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戀愛中的四種依戀類型:看看你是哪一種?

2021-02-19 幸福密碼學

【免費微課】如何讀懂來訪者的心靈——個案概念化

       成人在戀愛中的四種依戀類型

最近有很多同學詢問一些親密關係方面的問題。比如有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總是很粘人,明知道這樣會讓對方討厭,而且對方總是很冷漠,自己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希望你有在看今天的文章哦~ 我們今天要聊的是親密關係中的依戀模式。

我們一生中最早的依戀,是嬰兒時期對母親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依戀,而這會很大程度影響我們長大後的戀愛風格。研究發現,嬰兒的依戀模式大體上分為三種類型,安全型、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

安全型的嬰兒最常見,因為安全型是最容易使種族延續的類型(孩子比較能夠好好長大並繼續繁衍),在人群中約佔50%。由於總是受到悉心呵護,多數長大後發展為安全型依戀風格。焦慮-矛盾型嬰兒約佔22%。因為受到大人忽冷忽熱的矛盾待遇,以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經常會有緊張的情緒,長大後發展為痴迷(依賴)型依戀風格。

迴避型的嬰兒約佔25%。則基本上是完全被監護者以拒絕或者敵對的態度對待,孩子很可能會認為周圍的人或者世界不安全,長大後可能發展為兩種不同的表現:恐懼型或疏離型。發現少了3%?雖然數學很差但是不是我算錯了。

另有約3%人群是混合型。是不是有點暈?前面只是做個鋪墊,還沒看明白的同學可以甩甩腦袋忘掉剛才那些(噗…接下來Mimi就給大家仔細說說成年人在戀愛中的四種風格表現。請搬板凳準備好對號入座。

安全型依戀:

對你來說,溫暖和愛是能自然獲得的,你能夠做到和人親密的同時,不會經常擔憂你們的關係或一些小誤解。你接受你另一半的小缺點,並且能夠愛Ta,尊重Ta。你不會把戀愛當成一場有輸贏的遊戲,不會使心眼試圖操控對方。你會直接地,坦誠地,堅定地表達你的需要和感受,當你覺得你從他身上獲得了什麼,或者因為他付出了什麼,你都能夠直接說出來。

而且你能夠回應你的伴侶,並努力想滿足他的需要。因為你有很好的自尊(我們後面再談自尊是什麼),你不會輕易把一些事當做對你的私人冒犯,對批評也不會很敏感,所以當你和愛人有衝突的時候,你不會防禦性很強,對一點點不合就大發雷霆。

相反,你能夠好好解決問題,能夠通過道歉和原諒使矛盾降級。
痴迷型依戀:

你渴望親密,也有能力親密。為了維持一個好的關係,你會放棄自己的需要,去討好和適應你的伴侶。但因為你自己的需要沒有被滿足,你會變得不快樂。

你的世界被你的愛情完全佔據,你高度地配合你的伴侶,會投入非常多的精力繞著Ta轉,總是擔心Ta會變得沒有這麼親密,擔心Ta對你的感情會變少。你很容易把一些小事私人化,認為對方一些很小的舉動是對你的負面信號。

為了緩解你的焦慮,你會和你的伴侶「玩遊戲」,有很多「小心機」,或者希望能夠操控你的伴侶來獲得注意力。你可能會假裝冷淡、發脾氣、不回電話、嫉妒、或者威脅對方自己可能會離開,以此來獲得對方的回應,來重新堅定「對方愛我」的信心。 當Ta的注意力在別的地方時,你會很容易嫉妒,而且會頻繁的電話、簡訊Ta,即便Ta讓你不要這樣做。

恐懼型和疏離型在表現上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先說疏離型,因為疏離型的表現更加明確。

疏離型依戀:

你迴避和人親近,你的獨立和「自給自足」比親密關係要更重要。你在戀愛關係中,還是自我依賴,自我滿足,會覺得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對方有些不舒服。你保護你的自由,拖延給出承諾。一旦你做出了承諾,你還是會在頭腦中和這段關係保持一定距離,你會觀察和審視這段關係,經常注意到對方的小缺點,追憶單身的樂趣,或者幻想另外一種更理想的關係。

痴迷(依賴)型的人會對對方想保持距離的信號特別敏感,而你則會對對方想要控制你、想要限制你的自主自由的信號格外敏感。你在有戀愛關係的時候,還會和其他人曖昧調情,單方面去做關於兩個人的決定,有時候無視你的伴侶,無視對方的感受和需要。

