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2020-08-02 夏日蓮兒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導語:

無論兒女多大,父母心裡都會牽掛,惦記。有句俗話說:無論多大都希望有個媽媽,媽媽在時自己永遠都是個孩子。

但是如果成人了,就不應該真的還把自己當孩子,這時你應該是父母的依靠,而不應該還依靠父母生活。

可是就真有這樣的兒女,做了大半輩子的啃老族。

01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王大哥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作為家裡的老大,又是唯一的兒子,王大哥從小就受寵。

王大哥的父母都在機關工作,父母工資高,家裡條件好,所以王大哥從小就沒吃過苦。

家裡條件好,母親又寵,王大哥沒有別的毛病,就是有些懶。

而且也不愛學習,20歲參加工作,可在工廠幹了幾年後,就嫌工廠上班累,就經常休病假,工資不能全發,但因為父母工資高,王大哥的生活一點沒受影響,比起很多的同齡人,王大哥吃穿都是好的。

有了父母的幫襯,王大哥一點不想上班,到了90年代,他也趕隨新潮流,在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後來工廠讓他回去上班,他就直接把工作辭了,在外面幹起了買賣。

王大哥這人有點經濟腦瓜,但是一個懶,就註定他幹什麼都成功不了。

不過他能折騰,屢敗屢戰,後來為了投資買賣,把住房都賣了,妻子跟他傷不起,和他離了婚,他們的兒子就跟著奶奶生活。

王大哥就在外面幹起了所謂的事業,掙到錢就在外面花天酒地,掙不到錢就回家跟母親哭天抹淚,母親心軟,給他拿錢,他就又出去折騰,孩子由母親帶著他也從來不管不問的,也不拿錢,父子之間也沒什麼感情。

奶奶對孫子非常好,孫子培養的也不錯,還送到國外留學了。

02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轉眼父母歲數也大了,想著把孫子也供出來了,終於可以安心養老了,而這時快到50歲的王大哥在外面混不下去,回來了。

他自己的房子已經賣了,沒有地方住,只能住在父母家裡,年輕時都不愛幹活的王大哥,如今這個歲數就更不愛幹活了,於是和妹妹們商量,父母年齡大了,他就在家伺候父母,妹妹們當然同意。

剛開始王大哥還裝裝樣子,買菜做飯,可過了一陣兒他就呆不住了,他買了菜,就讓老母親自己做飯,那時70歲的母親也能幹,也寵著兒子,於是王大哥除了買菜就在小區的麻將館玩。

沒錢就跟母親要,借著要買菜,再剋扣買菜的錢,王大哥的日子過得很滋潤,而母親怕兒子老了沒錢,還給他交著養老保險。

可是天天玩麻將,就沒有不輸錢的,沒錢王大哥就跟人借,大家都知道他父母工資高,也不怕他還不上,於是也借給他,不過越借越多,王大哥哪有錢還。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王大哥還不上,人家就找到家裡來,母親無奈就替他還了,還得瞞著王大哥父親,不過母親也告訴兒子,以後不會幫他了,王大哥也一次次答應,只是答應了再犯。

終於有一次又有人上門來要錢,被老父親知道了,老父親一氣之下住進醫院,出院後就需要人照顧了。

王大哥又收斂了一陣兒,可漸漸又開始出去玩,母親歲數大了,一個人伺候老伴兒也力不從心,可王大哥又不著家,沒辦法兩個妹妹輪流回家照顧父親,這時妹妹們對哥哥都很有意見,都不待見這個哥哥。

老父親在床上癱瘓了2年後去世了,家裡收入少了一大半兒,好在這時孫子留學回來工作了,母親不用再給孫子錢了,但50多歲的兒子還是什麼不幹,就在家吃老母親的。

03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這時已經80歲的老母親還要給天天出去玩的兒子做飯,而且母親的工資既要用於生活費,還要繼續給兒子交保險,每月也剩不下錢。

母親勸兒子找點活兒幹,孫子也到了結婚的年紀,現在結婚得買房子,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

