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好大嫂是一種什麼體驗?網友:古人說長嫂如母

2020-08-11 逸美情感

有一個好大嫂是一種什麼體驗?網友:古人說長嫂如母!

網友1:我老家有這麼個好嫂子,逢年過節,或有空閒時回老家看老母親,吃住都在二嫂家,二嫂每次都是變著法給做好吃的,關鍵是人多,我們是親哥們七個,一回家幾十口人聚在二哥家吃飯,二嫂從來都是笑臉相迎,而且對我母親很孝順,實在難得!

網友2:懷念母親,媽媽和爸爸結婚時,爸爸是家中老大,沒有父親,家有老媽和倆妹一弟,生活很艱苦,父母成為家中頂梁鐵柱,一路艱辛,好日子來了卻60幾歲離開人世,無奈遺憾。

網友3:我家大哥比我大二十歲,我家大嫂也是在我幾歲的時候來我家的,我們幾個弟弟妹妹也是叫她大姐,我跟她的感情比大哥還好,她跟大哥鬧矛盾哭泣的時候,我就會跟她一起哭,大嫂晚年癌細胞擴散,被病痛折磨了好幾年,已經走了。有一次我夢見她在我家樓下大聲叫我,那個情景特別真實,歷歷在目的,就跟真的一樣!大嫂,你在天國好好的啊。

網友4:我老婆的大嫂也是,據說大嫂嫁進婆家時,我老婆才六七歲,大嫂或背或牽地帶著她上山下田的。大哥是中國改革最先富起來的那批人,八十年代末就有幾十萬的身價了。老婆出廣東打工,大嫂看不著不忍心,就慫恿大哥出錢給老婆開士多店。

老婆和我結婚後,開店缺人手,大嫂又不遠千裡趕來幫忙,現在大嫂已六十幾歲了。大哥由於年輕時用錢習慣了,現在又家道中落,整天在家喝悶酒。大嫂就去城裡幫人帶小孩。我們也常常接濟她,她轉身又交給大哥去買酒。沒辦法呀,我們還是要給,像對母親一樣!





