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4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2020-09-14 黑皮和方臉

很多丈夫婆婆都不理解,為什么女人可以記一件事情記那麼久,時不時還要拿出來翻一翻舊帳,再填上幾筆。

我只能說,即便你不能理解,那也是女人們心底裡最在意的事情。問題不在於女人可以把陳年舊事記多久,而是這件事情對於女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就比如說月子仇。生育是女人生命中最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既醜陋又美麗,既汙穢又聖潔。

對於女人而言,分娩不僅僅是代表了「卸貨」,更意味著人生邁入了下一個階段,有的新的開始,新的出發點本來是好的。


然而,就在這懷孕到坐月子的過渡期間,有很多女人卻慢慢對婚姻、對家庭死了心,對丈夫失去了期待,更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燃起的渴望。

女人是偉大的,可以從身體裡孕育出另一個小生命。但同時女人也是脆弱的,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哪怕一點點的風吹草動也會讓她膽戰心驚。

有些事情發生在平時或許微不足道,但如若是在此時,再小的事情若放置不理也會發酵成大事。

其實,寬容待人也是在寬容待己,是給自己的餘生留有餘地,很多人都想知道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的如何?我採訪了4位老人,她們說出的實情,很扎心。


張老太,71歲,她覺得晚年不好

張老太最近摔了一跤,左腿脛骨骨折,躺在病床上的一個多月裡,一直照顧張老太的都是她的大兒媳。

大兒媳不苟言笑,平時要上班,但每天都會準時按點的過來給張老太送來自己的親手做的飯,並看著張老太吃完。

很多人都覺得張老太是幸福的,晚年有個孝順的兒媳婦伺候,比什麼都不管用。但張老太卻不這麼想。

「她哪裡是對我好啊?她這分明是來向我討債來了!

我大兒子結婚的時候,我自己年紀也不大,也沒當過婆婆,和大兒媳之間鬧過很多矛盾。


原來都是住在一起的,大兒媳過門以後就住在東廂房裡頭,家裡的大大小小事物,她過門以後,我基本上都交給她操持了。

我們那個年代都是這樣的啊,嫁給老大就是這個命,要伺候老公公老婆婆,下面的弟弟妹妹也都要照顧的。

我大兒媳也算是能吃苦耐勞的,那幾年家裡窮她嫁進來,什麼都沒有,但也把家裡拾掇的乾乾淨淨。

我現在想起來全是大兒媳的好,可當初怎麼橫豎看鼻子眼睛都不順眼呢?我自己都不曉得當初怎麼想的了。


其實我兒媳婦與我交惡,其實並不是什麼多複雜的事情,就是月子期間,我燉了一鍋雞湯,把兩個雞腿都掰給了兩個兒子,翅膀掰給了女兒,然後兒媳婦要喝雞湯的時候,看到裡頭東西都被撈的差不多了,她氣的直接把砂鍋都摔掉了。說以後也會讓我嘗一嘗她如今受到待遇的滋味。

分家以後,我和大兒媳基本上就斷了聯繫了,也就這兩天,我摔壞了腿,其他兒女都沒空回來幫忙,只有她主動請纓來照顧我。

我有三高,醫生要我吃的清淡,結果她給我連做了三天大魚大肉。我原本以為她已經都放下了,可吃到第三天,我想換點清淡的食物,她給我帶的依舊是大葷以後,我就崩潰了,她一直都還恨著我呢。

可是我現在老了,老伴也沒了,我想道歉,她也不給我這個機會了,她,她現在就想讓我嘗嘗她當時嘗到的滋味,她不肯原諒我,我也沒法子了。


黃老太,69歲,她覺得現在還行

和兒媳婦鬧僵已經很多年了,兒媳婦兒子買了房十年前搬出去以後,我們倆基本就沒有聯繫過,平時走親訪友的,兒媳婦也不會到我家來,我也不會上她家去。過年過節,兒子和孫子回來,她一個人回娘家,堅決不過來。迄今為止,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

