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嫂如母,你理應幫她建房子,安家」姑娘的回覆,婆婆淚流滿面

2020-09-05 嵐君

上海交通大學有一位教授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在世界上有很多的人都喜歡用聖人的方式去要求別人,卻用賤人的方式要求自己。」

總是想著讓別人付出,卻從來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小劉也遇上了這樣的一個婆婆,小劉的性格特別的溫順,嫁給了男朋友之後,兩個人過得也非常好。

今年回家的時候,小劉的婆婆對小劉說:

「長嫂如母,你理應幫她建房子,安家。」


小劉覺得從小自己也沒有在嫂子的身邊待過,這些與自己又有什麼關係,但一想,婆婆竟然這樣說了,自己就順手推舟吧。

於是小劉給婆婆說:

「我打算把你兒子的那15萬塊錢給我的嫂子。」

這15萬塊錢原本是兩個人留給自己的婆婆養老的,可是現在這個小劉卻要把這錢給自己的嫂子。

婆婆一聽特別的傷心,一瞬間就淚流滿面。


01.

有的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的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是自己不想幫助別人,而是自己的的確沒有錢。

試想一下,如果小劉的老公很有錢的話,那麼小劉至於這樣過日子嗎,至於攢錢嗎?

如果小劉的老公是一個大款,或者是一個富二代,那麼小劉的嫂子也會沾沾光,關鍵不是。

所以說嘛,小劉的婆婆這樣去要求小劉的時候,一定要想想兒子有什麼能耐。

試想一下,如果小劉是一個得理不饒人的姑娘,當婆婆這樣給自己說話的時候,小劉可能就會讓這個婆婆家裡面的人幫自己給出錢。

而不是單純的拿出婆婆的養老費去嚇唬婆婆了。

所以說一個人一定要體會別人的感受,理解別人的處境。

當你不理解別人的感受,不理解別人的處境的時候,這個時候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時候,你很爽快,但是說完之後,你可能會自取其辱。

作為一個長輩,首先要懂得去理解晚輩。


02.

人千萬不要因為多管閒事,害了自己的兒子

作為一個婆婆,千萬不要去多管閒事,這樣的話有時候會害到自己的兒子的,要知道自己的兒子壓力很大的,如果兒媳婦已經和兒子結婚了,說明兩個人才是一家人。

有的婆婆就是這樣的情況,認為自己兒媳婦應該去照顧自己了家裡的人,但是又不要連累到自己的兒子,這是不可能的。

有的婆婆認為自己的兒媳婦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娘家人,這是兒媳婦沒有本事,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女人嫁的好的話,自己又怎麼可能受這樣的委屈?

雖然說找嫂如母,但有時候你在嫂子身邊從來都沒有生活過,那麼這樣子的話,嫂子的生活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身邊有很多的親戚朋友都問我們借錢,可是借了錢之後,從來都不還是問一下我們欠了別人什麼,讓別人給自己不還錢。

自己給別人借錢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問別人要錢的時候卻不停地流眼淚。

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過的好了才是真的好,不要把任何人當做多麼的好。

多管閒事的人總是會害到自己身邊的人,也會害了自己的兒子。

所以老人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大腦,老人在說一些話的時候,不要把自己裝到裡邊去。


03.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兒媳婦去幫助自己的了家裡的人了,那麼這個時候你們的生活就會走上困境。

試想一下,兒媳婦要把你的養老費拿給自己娘家的時候,你都可以記得淚流滿面,試想一下你們家的情況,自己心裏面還沒有數嗎?

所以說,當你們家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就不要為難自己的兒媳婦,有時候兒媳婦不是不想過好日子,不是不想去幫助自己的娘家,而是你們家裡面沒有這個條件。

所以說,當你這樣給兒媳婦說話的時候,事實上就是自取其辱。

留著一輩子的,千萬不要自取其辱,千萬不要給自己找麻煩。

聰明的長輩都懂得把自己的家照顧好,而不是去讓自己家裡面的人去照顧別人的家人。


04.

