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度自知的人會傾向過度批判自己,嚴厲且力求完美的。
有的時候,這會讓人受傷。
Be nice to yourself.
請善待自己。
你知道你是怎麼跟自己對話的嗎?
你要檢視它!
要命的錯誤投射,今天就丟掉。
職場上的權力鬥爭,到哪裡都要經歷。同事要成為朋友很難,成為仇人家常便飯。
不透過同事間的輿論定義自己。
刻薄之人說的話儘是不堪,豈能與之認同?
處之淡然,揮刀斬斷它。
發哥,真是塊瑰寶。聽他上課,就是一場饗宴。
我這樣的人,能讓我神往,言之有物是不夠的,更要從心出發。
用頭腦說話,我一下子就犯困,神遊不知去哪裡,自動聽不見。
心輪沒有光,一開口就知道。我非明眼人,只是個真人,喜歡聽真心說話的人。
去年的冬天要去北京開會,北京天氣於我這個南方.怕冷.沒有用的人,簡直苦寒。
想到還要待上兩天,真不願意去!
總部培訓總的課,我是他的屬下,敢不去嗎?
那次會議,硬著頭皮也就去了。
當時我對發哥(我的領導)不熟,我以為他就是個耍嘴皮子的忽悠君,一看課表他的課要兩天,心裡就自動飆髒話。
老天的禮物常常是你意想不到的。世界哪裡是你的想像力可以承攬?
好幾天壓抑的抗拒,發哥一上臺,沒幾分鐘,突然間,我眼前的世界,仿佛是黑夜裡炸開的煙火秀,真燦爛!
這個人有才!
那天他講「業務管理職的溝通力。」本來想,我大半生就幹這工作的,還輪的到誰教我?
學習力就是柔軟度,沒有柔軟度的生命會僵化。
發哥邏輯分明有層次,鋪陳與隱喻,渾然天成。臺灣話講:「有讀書!」果然是北大人。
印象最深刻,他提到部門跟部門的溝通,『你的目的是為了成就事情,把事情做對?還是糾錯? 』
這是個大課題。
找出錯誤,未必是修正。它背後可以延伸很多故事。
部門與部門間,本來是齒輪與齒輪的扭動與推送。
一旦注入各自的立場或權力鬥爭,就變成了相互間的傾軋,就不是協作與滾動,而是互咬與拉扯。
相互成就,為了達成共同目的的合作。那麼公司的流動,彼此間的對話、與各自給出的支撐力,將是完全不一樣的氣象。
我喜歡聽他說話。有立場,不模糊,說得很清楚!
一聽就知道是個明白人!
他的課,我很投入,變成他的粉絲,難怪他給我們這組最多分數。
變成夥伴,一個Team,真的不用開什麼席面,把酒言歡。
聽你說話,與之交流。是就是。
不用套交情的交情才是真交情。
那天晚上用完餐,大夥一起步行回酒店。就是那短短的十分鐘的對話,我跟發哥,慢慢散步聊天。
我們的交流很自然。能說上話,放心的說話,便已足夠。
在發哥的領導下工作了幾個月,他帶領的培訓部,架構清楚、定位清晰。跟他配合,節奏分明。
沒想到才短短幾個月,發哥就被挖角,幹GM去了。飛向更高遠的天空。
他總是跟我說,自己就是情商低,人緣不好!
我說:「你是有血性,不迎合苟且。」
一直到昨天的對話,發哥還重複,自己是個情商低的人!
我就嚷嚷:「糾正你幾百次,你是有血性的人!不是迎合苟且之人。」
看的懂戰略、說得出定位,見解闡述的四平八穩,更能指出一路該布局的戰線,這樣的人不要再要求他可愛。
戰火在即,不趕緊突破僵局,殺出重圍,誰都別想活。
他想的是如何求勝、還有哪門子心思巴結誰?
他真騰不出那個腦子,沒那個精神。
英才,都是烈馬。只有明主才配擁有。
大明風華有段對話,(憑記憶約略闡述一下)。
當明成祖看到狀元于謙的策論,激動不已,說:「沒想到,我活到今天,還能得到這樣的人。」
然後對皇太孫說:「老天對我們朱家真不薄啊!小子,你有福了!…人才都是烈馬,你若不能降服其心,是得不到此人為你效力的。」
孤鷹高飛於天際,志在四方。
不遭人妒是庸才。
情商低,常常是擇善固執,有自己的情懷。
想起陳群多次向曹操舉發郭嘉行為不檢點(喜歡泡摸摸茶、愛撩妹),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指責,郭嘉依然泰然自若。
曹操讚美陳群盡責。陳群連參郭嘉三次,曹操重賞陳群三次。
對郭嘉愛去KTV泡夜店,曹操一點不放心上。 提都不提。
身旁臣子看不明白,重賞陳群,不責郭嘉?這是何故?
官渡之戰,袁紹的兵力是曹操的十倍,曹操對於是否能打勝仗沒有把握。
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寫給曹公一篇曠世激勵文。
分析了敵軍的劣勢及曹公的優勢。
曹操讀後,有如吃了定心丸,突然感到可以氣吞山河,英勇神武。
未出戰、知必勝!
如此之人,在曹操心中是什麼樣的地位?
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感念郭嘉,說:「若郭嘉在世,我必不慘敗。」
郭嘉27歲入曹操的帳下,38歲病逝。郭嘉在的十一年,預言的事皆神準。總能在關鍵時刻,提出神級建言。
是郭嘉,助曹操統一北方。
此等稀世人才,拿他喝幾杯黃湯,便要愛戀溫柔鄉,與建國大業相比,何足掛齒?於他的蓋世功勳而論,如小草與日月星辰。
那又為什麼要賞陳群呢?
曹操說:「
在亂世,要用圖天下的人才。便是郭嘉。
在治世,政局穩定了,需要建設的人才。
而正是需要陳群這樣的人。 」
曹操,真是千古英雄,一代雄主。
這一段歷史,是在EMBA的課堂上聽高斌教授的解盤。
我心頭的疑慮,一下子明朗。
在初創公司,百業待興,許多新建設都是紮根的工程,深耕與生根都需要時間,一下子看不到果實纍纍。
部門間糾錯容易,孵化的工程走不到一半就打掉重來,局勢一變化,往往就錯過天時。
紮根的教育,是百年樹人,沒有一年兩年三年,你看不到那火山爆發的力量。
高教授的亂世與治世之人才論,我心中疑雲一消而散。
發哥之才,志在框定天下。若遇不上明主,註定是天邊孤雲,留也留不住。
不可以說自己情商低下。要說自己志在天下,別人看不到你遙想的遠方。
不要說自己人緣不佳,要了解高人註定不被常人了解,成為寡人是一種必然。
請善待自己,從現在起,跟自己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