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是一場無法重來的單程旅行,很多人一直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滿足他們的期待、迎合他們的誇讚,卻唯獨沒有善待過自己。
逝去的時光不會回來,唯有在慢慢變老的路上,好好愛自己,才不是對生命的辜負。
正如蔡康永老師說的那樣:
「對自己好一點,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
作家亦舒曾說:
「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
當你越是在意它,它就會越發沉重,越發讓你寸步難行。」
電影《後來的我們》中,林見清為了在年前的同學聚會上有面子,
在北京混得並不好的他不惜壓上年終獎和從別處借的錢買了一車的北京烤鴨,
分發給前來聚會的同學。
表現得如此「財大氣粗」,只為了能夠讓自己臉上有光、令人豔羨,
沒想到卻在衛生間門口聽到同學拆穿的話語。
盡了心、費了勁,最後不僅失了面子,還丟了裡子。
塵心曾說過:「生活有兩大誤區,一是活給別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
不論是活給別人看、還是看別人生活,都只會在別人的眼光中,白白蹉跎了自己。
所以,我們唯有放下無用的面子,方能不被別人的眼光所累,活出高級的人生。
作家太宰治在書《人間失格》中寫到: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
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同事小李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但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昨天午餐時間,特意請我幫她支招。
原來,她有一個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是當年大學畢業在外租房子的一個室友,
同是大學畢業,自然也比較談得來,同吃同住在一起好幾年。
最近幾年搬出去後,偶爾有聯繫,但近一年來,這個朋友常常找她借錢
每次借得又不多,少的幾十元,多的時候也就三五百元,
可是,到現在朋友也沒有主動提還錢的事情,還時不時到她的地兒蹭飯吃。
就在兩天前,這個朋友又向她借了200元,
好幾次,小李都想拒絕,但又礙於那幾年同住的情面,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又生生咽下去。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礙於情面地答應別人的請求,怕傷了和氣,又讓自己煩惱不已。
其實,學會拒絕,遠比學會接受更重要。
畢竟,你不是人民幣,做不到讓誰都滿意,與其取悅他人,不如善待自己。
作家茨威格曾說: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病倒之前的姨父也是這麼想的,為了多掙點錢,他時常晝夜顛倒。
卻從未想過,過度透支身體,早晚要他付出代價。
長時間的勞作終於壓垮了他的身體,檢查報告上「尿毒症」三個字為他的半生努力打上不及格的句號。
病來如山倒,現在的他,保持每周兩次透析,命是暫時保住了,眼睛早沒了當年神氣。
你不曾饒過身體,身體也不會饒過你。
班有加不完、夜有熬不完、欲望也滿足不完,但身體卻有一個固定的額度,消耗一點便少一點。
因此,不必為了錢財拖垮身體,也別為了名利讓身體受累。
身體是一個人的根本,根本垮了,再美好的外在也長久不了;
而有了根本,卻有機會贏來任何體面。
羅曼·羅蘭曾說:
「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它。」
在我看來,最好的英雄主義是:自己努力愛自己。
費力不討好的面子,感到為難的請求,透支身體的各種惡習,都通通甩掉吧。
因為,人是一生是無法重來的,要好好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