相關焦點

  • 長嫂如母的大家庭很溫馨
    四個兒子在農村日子過得還真是辛苦,沒好吃沒好穿的。雖然條件不好,四個兒子還是供他們讀書學文化。但最後也沒一個考取大學,只有梁老二讀了大專畢業分配在一個廠裡上班。在農村自己種點小菜,養幾個雞什麼的,日子過得也安逸。平時幾個兒子有點好吃的好用的也會拿來孝敬父母。最小孫子三歲時,梁奶奶晚上突發JB去世,醫生診斷是心肌梗塞。那時老人家也有60多歲,走的安詳,沒有給幾個兒子增加一點麻煩。幾個兒子也就按當地風俗處理好後事。一切安排妥當,大嫂召集家人開了一個家庭會議。
  • 「長嫂如母,小叔子就該你養」,兒媳的回懟,讓公婆無法反駁
    父母年齡漸長,卻還要二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而是因為老公有一個弟弟,這個弟弟當時才11歲。但公婆卻絲毫沒有不好意思,反而說道:「長嫂如母,小叔子就該你養」。小倩聽到這話,差點氣瘋了,於是怒懟道:父母死了之後,才「長嫂如母」呢,你們活的好好的,現在讓我幫你們養孩子是不是太早了,你們不害臊嗎?公婆聽到兒媳的這番言論,無法反駁也無話可說。若是你,你會幫助年邁的公婆撫養二寶嗎?
  • 小叔子說長嫂如母就是保姆,我終於明白,有些人養不熟
    弟媳婦也說:「大嫂,家裡幾個孩子,都是正長身體的時候,你弄這個飯,也太沒營養了!」我火了:「誰愛做誰做,不伺候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隱忍的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好脾氣的人也會爆發。後來小叔子說:「你是家裡大嫂,抬頭老大,這本來說是你的活兒。」「憑什麼是我的活兒,我不在家日子,你不也天天沒餓著,憑啥我回來,就是我的活?這樣說來,家產和廠子,也都是我的。」弟媳婦直接在那邊接一句:「這不可能!」公公也在那裡也說長嫂如母,我一句話也不想跟他們說了,幹活的時候,長嫂如母,年底廠子裡分錢的時候,就是大家平分!
  • 都說「長兄如父」,但我要說的是「長嫂如母」
    在婆家,我老公是最小的,上面大哥最大(大哥比老公大十幾歲),再後面有三個姐姐。我進婆家門時,公公、婆婆已經60多歲了,在農村種了幾畝地,也就是夠自己吃用,沒有其他更多進項。知道老人供老公上學已是不易,我們結婚一切從簡,花了幾百塊錢買了張床,租了個很破舊的房子就算結婚了。
  • 「長嫂如母,你得幫小叔子出彩禮」「我娘家是有錢,但沒這義務」
    我發現現在「道德綁架」越來越流行了,不只是朋友圈,就連親人之間都開始拿「道德」互相算計了,尤其是婆媳,正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位網友是怎麼對抗道德綁架、打敗婆婆的吧:「長嫂如母,你得幫小叔子出彩禮」「我娘家是有錢,但沒這義務」。
  • 那個「長嫂如母」的婆婆,到晚年才醒悟:「女人在婚姻裡要自私」
    想必大家都聽過「長嫂如母」、「長兄為父」,這是一個很傳統的說法,意思是假如一個家庭沒有了老一輩那作為兄、嫂的就是當家人,得擔負起責任,教養全家弟妹等。但是我們切莫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以往更多是一個家族,而現在更多是小家庭,時代背景已然改變了。
  • 「嫂子,我媽說長嫂如母,你得養我」「你給我出去」
    但是丁豪家境卻不好,只有媽媽和一個在讀書的弟弟,媽媽跟他住在一起,在縣城一家家政公司工作,弟弟就在老家念書,每個月他們會按時寄去生活費。剛開始,父母知道他們倆要結婚的時候,便對林芸說,這樣的家庭嫁過去可能不會太幸福。一來,丁豪沒有父親,他是家裡唯一的男丁,很多事情他也無能為力;二來,他們的家境實在不好,在結婚的時候不可能指望他們家能夠出多少錢。
  • 「長嫂如母,小叔子你必須養」公婆生了二胎,卻讓兒媳婦幫忙照顧
    在小玉兒子三歲多的時候,小玉的公公和婆婆告知兒子和小玉一個重磅消息:婆婆懷孕了。因為小玉家裡的條件比較好,家庭的大部分開支都是由小玉掏錢,而自己的丈夫只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兩人的家庭差距比較大。為了自己的小兒子能夠過得好一些,婆婆和公公在大兒子面前「教育」小玉,給出的理由很奇葩:「長嫂如母,如今我們兩口子也老了,你不養誰養呢?」
  • 婆婆「長嫂如母,你有義務養小叔」,媳婦的霸氣回懟讓婆婆紅了臉
    要不然把弟弟的戶口落到你們家,你們這房子的學區比較好」一聽這話,琳琳直接拒絕了,說這樣不方便,怕以後會影響自己的兒子上學。但是婆婆卻說:「你做為嫂嫂,長嫂為母,長兄如父,養他都不為過」。,把責任推給我算什麼事」而婆婆沒想到自己被媳婦一頓搶白,不由得羞紅了臉。
  • 「長嫂如母,你理應幫她建房子,安家」姑娘的回覆,婆婆淚流滿面
    小劉也遇上了這樣的一個婆婆,小劉的性格特別的溫順,嫁給了男朋友之後,兩個人過得也非常好。今年回家的時候,小劉的婆婆對小劉說:「長嫂如母,你理應幫她建房子,安家。」如果小劉的老公是一個大款,或者是一個富二代,那麼小劉的嫂子也會沾沾光,關鍵不是。所以說嘛,小劉的婆婆這樣去要求小劉的時候,一定要想想兒子有什麼能耐。
  • 「長嫂如母,你憑什麼不養12歲的小叔子」「對不起,我不嫁了」