人一輩子都是活在取捨當中

留著一輩子就是活在取捨當中,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兒媳婦選擇了照顧娘家,那麼自然顧不上婆婆家。

這種文中的這件事情一樣,當兒媳婦選擇去照顧娘家的時候,就要把給婆婆的養老費花掉。

人不是萬能的,很多的老人看到別人的兒子或者是兒媳婦賺很多的錢,就認為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兒媳婦也有這麼大的本事。

我們家鄰居就是這樣的一種現象,鄰居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可是這個農民卻整天看電視上的一些人賺了多少多少萬,於是當自己的兒媳婦回到家裡面的時候,總是吹鬍子瞪眼的,覺得兒子媳婦的錢不夠。


人家的人可以賺這麼多的錢,是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一門技能,可是你沒有培養好孩子,孩子哪有技能去賺錢,只能去打工。

所以說,作為一個人,還是要看清楚事實的真相,不要覺得別人賺很多的錢,你們家的人就必須賺這麼多的錢。

有時候不要覺得別人家的兒媳婦去照顧人家的娘家了,照顧的妥妥帖帖,你的兒媳婦就可以,你們沒有那個條件,就不要這樣亂想。

一輩子都活在取捨當中,如果一個人能力有限的話,去照顧娘家裡面人了,可能婆家裡面就顧不上了。

人這一輩子越活越有智慧,所以也作為一個老人,不要學會給自己挖坑了,有時候你把兒媳婦推出這個家後吃苦受罪的永遠都是你和你自己的兒子。


不要覺得你這樣說話的時候是在挖苦你的兒媳婦事實上是在挖苦自己的兒子,而且把兒媳婦往外扔家裡面推。

人這一輩子是要越活越有智慧的,作為一個長輩,說話的時候也要經過的大腦。

老了之後就不要惹是生非,也不要讓別人不開心了,過好自己的生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人,千萬不要站在長輩的角度給別人出謀劃策,要知道這個時代是在不斷發展的,不要說你走過的路比年輕人走過的路多,可能現在年輕人經歷過的一些事情,老人恰恰沒有經歷過。

