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跟「女兒」住和跟「兒子」住,有啥不同?聽聽2位老人的忠告

2020-12-15 羊駝媽媽


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人難免都會有變老的那一天」

現在看著在職場上雷厲風行的領導指揮人,看著為工作拼命地女強人年輕人,其實不管你年輕的時候有多能幹,你終究會有變老乾不動的那一天。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在給自己「攢老本」,也就是攢養老的錢,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思想差別還是很大的,過去人們生兒育女就是為了能「老有所依」。

但是現在人們都寧願自己給自己養老也不願意麻煩子女,畢竟等你老了子女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那個時候你們不但無法照顧和幫助你們的孩子,還很有可能成為他們的負擔,雖然這樣說可能會有人說那是你沒教育好你的子女。

孝順的子女永遠不會認為父母是負擔,我只能說大概你還沒到變老的時候吧。等你真的變老了,你需要依靠子女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不是享福,而是煎熬。

老了跟「女兒」住和跟「兒子」住,有啥不同?

楊女士(75歲)有一個兒子

楊阿姨一直很細心地養育這個兒子,因為在孩子10歲那年他和丈夫離婚了,所以自己獨自將孩子養大,這些年受了多少苦看看她的手就知道了。

不過好在兒子還算是一個出息,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過去工作了,雖然工資是很高,但是穩定,沒幾年兒子也就要結婚了。

楊阿姨用自己這幾年攢下的積蓄給兒子付了首付,然而大概是因為看房買房再加上操辦婚禮實在是太勞累了,楊阿姨病倒了。

兒子偏要給她接過來一起住,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照顧她,也好放心,楊阿姨再三推脫但是沒辦法就答應了。

去兒子家住了之後她倒沒覺得不舒服什麼的,兒媳婦也很恭敬,所以慢慢的楊阿姨就適應了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樣,給他們收拾屋子,做飯。

慢慢的兒媳和楊阿姨的關係越來越好了,甚至楊阿姨想要回家兒媳還不捨得了。不過楊阿姨也是把兒媳婦當自己女兒看的,所以才會想出這麼融洽。

劉女士(69歲)有一個女兒

在劉阿姨60歲那年丈夫外出工作遇難再也沒回來,從那之後劉阿姨和女兒相依為命,好在女兒也大了,並且正好女兒生了二胎,她能更好的分散點心情,不會太難過了。

女兒生第一胎的時候,因為父母都還在,所以就沒麻煩父母讓公婆給看的孩子,這不正好媽媽生下自己了,所以女兒說啥也都要讓媽媽過來照顧自己。

其實是為了讓媽媽不自己在家裡難受,劉女士這也是第一次來女兒家住這麼久,一開始女婿還好,每天上下班和丈母娘相處還不錯。

但是慢慢地女婿回家越來越晚,也不願意在家裡吃飯了,有一次晚上劉阿姨起夜就聽見女兒房間有聲音,原來是兩人吵架。

女婿說:「你身體恢復也差不多了,該讓你媽回去了吧,這多這麼長時間了,我這麼呆著太不彆扭了,每天洗完的內褲都不知道掛在哪好了!」

女兒也生氣了說:「那是我媽,我爸剛去世我怎麼可能讓他自己回家難過?你有麼有良心我媽對你比對我都好,你彆扭什麼?你要讓我媽走我就帶著孩子一起!」。

第二天劉女士找個理由就回家了,其實這些天她也彆扭,總覺得在女兒家只會給女兒添麻煩。惹得女婿還不高興。從那之後她再也沒去過女兒家。

聽聽2位老人的忠告

其實這兩個老人也給出了自己的忠告:

楊阿姨:

認為雖然老了之後去兒子家住不會覺得不自在,但是你也不能得寸進尺照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這個家是你拿的首付,但是後期的還貸也都是兩人共同承擔的,不能因為這房子是你買的你就對兒媳婦不好,讓人家感覺到寄人籬下。

這樣你只會讓這個家越來越散,我們在兒子家要多維護兒媳婦,你也是做過兒媳婦的,別把難處強加到別人身上。

只有兩個還好了,人家才會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

劉阿姨:

忠告就是別去女兒家住,因為公婆你可相處的像父母一樣,但是丈母娘和女婿是永遠有距離的。

你們去女兒家怎麼帶著也都是彆扭,不但是女婿不得勁,你也不得勁,因為不是在自己家裡那麼自在肯定就是差很多。

所以為了女兒好也要提前攢夠錢自己養老自己住,這樣反而更自在。

你們認為老了和兒子住和女兒住有啥不一樣?你們願意去女兒家還是兒子家?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等你老了,究竟跟女兒住還是跟兒子住好?聽聽老一輩人是怎麼說的
    但是隨著現在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不斷得到解放,認為生女兒也可以防老,而且女兒更加懂事體貼,是爸爸媽媽的小棉襖。那麼既然養兒養女都可以防老,那麼究竟在父母老了之後跟誰一起住比較好呢?下面給大家分享跟女兒住和跟兒子住的不同看法吧,看看究竟是跟女兒住好一些還是跟兒子住好一點。
  • 老了是住兒子家舒服,還是女兒家舒服?聽聽過來人的話,太現實了
    相比獨生子女家庭,多子女的家庭,老人的養老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果老人有兒有女,那麼老人可以選擇跟其中一方長期居住。對於老人而言,養老跟女兒住舒服還是住兒子家舒坦?聽聽過來人的話,實在太現實了。老人跟兒子同住,男人忙著掙錢養家,很多時候,需要靠媳婦來照顧老人。老人在兒子家住得是否舒坦,要看老人跟媳婦的關係,如果相處得很和睦,媳婦和孫輩都很孝順,那麼老人住得會很舒心。2.
  • 當你老了,會跟兒子住一起養老嗎?3個位老人說了心裡話
    他們認為這樣的生活既溫馨又熱鬧,每天看著自己的孩子和孫子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但是,根據現在的情況,當父母進入老年時期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個家裡真的會快樂嗎?讓我們聽聽三個老人是怎麼說的。因此,儘管我的兒子曾經說過我等我老了和他一起住,他給養老,但我看到我兒媳婦時候,顯然不歡迎我,不歡迎我我就不和你們住在一起,人老了就應該自己生活既方便也不用看臉色,不要去打擾自己的孩子,等不能動的時候在麻煩孩子或者是去養老院。
  • 70歲老人的忠告:不管兒女平時有多孝順,老了也別跟他們一起住
    導語很多時候,人活著就都有老的那麼一天,那麼人老了多半情況下,就會面臨行動不便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問題,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的老人就應該和兒女在一起住,以求達到兒女照顧自己方便的目的。一次金大爺和老伴兒,坐在公園上面的椅子休息,這時他們經常見面的一位大娘,就問金大爺:「是不是兒女對你不孝順啊,你怎麼不跟他們一起住呢?」金大爺聽完笑著說:「兒女平時對我很孝順,可是我老了不想跟他們一起住」。
  • 為什麼越來越多老人不願意跟兒女一起住,聽聽兩位老人的真心話
    父母願意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但子女卻不一定會給老人最好的照顧,子女長大特別是成家後與老人之間會有距離感,父母老了在兒女面前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很多時候與子女住在一起,別說享福,能不被嫌棄就不錯。有些時候老人即使跟兒女住在一起,也會感到孤獨焦慮,有時候真不如自己過的舒心。當你老了,會選擇跟子女一起住嗎?
  • 晚年跟兒子住好,還是跟女兒住好?兩者差距不小,老人千萬別選錯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轉變,一些老人也漸漸意識到了養老除了靠兒子之外,還可以依靠女兒。相較於兒子,女兒更加細緻貼心,晚年住在女兒家比住在兒子家更舒服。但也有一些老人執著地認為只有兒子家才會讓自己更有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是在女兒家沒有的。而且晚年住在兒子家別人也不會說閒話,因為在很多同齡人看來,依靠兒子養老才是一種「正常」的選擇。
  • 「老了之後,是獨居,還是和兒子一起住?」3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文/佩玉鏘鏘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應該和兒子兒媳一起居住,這樣一來一家都在一起,互相有個照應,老人也和孫子孫女培養感情,盡享天倫之樂。但是,現實真的都是如此嗎?一起聽聽3位婆婆的心裡話。 我今年65歲,有兩個兒子,我現在是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大兒子家住半年,再去小兒子家住半年,兩家分開住。 我辛辛苦苦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供讀書,娶媳婦,為的就是將來他們可以贍養我,所以我老了,肯定理所應當會跟他們住在一起。
  • 老了是住兒子家舒服,還是女兒家舒服?不妨聽聽過來人的話
    在之前,養老就是兒子的事。所以沒有選擇也毫無爭議的就是跟兒子住在一起。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觀念的改變,意識到女兒也是養老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好比,現在很多老年人,不想跟兒子住,偏喜愛和女兒住在一起。既然如此,人老之後是住兒子家舒服,還是女兒家舒服呢?認識一個老爺子,他去女兒家住過3年,也在兒子家住過4年。
  • 人到晚年,合適跟女兒住,還是跟兒子住,哪個更好
    歲月不饒人,人總是要老的,等人到了老了的那天,自然要給自己選個地方養老。所以人老了以後,不是選擇與自己女兒住,就是選擇與自己兒子住。老人搬過去住,會存在三種情況,當搬去和女兒住,如果是女兒掌握財政權力,並且經濟實力比較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搬過去住,通常日子過得比較好。第二種情況是,女兒希望你搬過去住,但是錢由女婿掌管。假如是這種情況,那麼老人的日子肯定非常難過。
  • 七旬老人的忠告:別想著老了時跟兒女住一起,甭管當初多親密
    有很多跟兒女關係親密的人覺得老了時候就該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住在自己子女家裡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真到了老了那一天,住進兒女家裡之後,才發現現實跟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悲從心裡生,痛從子女來,遭到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女嫌棄,那是人生莫大的悲哀。甭管以前關係多親密,當你老了時候真的需要她們的時候,可能會猛然醒悟:你最親近的人,可能也是傷害你最深的人。