可是王大哥找一個工作幹不了幾天就跑回來,嚷嚷錢少活還累。

而且還是兜裡有點錢就出去玩麻將,媽媽看著沒出息的兒子,也是心累了,這些年送孫子出國,又要養活兒子,給他堵窟窿,家裡已經沒有存款。

老太太自己倒是沒有什麼擔憂的,自己的工資足夠自己花,可是孫子30歲了,結婚如果沒有房子,誰家姑娘能嫁過來。

可王大哥卻仍然每天過得很逍遙,一點為兒子打算的心思都沒有,一次鄰居過來串門說了一番話,讓老母親做了決定。

鄰居說:你兒子在外面可大方了,玩麻將贏錢就請人吃飯,說自己馬上就退休了,有養老金,而且等母親不在了,自己是唯一的兒子,母親的房子一定歸自己,到時候把大房子賣了,換一個小一點的,剩下的錢足夠自己瀟灑幾年。

老母親一聽,想著自己82了,哪天不行了,兩個女兒過得都不錯,都不會跟哥哥爭,這房子還真就歸兒子了,可是房子給了兒子,自己的孫子怎麼辦?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於是老太太做了一個決定,她把3個兒女叫到一起,說自己要去養老院,而自己住的房子要過戶給孫子結婚用,兩個姑姑對侄子也好,當然願意,王大哥想反對,但是自己的兒子,他也只能同意。

於是老母親住進了養老院,退休工資支付了一個單間還綽綽有餘,房子過戶給孫子後,孫子就開始張羅賣舊房子買新房子,準備結婚。

而王大哥就沒有地方住了,這時他也不得已找了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在外面租了一間小房。

直到60歲,王大哥才不得已開始獨立了。

結語: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父母對兒女最好的愛護是嚴厲和節制,而不應該是寵愛和放縱,過度寵愛會把孩子養廢。

父母管不了孩子一輩子,終有一天路還得讓孩子自己走,可是已經習慣依賴了,離開了父母的庇護,他往後的路註定不會順利,那時當父母怎麼能安心。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60歲了還在啃老,人生也真的很失敗,人生之路,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負,也要有自己要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能無愧於心,人生才有意義。

