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
前幾天下班在小區裡溜達,遇到了一向樂觀的秦大媽。說到最近怎麼沒見她,大媽就說自己和老伴這段時間分別去兒子和女兒家各住了一個月。本來是想著和子女們親近親近,畢竟孩子們自從成家後就去了外地。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面,而每次見面也都是急匆匆的。
沒曾想,這一住,讓秦大媽和老伴寒了心。在女兒家住那一個月,女婿雖沒明說什麼,卻是滿臉帶著「攆人」的表情。讓他們老兩口感覺是相當的不舒服,不過為了照顧女兒的情緒,他們還是勉為其難地住滿了一個月。不過這件事也讓秦大媽和老伴感覺住女兒家,自己終究是客人。
然後他們去了兒子家,兒媳一開始還挺歡迎,但是住了幾天後,兒媳就有些鬧情緒,也開始有事沒事地就和兒子吵架。秦大媽表示,那其實就是吵給自己聽的。似乎兒媳也在表明立場:偶爾來住三兩天可以,但是要住時間長,不可能。
60歲大媽分享完自己的經歷,她還表示,真的是兒子女兒家各住一個月,才明白這養老還是要靠自己。不過秦大媽心態好,她表示好在自己現在還不算太老,一切還都不算晚。
確實,說到養老,老一輩觀念裡都會想著靠兒子或者女兒。於是年輕的時候就會大意些,想著把孩子教育好,老了自己就會有好日子過。卻不知,子女們長大了、成家了,他們也要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再加上現在各方面壓力都大,可能孩子們辛辛苦苦自己的小家日子還過得不怎麼樣,如果還完全指望孩子給自己養老,那願望落空也就不奇怪。
①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夥計」是養老中最重要一環
養老與其靠孩子,其實還不如靠和自己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了幾十年的「老夥計」,也就是彼此的另一半。幾十年的婚姻生活,此時你們早就成了彼此最親的人,到了晚年,真是哪一方有些頭疼腦熱,能夠長時間陪著身邊的還是這個老伴。
所以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好好和另一半相處,別一點事就鬧彆扭,要知道晚年真正能夠不管風雨都依舊陪在自己身邊的還是這個「他」(她)。
②要攢足夠的積蓄,也就是我們說的「養老錢」
存夠養老錢也是老人養老的必需品。這方面原因我們就不多說了。不過這裡要建議老人,年輕時給自己攢的養老錢,即便是子女成家後真是遇到了難事,他們來問你「借錢」,希望先拿你的養老錢應急的時候,老人也要三思。尤其是當子女不是很成器的時候,養老錢要不要給子女應急更不該腦子一熱就做了決定。
③擺正心態,到了年齡就要服老,別逞強,別過多幹預子女小家的事情
到了晚年,老人還是應該自私一點的,不要總是逞強,不服老。要知道你把子女養大,他們也都已成家,而此時你最重要的事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讓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就很不錯了。所以就不要還各種操心孩子們的事情,如果自己不能夠擺正心態,過多地參與子女們小家的事情,對自己的養老也是很不利的。
說到養老這個話題,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不過不管怎樣,靠自己準是不會錯。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感覺養老靠誰最靠譜呢?】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