出嫁的小女生們是這樣期待的,而說實話,對待婆媳之間的問題,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那些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這三位婆婆說出了實情。一、囂張跋扈的對待,最後在養老院度過餘生68歲的李婆婆:我這個人啊,其實從小脾氣就很暴躁,一直到我長大了結婚生子,都是囂張跋扈的習慣了。
  • 「曾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3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智慧的婆婆也都懂得,對兒媳好,不去跟兒媳爭風吃醋,兒子的感情生活才能更好。讓他在家庭中也才能少一些的為難,多一些的省心,也才能更專心去拼搏自己的事業。雖然婆媳問題自古以來就難解,但作為婆婆,我們也都是從兒媳過來的,應該更懂得兒媳的處境。老話常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現代婆婆大都拎得清,知道對兒媳好一點,總沒有錯的。
  • 曾對兒媳壞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2位79歲老人說出實情
    婆媳矛盾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最焦點的矛盾之一,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要結婚的,那麼就必然會遇到婆媳矛盾,而往往矛盾鬧到最後,其實雙方都有受傷,曾對兒媳壞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2位79歲老人說出實情,太現實。 首先就是一個79歲的王婆婆,她年輕的時候,其實就受到婆婆的苛待,經常就是各種雜務都讓她去做,而且還各種訓斥她,她年輕的時候心想熬過去就好,而她也熬了過來,成為了一個婆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婆婆的影響。
  • 那些沒照顧兒媳坐月子的婆婆,晚年過得怎樣?3個婆婆說出大實話
    ,這些事處理得好,女人的一生會順利很多。如果處理得不好,那可能會影響一生,一生都過得不順心。比如坐月子,女人在月子裡吃好睡好,身體很快就會恢復了。可沒有休息好的話,月子裡落下了毛病,是很難治好的,所以坐月子對女人來說很重要。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但是現實中,卻有很多婆婆總是在和兒媳耍小聰明,於是處處和兒媳作對,這樣的婆婆在晚年時一定不會幸福。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想別人怎麼對你,自己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婆婆如果能真心對待兒媳,兒媳也一定會真心對她。有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採訪,在採訪中,一個女人採訪了3位65歲以上的老人。這幾位老人平時都兒媳都特別好,那她們在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 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4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很多丈夫婆婆都不理解,為什么女人可以記一件事情記那麼久,時不時還要拿出來翻一翻舊帳,再填上幾筆。我只能說,即便你不能理解,那也是女人們心底裡最在意的事情。問題不在於女人可以把陳年舊事記多久,而是這件事情對於女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就比如說月子仇。
  • 「那些對兒媳好的婆婆現在過得怎樣?」3個65歲的婆婆說了實情
    確實,婆媳問題自古就是一大難題,基本上很少有婆媳能夠相處得「親如母女」,不是兒媳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就是婆婆覺得兒媳做得不對。別不信,專門去採訪以下這幾位65歲的過來人,年輕的時候善待自己的兒媳,現在晚年都過得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 傾力幫兒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好嗎?3位60歲老人的講述,很戳心
    俗話說的好:「女人何必為難女人」,其實,作為同樣從兒媳過來的婆婆,既然已經被自家婆婆拘束了大半生,為何還要因和兒媳爭風吃醋而糟心後半生呢?其實,明事理的婆婆都知道,自己和兒媳相處融洽,最受益的是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勾心鬥角」夾在兩頭為難的也是自己的兒子。做一個好婆婆和好媳婦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而好婆婆的標杆無疑是「幫忙帶娃那些事」。
  • 曾對婆婆不好的兒媳,晚年過得怎樣?3位「過來人」,3種結局
    這是因為,女性之間比男性更加容易產生口舌之爭,而面對一個外來的女人,許多婆婆都會百般挑剔,這讓兒媳們忍不住想:婆婆到底是希望兒子娶老婆,還是不希望呢?由此,婆媳之間的矛盾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緩解,也時常產生更激烈的衝突。
