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住,區別在哪裡?幾位60後老人說出實情

2020-08-27 暖了時光育兒說

文|暖時光

你有想過自己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嗎?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那麼晚年你會選擇住兒子家還是女兒家?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星期天帶兒子逛公園,聽到幾位上了歲數的老大爺和老太太在討論一個話題。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家,區別在哪裡?當時還感覺奇怪,想著兒子家和女兒家不都一樣嗎?再說現在有不少獨生子女,對老人們來說可能就是真有區別問題是他們也沒有選擇權啊,畢竟年輕的時候就生了一個孩子。

聽完老人們的觀點後才恍然大悟,後來又詢問了身邊幾位比較熟悉的60後老人,聽他們說出實情後才更加明白,原來老了後住兒子家和住女兒家還真是不一樣的。

和兒子住,多半要看兒媳的臉色,和女兒住相對來說要好很多

小區裡的趙大媽,原本是和老伴一起在老家的,後來為了幫兒子帶娃就過來與兒子一起住了。趙大媽的觀點是如果不是兒子兒媳上班,孫子沒人帶,她可不會來兒子家住,原因很簡單,住兒子家,其實不管是在經濟還是其他各方面明明都是自己付出更多的,可卻要看兒媳臉色。有時候兒子替自己說話,回頭他們小兩口又鬧矛盾,為了兒子的小家和睦,老人也只能自己受點委屈。

趙大媽表示她家女兒大,當初女兒生孩子她也去住過一段時間,她的感受是住女兒家,日常花銷女婿總是會給很多,有時候錢還沒用完女婿就又給了,自己女兒更是沒啥說的,平時更是各種給自己買衣服送禮物的。所以她的說辭是晚年和兒子住,多半要看兒媳的臉色,和女兒住則相對來說要好很多。

住兒子家更有歸屬感,住女兒家總感覺是做客

李大爺這些年本來是一直和兒子住一起的,後來有一次和兒子鬧矛盾他就吵著要去女兒家。在女兒家自然女兒、女婿也都很孝順,可住一段時間後李大爺就感覺到不自在了。他的觀點是晚年住兒子家,就和住自己家一樣,也只有和兒子一起住才更有歸屬感。

住女兒家,則是小住可以,住的時間長自己就會有一種「客人賴著不走的」感覺,倒不是說女兒女婿對自己不好,而是自己感覺彆扭。李大爺也表示可能還是自己老思想的緣故,不過這就是他的真實感受。

不管是和兒子住還是和女兒住,過來人更支持這種觀點

秦大爺的觀點是這樣的,某種程度上他的觀點也是代表了更多老人的心聲。能自理的時候最好是自己住,若經濟方面有能力,可以選擇離兒女近的地方住,平時子女有空的時候回來看看自己,自己也可以隔三差五去看看孫子、外孫,畢竟年輕人要有自己的空間,再加上老人和年輕人在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是有差別的,若一起住,可能矛盾也會更多。

所以說多數老人的觀點是,在自己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選擇自己住,兒子也好女兒也好,只要他們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不讓老人額外操心可以說就是對老人最大的孝順了。

碎碎念:每一家的情況不同,還是要看情況而定的

說到晚年和兒子還是女兒住,其實每一家的情況都不同,具體怎麼選,也只能說要看自己的情況而定。這裡的建議是,晚年和誰住,或者晚年自己的養老問題,老人還是要提前做好準備的,如果年輕的時候一點都不考慮,晚年就會很被動。

晚年和兒子住還是和女兒住,你感覺兩者差別大嗎?

