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弟弟和弟媳正是事業上升級,一個要讀博,一個要讀研,還要一邊授課(兩人都是老師)實在太忙,沒人照顧連飯都吃不上,於是便讓媽媽過去照顧一下他們的飲食起居。
誰知媽媽剛去不到一個月,我就不斷接到雙方&34;。我媽是邊哭邊數落他們的&34;,有以下幾點:
1、 太難伺候,這也不吃那也不吃;
2、 超級懶,從來不做家務;
3、 小陳(我弟媳)說餃子餡兒裡不能放雞蛋,否則不吃;
4、 昨天炒了五花肉,小陳說從來不吃肥肉。
5、 最接受不了的是,你弟也幫著她說話,叫我以後不要炒肥肉。
......
我弟說:&34;
&34;
我一看這種情形,如果矛盾不化解會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接到電話時,我已經先安撫了我媽媽的情緒,告訴她,我過幾天會過去幫她。然後又在電話裡安慰了我弟弟,也告訴他過幾天我會過去。
那段時間我沒什麼事,便決定過去小住一段時間,了解事情真相,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剛去第一天,我媽為了迎接我,特意炒了好幾個菜,一家人倒是吃的開開心心。第二天也還算正常,到了第三天,我就發現了問題。
首先,我媽炒菜做飯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完全不顧我弟和弟媳他們的需求。比如他們都是腦力勞動者,可能需要增加一些營養,而且我弟又特別的瘦。但我媽全然不管,做飯非常隨意,每頓都有剩菜,新鮮菜經常就只有一個。
第三天中午吃飯,我弟媳看了眼菜,直接說不吃了,然後就回房拿了東西說有事要回學校。我弟忍不住說了句:&34;
只見我媽&34;的一聲把筷子摔在桌子,轉身換上鞋&34;地一聲關上門出去了!我弟又氣憤又無奈地說:&34;我安撫他道:&34;
我默默跟在她後面出了門,跟著她一直走到離家2公裡的一個小廣場那裡停了下來,我問她:&34;她不說話,但默默坐了下來。我遞過去了紙巾,讓她擦擦眼淚和鼻涕。她的情緒逐漸安穩下來。
然後就開始向我訴說我弟和弟媳他們的&34;,我靜靜地聽她說完,除了數落生活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外,還有一條她接受不了的是:我弟他們兩口子周末出去玩不帶她!她很生氣!
三天時間,我大概了解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在哪裡,我決定在我弟家住一個月,幫他們解決大部分的矛盾問題。這一個月裡,化解矛盾我總共用了三招。
第一招:親自示範。
從第四天開始,每我帶著我媽去買菜,買完菜回來我負責煮飯。我會提前一天列好第二天的菜譜,並詢問我弟和弟媳有什麼想吃的或不吃的。然後保證每頓至少要有兩葷兩素,或三葷一素。既要有我弟他們愛吃的菜,也要有我媽想吃的菜。
我媽每天樂得坐享其成,還頓頓好吃好喝的,情緒也好了,笑容也多了。還跟我說學做了幾個我弟他們喜歡吃的新菜式。而我弟媳之前是下午下班寧願在外面吃碗米粉再回來,也不願回家吃飯的,自從我做飯,她一下班立刻回來吃飯。我媽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第二招:安撫和引導我媽。
從我記事起,我媽對生活一直都是沒有規劃的,煮飯也是隨心所欲。而且,從小在家都是她說了算,她做什麼我們吃什麼,哪怕再不好吃,再沒有菜,包括我爸,也是不敢說半個&34;字。她早已習慣了這種權威。
但現在不同了,現在我弟已成家,她已不再是這個家的主宰,還一直保持原來的舊習慣,只會傷人傷已。安撫和引導我媽,我說了以下幾點:
1、 &34;
2、 &34;
3、 &34;
&34;
4、 &34;
&34;
5、 &34;
第三招:&34;我弟
我弟雖然是大學老師,擁有高學歷,但對於家務事也是沒招,而且不夠細心。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34;他。
1、 &34;
&34;
2、 &34;
3、 &34;
4、 &34;
我留下的這段時間,慢慢化解了矛盾,每天吃飯大家都開開心心的,我媽也再沒出現過離家出走的現象。
後來我回到了我自己所在城市,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收到過他們相互&34;的電話。幾年過去了,大家相安無事。
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大家好,我是麋鹿有路,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在成長的路上攜手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