—END—

我是夏日蓮兒,平凡世界的平凡人,願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您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人生感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62歲兒子還啃老,85歲老母親把房子過戶給孫子,一個人去了養老院
    之前他投資過公司,但都失敗了,還賠了很多錢,連房子都賣了,他的老婆,氣得直接和他離婚了,他的兒子就跟著奶奶一起住。,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怪自己當初沒教育好兒子,讓他成了今天這副模樣,不但啃老,還喜歡裝有錢人。
  • 人老了80歲了!不給兒子一家人添亂了!我要自己住進養老院。
    我今年80歲了,身體健康頭腦清楚。我是上海環衛工人退休的老太婆。我的心態非常好,我要自願要求住進養老院,不給60多歲的兒子媳婦和30歲的孫子添麻煩,我的心願是讓兒子一家三口幸福快樂的生活。59歲的兒媳婦當家做主,兒子和孫子現在都在上海最好的計程車公司上班。家裡一部車子是孫子開白天,兒子接班開晚上。好媳婦負責一家人埋汰燒。我每月退休金不高六千多,我每月出三千塊錢給媳婦買菜做飯,如果不夠了媳婦一家人在貼進去一點,一個月生活基本開銷大概五千上下。
  • 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文|秘籍君自己邁入老年,父母還健在是什麼感受?很多人會說:「老了還有父母罵,父母管,父母噓寒問暖,是一種求不來的幸福。是我,做夢都會笑醒。」但,這種「幸福」真正降臨到自己身上,估計你就笑不出來了。鄰居陳阿姨,今年60歲了,已經退休。前段時間,陳阿姨原先一向身體硬朗的90歲老母親不小心摔倒住院了。
  • 馬上去住新房把老母親送到養老院有錯嗎?
    今天和小區一群老奶奶聊天的時候聽到李奶奶她媽媽(簡稱李老太)要去養老院住。 李老太有三兒三女,現在跟大兒子住鄉下。李老太將近90歲身體還很硬朗,每天自己步行到幾公裡外的集市聽歌,在步行回來。老大準備入住新房叫兄弟姐妹回來商量養老問題(說老人在新房走不吉利)。
  • 35歲老公出軌,75歲被兒媳趕,現與95歲老娘住養老院,誰之錯
    前言75歲的賴阿婆,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在深圳有2套自建7層小樓,按道理說,應該安享晚年,其樂融融。不說別的,光房租的收入也衣食無憂,為何和92歲的老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呢?咱們先從她母親說起。在料理完家公後事後,阿婆把自己之前和老公住的院子獨立起來,還有家公的房間出租了出去。有了穩定收入,阿婆也安穩了,有了積蓄後,精明的阿婆又買了別人一小塊地皮,建起了7層小樓。安排完兩個女兒出嫁後,兒子也深大畢業了,順利進了銀行上班。此時阿婆已經60歲,覺得把兒子的婚事辦完,自己就可以享福了。
  • 70歲兒子對92歲老母親說:「娘啊,你還在我哪敢走!」
    我國男性平均壽命為73.64歲,女性平均壽命為79.43歲。很多沒有活過60歲便因各種疾病離世,也有很多人活到90多歲,甚至過百歲。長壽是好事,但有些時候,對很多人真實情況是力不從心。92歲的老母親,老父親在10年前去世,之後吳大爺夫婦便和老母親住在一起。
  • 78歲老母親和兒子兩人種60畝地,只為孫子早日娶媳婦
    在這個小山村種地最典型的就是有一位78歲的老母親和48歲的兒子種60畝地。這位老母親的兒子叫王眾臣,今年48歲,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所以妻子也到西安打工去了,老王和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已經二十多歲了,還沒有說下媳婦,也到外地打工了。家裡就剩下王眾臣和78歲的老母親種地。
  • 孫子婚禮當天跳樓身亡:房子是壓垮82歲奶奶的最後一根稻草
    幾年前,李世蘭老人尋思,獨子亡故,兒媳婦和孫子跟自己依然住在一起,可是兒媳婦顯然會出門再找人,現在房價高昂,小夥子娶媳婦房子成了必需品,不如把自己名下的房子過戶給孫兒對於一個82歲身體並不是那麼好的老太太來說,拉尿的次數多,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但是對於同一樓層的家來說,難道廁所裡連倒個尿都不行了?只能說,老太太在裝修期間,只怕是連家門都沒有跨進一步。只怕孫子和兒媳早就有了把老太太趕出家門的念頭。為什麼這麼說呢?李奶奶被逼著剛搬出家門,兒媳婦就帶了後找的男人進了家門,門裡火鍋熱氣騰騰,門外老太悽風冷雨。
  • 80歲老太獨自生活也堅決不去養老院,不是沒錢,是她的愛子之心
    但張阿姨仍舊是選擇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退休金的大部分都給了兒子們。兒子們來看望她的時候,會給她捎菜過來,不過張阿姨會把錢給他們,而不用出去買菜的張阿姨有時幾天不下樓。不過最近張阿姨也打算住養老院了,但是不要以為是張阿姨想通了,原因是迫不得已。因為孫子終於要結婚了,但是結婚沒有房子,大兒子為此很發愁,雖然也攢了一些錢,但買房還不夠。
  • 105歲的婆婆和80歲的媳婦先後住進同一個養老院,長壽是福嗎