【話題討論:網友們,如果可以選擇,晚年你會住兒子家還是女兒家呢?】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晚年和兒媳住還是和女婿住,哪種更適合養老?70歲老人說了實話
    對老人而言,上了歲數到底是住兒子兒媳家,還是住女兒女婿家?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養老呢?今年已經70歲的張大爺,原本是和老伴一起住,前幾年老伴走了,張大爺就一直自己住,兒子和女兒也說過想讓張大爺去自己家給他養老,可老人都拒絕了。在這個話題上,張大爺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 晚年跟兒子住好,還是跟女兒住好?兩者差距不小,老人千萬別選錯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轉變,一些老人也漸漸意識到了養老除了靠兒子之外,還可以依靠女兒。相較於兒子,女兒更加細緻貼心,晚年住在女兒家比住在兒子家更舒服。但也有一些老人執著地認為只有兒子家才會讓自己更有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是在女兒家沒有的。而且晚年住在兒子家別人也不會說閒話,因為在很多同齡人看來,依靠兒子養老才是一種「正常」的選擇。
  • 老了以後和子女一起住,晚年生活會幸福嗎?這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老年講堂,我們專注於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健康問題。您可以點擊右下方的訂閱按鈕,免費訂閱我們的頻道。同時點亮小鈴鐺,及時接收影片更新提醒,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老了以後和子女一起住晚年生活會幸福嗎?這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不知不覺間一輩子一晃就過去了,孩子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我們也開始步入了晚年生活。
  • 把女婿當親兒子對待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怎樣?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管因什麼原來,那些把女婿當親生兒子對待的老人,到了晚年,他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三位老人說出實情,有溫馨幸福的,當然也有無奈失落的。王大爺和老伴退休後,就開始幫女兒女婿帶孩子,二老閒的時候還會幫忙做些家務什麼的。用王大爺的話說,女兒自然沒什麼,自己是把女婿當親兒子對待,因為養老的問題很可能還是要指望女婿。所以前幾年,外孫上學,需要換學區房的時候,王大爺就主動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了20萬給女兒女婿應急。王大爺把女婿當親生兒子對待,女婿也很感恩,有機會就會帶二老出去轉轉,平時會陪老人下下棋什麼的。
  • 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鄰居陳阿姨,今年60歲了,已經退休。前段時間,陳阿姨原先一向身體硬朗的90歲老母親不小心摔倒住院了。因為陳阿姨的哥哥已經去世,嫂子身體不好,照顧老母親的重擔自然落在她身上。但是,她每天要到兒子家帶孫子,就想著乾脆給母親請個保姆或護工,她抽空多去看看。可是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非讓女兒管。但是,陳阿姨身體虛弱,連扶母親上廁所都扶不動,她的子女工作也忙,老伴還沒退休。
  • 66歲老人的哭訴:「晚年想去兒子家住錯了嗎?」兩代人的痛
    導語:現在的老人依然有養兒可以防老的思想觀念,年輕的時候父母為孩子為家庭付出所有的一切,付出時間跟精力照顧孩子,長大成人就想著老了之後子女能夠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晚年,等自己老了兒子就會照顧老人的晚年。老人為了自己的晚年打算,年輕的時候會為子女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想著為子女付出一切,就能換回晚年的好生活。
  • 60歲老太太感慨:兒子女兒家各住一個月,終於知道養老該靠誰
    說到最近怎麼沒見她,大媽就說自己和老伴這段時間分別去兒子和女兒家各住了一個月。本來是想著和子女們親近親近,畢竟孩子們自從成家後就去了外地。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面,而每次見面也都是急匆匆的。沒曾想,這一住,讓秦大媽和老伴寒了心。在女兒家住那一個月,女婿雖沒明說什麼,卻是滿臉帶著「攆人」的表情。讓他們老兩口感覺是相當的不舒服,不過為了照顧女兒的情緒,他們還是勉為其難地住滿了一個月。
  • 一對老夫妻,在兒子家和女兒家輪流各住半年後,才發現還是老伴好
    兒子家和女兒家都住在城裡,劉阿姨和老伴住在鄉下,老夫妻倆都有退休工資,兒女也很孝順。按理說劉阿姨和老伴應該過得很幸福的,但老夫妻倆卻總是吵吵鬧鬧的,你看我不順眼,我也看你不順眼。老夫妻倆年輕時是一直兩地分居的,那時是為了生計,老伴在外地打工掙錢,劉阿姨在家裡照顧孩子和老人。
  • 老說女兒比兒子貼心,但卻想生兒子,看看幾位老人說的大實話
    老說女兒比兒子貼心,但卻想生兒子,看看幾位老人說的大實話!現在社會思想越來越開放,很多家庭都不在像過去一樣那麼傳統封建,但是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農村。俗話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都覺得女兒相比於兒子會更孝順父母。可是都覺得女兒更孝順,又為什麼會出現重男輕女的風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老人是怎麼說的。