我覺得這種狀態還蠻好的,互不打擾,都當對方不存在就這麼過日子就是了。

不過我和老伴的確還沒到老到需要人照顧的地步,到那個時候我也想不出來該怎麼才好。


李老太,77歲,她覺得家庭地位越來越低

我老伴前幾年走了以後,我眼睛有白內障就一直跟著兒子住了,這兩年我明顯感覺到,我沒有人撐腰了,兒子也是偏心向媳婦的。

從前我說話多有用啊,說東不敢往西,我家老頭和兒子都這樣,可是現在我老了,明顯體力不支了,我兒子雖然孝順我,但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現在的情況和年輕時完全相反了,兒媳婦越來越強勢了,家裡都得聽她的,現在輪到我聽兒媳婦的話了。


袁老太,70歲,她覺得釋然很重要

我和我兒媳婦年輕的時候吵啊打的時候都有,鬧得不可開交,真的可以講是冤家路窄,見了面就要互懟的那種,我知道我年輕的時候有做的不對,她也一樣有不對的地方,後來就分開住了。

冷了幾年以後,再見面就又和好了,她現在當了婆婆,對我以前的那些記恨都釋然了,我也一樣,年紀大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哪能浪費用來和親人賭氣呢。不管從前發生了什麼,還是都釋然一點吧。

四位老人境遇都不一樣,他們都與兒媳婦結過各種各樣的仇怨,到最後,我覺得還屬袁老太晚年過得最好,想的最開。

她與兒媳婦都冰釋前嫌才能有這樣的結局,然而有些事情,並不會隨風消散。


當時沒有解決今後就更沒有解決的辦法,這個膈應在心中的疙瘩,最終會變成扎在心頭上的一根刺,拔不出來又消除不了,受折磨的還是只有自己。

而所謂的「加害者」呢?他們壓根不會受到這種內心煎熬的痛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相通的,很多時候「加害者們」僅僅是做了一步,其他的九步都是自己折磨自己。

