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你好 圖?:網絡
假如,我們的婚姻是從雙方父母的骨髓和血汗中得到的,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
如果,我們的婚姻是場算計,那這樣的婚姻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未可厚非,如果要拉著父母墊背,我想這是一種悲哀。
這個年代,安全感從來不是一套房子一輛車子給的,除了自己,誰都給不了!
01: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許多的情侶情投意合,明明彼此相愛,感情也很穩定,卻在談婚論嫁的時候,因為房子車子和彩禮,徹底撕破臉,無奈之下各奔東西
那麼,沒有房子和車子,能不能結婚?
之前有一對情侶在結婚之前因為買房的問題,大吵一架,還因此吵上了微博熱搜。
問題的焦點不是要不要買房,而是要不要花掉男方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全款買房。
在女孩看來,男方花錢買房是天經地義的,而且自己的父母負責裝修,在房產證上寫上兩個人的名字
男朋友卻覺得是自己結婚,花掉父母的錢真的不忍心,他希望自己先付個首付,剩下的按月還貸,可女孩子不同意。
她說,即使房貸是男孩一個人來還,拿自己的錢勢必會用在家庭開銷上,生活質量就會下降,自己不想因為結婚就擔上負債的擔子。
當兩個人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最後女孩子質問道,我父母都知道為我花錢裝修房子,你對得起我嗎?你還算不算個男人?這麼一點擔當都沒有?
看到這裡,我感覺我的三觀都被震碎了。
02:
如果高質量的生活是建立在父母的墊背之上的,這種生活是可悲的。
你理所當然地接受著父母的一切,把啃老當成理所當然,還緊逼男友一起啃老,如果不願意就是沒有擔當,請問這是什麼邏輯?
結婚的時候要求對方的父母買車買房,結婚後還不接受跟他們同住。
在我看來,我們都是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我們也會有老去的一天,我們的孩子將來是否會像現在一樣,效仿我們的做法?
明明是兩個人的婚姻,卻要將對方父母的畢生血汗抽乾,一點都不剩,甚至為了結婚,對方家裡債臺高築,年事已高的他們還在外出打工掙錢還債。
你們結婚,憑什麼讓對方的父母傾家蕩產?
我們有權利追求自己的生活質量,但如果這種高質量的生活是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的,那這種幸福就是一種悲哀。
追求高質量的生活無可厚非,可自己首先得有這個能力,要靠自己的雙手,如果靠父母的隱蔽,那麼他們可以保證我們的生活質量會是多久?
三年?五年?還是一輩子?
03:
綜藝節目《跨界歌王》裡,有一期,一個評委對宋丹丹的兒子說:
如果我和你一樣有個這麼厲害的媽媽,我就不會那麼努力。
我就覺得奇怪了,厲害的父母就該是你不努力的理由嗎?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的人生路理所當然要你自己的走啊,平時,我們都怕父母對我們的選擇橫加幹涉,想方設法爭取所謂的自由。
但是,遇到難題又覺得父母為我們處理善後是理所當然的。
我真想說,你還真是霸道!
父母厲害,不是你可以不努力的理由,父母不厲害,也不是你不上進的藉口!
你的人生,憑什麼要父母來買單?
我想說的是,沒有誰天生就應該無條件地為你付出,包括父母。
不管是結婚還是戀愛,安全感從來不是一套房子一輛車給的,除了自己,誰都給不了。
我們想要的生活,不是掏空父母買了套房子,而是未來的生活裡,有愛,有期待,有希望。
04:
那年,你看到小夥伴的玩具,心生歡喜,央求著父母為你購買。
父母拿出為數不多的工資,省吃儉用,只為滿足你的願望,那時,父母是你眼中的「超人」。
他們總是可以神奇的變出很多東西,好像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長大後,為了逃離父母的束縛,你選擇遠離家鄉,到一個遙遠陌生的城市獨自打拼,你眼紅別人的生活,羨慕別人有車有房。
你又想起了遠在家鄉的二老,像小時候央求玩具一樣想讓父母。
為你這在諾大的城市找一個落腳地,好像有了那套房子,就真的在這個城市找到了歸屬感。
父母只得拿出多年的積蓄,甚至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借了點,卻仍舊湊不齊那高昂的首付。
於是,父母的「超人」形象轟然坍塌,你發現父母其實並不是萬能的。
甚至你學會抱怨父母的「無能」,責怪父母無法給予你想要的富足。
可你是否想過,這些東西本不該是父母的負擔,父母為你操了一輩子心,他們做你成長路上的後盾,盼你長大成人,希望你在社會上闖出一番天地。
而你,到頭來卻只會怪罪父母無法給你好的物質條件。
父母老了,他們能力有限,但你尚且年輕,為何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想要的呢?
你羨慕別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但那終歸是別人的生活,不是嗎?
終會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父母走過的路我們也會走一遍,學會換位思考,不管是夫妻還是子女。
本文素材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