你的伴侶有時候會抱怨你根本不需要Ta,或者你對他們不真實,因為你保留你的秘密,也不跟他們分享你的情緒感受。事實上,你的伴侶常常會表現出對你非常渴望,甚至過分依賴,因為這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力量且安全。

對於你自己,你則認為沒有必要依賴他人,甚至認為和他人有親密關係是沒有必要並且得不償失的。

恐懼型依戀:

你和疏離型依戀的人不同,你知道你也需要親密關係,你知道你也需要依賴他人。但一方面你又害怕和人過分親近,你擔心這會把你置於某種危險中。一方面你擔心依賴別人會損害到你的自由,一方面你也擔心依賴別人會被拒絕,被傷害,會因此變脆弱。

你對自由和自主的態度是不那麼堅決的,你既需要自主自由,也渴望放棄自主自由。你不是不害怕分手,但一旦關係受到威脅,你就假裝你從來沒有依戀的需求,而且把你自己的感受埋藏起來。你會壓抑它們,有時候甚至自己都感受不到它們。

但這些需要和感受是存在的,你很可能會感受到另外一種焦慮,即你可能沒有愛的能力或者你再也得不到真正親密的關係了——你通過另外一種方式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自己是哪個類型,明天我們將推出依戀類型量表(RSQ)。1994年由英國學者Griffin和Bartholomew設計,用17個問題測量依戀類型四種維度。這份量表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成人依戀關係專業自我報告量表。

如果你想知道你伴侶的依戀類型,你可以回想一下當你直接地向Ta要求把關係變得更近時,Ta是如何反應的?Ta是嘗試滿足你的需求?還是做到了你的要求,卻同時有很多擔憂?還是變得更加防備,顯得很不舒服?或者他短暫地滿足你的要求但很快回到了有距離的位置上?你要記住,一個安全的人,是不「玩遊戲」的。Ta能好好和你溝通,也有能力做出妥協。

「這樣看來安全型的人很美好?」

可是現實中,後幾種人相對較少被安全類型的人吸引。痴迷類型的人常常和後兩種(恐懼型、疏離型)人互相吸引,而陷入一種codependency的關係,互相傷害。這是因為在親密關係中不安全的感覺,雖然會帶來很多不舒服,卻是彼此都熟悉的,也能彼此驗證「關係很危險,我不值得被愛」的觀念。

人們總是無意識地尋求著這樣的自我驗證。而不像安全依戀類型的人,這些人並沒有好好解決不合的技能,他們會在矛盾中,變得戒備、防禦、攻擊、退縮,從而使矛盾不斷升級。他們討厭這些,卻也需要這些,因為在一段平順穩定的關係中,他們會感到壓抑和空虛,這種壓抑和空虛因為太像嬰兒時期感受過的經歷,而使他們痛苦不堪。

說到這,你是不是已經快絕望了。安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百,好在養成的戀愛模式並不是不可改變的。最後解釋一下自尊。自尊,可以最通俗地理解為內心深處是否相信自己會被別人無條件地愛和接受。

在親密關係中,低自尊的人常常低估伴侶對他們的愛,悲觀,或者認為被伴侶漠視看不起。當關係出現問題時,低自尊的人不像別人那樣試圖拉近距離努力修復,而是防禦的隔離自己,生悶氣或者「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鬧,然後覺得自己更加糟糕,評價更低,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低自尊型的人因為很難平衡自我保護和人際關係,會在有矛盾時優先保護自己過強又脆弱的「面子和尊嚴」,如果被伴侶提到了缺點則會表現出反感,自我打擊式的傷害和憤怒,並且會偏激的認為伴侶是在切斷關係和拒絕承諾,認為都是對方的錯誤,並且可能使用極端的方法反擊伴侶。

