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在《圍城》中說:婚姻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在日常生活中,沒結婚的想結婚,結了婚的呢,大多數人都會時不時的後悔一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們先不分析這句話的對與錯。那這句話被大家廣為傳頌,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它至少描述了一些事實,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婚姻變成愛情墳墓的第一個原因,婚姻能夠讓夫妻雙方真實的看清對方,戀愛時的光環效應的消失。
那什麼是光環效應呢?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簡單說,就是一個人的一種品質或者特質(比如美貌、有學問、口才好、誠實、忠心等)被無限放大,導致看不到其他的缺點或特質。
在戀愛的時候呢,我們身上都有讓對方著迷的一些優點或者特質,這也就是我們講的「一白遮百醜」、「情人眼裡出西施」,當我們看到對方的一個優點,就會不自覺忽略其他所有的不足。其實這完全是因為在戀愛的情緒中所發酵出一種迷幻的感覺,它不是真實的情況。
一旦結為夫妻,彼此在毫無掩飾的情況下過著瑣碎單調的、日復一日的生活,這種光環效應就消失了,所以我們就會慢慢的發現,原來戀愛的時候,那麼可愛的人變得不可愛了,甚至有點可惡了。於是乎,附著在另一半身上的缺點就會冒出來,並且還可能會被放大,逐漸成為矛盾的聚焦點。
婚姻變成愛情墳墓的第二個原因就是雙方的角色的改變。
戀愛的時候呢,雙方是以戀人的角色來對待對方的,雙方其實是保持一定距離的、親密的異性朋友。相對來說呢,戀人的關係是獨立、平等、互相尊重的;而且為了能達成婚姻的目的,彼此都會體諒對方,遷就對方而委曲求全。
但是結婚後,這種自我約束就放鬆了。在心理上,彼此都希望對方來適應自己,服從自己,都想把對方改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我們天天想著怎麼去駕馭對方,所以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各位想想看,婚後和另一半相處的模式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呢?
婚姻變成愛情墳墓的第三個原因,就是結婚後責任和壓力陡增。
一般家庭都是男性是經濟主體,當然,現在的社會也有個別家庭女性是經濟主體。我們今天主要來說男性。婚姻對於這些男人來說呢,是家庭的責任,要背負起養家餬口、提升生活品質的重任。特別是有了孩子後,壓力就會更大。所以,結婚的男人在外面打拼,回家通常會覺得比較累,就什麼都不想做。沒有了以前的精力和耐心來處處為你著想。
其實男人這樣想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男人結婚前幾乎都是在媽媽的伺候下長大的。所以你看到婚後的男人這種狀況,只不過是他恢復了本來的面貌而已,所以你不要覺得奇怪,想想他媽媽這樣照顧他20多年,一下子就要轉變為讓他來照顧你,責任心陡然升級,這也不太現實,所以戀愛的情況只是假象。
而很多夫妻,不能忍受對方的變化,為此先是感覺到不適應,後來開始懷疑,再後來是不能容忍,最後就是吵架、打架、甚至離婚。整個過程中,女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變了,沒有以前那麼愛我了。甚至懷疑自己在他心目中失去了魅力,覺得日子咋會過成這樣呢?一地雞毛。
要想婚姻不變成愛情的墳墓,想去經營幸福家庭的話,我們也給大家提兩點建議。
第一點建議,就是降低期望,去客觀的看待你的另一半。
其實他也是人,一個正常的、普通的人,他沒有完美的沒有缺點,當然他也沒有愚蠢到沒有優點。所有的失望都來自於結婚前有太多的期望。如果沒有期望,可能你就沒有那麼多要求,也不會有那麼多抱怨,所以感情就會幸福很多。
第二點建議,就是夫妻雙方其實是組建一個團隊,這個角色上要互相彌補,而不是互相改變。
女人老覺得男人粗心,希望他變得細緻,其實呢,結果是儘管辛苦了幾十年要改造對方,結果還是無功而返。
我出門經常忘帶鑰匙、手機等,為了讓我長記性,我老公曾經沒少嘟嚕我。有次忘帶鑰匙,他故意讓我在門口等了半晌,以此來懲罰我粗心大意的表現。
我老公回到家,喜歡亂丟髒衣服,從來不記得把它們放進髒衣簍。沙發上、床上、飄窗上,隨意亂放。為了讓他改掉這個毛病,我曾經一個月不給他洗衣服,搞得他沒衣服穿,專門用了一天時間洗衣服。結果三天後,換衣服,又丟在床上不管了。我們彼此經過多次懲戒,沒有任何效果,簡直就是屢教不改啊,很是上火。
後來,我們的態度就開始變了,不再懲戒,開始彌補。
怎麼彌補呢?
在我出門的時候,老公會提醒我記得檢查出門要帶的東西是否齊全;在收拾房間的時候我會隨手把他的髒衣服放進髒衣簍、把要穿的掛進衣櫃,好像也沒浪費多少時間。
最主要的是,我們經過相互彌補,不相互指責,心情也好了,感情也好了,孩子也不覺得爸爸媽媽老是鬧彆扭了。
夫妻最好的相處方式是互相彌補,是合作。
在家庭中,每個人有不同的角色,男人的優勢和女人的優勢,孩子的天真,彼此都各不相同,相互成就,這個家才會變得更優秀、變的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