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夫妻的真實現狀曝光,3點讓你看清體制婚姻,幸福嗎?

2020-08-04 談公考說公職

很多人都說,體制內的人找體制內的,才是門當戶對。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看這一對30歲體制內夫妻的生活

體制內夫妻的真實現狀曝光,3點讓你看清體制婚姻,幸福嗎?

01 關於工資

很多人可能都覺得,體制內的工資收入會很高,所以買房買車都不用愁,家裡完全負擔得起。

但現實情況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體制內的很多人,甚至很多家庭,都是只能通過首付的形式來購買車和房,那其他剩下的貸款,除了公積金外,還會需要自己補貼。也很辛苦了。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回家當了一個小縣城的老師。和她媳婦每個月將近10000塊的收入。但是又是房貸車貸,孩子的補課費等等。每個月也剩不下什麼錢。

體制內夫妻的真實現狀曝光,3點讓你看清體制婚姻,幸福嗎?

02 關於工作

作為老師,工作不是太累,不是班主任的話,每天都可以準點上下班,而且還有假期,還比較好一點,相對要輕鬆點。

但是,他媳婦的工作就要比他忙很多,加班也是常態。兩個人很難周末的時候能雙雙在家休息,陪陪孩子。大多時候都是媳婦的單位來電話,媳婦就得被叫走工作。

同學和媳婦也想進入到縣城裡面,特別是媳婦,一直想調到縣城裡,這樣,就可以接送小孩讀幼兒園。

但對於他們這樣的普通家庭,要實現調動真的很難,同學想了不少辦法,都沒有實現調動。

體制內夫妻的真實現狀曝光,3點讓你看清體制婚姻,幸福嗎?

03 關於家庭

在小縣城,體制內的很多家庭一般是這樣的結構,夫妻雙方的父母,再加上家裡的小孩,一般是421的模式。四位老人,一個孩子,都壓在兩口子的身上,如果父母們還很健康,倒是能帶帶孩子,但是若是誰生個病,真的是把整個家都給掏空了。


體制內夫妻的真實現狀曝光,3點讓你看清體制婚姻,幸福嗎?


這就是體制內的生活,也是兩個體制內夫妻的真實生活,看完後,你還羨慕嗎?