相關焦點

  • 依戀類型 戀愛人格 你是哪一種
    現在研究星座對症下藥的已經越來越少人使用了,但是我們還是很需要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另一半在戀愛中的人格到底是怎麼樣子的。對於戀愛人格類型的劃分你了解多少呢?依戀類型就是在戀愛中會有的表現,有些人喜歡誰就會很主動去追/憋S 都不說,有些人一談就談好幾年戀愛然後順利步入婚姻/只能維持兩個月好日子然後就開始天天吵架,有些人很有安全感/天天覺得另一半出軌,這些都可以在依戀類型當中找到答案。
  • 是什麼決定了你戀愛中的表現?|再談「依戀類型(Attachment Styles)」
    很多人都是因為依戀類型測試關注了我們公號,後臺也總有關於依戀類型的各種問題。比如總有人問,我做過測試,結果是疏離型依戀,該怎麼辦?今天我們用更實證的方式,來聊聊依戀類型到底是如何產生,怎麼影響我們一生的戀愛模式的。是什麼決定了你戀愛中的表現?再談「依戀類型(Attachment Styles)」說到依戀類型,還是得從嬰兒時期說起。
  • 四種依戀型人格測試 四種依戀類型測試 依戀類型測試量表
    不同依戀類型的人建立發展依戀關係的方式也是各有特色。以「我和你媽你先救誰」為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不同依戀類型的人都是怎麼想的。情況1:如果你和戀人的依戀類型為安全型,和你媽媽的依戀類型是迴避型,那麼你會選擇救戀人,因為「我有多依戀你,就有多害怕失去你」。
  • 四種依戀類型、相應童年經歷與思維模式
    你的人際關係依戀類型是哪種?它對你的感情可能有何影響?根據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等人的理論,一共有4種成人依戀類型:安全型、焦慮-痴迷型、不屑-迴避型、恐懼-迴避型。大多數人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上述四種依戀類型,而且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 測一測你屬於哪類依戀模型
    我們過往的一些人生經歷和原生家庭的日常活動會潛移默化的形成一種種依戀模型,而人類經過成百上千萬年的進化已經把這些依戀模型寫在了我們的基因裡面,這些依戀模型在遠古時期是為了幫助人類生存遠離危險,而今這些依戀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下面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依戀模型。
  • 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全解析,迴避?焦慮?
    戀愛中的你遇到過類似狀況嗎?經常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正是焦慮傾向者的常見心理。本文我們就了解一下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以及每種風格的特點和調整方法是什麼。後來研究者發現成年人在親密關係中也有類似表現,且與幼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基本一致。到1990 年,人際關係專家巴塞洛繆(Bartholomew)在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的基礎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種依戀類型。這四種依戀類型是根據兩個維度的變化區分出來的。一個維度是「迴避」,一個維度是「焦慮」。高迴避者與人親密時容易感到不安,低迴避者與人親密時感覺輕鬆。
  • 幸福愛情系列: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全解析
    戀愛中的你遇到過類似狀況嗎?經常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正是焦慮傾向者的常見心理。本文我們就了解一下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以及每種風格的特點和調整方法是什麼。迴避型依戀:當嬰兒需要照顧時,養育者總不回應,態度冷漠,嬰兒會陷入抑鬱,表現得充滿懷疑,無法信任他人。害怕也不會向養育者求助或尋找安慰。後來研究者發現成年人在親密關係中也有類似表現,且與幼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基本一致。到1990 年,人際關係專家巴塞洛繆(Bartholomew)在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的基礎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種依戀類型。
  • 超準:女人不外乎下面這四種類型,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據心理專家研究結果顯示:女人不外乎下面這四種類型,看看你屬於哪一種?一、麻辣燙型這裡所說的麻可不是指麻木的麻,是令人觸電的那種麻。這種女人可能長得不那麼標緻,不那麼「精巧」,但男人容易被她身上特有的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電」著。她的一顰一笑,似乎都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麻」得男人簡直 「永世不得脫身」。她有如一枝帶刺的玫瑰,讓男人滿心愛憐卻不得不保持適當的距離。她有時真的會對男人杏眼圓睜、柳眉倒豎;她有時真會像河東獅吼,令男人下不了臺。她有時會讓男人恨得牙痛,氣得跺腳,甚至咬牙切齒地罵:「有什麼了不起呀!
  • 戀愛中的情侶,最舒服的四種相處模式,你經歷過哪一種?
    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愛情就能夠變得非常美好,至少在戀愛中的時候是這樣子的。而戀愛中的情侶們,通常是以什麼樣的模式去相處呢?很多人說熱戀中的兩個人是比較瘋狂的和不理智,那是因為他們非常享受兩個人在一起的過程。戀愛中的情侶們通常會以下面這四種模式去相處,你經歷過哪一種呢?一起來看看吧!