相關焦點

  • 「長嫂如母,你得幫小叔子出彩禮」「我娘家是有錢,但沒這義務」
    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給小編留一票關注,每天帶你了解更多情感故事,接受投稿哦!我發現現在「道德綁架」越來越流行了,不只是朋友圈,就連親人之間都開始拿「道德」互相算計了,尤其是婆媳,正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位網友是怎麼對抗道德綁架、打敗婆婆的吧:「長嫂如母,你得幫小叔子出彩禮」「我娘家是有錢,但沒這義務」。
  • 那個「長嫂如母」的婆婆,到晚年才醒悟:「女人在婚姻裡要自私」
    想必大家都聽過「長嫂如母」、「長兄為父」,這是一個很傳統的說法,意思是假如一個家庭沒有了老一輩那作為兄、嫂的就是當家人,得擔負起責任,教養全家弟妹等。但是我們切莫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以往更多是一個家族,而現在更多是小家庭,時代背景已然改變了。
  • 都說「長兄如父」,但我要說的是「長嫂如母」
    我進婆家門時,公公、婆婆已經60多歲了,在農村種了幾畝地,也就是夠自己吃用,沒有其他更多進項。知道老人供老公上學已是不易,我們結婚一切從簡,花了幾百塊錢買了張床,租了個很破舊的房子就算結婚了。有公公、婆婆在時,每次回家,婆婆都是拿出家裡最好的東西做給我們吃,走時還把地裡出產的新鮮土特產都帶給我們!每次回老家,都很享受有家、有老人疼的感覺!
  • 「長嫂如母,小叔子就該你養」,兒媳的回懟,讓公婆無法反駁
    父母年齡漸長,卻還要二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在整個月子期間,婆婆總是擔心自己的小兒子,催促著小倩讓她的媽媽早點來,這樣就能回家照顧小兒子了,就這樣婆婆只照顧了小倩幾天,就匆匆回家去了。但公婆卻絲毫沒有不好意思,反而說道:「長嫂如母,小叔子就該你養」。小倩聽到這話,差點氣瘋了,於是怒懟道:父母死了之後,才「長嫂如母」呢,你們活的好好的,現在讓我幫你們養孩子是不是太早了,你們不害臊嗎?公婆聽到兒媳的這番言論,無法反駁也無話可說。若是你,你會幫助年邁的公婆撫養二寶嗎?
  • 婆婆「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小叔」,媳婦的霸氣回懟讓婆婆紅了臉
    婆婆老是把弟弟送過來這邊,還說著:「你們都是受教育比較好的,能夠指導指導他。」可是夫妻倆因為弟弟的到來其實並不方便,而且婆婆幾次三番的開始問夫妻倆要錢,矛盾就產生了。某天婆婆又帶著弟弟上門了,婆婆直言:「眼看你小叔就要上初中了,不然就放你們家住吧,我們兩老不方便接送。
  • 長嫂如母的大家庭很溫馨
    他們一家看著相處的很和睦,梁老漢兩老年紀大了,為了不給兒子們增加負擔,就自己住在梁老四的房子裡面,因為小兒子在外地做生意一年也難得回家一次,反正房子也需要打掃。在農村自己種點小菜,養幾個雞什麼的,日子過得也安逸。平時幾個兒子有點好吃的好用的也會拿來孝敬父母。最小孫子三歲時,梁奶奶晚上突發JB去世,醫生診斷是心肌梗塞。那時老人家也有60多歲,走的安詳,沒有給幾個兒子增加一點麻煩。
  • 「嫂子,我媽說長嫂如母,你得養我」「你給我出去」
    可,聽了丈夫和婆婆的話,她只得答應下來。很快兩人完婚了,婚後更是不少事情讓林芸心煩。和婆婆住在一起後,便三天兩頭讓她幫忙網上買東西,說著:「芸芸,你幫媽媽買個東西,我用不來手機。」網購成癮的婆婆,整天讓林芸買東西,快遞的數量更是比她多的多。後來,林芸想著這麼多錢,還是應該問婆婆要,可是婆婆卻說:「你作為兒媳婦給我買東西不是應該的嗎?還要什麼錢?」聽了這些,林芸覺得自己很委屈,便告訴老公。可老公只會說:「好了好了,要多少錢,我給你,你就不要計較了,我媽她也不容易。」見丈夫這樣,林芸也就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強忍著。
  • 「長嫂如母,小叔子你必須養」公婆生了二胎,卻讓兒媳婦幫忙照顧
    但是因為愛情,小玉最終決定和丈夫結婚生子,但是沒有想到丈夫的父母卻把她照顧自己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小玉和公婆的關係一直不怎麼好。婆婆懷孕之後,一直明裡暗裡地和兒子暗示,想要讓小玉幫忙養育這個孩子。但是小玉自己當媽都忙不過來,怎麼可能再去幫兩個老人帶孩子?再說了,這孩子也不是自己親生的,誰生的誰帶啊!
  • 「長嫂如母,你憑什麼不養12歲的小叔子」「對不起,我不嫁了」
    只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準婆婆卻對她說:「小穎啊,你也知道我兒子是很優秀的,能夠嫁給他是你的福氣。被李穎拒絕後,準婆婆的臉色立馬變了,她不悅地說:「長嫂如母,你理應養12歲的小叔子。我看著你家條件不錯,和我兒子戀愛的時候,對我們家都挺大方的,沒想到是這麼沒有孝心的女人,我真是看錯了。」就這樣兩個人的情緒都非常差,當時李穎以為男友能做到拎得清。但沒想到他卻趕緊站起來說:「我爸媽如今都五十多歲了,確實很不容易,以前把我辛苦養大,我媽也吃了不少苦。如今我弟弟還這麼小啊,你和我結婚,確實應該要先多照顧他。
  • 「小姑子離婚了,她兒子理應你養」姑娘機智回復,婆婆卻後悔了