    這件事情,他一開始是接受不了的,畢竟他的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父母也都已經四十幾歲了,等弟弟再長大一點,他們都已經老得幹不動了,所有的壓力都得他扛著。但是事實已經發生了,男友不得不接受。等他開始工作後,必須得省著花錢,弟弟喝的奶粉和後來上學的費用,大多數都是他負責的。但這些事情,李穎一開始都不了解,而是慢慢地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多了,男友才對她說了真實的情況。
  • 張玉環坐了27年冤枉獄:家有好大哥好大嫂,才有真親情
    一、家中長兄的格局能夠決定一個家庭的親情味坐了27年冤枉獄,出獄後,所有人都羨慕張玉環有位好前妻宋小女,可是,他最該被羨慕的是有位好大哥好大嫂,若不是他大哥為他四處奔波,若不是他大嫂背後的支持,可以說,雖然他是冤枉的也難討回公道。
  • 長嫂如母――酒店裡的監控,讓我怒火中燒
    文/景姐姐導語佛語說:因為有輪迴的存在,有緣來緣盡,我們今生的角色都是互換的,因緣來相聚卻又因緣盡而分離,在這樣的輪迴裡,我們早已忘記誰是親人,誰又是仇人,全都是在一念之間。我悄悄的說:哥,你先娶回來,讓她打工給咱家賺錢,等錢賺夠了,再和她離婚,找個好的。(一句天真不懂事的話,沒想到後來真的一語成畿)哥哥笑著打了我一巴掌說:就你小子損招多。嫂子的付出就這樣大我哥4歲的女人成了我的嫂子,也許嫂子知道自身的缺陷,也許她比哥哥大,更知道該怎麼樣過日子,從此我們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小叔欠債惹禍,理直氣壯讓嫂子還:「長嫂如母,你不能不管我」
    伏爾泰曾說:「任何家庭都有許多虛偽的親切。」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會有每個家庭的煩惱,有時候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往也會被周圍的親戚所影響,遇到明事理的親戚是一種福氣,倘若遇不到,那麼到最後也會成為一種麻煩。
  • 「長嫂如母,你憑什麼不養12歲的小叔子」,兒媳:抱歉!我不嫁了
    李穎家裡條件不錯,父母都是有文化、有地位的人。而上學期間,一直忙於學業的她,沒時間談戀愛。在參加工作之後,她終於和公司裡的一個男同事談起了戀愛。男友掙得錢不能夠全都自己用,還要抽出一部分供自己的弟弟用,而且照男友父母的說法來看,弟弟以後的上學前、生活費都長讓男友來提供。儘管如此,李穎還是覺得男朋友很有責任感,對此自己小這麼多的弟弟依舊很關心。李穎每個月有固定工資,而且父母都有退休金,可以說資金上很充足,平日裡買買衣服、逛逛街之類的,沒有什麼壓力。
  • 網友:哥嫂沒有工作,圈子不同,無法交流
    網友1:我妯娌兩個相處親如母女,嫂子對我非常好,我婆婆走了12年了,我公公跟著哥哥嫂子過,我們每月回家一次,嫂子從來不讓做飯刷鍋,我兒子女兒上大學嫂子每人一個大紅包,還做了被褥和鞋墊。真真正正的長嫂如母,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嫂子對我的好,祝我嫂子平安吉祥。
  • 母親早逝父親嗜酒,哥嫂供我讀書到研究生畢業,我送侄子一套婚房
    在過去,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大概是因為過去人生孩子生到老,父母無法養大晚年所生孩子的緣故母親去世那一年,我才7歲,大哥長我13歲,剛剛訂親,母親去世後,女方提出退親,大概是嫌棄我家窮還要拖著我這個小叔子,怕以後受連累。父親又百般託人說親,終於有一個不嫌棄我家庭的女子肯嫁給我大哥。大嫂進門後,一心操持家事,從沒提過分家。
  • 《我哥我嫂》:婚姻是默默的付出,他們的婚姻是一輩子相守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婚姻究竟是什麼?小想認為幸福的婚姻靠修行,在婚姻中我們要遵守承諾,無論生活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也要履行承諾,並對愛的人全身心的奉獻。剛嫁進家門的夏一男挑起了做長嫂責任,用一顆善良的心照顧一家老小,最終經過重重困難,收穫屬於自己的小幸福。
  • 【我的三嫂】
    三嫂有張白淨的鴨蛋臉,臉上鑲嵌著迷人的柳葉眉丹鳳眼、細直筆挺的鼻梁和薄薄的嘴唇角微微上翹。說話不緊不慢不高不低,苗條的中等個,走路如雲流水,十足的古典美。看似嬌弱實則剛柔相濟,她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廚藝那是絕對的好,一家大人小孩衣服總是平平整整,乾乾淨淨;地裡活樣樣精通,莊家如她的家裡一樣,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無一雜草。
  • 「男怕妻妹,女怕夫弟」,老祖宗的告誡,到底是什麼意思?
    男人與妻妹如何相處有很多講究,古人說:「男女授受不親」,對於自己妻妹雖然是一家人,但是相處的時候要保持距離。特別是對於未結婚的妻妹,關係處理好了,一家人其樂融融,和諧相處;要是關係處理不得當,引起別人的誤會,不僅壞了妻妹的名聲,還容易導致夫妻關係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