  • 72歲老人自述,搬去女兒家住後,我才過上了好的晚年生活
    老伴前幾年去世了,然後我一個人住,由於一個人太孤獨,兒子讓我搬去跟他一起住,兒子一開始跟我說,一定會把我照顧好。,或者跟朋友逛街,有時候小孫子哭得厲害的時候給她打電話,她還非常不樂意,回來後一直擺臉色。
  • 60歲老太坦言:在兒子家住3個月,才發現沒有退休金的晚年不幸福
    前言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那時候養兒就是為了防老,只要有了兒子,晚年就不怕沒有依靠了。現在的時代更新變化快,觀念也不一樣了,大部分老人們也有了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就能夠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那些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依靠子女生活,晚年真的能夠幸福嗎?聽聽這個60歲老人的心裡話。
  • 65歲母親直言:在兒子和女兒家各住半個月,才明白晚年能靠的是誰
    子女知道之後,生怕我哪天有意外又沒人在身邊,就不讓我獨自在家住了,要把我接到他們身邊去。話雖這麼說,但兩個子女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再分出精力照顧我也是不小的負擔。於是,經過商量之後,我每個月各到兒子和女兒各住半個月,我心裡覺得麻煩,但這樣比較公平,也就任由他們安排了。就是這一個月,讓我明白晚年到底能夠依靠誰。
  • 老了想去兒子家住,卻被兒媳拒絕:老人晚年養老,戳痛無數人的心
    兒子先是愣了一下,之後說要跟妻子商量商量,隨後便掛了電話。10分鐘後,兒子再次打電話過來,告訴她:自己兒媳不同意,所以他希望母親暫時別過去。老人聽到後非常傷心,她沒有想到兒媳會拒絕自己,她開始懷疑,是不是兒子和兒媳討厭自己,怕自己過去會打擾他們的生活。
  • 老了跟「女兒」住和跟「兒子」住,有啥不同?聽聽2位老人的忠告
    「兒子」住,有啥不同?楊女士(75歲)有一個兒子楊阿姨一直很細心地養育這個兒子,因為在孩子10歲那年他和丈夫離婚了,所以自己獨自將孩子養大,這些年受了多少苦看看她的手就知道了。不過好在兒子還算是一個出息,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過去工作了,雖然工資是很高,但是穩定,沒幾年兒子也就要結婚了。
  • 70歲獨居老人哭訴:在兒女家各住一個月後,才明白晚年誰靠得住
    和孩子們商量後,決定去兒子和女兒家各住一個月,以此來解決老人無人照顧的問題。但是時間剛過不久,兒子和兒媳婦們的臉色就漸漸顯露出來了。尤其是兒媳婦,常常有意無意地暗示自己是個累贅,因為要照顧自己的常常感到疲憊忙碌,兒子也經常說出帶刺的話,李奶早已明白,自己並不在這個家裡討喜,於是,就離開了兒子家,到女兒的家中生活。
  • 老了是住兒子家舒服,還是女兒家舒服?聽聽過來人的話,太現實了
    相比獨生子女家庭,多子女的家庭,老人的養老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果老人有兒有女,那麼老人可以選擇跟其中一方長期居住。對於老人而言,養老跟女兒住舒服還是住兒子家舒坦?聽聽過來人的話,實在太現實了。老人跟媳婦的矛盾婆媳之間和睦相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婆婆和媳婦並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因為同一個男人,兩人成為了一家人。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兒子娶妻生子,老人覺得已經完成了需要背負的責任。然而,如果老人晚年想要跟兒子一起住,首先需要面對的是跟媳婦的相處。
  • 人到晚年,合適跟女兒住,還是跟兒子住,哪個更好
    老人搬過去住,會存在三種情況,當搬去和女兒住,如果是女兒掌握財政權力,並且經濟實力比較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搬過去住,通常日子過得比較好。第二種情況是,女兒希望你搬過去住,但是錢由女婿掌管。假如是這種情況,那麼老人的日子肯定非常難過。
  • 「晚年想住兒子家,兒媳卻離婚」6旬老人哭訴,難道真的做錯了?
    而且會認為,兒子就是比女兒好,總是認為女兒長大了就是潑出去的水,兒子會在身邊,守護養老送終。其實雖然說這種思想老人有也不是沒什麼不好的,畢竟每個老人動不了了,總是想有個人陪在身邊,所以兒子是最佳的選擇。晚年的人,只是太多想自己晚年的過得好一點,只是年輕人還年輕沒有考慮到這點,所以有時候不要過多地批評。
  • 69歲母親哭訴:在兒子和女兒家各住2個月,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
    由於老伴離開後,我自己不能再一個人生活了,兒女們就商量著讓我每家去住兩個月,自己現在都沒有話語權了,只能是兒女們說什麼,我聽什麼,儘量不給他們添太多的不方便。Part 2一開始,我先去的兒子家,剛去的時候兒媳婦對待我還是挺不錯的,有吃有喝的,可是好景不長,我就感覺兒媳婦看我的眼神充滿了敵意。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差多遠?兩位老人說出實情
    而老人晚年的生活質量與他們的經濟儲蓄有著重要的關係,有些老人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晚年沒有錢,可以指望自己的兒女。但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會差多遠呢?有兩位老人說出了實情,一起來看看吧。晚年想靠兒子,但忘記他有自己的家朱大爺年輕的時候也有一份收入可觀的事業,但他是屬於&34;,每個月的收入也只夠當月的支出,所以帳戶上的存款幾乎為零。結婚之後,朱大爺深受&34;思想的影響,所以他花了很多錢去培養自己的孩子,想著孩子出息了,自己以後的生活就無憂無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