    菲菲和老公前兩年剛買了一套大房子,後來為了投資又買了一套。本來家裡也沒什麼餘錢,但是菲菲老公每個月雷打不動的要給婆婆五六千塊錢。這些錢說是給婆婆,不如說是用來補貼了倆外甥的生活用度。,不僅幫著跑前跑後,還要負責一切開銷。
  • 小叔子說長嫂如母就是保姆,我終於明白,有些人養不熟
    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可卻需要每個人都對它,付出關愛,家才能成為你避風的港灣。他們先是嫌麵條沒味道,後來又嫌沒有涼菜,婆婆不吭聲,只要不讓她做飯,太婆婆也不管事!弟媳婦也說:「大嫂,家裡幾個孩子,都是正長身體的時候,你弄這個飯,也太沒營養了!」我火了:「誰愛做誰做,不伺候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隱忍的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好脾氣的人也會爆發。
  • 網友:古人說長嫂如母
    網友:古人說長嫂如母!網友1:我老家有這麼個好嫂子,逢年過節,或有空閒時回老家看老母親,吃住都在二嫂家,二嫂每次都是變著法給做好吃的,關鍵是人多,我們是親哥們七個,一回家幾十口人聚在二哥家吃飯,二嫂從來都是笑臉相迎,而且對我母親很孝順,實在難得!
  • 「長嫂如母,你憑什麼不養12歲的小叔子」,兒媳:抱歉!我不嫁了
    她在談戀愛的時候,也時刻能夠看清形勢,懂得該分開的時候分開。李穎家裡條件不錯,父母都是有文化、有地位的人。而上學期間,一直忙於學業的她,沒時間談戀愛。在參加工作之後,她終於和公司裡的一個男同事談起了戀愛。
  • 安家太可怕,樊勝美媽媽來了,林品如婆婆來了,枕上書的緲落也在
    安家太可怕,樊勝美媽媽來了,林品如婆婆來了,枕上書的緲落也在《安家》開播後,收視一路高漲。孫儷這部破紀錄的新劇,也用「賣房子」這三個字扎中了不少大眾的心。買房難,賣房難。中介所的一樁樁「買賣」,無不是現下社會的縮影。
  • 離婚後我帶女兒住在哥嫂家,下班回家聽到哥哥嫂子的對話,我哭了
    嫂子對我這個小姑子也很好,我有的時候在家裡要是惹母親不高興了,嫂子都會幫我跟母親說好話。自從和老公結婚後我也就看出來了,老公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什麼都喜歡聽婆婆的,後來我生了一個女兒,婆婆看我生的是個女兒,對我的態度就更加的差了,我也想過和老公離婚,可是離婚了我女兒怎麼辦。
  • 長嫂如母――酒店裡的監控,讓我怒火中燒
    (一句天真不懂事的話,沒想到後來真的一語成畿)哥哥笑著打了我一巴掌說:就你小子損招多。嫂子的付出就這樣大我哥4歲的女人成了我的嫂子,也許嫂子知道自身的缺陷,也許她比哥哥大,更知道該怎麼樣過日子,從此我們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嫂子每天早出晚歸的打零工,出門之前把我們的飯全部做好,晚上回來,給全家洗洗補補。
  • 小叔欠債惹禍,理直氣壯讓嫂子還:「長嫂如母,你不能不管我」
    之後小叔對我說道:「嫂子,你看我欠下的這麼多錢,一時半會兒也還不了,況且長嫂如母,你不能不管我。」當時聽完這樣的一番話之後,我的內心是又氣又憤怒,最後沒辦法,我只得將這件事告訴給我的老公,我們家攤上這樣一個親戚,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 「長嫂如母,不養8歲的小叔子別嫁過來」謝謝阿姨,婚禮取消
    有時候,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候,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第一次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便覺得無比戳心,而後將其收藏一直記到現在。這段話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尤其是獨自獨行的成年人。,婆婆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感激,時間久了,她反倒習慣了。
  • 故事:哥嫂建新房我出八萬,房子裝修後我回趟老家,哥嫂的做法讓我寒心
    哥嫂建新房我出八萬,房子裝修後我回趟老家,哥嫂的做法讓我寒心我叫歡歡,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我上面還有個哥哥,念完初中就跟著叔叔們去工地打工去了,父母看到哥哥沒成才,自然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他們希望我考上大學,走出山村,為他們爭光。
  • 「兒媳,你工資高,拿10萬給幫小叔子買輛車」「媽,憑什麼」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婆媳關係,有些婆婆把兒媳當外人也就算了,還總想貪圖小便宜,就比如下面這個真實例子,「兒媳,你工資高,拿10萬給幫小叔子買輛車」「媽,憑什麼」。,但沒過多久,婆婆就主動搬進了我的新房子,還說我們倆太年輕,照顧不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