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崛起,人們越來越多使用電子產品,節日也在隨著電子產品的改變而發生著改變。大家都知道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西方的父親節,8月8號是中國的父親節。面對著這兩個父親節,有人說要抵制西方父親節,因為我們有屬於自己的父親節。你怎麼看呢?
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父親節的由來:馬特先生 (Mr. William Smart) 曾參加過南北戰爭,他在妻子過世後,獨自一人在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既當爹又當媽的含辛茹苦把六個孩子拉扯大。斯馬特先生本應是安享晚年之際,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於1909年辭世。他的女兒多德夫人在他去世當年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後決定,自己的父親所承受的和所付出的並不比她母親少,她向市長和州政府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斯波坎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州政府採納這一建議的同時,把節期改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就有了如今的父親節。
8月8號的中國父親節:上海一些愛國人士為頌揚和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發起每年8月8日為中國的「父親節」。抗戰勝利後,黨國元老、上海各界名流等人,覺得父親節非常有意義,覺得很有必要提倡,就聯名呈請政府準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後來呈請獲準,八月八日就正式成為我國的父親節。
兩個父親節的由來是不同的,但都是表達對父親的尊敬。
小時候你的父親可能會在每個節日都為你精心準備,也有可能在他鄉漂泊,但他終究還是愛你,只是一個男子漢在很多情況下都不懂怎麼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古老的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我覺得兩個父親節的由來不一樣,但都可以過,但是得要用我們的傳統美德去過,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