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對兒媳不好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如何?聽聽三位婆婆的經歷

2020-09-17 暖了時光育兒說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到婆媳關係,應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婆媳處得好,完全是「雙贏」的結局,而婆媳一直是水深火熱的狀態,彼此則都會或多或少為之付出代價,也會受到傷害。

很真實,如果婆婆們在兒媳剛進門的時候,就故意刁難,或者在兒媳們最艱難的那幾年,自己有能力也不出手相幫,而是冷眼旁觀,對兒媳完全還不如對陌生人熱情。那麼,若干年後,當婆婆們老了,她們的晚年日子又會過得如何呢?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怎樣?三位婆婆說出真相。

崔大媽:感覺兒媳高攀自己兒子,所以年輕時就沒給過兒媳好臉色

崔大媽年輕的時候,總感覺是兒媳高攀了自己兒子,所以對兒媳沒什麼好臉色。兒媳生孩子也是她親媽在照看。而崔大媽在兒媳那裡,不是看她不順眼就是找事,總之,年輕的時候沒少「欺負」兒媳婦。

現在的崔大媽,老伴走了,自己也住養老院了。崔大媽表示,年輕的時候自己想不通,各種刁難兒媳,到了晚年,自己也不願意和兒媳住,或者應該說兒媳也不願意和自己住。而養老院似乎就成了自己最好的歸宿。崔大媽表示,之前不服老,總想著自己還年輕,可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住了養老院才發現還是和孩子們一起住更好,可回想一下自己年輕時的作為,又感覺是自己活該。

不得不說,崔大媽這樣的「反省」也是很戳心窩了,只是錯誤已經釀成,有些事情後悔也晚了。

曾大媽:自己骨子裡重男輕女,所以當兒媳生了個女孩,自己就開始看她不順眼,各種找事

曾大媽就是重男輕女,所以年輕的時候對兒媳和孫女很不好。甚至還鼓動過兒子和兒媳離婚,不過兒子不聽她的。所以年輕時候的曾大媽也沒少「欺負」兒媳。不過慶幸的是,曾大媽老了還能和兒子住在一起,兒媳對她雖然沒有很親近,不過也還好。

這一切都讓曾大媽很後悔,她表示現在的自己也是儘可能地彌補兒媳和孫女,不過好像自己能做的也有限,好的是兒媳沒和自己一般見識。而每當兒媳對自己好的時候,她就會想到年輕時候自己做過的過分事。曾大媽表示,如果重來一次,自己肯定會對兒媳好的,因為這個兒媳真的很不錯。

段大媽:兒媳和兒子倆人感情很好,感覺兒子被搶走了,所以總找兒媳婦的事

段大媽的情況其實也很有代表性,生活中有的婆婆就是看不慣兒媳和兒子感情好,總會感覺兒媳來了她就把自己兒子搶走了。於是看兒媳就是各種不順眼。段大媽表示,其實兒媳婦各方面還是很優秀的,可就是因為兒子很愛她,自己才生氣,看到兒媳就想找她的不是。為此,兒媳婦沒少受自己氣。

現在的段大媽,剛經歷一場大手術,住院的時候兒媳也只是象徵性地去看望下,出院後兒媳兒子給找了保姆照看,平時也是兒子有時間了來探望,兒媳很少出現。段大媽表示,那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傷了兒媳婦的心,都是自己作的,所以現在兒媳婦不待見她她也沒什麼說的。言語間聽得出,段大媽也後悔了,只是有些事情後悔也都晚了。