冤家宜解不宜結,不管有什麼樣正當的理由,都不行。

親人之間更不應該把矛盾上升到仇怨,互相體諒理解,多一點關照,少一點斤斤計較,需要幫忙的時候對方才會援手,這才是雙贏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曾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3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那麼,那些曾經對兒媳好的婆婆,現在晚年過得如何?三位老人說出實情。別人家的婆婆看到自己兒子在家裡幹這幹那的,有時候還被兒媳使喚來使喚去,難免心裡不舒服,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成了一個陌生女人的裙下之臣,於是心生不滿。馬大姐不一樣,他不僅叮囑兒子不能在家做甩手掌柜,鼓勵他多做家務,還在每次兒子和兒媳爭吵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就站在兒媳身邊,幫著兒媳一起教訓兒子。
  • 曾對兒媳壞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2位79歲老人說出實情
    婆媳矛盾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最焦點的矛盾之一,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要結婚的,那麼就必然會遇到婆媳矛盾,而往往矛盾鬧到最後,其實雙方都有受傷,曾對兒媳壞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2位79歲老人說出實情,太現實。 首先就是一個79歲的王婆婆,她年輕的時候,其實就受到婆婆的苛待,經常就是各種雜務都讓她去做,而且還各種訓斥她,她年輕的時候心想熬過去就好,而她也熬了過來,成為了一個婆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婆婆的影響。
  • 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生活過得好嗎?過來人說出內心實在話
    導語:很多兒媳婦並不會對平時和婆婆的相處衝突太過介意,但會很介意婆婆在月子期間對自己的不照顧,月子之仇是大多數兒媳耿耿於懷的根本。坐月子在有些婆婆眼裡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認為每個女人都要生孩子。所以她們對兒媳對坐月子這件事也不怎麼上心,很多兒媳和婆婆月子之仇就是這麼來的。林阿姨就和自己的兒媳有月子仇。
  • 年輕時對兒媳不好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如何?聽聽三位婆婆的經歷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婆媳處得好,完全是「雙贏」的結局,而婆媳一直是水深火熱的狀態,彼此則都會或多或少為之付出代價,也會受到傷害。很真實,如果婆婆們在兒媳剛進門的時候,就故意刁難,或者在兒媳們最艱難的那幾年,自己有能力也不出手相幫,而是冷眼旁觀,對兒媳完全還不如對陌生人熱情。那麼,若干年後,當婆婆們老了,她們的晚年日子又會過得如何呢?
  • 把女婿當親兒子對待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怎樣?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管因什麼原來,那些把女婿當親生兒子對待的老人,到了晚年,他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三位老人說出實情,有溫馨幸福的,當然也有無奈失落的。兒子去了國外,人家日子過得也不錯,所以也不指望王大爺做什麼。
  • 不幫兒女帶娃的婆婆,晚年如何?3位老人的哭訴說出實情,很扎心
    這也就是說,兒子作為兒媳和婆婆之間的平衡件,他的「偏心」勢必會影響媳婦和親媽之間的矛盾。這時就需要兒子靈活地調和親媽和媳婦之間的關係。但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兩人水火不容,婆婆就連自己的親孫子孫女都不願意幫忙帶。那麼這些不願意帶娃老人的晚年如何?三位老人道出真相。「都是媳婦過來的,還能有啥不能解開的疙瘩?現在媳婦對我可好了」今年68歲的張奶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子骨也不像之前那麼精神了,自從前年老伴去以後,張奶奶更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 那些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怎樣?這位老人說出了實情
    女人最難不過是生孩子,帶孩子那段時間,最多3年的光陰,也就熬過去了,可就是有些婆婆,明明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人,就不能夠理解當時兒媳的心情,做了讓兒媳記仇的事。那麼,那些與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生活怎樣的呢?下面這位老人說出了實情。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但是現實中,卻有很多婆婆總是在和兒媳耍小聰明,於是處處和兒媳作對,這樣的婆婆在晚年時一定不會幸福。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想別人怎麼對你,自己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婆婆如果能真心對待兒媳,兒媳也一定會真心對她。有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採訪,在採訪中,一個女人採訪了3位65歲以上的老人。這幾位老人平時都兒媳都特別好,那她們在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有很多讀者也向我反應過其個人所遭遇到的婆媳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偶爾向我吐槽和婆婆之間出現的矛盾分歧。那些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這三位婆婆說出了實情。一、囂張跋扈的對待,最後在養老院度過餘生68歲的李婆婆:我這個人啊,其實從小脾氣就很暴躁,一直到我長大了結婚生子,都是囂張跋扈的習慣了。
