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有人脈成功就像坐電梯,沒人脈成功就像走樓梯。」這句話很形象地反映了人脈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性。因此,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誰。即便你是偏遠山村、貧窮家庭的放羊娃,只要你認識重要的人物,你也可能搖身一變,登上許多人無法企及的巔峰舞臺。
大學畢業後,哈維·麥凱開始四處找工作。在那個年代,大學生並不多,哈維·麥凱自以為輕輕鬆鬆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結果他卻一無所獲。幸運的是哈維·麥凱的父親是一位記者,並且認識一些政商兩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個人叫查理·沃德。
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羅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公司主要製造月曆卡片,並且在世界行業內是絕對的老大。不過在4年前,沃德因稅務問題而服刑。哈維·麥凱的父親研究沃德的逃稅案件之後,覺得其中有失實的部分,於是專門去監獄採訪沃德,並寫了一些公正的報導。雖然這些報導並沒有幫沃德減輕刑期,但沃德依然十分感激,他幾乎流著淚說:「在許多不實的報導之後,哈維·麥凱的父親終於寫出了公正的報導。」
出獄之後,沃德為了對哈維·麥凱的父親表達感激,特意給哈維·麥凱介紹了一份工作。這對哈維·麥凱來說是一個意外的驚喜,要知道,兩個月之前,他還無所事事地在大街上閒逛,還在為面試碰壁而懊惱,而現在他卻坐在鋪著地毯、裝飾十分考究的辦公室內,不但頃刻間有了一份工作,而且還是在「金礦」工作。所謂「金礦」工作,是指薪水和福利都非常好的工作。
而且那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在哈維·麥凱從事這份工作的42年中,他熟悉了經營公司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學會了推銷的技巧,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資源。他結識了行業內很多知名人物,他的見識、閱歷和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之後他創辦了美國著名的信封公司。成功以後的哈維·麥凱說:「真的非常感謝沃德,是他給了我工作,是他創造了我的事業。」
哈維·麥凱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而且多次找工作失敗,可以說,初入社會,過得不如意。哈維·麥凱只是一個平凡的年輕人,也許他並沒有突出的能力,沒有過人的智慧,但是他的父親認識大老闆查理·沃德,僅僅因為這一點,他就順利攀上了高枝,實現了「麻雀變鳳凰」的人生轉變。
你認識的人越有成就,越有名望,你受到的積極影響就越大,你可能獲得的幫助就越多,你成功的概率就越大。當然,這裡說的「認識」並非一般性的認識,而需要你與這些成功人士有一定的交情或友誼。也許你只是舉手之勞幫了他們,但對你來說,就意味著多了一個有可能獲得回報的機會。
一個人要強無可厚非,但是在這個社會中,任何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你千萬不要說:「我絕不靠別人,我只靠自己。」因為你逃離不了人際交往的圈子,既然如此,那就趕緊去認識一些重要的人物吧。
古人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進入什麼樣的圈子,一段時間後你就會帶有那個圈子的特性。如果你進入富人的圈子,結識了一幫富有之人,你和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生意,探索致富之道,分享信息、資源,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這樣一來,你就很容易從他們身上了解到發家致富的經驗和智慧。必要的時候,你還很有可能獲得他們的提攜與幫助。這對你追求成功來說,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推動力。可以說,行走於富人圈子中,你想不富都很難。
阿瑟·華卡是一個農村少年。有一天,他在一本雜誌上讀了一篇關於威廉·亞斯達的成功故事後,非常想知道更詳細的成功經歷,於是他通過雜誌社了解到這位成功人士的公司地址,於是按照地址找到了威廉·亞斯達的公司,只為與他見一面。
高個子的亞斯達見到阿瑟·華卡之後,起初不怎麼喜歡這個少年,但是經過一番簡短的談話之後,他改變了對阿瑟·華卡的印象。當阿瑟·華卡問亞斯達「我想知道,我怎樣才能賺得百萬美元」時,亞斯達的表情便柔和起來,他竟然興致勃勃地和這個少年談了一個小時。亞斯達告訴阿瑟·華卡:「你可以去訪問其他行業的成功人士,從他們身上你可以收穫很多智慧。」
阿瑟·華卡照著亞斯達的建議,遍訪了美國一流的商人、總編輯及銀行家。雖然這些名人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都對阿瑟·華卡有幫助,但是阿瑟·華卡能與這些成功人士建立聯繫,這極大地激發了他的自信心。他開始仿效那些名人成功的做法。
兩年之後,剛滿20歲的阿瑟·華卡把當初在那裡當學徒的工廠變成了自己的工廠。4年後,他創辦了一家農業機械廠,不到5年的時間,他就賺到了百萬美元。後來,這個來自農村的青年成為銀行董事會的一員。阿瑟·華卡表示,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堅持實踐年輕時學到的基本信條——要想成功,就要多與成功人士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