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兄弟的一首《父親》,無論是詞,還是曲,都容易觸動聽眾柔軟的內心。
歌詞中有類似朱自清散文《背影》裡的細節描寫,例如「每次離開總是裝做輕鬆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溼眼底……」;有深情的議論抒情,例如「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
如同「母親」這個詞一樣,「父親」也是一個考驗人們淚點的詞。正因如此,在《父親》這首歌的評論區,很多人邊聽邊寫下了自己的故事。下面這兩段話,可謂是寫「父親」的「滿分微作文」。
文段一
爸爸:兒子你覺得爸爸壯嗎?兒:嗯。爸爸:你覺得少林功夫厲害嗎?兒:厲害。爸爸:如果我剃成光頭,練少林功夫好嗎?兒子拍手:太好了。兒子看到光頭的爸爸,高興地說:爸爸加油,一定要練成高手。那天,是爸爸化療的前一天。
這個故事,運用了一個情節突轉、戛然而止的結尾。正是這個結尾,讓讀者看到了父親在面對疾病時對兒子的牽掛。
類似情節,我們在經典影片《美麗人生》也見到過。二戰時,一對原本幸福的猶太父子倆,被關進了集中營。為了讓兒子不恐懼害怕,父親奎多把殘酷的集中營生活比作遊戲,只要第一個拿到1000分,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能駕駛的坦克。即便在臨死前,奎多依舊擺出誇張的姿勢,告訴兒子遊戲仍在繼續……
是的,「父親」二字的分量太重了!
文段二
評論區裡的第二篇「滿分微作文」如下。
那天晚上放晚自習回家,老爸讓老媽進去看電視,說要跟我單獨談談。桌子上放了一碗熱熱的雞湯,他說:我這個病(肺癌)不管治不治得好,你以後都要好好跟媽媽生活,不要讓她擔心,多幫她做點事。我埋著頭喝雞湯,眼淚往湯裡面一直流,到現在都還記得那碗湯越喝越鹹。不知道現在老爸在天堂還好不?
這個故事的結尾,也是一下子戳中了讀者的淚點。不同於第一篇,這個文段的前半部分已經在「蓄勢」:患肺癌的父親,主動跟我談談;談話的內容是今後如何照顧好媽媽……這已經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了。結尾的一句,加重了這種悲痛之感——音容宛在,父親已在天堂……
這兩篇「滿分微作文」啟發我們,「情感真摯」才可能寫出感人的記敘文;一個戛然而止的、情節突轉的結尾,可能讓情感表達得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