暖時光碎碎念

  • 年輕時對兒媳不好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怎樣?三位婆婆說出真相。雖說她們的經歷不同,其實結果都是類似的,那就是老人們都後悔了。
  • 到了晚年,需要兒媳們的時候,自己才醒悟,年輕的時候自己的言行太過分。可這時候後悔就是想要彌補,而老人們又能夠做什麼呢?
  • 慶幸的是,有的老人年輕時欺負了兒媳,兒媳晚年還願意對她們盡孝。不過,大多數被傷了心的兒媳,當婆婆們老的時候,她們也沒辦法說服自己若無其事,而此時,老人們就只能自己獨自承受結果了。
  • 還是那句話,婆媳之間能夠好好相處,完全就是「雙贏」。那麼,「雙贏」的事情為什麼還有人不願意去做呢?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註: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傾力幫兒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好嗎?3位60歲老人的講述,很戳心
    不同的因結不同的果,婆婆對兒媳的態度決定自己的晚年生活「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現如今大多數的婆婆都願意和兒媳和諧相處,兒媳也能夠和婆婆相敬如賓,婆婆和兒媳本身就不是對立的關係同時還是有那麼一類婆婆,她們年輕時和自己婆婆的關係過得不那麼順暢,便會把這份怨氣施加到自家兒媳婦身上,即便兒媳願意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時間久了也承受不了。其實,將心比心,婆婆對兒媳態度不好,呼來喝去不願相幫,可人總有一老,自己的晚年生活要怎麼過呢?下面聽聽三位六十歲老人年輕時的態度以及如今晚年狀況的自述。
  •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有很多讀者也向我反應過其個人所遭遇到的婆媳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偶爾向我吐槽和婆婆之間出現的矛盾分歧。結果一眼望去,果不其然,排在前三的回答中肯定有人說——&34;這個回答讓人覺得可憐但是又忍不住想笑,但從其獲得的超高點讚量來看,也能反映出許多人的心聲。未出嫁的小女生們是這樣期待的,而說實話,對待婆媳之間的問題,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那些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這三位婆婆說出了實情。
  • 年輕時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生活都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心底有一股惆悵湧出,想起自己也是為人兒媳,如今和婆婆相處融洽,但想到那位朋友的婆婆,晚年生活慘澹,不禁為她感到難過。那位婆婆對兒媳很好,年輕時也把她當成半個女兒,但是年老了以後,就被兒媳嫌棄,嫌棄各種麻煩,看著她的話,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 把女婿當親兒子對待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怎樣?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管因什麼原來,那些把女婿當親生兒子對待的老人,到了晚年,他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三位老人說出實情,有溫馨幸福的,當然也有無奈失落的。趙大爺:對女婿親,當自己一無所有時,卻被女婿掃地出門和王大爺、馮大爺的經歷不同的是趙大爺,趙大爺今年65歲了,還一個人住。趙大爺的經歷是這樣的,女兒成家後,他就指望著晚年讓女婿給自己養老,所以對女婿就很好。女婿買車的時候他拿出積蓄贊助一些,女婿換房子的時候,他又拿出積蓄贊助一些。
  • 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4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其實,寬容待人也是在寬容待己,是給自己的餘生留有餘地,很多人都想知道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的如何?我採訪了4位老人,她們說出的實情,很扎心。張老太,71歲,她覺得晚年不好我大兒子結婚的時候,我自己年紀也不大,也沒當過婆婆,和大兒媳之間鬧過很多矛盾。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北望導語:自古以來,在中國婆媳關係都是很難處理的,也是最讓人頭疼的,有的婆婆覺得兒媳婦做的不好,有的兒媳婦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情感導師塗磊曾說過一句話:「婆婆和媳婦之間,丈母娘和女婿之間一定要做到視如己出的疼愛和相敬如賓的對待」。
  • 曾對兒媳壞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2位79歲老人說出實情
    婆媳矛盾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最焦點的矛盾之一,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要結婚的,那麼就必然會遇到婆媳矛盾,而往往矛盾鬧到最後,其實雙方都有受傷,曾對兒媳壞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2位79歲老人說出實情,太現實。 首先就是一個79歲的王婆婆,她年輕的時候,其實就受到婆婆的苛待,經常就是各種雜務都讓她去做,而且還各種訓斥她,她年輕的時候心想熬過去就好,而她也熬了過來,成為了一個婆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婆婆的影響。
  • 「曾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3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智慧的婆婆也都懂得,對兒媳好,不去跟兒媳爭風吃醋,兒子的感情生活才能更好。讓他在家庭中也才能少一些的為難,多一些的省心,也才能更專心去拼搏自己的事業。雖然婆媳問題自古以來就難解,但作為婆婆,我們也都是從兒媳過來的,應該更懂得兒媳的處境。老話常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現代婆婆大都拎得清,知道對兒媳好一點,總沒有錯的。
  • 曾對兒媳不好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這位老人的遭遇,不值得同情
    一方面是婆婆不再想著要在兒媳面前立威,另一方面兒媳「婆婆皆惡」的思想慢慢淡化,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懂得了家庭關係和諧的重要性,男人知道如何平衡母親、妻子和自己的關係。這些是內因。外因是婆媳保持了一碗水的距離,不長久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只逢年過節見幾面,各自寒暄一番,自然挑不起什麼矛盾。