  • 年輕時被婆婆欺負,老了能不給婆婆"養老"嗎?3位女人說出實話
    年輕時被婆婆欺負,老了能不給婆婆&34;嗎?3位女人說出實話,這三位女人的經歷,很真實。01、&34;鄭大媽是村裡的模範媳婦,她的婆婆如今年邁,腿腳不方便,都是鄭大媽在照顧。據說,鄭大媽早年也經常被她婆婆欺負,她婆婆早年也是一個不好惹的&34;,她有三個兒媳婦,三個兒媳婦都受過她的欺負。
  • 在坐月子時對兒媳不好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心裡話
    導語: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很多兒媳在坐月子期間,遭受了婆婆的虧待,這些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呢?林婆婆:我兒媳生的是個女兒,我從小就重男輕女。兒媳說只打算生一個,可生的是女兒,所以我就老大不高興,兒媳坐月子期間,我頓頓給她煮便宜菜吃,誰讓她生的是女兒,生女兒就只有這種待遇。因為我兒子忙於工作,所以坐月子期間,都是我在照顧兒媳,我照顧得不怎麼周到,我覺得她生了一個賠錢貨,根本就不配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我每天煮給她的夥食都非常差勁。
  • 那些對兒媳婦好的婆婆,現在過得怎樣?3位60歲的過來人說實話
    確實,很少有婆媳可以相處得親如母女,婆婆覺得兒媳婦兒搶了自己的寶貝兒子,兒媳婦覺得婆婆管的閒事兒太多。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的婆婆怕兒媳婦以後甩臉色,所以就刻意的刁難兒媳婦,相當於給兒媳婦一個下馬威。有的婆婆總是掏心掏肺地對兒媳婦好,自己可以吃點虧,但是兒媳婦是陪伴兒子走完下半生的人,不能虧待。其實換位思考,不管什麼情感,都是以真心換真心的,婆婆對待兒媳婦很好,兒媳婦也不是鐵石心腸,感受到了婆婆的真心,肯定會加倍的對婆婆好,那之前吃的虧,老了就是福報了。
  • 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兒媳也會對她好嗎?」3個70歲婆婆說大實話
    導語:婆婆只要對兒媳好,兒媳將來就會對婆婆好嗎?聽聽這幾個婆婆的大實話。周女士:70歲。我對我兒媳婦挺好的。但有些人的心就是捂不熱的,你對她好,不代表她將來也會對你好,我現在都70多歲了,本來兒子是和兒媳婦住在本地,那時候我經常可以到他們家去看看孫女,給他們做做飯,可後來兒媳婦說外地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非要我兒子在外地買個房,全家搬到外地去了。
  •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更靠得住?3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因為天天都和兒媳在一起,所以這麼多年來,其實我已經和兒媳越來越熟悉了。兒子在外工作,我們兩個女人在家裡只能互相依靠,我們不能起內訌,兒子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如果我們兩個女人在家裡又起內訌,那會讓兒子更加難做人。人到晚年,我身體如果有病痛,我習慣性地第一時間會打電話給兒媳,畢竟兒子在外面開車也不能第一時間趕回來。
  • 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生活過得好嗎?過來人說出內心實在話
    導語:很多兒媳婦並不會對平時和婆婆的相處衝突太過介意,但會很介意婆婆在月子期間對自己的不照顧,月子之仇是大多數兒媳耿耿於懷的根本。坐月子在有些婆婆眼裡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認為每個女人都要生孩子。所以她們對兒媳對坐月子這件事也不怎麼上心,很多兒媳和婆婆月子之仇就是這麼來的。林阿姨就和自己的兒媳有月子仇。
  • 曾對兒媳不好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這位老人的遭遇,不值得同情
    她婆婆是個厲害人,生著一張厲害的嘴,做姑娘時就潑辣的很,嫁了人把自家丈夫管得死死的不說,連帶公婆都怕她。她在家作威作福慣了,娶了兒媳第一件事就是立威。鄰居們知道後不免議論,說那老太太就是年輕時太厲害了,天天說不用兒媳伺候,現在不還是得指望兒媳給她送飯。當初何必那麼蠻橫呢,不然晚年何至於過成這樣,沒人搭理她,一個人吃了飯孤零零躺在床上。
  •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3個婆婆說出心裡話
    隨著人的思想進步,帶孫子不再是奶奶的專利,很多外婆也帶起了外孫,有的人家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4位老人圍著寶寶忙碌,一起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幸福。不過也有一些婆婆覺得,一代管一代,自己生兒育女的義務好不容易完成了,不想再把這個繁重的過程重複體驗一遍,趁著腿腳利索,抓緊時間享受生活,餘生只為自己好好活著。
  • 兒媳,你的事別找我」婆婆年輕時沒善待兒媳,晚年很悽苦
    袁丹也沒想過要靠婆婆,所以當時聽到婆婆這麼說,也沒覺得有什麼。只是沒想到的是,結婚沒多久,袁丹就懷孕了。因為是第一次懷孕,很多東西都不懂,加上當時孕吐反應特別大,袁丹特別希望婆婆能夠過來,幫自己做點飯什麼,好幫襯下自己,於是就向婆婆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