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父母的題材並不好寫,故事能感動自己但是感動不了別人,也可能自己哭的稀裡譁啦,別人卻看不懂。
一提起父親,在我們腦海中閃過的是什麼模樣?你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父親呢?
每個人眼中的父親都是千差萬別的,但是父親對子女的愛都是不約而同。
父親是朱自清《背影》筆下的樣子:「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父親是林海音《城南舊事》筆下的樣子:「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父親是龍應臺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父親是賈平凹與父親的半瓶酒…
父親也是董玉方《父親寫的散文詩》筆下的樣子:
蹲在池塘邊上,狠狠給了自己兩拳,幾十年後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像一張舊報紙……亦或是,自己父親的那滿頭白髮,滿臉的皺紋,滿手的老繭和日漸彎曲的駝背,...
歌手許飛作曲並演唱了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將一位父親的日記融進了詞曲中,描繪了那個年代父親的模樣,為你還原日記裡那位溫柔的「老父親」。
同樣是歌唱父愛,這首歌卻跟筷子兄弟那首《父親》的開門見山不同,它樸實無華,平鋪直敘,卻又句句扎心。用李健自己的話說就是:「這首歌讓很多人失聲痛哭,而不是潸然淚下……」
我的父親沒有寫日記的習慣,更沒有寫散文詩的才華,但是他一生的點點滴滴就是一首散文詩,父親對我的愛,如果說母親是詩歌,情感直接又濃烈,父親就是散文,情感含蓄又平淡。
那年,成都,路過海鮮餐廳,我傻傻的站在門口看玻璃鋼裡面的魚,爸爸看出來我很想吃魚,毫不猶豫的拉我進去,點了3個菜,第一次吃海鮮,吃了他一個月的工資;
那年,10歲,家人剛剛出來創業,常常中午二三點才吃午餐,沒有節假日,生日那天,爸爸破天荒不上班帶我去世界樂園,陪伴了我一整天,給我買了三套衣服,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
那年,初中,我第一次住校,打電話哭著說想家了,爸爸吼起來:我馬上過來!
那年,我離婚了,同年失去了孩子,爸爸說,搬回家住吧!
女兒讓您擔心了一輩子,爸爸老了,背駝了,牙掉了,白髮也是越來越稀疏了,走路越來越慢了,抽屜裡的藥越來越多了。
單曲循環這首歌,瞬間淚流滿面,小時候不能理解『』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這句話,長大了,走遠了,才知道這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還是有父母的家,感謝父母對我的愛,趁父母健在,及時行孝,多多陪伴,也祝願天下所有操勞一輩子的父母身體健康,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