相關焦點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
    ————上述看似自相矛盾的結論,其實就是體制內真實的狀況。行政級別低的,在社會上也還能在某些場合不苟言笑,裝嚴肅,唬唬體制外的人,俗話叫「裝逼」;可這群級別低的到了單位上,就像龜孫子一樣和那些級別比他們高的說說笑笑,甚至多數時候是訕笑,傻笑,瓜笑,陪笑,他們樂此不疲。他們努力的在級別高的人面前賣笑的唯一訴求就是得到領導們一個「皮笑肉不笑」的回應!3、體制內的生態鏈條複雜。
  • 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
    還有,體制內的女人嫁給體制外的男人,就是沒有面子,她看到身邊的女人,個個都是嫁給「門當戶對」的男人,而自己卻「與眾不同」,心都涼了。還有,體制內和體制外隔著一堵無形的牆,導致夫妻兩人缺少共同話題,也缺少共同的朋友,無形之中,就變成了兩個世界的人。
  • 兩夫妻都是體制內,能養家餬口嗎?生活可以說是捉襟見肘了
    兩夫妻都是體制內,能養家餬口嗎?生活可以說是捉襟見肘了現在疫情過後,很多額人都意識到了,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存款的必要性,一旦出了什麼狀況,沒有了足夠的生活來源,就會陷入困境,考公考編是很多人的目標,但是雖然穩定,但是也會有弊端。你覺得如果兩夫妻都是體制內,工資能夠養家餬口嗎?
  • 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年輕人該如何選擇?
    難道體制內就是一眼望到頭,乏味無聊嗎?難道在體制外就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嗎? 2.工作壓力方面:體制外的工作壓力比體制內偏大。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普遍有三十五歲危機,擔心失業。 3.婚戀方面:如果工資不高,行業發展前景不樂觀,男生如果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很難找到對象;而女生如果過了一定年紀,在大城市單身下去的人也越來越多。
  • 關於體制內婚姻,你要明白這10句話
    因此,體制內的朋友,面對婚姻,把功課做足了,才能收穫成功。你需要等,待工作穩定後、職業發展路徑明晰後、積累一定的資源和人脈後,再考慮也不晚。要知道,選擇一個合適的伴侶,才是婚姻幸福的前提。很多體制外人員,享受著高薪、高保障,幸福指數頗高。特別是在人才聚集的大城市,論待遇、論幸福感,體制內並不比體制外好多少,甚至還不如體制外。
  • 本人體制內女生,自己找對象或者相親,從來不考慮體制外的人
    (1)我和老公都是體制內,我的感覺是除了穩定穩定穩定,除了穩定沒啥。工作嘛,也經常累死累活,忙於應付各種檢查。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看上去很美,苦樂自知,體制內不讓兼職,財富自由那是一輩子不可能了。至於上升空間,混個一官半職,工資頂多多上幾百。有人會說當官有別的啥收入,現在這風清正明的大環境,借你一個膽你也不敢。
  • 在體制內被邊緣化該如何做?
    來源 | 知乎作者 | Fichtenbach首先啊,心態放平和體制內的升遷是門玄學,出身、能力、貴人、口碑、時運都很重要。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體制內工作,時運不到,就像路邊的蒿草一樣,心態一定要放平和。其次,守住口禍從口出。
  • 體制內的人,就像這2張圖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布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公文寫作第一張體制內的人,體制內步入中年一不小心打個滑,你能給家人留點啥?
  • 在體制內生存,不要有對抗思維
    一說到體制內要追求升遷提拔,就仿佛被踩到了尾巴,脖子上的青筋暴起,反駁道,難道進體制就要升官嗎?升官是你能決定的嗎?努力就有用嗎?沒關係沒背景,你想太多了吧?什麼叫做對抗思維呢?就是把自己與周圍的人和環境、運行規則對立起來,設置了一堵牆,把自己隔離開。
  • 體制內婚姻的12條潛規則,你同意幾條
    絕大多數體制內的男生只想找體制內的女生,體制內的女生卻大多可以接受體制外的男生,但前提是對方家境要好,或是工作特好。最好找對象的體制內女生,無外乎女教師。最好找對象的體制內男生,則都在強勢部門,前途滿滿,人又精明。 2.
  • 體制內和體制外工作到底哪個好?
    一類人相關者,就是自己想從體制內跳到體制外或者從體制外跳到體制內,在左右徘徊拿不定主意之際,想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萬一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了呢?另一類就是純屬的看熱鬧者了,反正體制內體制外都跟我沒關係,我就是個路人,方便的時候就上去吆喝一聲、或者踩一腳,不方便的時候就遠遠地躲開。為什麼不去討論種地好還是到工地上打工好?
  • 離開體制內,你需要多大的勇氣?
    上周我在《個人生涯規劃訓練營》裡,講了一節關於MBTI性格的課程,其中的一個性格大類——護衛型(SJ),就是一種性格相對保守,喜歡在安全穩定的組織內,關注細節,以及循規蹈矩工作的人。SJ型人非常適合成為公務員或者在體制內工作,他們樂於在一個標準化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
  • 「狠人」思維:體制內婚姻的九大潛規則
    一,絕大多數體制內的男生只想找體制內的女生,體制內的女生卻大多可以接受體制外的男生,但前提是對方家境要好,或是工作要好。最好找對象的體制內女生無外乎是女教師,最好找對象的體制內男生,都是在強勢部門工作,前途滿滿,人又精明。二,如果領導給你介紹的對象是他們家裡的侄兒或者是外甥女一類的親戚,先不要著急感動,他真正關心的不是你,而是這位親戚。
  • 在體制內,只有這一種關係最硬,你有嗎?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布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公文寫作有人說,在體制內,想提拔要靠後臺,靠關係,這話對不對呢?首先肯定,這話對!確實是靠後臺、靠關係的。第一,在體制內,靠親戚這種「原生關係」提拔,可行性不大。
  • 體制內的人很少參加同學聚會?原因無非這3點,太現實了
    說起同學聚會,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學、小學同學聚會,我們經常會發現,體制內的人很少參加。這並不是體制內的同學不願意或者瞧不起體制外的同學,而是因為這幾點。 一、紀律約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對於體制內的工作人員越來越關注,但凡發生點衝突,不管誰對誰錯,只要一方是公職人員,必然會被上綱上線,所以現在國家對公職人員要求比較多,希望他們能愛惜自己的形象。
  • 體制內15年!一名「老司機」的友情提示
    就像經營婚姻一樣,要有計劃、有能力經營好這份工作。體制內外工作稍有所不同,比如,在私企工作,雖然需要看領導臉色,但也不至於太唯唯諾諾,大不了明天我就辭職,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離開這裡說不定混得更好。體制內不同,許多人都把它當做一輩子的工作,大多數人進入體制內,直到退休才離開的,試想三四十年的時間從事一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去經營,怎能順利走到最後?
  • 我,32歲,體制內6年,現在覺得浮躁和迷茫,不知道何去何從
    只有當自己真正進入的時候,才能夠了解真實的情況。就像體制內一樣,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覺得體制內很好,所以受大多數人的影響,自己也覺得很好,但當真正接觸的時候,發現可能並不適合自己,想要改變的時候,卻發現各種成本太高。
  • 你有勇氣走出體制內的圈子嗎?進去難,出來更難
    體制內的同志之所以會出現想走出圈子的想法,不外乎這幾種情況:1.體制內的生活太穩定了,波瀾不驚,穩定地可怕,因為你動或者不動,他就在那裡不偏不移。會給人一種錯覺,也許你工作得再好,不也會有好的待遇,同樣你工作地再差,也不會少一分錢。
  • 體制內婚姻的12條潛規則,條條誅心!你同意幾條?
    絕大多數體制內的男生只想找體制內的女生,體制內的女生卻大多可以接受體制外的男生,但前提是對方家境要好,或是工作特好。 最好找對象的體制內女生,無外乎女教師。最好找對象的體制內男生,則都在強勢部門,前途滿滿,人又精明。
  • 兩口子都在體制內工作,日子過得怎麼樣?沒你們想得那麼簡單
    ​​現在找對象,都講究門當戶對,體制內上班的女孩兒自然也想找一個體制內工作的男孩兒。「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這個道理。那麼,兩口子都在體制內工作,日子過得怎麼樣?一起看看真實的案例。總的來說,夫妻雙方都在體制內工作,發不了什麼大財,但能夠平平淡淡,衣食無憂的過完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