  • 善待兒媳的婆婆,到晚年過得好嗎?三個70歲老人說了實情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婆婆要是在晚年的時候過得不好,肯定是這個婆婆做了一些壞事情,所以導致晚年的時候遭到了報應。 其實事情不是絕對的,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婆婆做的不好,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遇上一個好的兒媳婦。
  • 三位老人自述親身經歷:年輕不願幫子女帶娃,如今晚年過成了這樣
    ,晚年生活究竟如何呢?,其實和是否當子女帶娃沒有多大關係,而關鍵在於,老人和子女、婆媳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能否理解彼此。如果家裡老人仍堅決拒絕帶娃,那麼夫妻二人至少有一個要面臨回歸家庭的局面,而這個人往往是兒媳。此時,不僅自己的事業宏圖無法實現,家庭生活水平也勢必會有所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兒媳乃至兒子心中勢必會對老人有所怨言。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何不同?三位68歲老人的話,很現實
    對於老人來說,同樣如此。雖說養兒防老,可人到晚年,兒女成了家裡的頂梁柱,他們也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負擔。做父母的,多半不會願意看著孩子過得太辛苦。從另一方面說,人老了沒了賺錢的能力,突然從自己賺錢自己花變成伸手向兒女要錢過日子,心情難免會失落。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如何?三個65歲老人說了實情
    自古以來在中國婆媳關係都是很難處理的,有的婆婆覺得兒媳婦做的不好,有的兒媳婦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其實有時候人就是這樣自私,婆婆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想著自己會吃兒媳婦的虧,於是處處都和兒媳婦做對。很多婆婆覺得自己如果對兒媳婦好了,可能就會吃虧,有時候自己對兒媳婦反應好了,反而會讓自己收穫很多。有一次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視頻,在視頻當中,有一個男士採訪了三個65歲的老人。這65歲的老人對待自己的兒媳婦特別好,晚年的生活究竟怎麼樣呢?
  • 年輕時選擇過丁克生活的夫妻,晚年後悔了嗎?三位老人說了心裡話
    那麼,年輕時選擇過丁克式的婚姻生活的夫妻,真的會很幸福嗎?他們到了晚年後,又是否會後悔呢?我採訪了三位老人,他們說出了心裡話。在我50歲之前,我的婚姻生活一直很快樂,我沒有經歷過生兒育女的痛苦,也沒有經歷過養育兒女的辛勞,我和老伴的生活一直都是非常愜意的,我們不必早起為兒女做早餐,放假時也有很多閒心出去旅遊。曾經,我一度以為選擇丁克,是我人生中最正確的一個選擇。
  •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更靠得住?三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很現實
    導語人的一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成年之前,這個階段是人生裡最愜意的階段,父母疼愛,無憂無慮。第二個階段,是自己結婚成家,家有兒女,為了全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只能默默地奮鬥。第三個階段,兒女成家後,孫輩也帶大了,自己卻一天天變老。人到晚年,老人需要年輕人的照顧。
  • 為何現在的婆婆都不願意去「討好」兒媳了?三位老人說了真心話
    沈大媽的經歷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不在少數,很多婆婆都直言兒媳剛進家門的時候,自己對其各種好,可奈何一段時間後,自己傷了心,發現對兒媳再好,人家也是不領情的。於是越來越多的婆婆「醒悟」,她們不願意再委屈自己去「討好」兒媳。畢竟老人家原本就不欠兒媳什麼。為何現在的婆婆都不願意去「討好」兒媳了?三位老人說了真心話,年輕兒媳們希望你沒做錯。
  • 那些善待兒媳的婆婆,晚年生活都過得如何?幾位老人的現狀了解下
    兒媳剛過門時,或者說在兒媳最艱難的那幾年,如果婆婆對她們很好,善待了她們。這樣的老人當她們上了年紀,兒媳又會怎麼對她們,她們的晚年生活又過得如何呢?有一種聲音,說老人再掏心掏肺地對兒媳好,兒媳都不會感激,晚年生活也是過得很悽涼,因為她們認為婆婆對兒媳好,說到底還是為了她們兒子和孫子。真的是這樣嗎?幾位老人的現狀了解下,也許你要失望了。
  • 3位婆婆的忠告:晚年想要過得幸福,要學會對兒媳說"不"
    很多人家裡因為婆媳不和,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架,吵了多少回了,那麼如何能讓婆媳兩個人之間減少那麼多的矛盾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位婆婆的忠告吧。他們小兩口過日子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他們只要自己覺得舒服過得開心就可以了。作為父母,沒必要非得跟他們住在一起,他們是一家人,而我們做父母的也應該過好我們自己的日子。少去摻和兒子兒媳家裡的事兒,也儘量不要去他們家裡住,不然大家都拘束著,生活習慣作息時間飲食口味又不一樣,時間久了肯定會有矛盾。
  • 3位68歲老太的經驗之談:晚年想讓兒媳孝順,得做到「三不」
    一、導語大家都想安度晚年,可是安度晚年說起來簡單,但是也有不在少數的老年人晚年會孤苦無依,真的怨他們的孩子不孝嗎?說到底,可能是當老人的根本自身就沒有做好,那如何才能讓兒媳婦孝順呢?不如跟這三位老太太學學。
  • 在坐月子時對兒媳不好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心裡話
    導語: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很多兒媳在坐月子期間,遭受了婆婆的虧待,這些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呢?林婆婆:我兒媳生的是個女兒,我從小就重男輕女。兒媳說只打算生一個,可生的是女兒,所以我就老大不高興,兒媳坐月子期間,我頓頓給她煮便宜菜吃,誰讓她生的是女兒,生女兒就只有這種待遇。因為我兒子忙於工作,所以坐月子期間,都是我在照顧兒媳,我照顧得不怎麼周到,我覺得她生了一個賠錢貨,根本就不配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我每天煮給她的夥食都非常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