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
文:十裡
插圖:來源於網絡
在很久之前曾聽一個婆婆抱怨過,現在的婚姻真的特別奇怪,有些兒媳婦的想法也甚為奇葩。
在她們的心目當中,好像孩子不是為自己生的,而是為婆家人生的,孩子將來不是給自己養老,而是給公公婆婆養老,所以她們總覺得,帶孫子是公公婆婆的義務。
仔細想想,現實生活當中的確有這樣的兒媳婦存在,她們的思維邏輯非常奇怪,在她們的心目當中,孩子因為跟著老公姓,所以就是屬於婆家的,公公婆婆就應該為此而付出。
在法律上,一個人到了18歲就成年了,作為一個成年人就應該獨立起來,而有些人即便結婚生子,也依舊把自己當小孩,把父母當自己的任意使喚的「奴隸」。
這是一件多麼荒唐而可笑的事情,更荒唐的是很多人居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她們認為這就是生活的常態,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所以這樣做就是正確的。
由於當代年輕人非常不易,啃老已經變成了一種現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啃老可以不被指責,但啃得理所當然,就是一種非常扭曲的思想。
大家必須明白一個道理,父母辛辛苦苦將子女撫養成人,該盡的義務就已經盡到了,如果大家要求公公婆婆不僅要買房買車給彩禮,而且還必須撫養孫子,那是不是太過分了?
60歲的王阿姨最近在跟兒媳婦鬧彆扭,兒媳婦理直氣壯的要求她帶孫子,而且口口聲聲說這就是一個做奶奶的責任和義務。
王阿姨對此有些氣憤,她實在不明白兒媳婦哪來的自信,孩子明明是她的,就算要帶孩子,也應該找他們夫婦倆,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孩子,不管怎樣,責任也落不到她的頭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覺得王阿姨太薄情寡義了,如果她已經退休在家,身體又很硬朗,兒子兒媳又沒時間帶孩子,作為奶奶能幫忙的是應該幫一下的。
如果你們這樣想那就錯了,王阿姨為兒子兒媳可付出不少,想當年兒子兒媳結婚的時候,她可是又買房又買車,而且還給了兒媳婦家一大筆彩禮。
她逢人便說,養兒子的就應該做這些,畢竟作為一個男人就應該頂天立地,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可由於當代社會年輕人壓力過重,所以他們做父母的就幫幫忙。
王阿姨覺得,結婚給彩禮是表達男方對女方家庭的一種尊重,所以她不僅給,而且一給就是18萬,可以說她完全給足了兒媳家面子。
至於房子和車子,雖然都是按揭買的,但也讓他們走在了同齡人的前端,要知道他們可是居於一線城市,隨便一套房子就將近千萬,首付就要好幾百萬,王阿姨也是拿出了他們老兩口的所有積蓄。
結婚之後,他們就分開居住,王阿姨也從來不管他們小兩口的生活,她覺得兒子長大成人了,結婚生子了,就應該過自己的日子,她作為母親也應該退出他們的生活。
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結婚前幾年兒子兒媳不要孩子,她也絲毫沒有幹涉,她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現在的年輕人想法非常特別,所以她也不會給他們壓力。
結婚第4年,兒媳婦才要孩子,可生下孩子之後,她就讓王阿姨幫忙帶,王阿姨今年60歲,本就不喜歡帶孩子,再加上年歲的緣故,她也不想操這個心。
如今的她只想安享晚年,每天跟姐妹們一起跳跳廣場舞,有時間的時候跟老公一起出去旅遊,關於其他,她還真的從未想過。
更何況,她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按照道理說,父母將孩子養育成人,供其念完大學,責任就已經算是完成了。
而他們卻為兒子兒媳做了那麼多,又是給彩禮又是買房買車的,現在兒媳婦居然對她道德綁架,這一點讓她非常生氣。
王阿姨非常生氣地對兒媳婦說道:「什麼叫做帶孫子是婆婆的責任和義務,你要知道你們才是孩子的父母,你們才是孩子的監護人,帶孫子什麼時候變成我的義務了?」
兒媳婦非常生氣的說道:「孩子是給你們家生的,作為爺爺奶奶,本來就應該帶孫子,你現在想逃脫責任,那將來老了就別怪我們不管你。」
王阿姨起初並沒有太生氣,兒媳婦說完這句話之後,她才勃然大怒。
她對兒媳婦說道:「你真的太不講道理了,而且是一個妥妥的白眼狼。我們給了你們家18萬彩禮,又幫你們買了房子和車子,我自問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你現在還想拿養老威脅我?」
「我告訴你,你永遠別奢望威脅我,能說出這種話的兒媳婦,我就不指望你以後會幫我們養老。我們名下還有些財產,你以後也別奢望我們會留給你們。」
王阿姨告訴兒媳婦,他們有的是辦法養老,比如直接讓女兒女婿照顧,因為她的女兒女婿一直非常孝順,女婿是獨生子,家裡沒有多餘的兄弟姐妹,一直聲稱將來要照顧4位老人。
當然,王阿姨對女兒女婿也很不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不過他們一直覺得身體硬了,不想麻煩年輕人。
如果將來真的要輪到女婿和女兒照顧,他們自然會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他們。
除此之外,他們還想到了另外一種養老方式,那就是賣掉房產,拿上自己所有的存款去養老院,反正他們名下有財產,進最好的養老院也是可以的,更何況他們老兩口可以相互照顧。
一個拿養老作威脅要求婆婆帶孩子的兒媳婦,本身就人品有問題,這樣的兒媳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會贍養公婆的,否則她也說不出這種話。
關鍵時候見人品,兒媳的這種做法,就很容易暴露她的真實心理狀態。
父母應如何做才能保證自己擁有一個愉快的晚年?
1、加強孩子品德培養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人為孩子付出了一切,但最終並沒有得到多少回報,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很多孩子並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首先想到自己,他們索取慣了就把這當成了理所當然。
基於這一點,大家應該從小加強孩子的品德教育,讓他們學會尊重老人,學會感恩,否則不管你付出多少,其實他們都不會有太大的感觸。
2、除了基礎的物質條件,剩下的錢財自己留著傍身
很多老人為孩子付出一切,他們在這條道路上走得非常艱辛,就算他們自己不吃不喝,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有些養兒子的家庭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自己的日子過的也並不是很好,但他們卻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而付出所有掏空積蓄,為他們購買房子,給彩禮,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自己的人生陷入了一種賭博狀態當中。
如果孩子孝順,他們老有所依,如果孩子不管他們,他們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其實老人在為孩子付出的同時,也應該替自己著想,多留一點錢傍身,這樣才不至於,一無所有,將來也不會落得個悽慘的結局。
讓當代父母用這樣的方式為養老做打算,確實是一件有些可悲的事情,可這又是現實所在,希望當代年輕人都學會回報父母,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