    後來婆婆跟我們住一起,就不大回老家了,偶爾回去也沒再聽到有人提起,還以為這個老太太早沒了呢,沒成想,還在,105歲了,住進了養老院,身體還很硬朗。這個老太太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嫁到外省,不常回來。被送進養老院的原因是:今天春上,她又罵了八十多歲的老大媳婦好幾天,已經有了重孫的老大媳婦也許是覺得沒了盼頭吧,俗話說的幾十年的媳婦熬成婆,老大媳婦在她婆婆這是怎麼也熬不出來,自己都快九十了,還是被一百多歲的婆婆罵,就帶著一瓶農藥到自己地裡喝了死在地裡了。老大媳婦死了,84歲的大兒子冷了心,不願意照顧這個老娘了,再說,也照顧不了了,孫子們就把她送養老院了。
  • 86歲的老母親為何在被送進養老院前一夜,吞下老鼠藥自殺?
    林郭氏86歲了,她這輩子挺苦的,35歲她就守了寡,丈夫走的時候,她最大的孩子也才十多歲,最小的孩子還不會說話。丈夫走了以後,家裡親戚也勸過她要改嫁。一件是四兒子離婚了,家散了,孩子也不要了,直接就丟給了林郭氏在鄉下養著,從來也不過問孩子的情況;第二件事是林郭氏突發腦溢血了,別說照顧孫子,她自己都需要人來照顧。
  • 不帶孫子就要給錢,3位60歲婆婆的心酸,老人真是太苦太難了
    導語當今社會,啃老已經成了一種趨勢,它分為直接啃老和變相啃老。前者是青年男女在家不去工作,花著父母的積蓄,還心安理得;後者是讓父母幫忙免費帶孩子,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還要老人給他們家裡補貼,如果父母不幫他們帶,年輕人就要老人出錢找保姆。並且口出惡言,不給錢就不給他們養老。
  • 64歲老人哭訴:兒子38歲還啃老,三天兩頭回家,晚年該何去何從?
    重男輕女的思想從古至今不知道荼毒了多少人,有很多人認為只有兒子才能繼承自家的香火,而女兒遲早會成為別人家的人,今後養老只能靠兒子。所以這些人拼了老命也要生兒子。即使是在現如今的發達社會,這種思想依然沒有完全轉變過來。然而養兒真的能防老嗎?到頭來被「啃老」的人或許佔了大多數。
  • 60歲婆婆的不滿:帶孫子,什麼時候變成了婆婆的義務?
    60歲的王阿姨最近在跟兒媳婦鬧彆扭,兒媳婦理直氣壯的要求她帶孫子,而且口口聲聲說這就是一個做奶奶的責任和義務結婚第4年,兒媳婦才要孩子,可生下孩子之後,她就讓王阿姨幫忙帶,王阿姨今年60歲,本就不喜歡帶孩子,再加上年歲的緣故,她也不想操這個心。如今的她只想安享晚年,每天跟姐妹們一起跳跳廣場舞,有時間的時候跟老公一起出去旅遊,關於其他,她還真的從未想過。
  • 操勞一生的父母,晚年寧願進養老院,也不願成為兒女的負擔
    >過了60歲以後的父母,在生活中自理能力都是個問題。兒子們為了贍養老人的問題,打架鬧事。而這些兒子的媳婦,把兄弟間打架的責任,全部的歸咎到父母的身上,對老人言語尖酸刻薄,甚至是辱罵老人。這些老人也是有尊嚴的呀,看到兒子、兒子這麼的對待自己,還不如一死了之。
  • 我年輕的時候想著老了住養老院,如今年紀大了,只想賴在子女身邊
    ,會看到這樣的案例:很多年邁的老人,不願意住養老院,哪怕是子女不孝順,也要賴在子女身邊。當時,還怪這些老人難伺候:住養老院不香嗎? 然,我現在也65歲了,身體還可以,目前,和老伴住著自己的房子,兒子每周回來看望我們一到兩次。 期間,我最明顯的心態變化:一旦喪失自理能力,絕對不住養老院,一定要賴在兒子身邊。
  • 82歲老頭哭訴:4個兒女靠不住,養兒防老不靠譜,賣房去養老院
    鄭大爺/82歲我今年82歲,我有四個孩子,以前很窮後來我大兒子說道:「爸,我要照顧我自己的孫子,而且我兒媳又準備生第2個了,要是讓你搬過去,我根本就應付不來,又要照顧你,我要照顧孫子,我哪裡有那麼多精力」。
  • 3位82歲老人的心裡話,心酸又扎心
    其實老人去養老院是因為不想拖累子女,而自己又有退休金,像那些農村的老人沒錢沒存款,只能讓自己的子女養老。還有的人說,要想子女養老,就必須,必須要看兒媳或者女婿。要是他們不答應為老人養老,就算自己的子女再孝順也沒用。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要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老了之後,兒媳和女婿哪個能依靠?一起聽聽3個82歲老人的答案,很扎心。
  • 60歲的老人哭訴:我也想看孩子,可是真的是有心無力
    老母親已經89歲了,耳不聾眼不花,就是有些迷糊,自己一個人出門,經常找不到家,因此楊阿姨從不讓她自己出去,即使散步 兒子打來電話,兒媳快生產了,楊阿姨很開心,將母親交給鄰居照顧,拿出了自己存的六千塊錢,到了之後,就將錢給了兒媳,兒媳開心地接了過去。第二天就生了,是個兒子,一家人都很開心,在醫院住了三天,就回家了。 楊阿姨不放心母親,回家去看了老母親一趟,然後又回去伺候月子,整個月子裡,兒媳對楊阿姨特別好,什麼好吃的都會給楊阿姨吃,兩個人好的就如同是母女,楊阿姨直誇兒媳懂事。
  • 農村出現兒媳婦「啃老族」,比兒子啃老還難受,老人:怪不得別人
    這話還要從奶奶說起,她今年八十多歲了,雖然被父母接到城裡居住多年,可還是忘不了以前的好街坊,過一段時間就要回老家曬曬被子住幾天,前幾天她回來就唉聲嘆氣,說以前的鄰居老兩口都快70歲了,現在還不享福,還要為兒子一家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