  • 戀愛中總是粘人的你,是焦慮型依戀類型嗎?
    然而這些行為,卻讓小編想到一個詞,焦慮型依戀關係。 焦慮型依戀是一種不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曾討論過另外一種不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今天,我們就來著重介紹一下什麼是焦慮型依戀。
  • 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培養安全型依戀
    在依戀理論中有一個專門術語來「稱呼」這些問題,總結起來叫做內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它是一種心理表徵(representation)。嬰兒在和依戀對象的實際交往中形成內部工作模型,以幫助嬰兒感知時間、預測未來和指定計劃。
  • 「我提出分手,只是想被你挽留」 | 戀愛中的依戀焦慮 | 戀愛關係
    戀愛中的依戀焦慮依戀,最初是源於嬰兒和母親之間的親密的情感聯結。我們注意到很多嬰兒與媽媽的關係十分親密,總要與媽媽進行肢體接觸,不然就會嚎啕大哭。這是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必經的心理階段,嬰兒通常會在6個月時和母親建立起依戀關係,直到2歲。
  • 你是什麼戀愛類型呢?
    這份問卷要求讀者去判斷,三個選項中哪一個最能反映他們在戀愛中的狀態。為了大大提高我們在戀愛關係中成長的機會,我們要敢於做這種測試。如果我們應該做一件事來改善我們的親密關係,那就是提前了解我們屬於三種類型中的哪一種。是類型A, 類型B還是類型C。 為了警醒我們自己和他人可能陷入的誤區,我們需要在戀愛中運用這種知識,我們還需要一些訓練。因為我們至少有一半人在戀愛中缺乏安全感,我們要麼屬於迴避型, 要麼屬於焦慮型。
  • 分階段、看「依戀類型」
    要不要以結婚的目的去談戀愛,這樣做好不好,不但要分階段,其實也要分依戀類型的。成人依戀最初被分為三種大類型:安全型依戀的人佔人群的60%左右,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各佔20%。安全型依戀人格對伴侶信任,對自己自信,對感情積極,在親密關係中比較容易維持穩定而健康的情感狀態。
  • 小時光提醒:什麼是依戀型人格?痴戀型、迴避型、你是哪種類型?
    小時光提醒:你想知道依戀人格是什麼嗎?每種依戀方式又是如何影響人的戀愛關係、友誼、育兒甚至世界觀的呢?你又是哪種類型呢?一起來看看吧!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關係是如何影響你的?又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依戀理論是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在1968年提出的,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 為什麼你無法脫單?也許與顏值無關,是「依戀類型」的鍋
    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有些女孩子長得很好看,卻依然是母胎單身?有些男孩子長得挺帥,竟然也沒有女朋友?其實,有些人無法脫單,也許與顏值無關,與依戀類型有關。成年人在依戀關係上,一般分為四大類型:安全型、輕視迴避型、恐懼迴避型、焦慮矛盾型。其中,安全型對戀愛對伴侶都有很積極的態度,他們比較容易進入戀愛關係,且對親密關係滿意度比其他依戀類型更高,大家不用擔心他們無法脫單。
  • 幸福的四種模型,你準備選擇哪一種?
    你有多久沒有感覺到幸福了?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收入減少,房貸、車貸照樣要還,孩子要讀書,老人要照顧的時候,你是否覺得幸福很遙遠?或者在想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呢?有這樣一本書,它是專門揭示幸福的秘密的,它能讓你生活更幸福。它的名字叫《幸福的方法》。
  • 直男最喜歡的四種女生類型,看看是不是你!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直男們喜歡的女生類型是什麼樣的?【事先聲明】本篇文章純粹是樂趣性討論,並非為了討好男性!嬌嬈的嫵媚型代表人物 ◆林志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玲姐姐能殺入Top3,作為女生我也絕對是心服口服的,來看看她最近出席活動的現場圖。
  • 愛情有四種,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
    愛情有四種,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當你明白了愛情的結局,就會變得理智,就不會愛得那麼苦了。1.有一種叫「恰好遇見」,你喜歡的人,恰好也喜歡你。在你單身的時候,一個人兜兜轉轉,抱著一種隨緣的心態,到處瞎晃蕩。忽然回頭,那個他就在燈火闌珊處,不是很驚豔,但你的心就忍不住跳得更快了。你說,「你怎麼會在這裡?我好像在哪裡遇見過你。」他說,「是不是我也曾經遇見過你?」真愛一個人,是恰好遇見,一個未嫁,一個未娶。都在單身的年紀,遇見了彼此仰慕的人。也許都有缺點,但絕對缺點也是美麗的,缺點都是互補的。
  • 關於依戀的理論和類型
    依戀是一種特定的內部工作模型,而依戀則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型依戀;焦慮-迴避型依戀;焦慮-矛盾型依戀。依戀既是個體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依戀類型差異的產生既與個體本身先天的生物因素有關,也與後天的教養、所處的家庭環境有關。兒童先天的氣質類型與母親的撫養困難程度密切相關,而後天影響依戀的家庭因素則主要在於個體與看護者之間的內部工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