  • 人老了以後,跟兒女住還是自己單獨住好?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隨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關於老年人養老的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有些人認為老人老了之後能夠和兒女住在一起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但也有些老人選擇自己住,他們認為老了能夠自己住是一件非常有福氣的事。有一天在樓下遇到她和小區的幾位阿姨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了關於老人老了之後是跟兒女住還是自己住更好的話題,王阿姨說到自己其實是更加願意一個人住的,但兒子總說擔心她一個人在鄉下住不好,怕萬一發生什麼事情無法及時處理,搬來一起住也方便照顧。對於這個話題,小區的其他阿姨叔叔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裡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 晚年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有啥不同?3位70歲老人的話,很現實
    而越老越需要有一定的積蓄做底氣,因為在物價飛漲的今天,沒錢真的是寸步難行,尤其是人到晚年,有錢才有底氣,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晚年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有啥不同?我們來聽聽3位70歲老人怎麼說。兒子結婚時,我們出錢給他付的首付,剩下的他自己還貸款;女兒出嫁時,除了帶走彩禮之外,我們又出錢幫她們置辦的嫁妝,算是資助她們的小家。
  • 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住,區別在哪裡?幾位60後老人說出實情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那麼晚年你會選擇住兒子家還是女兒家?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呢?星期天帶兒子逛公園,聽到幾位上了歲數的老大爺和老太太在討論一個話題。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家,區別在哪裡?當時還感覺奇怪,想著兒子家和女兒家不都一樣嗎?再說現在有不少獨生子女,對老人們來說可能就是真有區別問題是他們也沒有選擇權啊,畢竟年輕的時候就生了一個孩子。
  • 等老了住養老院和住兒女家,哪種方式更舒心?3位老人的話太現實
    他幫小兒子帶孫女,一帶就是六年,小兒子他們買了新房子,因為一起住比較擁擠,而且趙大爺也越發年邁了,他們乾脆把趙大爺送到養老院去。趙大爺雖然曾經想過不拖累孩子,老了去養老院。然而,等他真的進了養老院,想法卻慢慢改變了。兩個兒子因為工作繁忙,好幾個月都不來探望他一次,媳婦們跟他沒有感情,也不主動帶孩子來看他,看著別家的兒女們一個個來輪流探望,他別提有多羨慕了。
  • 人老了,是跟兒女住,還是去養老院?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老了跟兒女住還是去養老院?這個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時間問題。那人老了,是跟兒女住,還是去養老院?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74歲林女士跟兒女住,那樣安心,如果有兒女還去養老院,那要兒女來幹什麼用?自己有兒女為什麼要去養老院?
  • 老了,自己住還是和子女住幸福?三位老人的回答火了
    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搬出來住,越來越多的夫妻不喜歡和老人住在一起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難處,正如人們常常說的一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老了是和自己住好,還是和子女一起住好呢?
  • 「等老了跟兒子一起住,房子是我們幫他買的」說這話的老人後悔了
    所以,付出大半輩子,對父母來說,晚年最大的心願大概就是兒女孝順,一家和樂吧。但是,小區陳阿姨為兒女操心了大半輩子,晚年卻過得一點也不順心。前兩年,當別人都在為養老做打算的時候,陳阿姨卻不擔心,而且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等老了跟兒子一起住,房子是我們幫他買的。」可是,如今她卻後悔說這樣的話了。
  • 66歲婦女的忠告:老了之後,不要跟兒女一起住
    導語:  人老了,要不要和孩子住一起?對於這個問題,很多老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老人認為養兒是為了防止老人。等他們老了,就應該和孩子住在一起,讓他們養老。也有一些老人認為,再孝順的孩子,也不應該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 晚年願意和自己的兒子住一起嗎?聽聽這幾位老人怎麼說
    我是芸兒,你有故事,你說,我聽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文/柒芸兒導語很多有兒子的人晚年都喜歡和自己的兒子居住在一起,認為就算自己辛苦一點,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傾訴吧!
  • 有養老金晚年還該不該跟子女一起住?3位老人用親身經歷現身說法
    養兒防老,是國人的傳統思想,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要生兒子謹防老了無後,但這只是一種說法,還有另一種說法是,人老了就要跟子女一起過,這裡說的「兒」,可不僅僅是兒子,而是廣泛指子女。不知道大家更支持哪一種觀點,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