  • 善待兒媳的婆婆,到晚年過得好嗎?三個70歲老人說了實情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婆婆要是在晚年的時候過得不好,肯定是這個婆婆做了一些壞事情,所以導致晚年的時候遭到了報應。 其實事情不是絕對的,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婆婆做的不好,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遇上一個好的兒媳婦。
  • 年輕時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生活都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心底有一股惆悵湧出,想起自己也是為人兒媳,如今和婆婆相處融洽,但想到那位朋友的婆婆,晚年生活慘澹,不禁為她感到難過。那位婆婆對兒媳很好,年輕時也把她當成半個女兒,但是年老了以後,就被兒媳嫌棄,嫌棄各種麻煩,看著她的話,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 兒女對有退休金的老人真心孝敬嗎?3位80歲老人道出實情,很扎心
    生活中很常見到,那些有著不菲退休金的老人,晚年往往更能受到子女的尊重、兒媳的善待,而那些沒有退休金、處處需要向兒女伸手的老人,晚景則慘澹許多。那麼,對於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特別是每月退休金有6000塊錢以上的老人來說,兒女對他們的孝敬,是真心孝敬的嗎?以下,3位80歲老人道出實情,很扎心,一起來看。
  • 在坐月子時對兒媳不好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心裡話
    導語: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很多兒媳在坐月子期間,遭受了婆婆的虧待,這些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呢?林婆婆:我兒媳生的是個女兒,我從小就重男輕女。但我無可奈何,兒媳她下班回家就在家裡看電視劇,她當我這個婆婆不存在,根本就不想照顧我這個婆婆。張婆婆:我和兒媳合不來。
  • 傾力幫兒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好嗎?3位60歲老人的講述,很戳心
    其實,明事理的婆婆都知道,自己和兒媳相處融洽,最受益的是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勾心鬥角」夾在兩頭為難的也是自己的兒子。做一個好婆婆和好媳婦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而好婆婆的標杆無疑是「幫忙帶娃那些事」。不同的因結不同的果,婆婆對兒媳的態度決定自己的晚年生活「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現如今大多數的婆婆都願意和兒媳和諧相處,兒媳也能夠和婆婆相敬如賓,婆婆和兒媳本身就不是對立的關係
  • 子女對有退休金的老人是不是真孝順?幾位老人說出實情,扎心了
    聽大姐說她父親退休後一直跟著兒子兒媳生活,本來日子過得也不錯,可前幾天老父親聽到兒媳給兒子說,如果不是看在你爸每個月那麼多退休金的份上,我才不想和他一起住呢。天天這事那事,多難伺候。因為這,老大爺傷了心,說原來兒媳和兒子對自己的孝順都是看在退休金的面子上。所以才和兒子兒媳慪氣,說無論如何不和他們一起住了。
  • 做一個好婆婆,晚年能否過得幸福?3位老人道出親身經歷,很扎心
    實際上,兒女對老人是否孝順,他們的配偶也佔據很重要的決定因素。尤其是在有兒子的家庭中,兒媳婦對老人的態度,對老人的晚年生活有著著很重要的影響。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兒媳婦剛結婚的時候,婆婆的表現決定著婆媳關係是否融洽,也決定著你老了之後兒媳婦對你的態度。做一個好婆婆,晚年能否過得幸福?
  • 那些善待兒媳的婆婆,晚年生活都過得如何?幾位老人的現狀了解下
    兒媳剛過門時,或者說在兒媳最艱難的那幾年,如果婆婆對她們很好,善待了她們。這樣的老人當她們上了年紀,兒媳又會怎麼對她們,她們的晚年生活又過得如何呢?有一種聲音,說老人再掏心掏肺地對兒媳好,兒媳都不會感激,晚年生活也是過得很悽涼,因為她們認為婆婆對兒媳好,說到底還是為了她們兒子和孫子。真的是這樣嗎?幾位老人的現狀了解下,也許你要失望了。
  • 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住,區別在哪裡?幾位60後老人說出實情
    星期天帶兒子逛公園,聽到幾位上了歲數的老大爺和老太太在討論一個話題。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家,區別在哪裡?當時還感覺奇怪,想著兒子家和女兒家不都一樣嗎?再說現在有不少獨生子女,對老人們來說可能就是真有區別問題是他們也沒有選擇權啊,畢竟年輕的時候就生了一個孩子。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七旬老人說出心裡話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七旬老人說出心裡話林姨71歲我們村有個嬸子,是個寡婦,被診斷出癌症晚期,她年輕時小兒子意外去世,中年喪夫,但是家庭條件還算不錯,尤其大兒子常年在外定居(其實也就在我們市裡),早年就算村裡有出息的人了,但是不常見他回來,還有一個早已出嫁的女兒。
  • 3位老人說出實情,暖人也很扎心
    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大多數丈母娘都會對女婿好,女兒嫁出去不在身邊,做母親的自然會擔心和牽掛,在婆家有沒有受氣,對女兒好不好?於是,她們想到一定要對女婿好,這樣一來,女婿看到了被尊重,被重視,相對來說對女兒也會體貼。那麼對女婿好的丈母娘,她們過得怎麼樣呢?3位65歲老人說了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