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裡,女人的年齡就像明碼標價的保質期,十多歲的時候是青澀,二十多歲的時候是新鮮,到了三十歲,就離「過期」不遠了。
三十歲,像女人的一道門檻,無論你現在做著什麼樣的工作,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單身也好、新婚也好、升級當媽也好,都不得不面臨家庭、婚姻、生娃、職業、未來......這些困擾。
看《三十而已》,真的能感同身受女人在這個年齡層的種種困境。尤其是看到鍾曉芹和陳嶼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從」我養貓他養魚」中明白,這種天敵式婚姻的生活,為何會越過越累?
01 有趣的婚姻,是彼此有話要說
在《三十而已》中,電視臺記者陳嶼自小父親出走,母親帶著自己和弟弟一起長大。生活的不容易讓他早早地變得理智又冷漠,逐漸長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而鍾曉芹是一個在父母呵護中長大的小女生,性格大大咧咧,凡事沒有主見,總是隨波逐流。在母親的影響下,認為女人結了婚就圓滿了,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沒有規劃,人云亦云。
她是個喜歡別人把自己捧在手心的女人,比起實際行動,更喜歡甜言蜜語,而陳嶼最欠缺的卻是這個言語的能力。他下班回家可以擺弄4個小時的魚,卻不願意和鍾曉芹多說一句話。
兩個人結婚後的常態要麼處於絕對安靜,要麼就是彼此吵嘴。各玩各的時候都挺有勁兒的,湊在一起時,卻連一個小時也相處不了。
夫妻間互不說話的原因有很多,因為共同生活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後的對峙也是家常便飯,但這之中卻體現出了許多截然不同的沉默。
事實上,夫妻倆不說話的時候,並非所有沉默都是抹殺婚姻的兇手,關鍵在於沉默的時候是如何對待對方的,這才是最能看出他們婚姻好壞的因素。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美好的婚姻是什麼呢?是吵架衝出門以後,回來還能順便買了你喜歡吃的菜。
顯然,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並不是這樣的,他們之間的「無話可說」,更像是閉塞的相互排斥,各自苦惱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大家都忍耐不下去為止。
婚姻也需要甜言蜜語,它將兩個人的生活完完全全的結合在一塊,如果彼此的生活不能建立很好的溝通,那麼就算其中的一個人再怎麼迎合另一個人,也不能把兩個人之間的心靈通道給打開。
02 婚姻的基礎,是彼此要互相尊重
每個人從小都有自己養成的一些生活喜好,就好比結婚之前,陳嶼喜歡養魚,鍾曉芹喜歡養貓。
兩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是導致家庭矛盾的因素之一,貓和魚能夠友好相處嗎?好像很難,但是處理好的話,也並不衝突。
鍾曉芹和陳嶼顯然沒處理好這層關係。有一天,鍾曉芹拔掉魚缸插頭清理魚缸後忘插上,魚缸裡的魚全死了,陳嶼發現後,情緒激動,與她大吵了一架,一腳踹到她的貓身上。
鍾曉芹小產,丈母娘來家中照料,帶回了她寄養的貓。陳嶼看到後,直接拎起貓來質問,根本不顧小產後情緒低落的鐘曉芹。
一段婚姻如果連最基本的尊重和對等都做不到的話,那麼這樣的婚姻關係也是非常危險的,很有可能因為一些小事就崩塌了。
婚姻的本質就是把兩個原本不一樣的人,捆綁到一起,共同抵禦生活中的苦難,抵抗生活的平淡。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接納和尊重對方。我接納你的魚,你接納我的貓,尋找一個平衡點共同經營好生活才是正確的態度。
03 幸福的婚姻,是彼此互相依賴
除了喜歡的動物不同之外,他們兩個人小到連飲食習慣都不同。早餐鍾曉芹麵包配牛奶,陳嶼卻是豆漿配油條。
鍾曉芹晚歸時要丈夫來接一下,多次打電話不接,發微信不回,一次次的失望後,變成了絕望。
生日那天,她一個人冒雨走回家,新做的頭髮凌亂不堪,新買的衣服被淋溼。在爭吵中,陳嶼說出了一句扎心的話:他結婚是因為婚姻是避風港。
鍾曉芹也針鋒相對:都想避風誰做港啊!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走到離婚的程度,全是陳嶼的錯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感情的破裂,兩個人都有責任。鍾曉芹在婚姻中過度的依賴陳嶼,罐頭擰不開蓋子,如果陳嶼不幫忙擰就不吃。無論陳嶼在幹著什麼,都希望他放下手上的事,無條件配合自己的情緒。
好的感情應該是兩個人互相依賴,而不是一方過多的要求,這樣容易產生極大的反感。
沒有誰的婚姻一直都是如童話生活般,沒有煩惱、沒有矛盾、沒有問題,之所以能堅持走下去,是因為彼此都在努力地迎合婚姻的生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幸福的婚姻不是劃分的界限感,而是兩個人共同對生活的經營。
——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讚、轉發、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金牌調解會及時為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